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美股將會大幅回撤的問題,我前期文章與昨日專欄中都做過系列詳細分析,目前美股已經連續三個交易日出現大跌,從納斯達克市場來看,至少階段性頭部已現,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險也再次陡峭。
前期我不斷提示投資者下調股票、期貨與貴金屬等投資的持倉,目前來看還是合理的建議。從當前的國際市場走勢來看,風險明顯處於擴張周期,美股的高位大幅回撤引發了股市、期市等的綜合混亂局面,這種混亂局勢很難短期理順,這會令資產的寬幅波動向更廣的範圍傳導,預期會給美國的債券市場、抵押貸款市場與貨幣市場等都帶來連帶風險,全球金融市場也同樣如此。
美股的大跌導致市場再現資金緊張情況,美元因此明顯反彈,這令美國金融市場的風險係數進一步放大。由於美股此輪行情是「水牛市」,是流動性牛市,依靠的是貨幣泡沫的推動,缺乏經濟基本面的支持,這種泡沫市一旦失去了資金支撐,下跌也往往是比較兇悍的。
這就好比推一個圓石上山,推的越高所耗費的能量也就越大,一旦上推能量不足,圓石開始滾落,就會形成巨大的下跌勢能,要想阻止這一跌勢就需要付出更大的代價。股票市場其實也是這個道理,當美國的超級紓困政策導致資金不斷流向股市時,股市會不斷衝高,而金融槓桿又會誇大這種漲幅,使美股快速泡沫化,當市場的資金存量基本耗盡,難以推動股市上漲時,資金鍊的斷裂就會導致市場形成巨大的下跌勢能,這種下跌趨勢短期是很難遏阻的。
如果美股大跌,再次引發金融市場動蕩,那就需要美聯儲以及各國央行提供更多的貨幣才能穩定市場,所以貨幣也不是隨便就可以亂發的,貨幣發行的越多,金融市場的動蕩就會越嚴重,後期付出的代價就越大,直至將貨幣體系徹底拖垮,其實美歐日當前就走在貨幣信用危機的旅途上。
而美國下一輪的紓困計劃遲遲無法落地,即便落地大概也在萬億美元左右,這萬億美元分流到債市、抵押貸款市場、企業、居民與疫情援助之外,還有部分會跨境流出,最終能夠流入股市的也有限,更何況美股市值今年達到了歷史高峰,再次推高這樣的市場需要更巨額的資金,因此美股的後市並不妙。
而隨著失業救濟金的逐漸消減,美國激進散戶購買股票的動力將會有所下降,所以中長期來看美股的風險明顯大於收益,且不排除美股出現二次動蕩的可能,畢竟美國的經濟走勢是由疫情來決定的,如果至年底疫情依然無法有效控制,美股的空中樓閣就更容易幻滅。
所以美股當前不僅需要資金的不斷輸入,還要和疫情比拼,還要和美政府的搖擺政策抗衡,這確實是美股二戰後所面臨的最大困局,這令美歐始終無法擺脫經濟危機的困擾,並因資產泡沫問題不斷與經濟危機接吻,這說明超級QE的副作用已經浮現,貨幣鴉片初期會帶來市場的振奮,但是後期的副作用會更大,在這種情況下國內投資者要善護自己,要控制好風險投資的度。
今年是華爾街剪全球羊毛的重要年份,所以國際金融市場始終動蕩不安,美國股市也是暴跌暴漲,在這樣的局勢下,一味在風險市場中追逐利潤是非常危險的事情,很容易造成虧損,所以投資者應該合理配置資金,還是以穩健投資為基礎,不宜盲動。而面對當前這樣的國際金融局勢,智者當退避三舍,在虎狼結群巡食的日子裡,做一個局外人或許才是智慧的選擇。靜觀其變,不欲其亂,懂得隔岸觀火,才會成為金融市場上空飛翔的掠食者,才能發現市場的機會。當前我能給投資者的建議就是一個字:等!(本文系馨月說財經原創文章,轉載請註明作者及來源於微信公眾號人弗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