新冠危機爆發之後,美歐日大力推行超級QE政策,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利差進一步擴大,由於基準利率與國債收益率等套利空間較大,所以發達國家向發展中國家輸出巨額紙鈔,這實質上就是發達經濟體的債務危機轉嫁過程。
近兩年來美國、日本等與印度之間眉來眼去,表面上看美日加大對印度的投資是瞄準了印度的人口紅利與市場,是在積極支持印度的發展,並擴張印度在亞洲的勢力以制約中國等的發展,但實際上對印度的投資是美日為自身的巨額債務找下家,為美元、日元的國際擴張尋找新版圖。
美聯儲當前執行的是零利率政策,截止上周五,美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72%;歐洲央行當前執行的是負利率政策,指標利率目前為-0.5%。截止上周五,德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4800%,法國為-0.1940%,義大利為1.0620%,西班牙為0.3520%。
日央行當前利率為-0.1%,截止上周五,日本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0400%。英央行的基準利率為0.1%,截止上周五,10年期國債收益率為0.3139%。
當前印度央行的回購利率為4%,截止本周五,十年期國債收益率為5.8960%。
由上面的數據可以看出,印度與美歐日等發達經濟體之間形成了較大的利差關係,這就給國際資本迎來了巨大的套利機會,美聯儲與歐日央行印了鈔票就可以拿到印度長期吃高利差,這當然令國際資本有湧入印度的衝動。
但是國際資本跨境套利並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需要跨越各國的資本管制,要在各國市場中具有進出的自由度,要保障投資環境的安全,所以美日等必須與印度籤訂協議,打開印度的金融市場,必須創造議題,製造地區緊張局勢,借所謂支持印度而要求其打開市場,為外資進入印度創造各種有利條件。
而在美資等進入印度之前,華爾街也在提前布局,從2018年至今年,美元兌印度盧比整體上大幅升值了近22%,華爾街長期打壓盧比匯率,製造高美元低盧比環境,以利於美資利益的最大化。目前由於美元的持續貶值,美元兌盧比才略有回落。
而今年5~6月,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惠譽、標普與穆迪也都在不斷降低印度的評級,力圖進一步打擊印度盧比匯率並抬高印度債券收益率,以協助華爾街資本套利印度。
6月1日,穆迪將印度評級從Baa2下調至Baa3;6月18日,惠譽將印度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定為BBB-,評級展望從「穩定」下調至「負面」;而標普也是不時地拋出負面言論,今年多次聲稱可能下調印度評級。美國三大評級機構一向掌握著國際金融市場的話語權,是華爾街的左膀右臂,常常為華爾街擄奪天下製造機會。
美歐日等大規模印鈔+印度盧比的貶值+美歐日與印度的較大利差,令國際資本大規模湧入印度套利,導致印度今年的外匯儲備明顯增長。
據印度央行數據顯示,截至7月底,印度外匯儲備總額已達534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近幾個月以來,外資主要流向了印度股市,而印度股市幾乎以美歐股市同步,目前也是在趨向泡沫化。
印SENSEX指數年線圖
從上圖印度孟買證交所股票綜合指數年線圖中可以看到,印度股市目前也處在歷史高位區間,所以印度被美歐日等經濟體推入債務陷阱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後期很容易被剪羊毛,因此印度後期恐怕還要經受一輪金融或經濟危機的洗禮,以便於美國等進一步撬開印度的市場。
雖然印度的外匯儲備今年增長明顯,但是印度的外債情況也非常嚴重,目前外債總額高達1.5萬億美元,這對於GDP總量只有2.7萬億美元左右的印度而言是一個沉重的負擔,一旦印度遭受外資的集中抽資,印度經濟無疑將遭受致命的打擊。
實際上印度當前已經成為了國際貨幣債務危機轉嫁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所以印度與美日等大談合作,終究不過是與虎謀皮,美日等對印度頻送秋波,也不過是為了加快債務輸出,為美元與日元尋找新的勢力範圍罷了。
而印度當前的經濟遭受疫情重創。據印度政府8月31日公布的數據,2020年二季度印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下降23.9%。為1996年印度開始公布季度經濟數據以來最大降幅,也亞洲主要經濟體中經濟下滑最為嚴重的一個。
疫情的嚴重化,顯然阻礙了美日在印度的快速布局,也阻礙了美日的產業鏈轉移,這反而導致美日等國際資本更集中於印度的金融市場,這無疑就是依附在印度經濟身上的吸血鬼,長期來看印度將會為此付出代價。(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