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於2016年的紅牛系列商標糾紛案,近日再起波瀾。
7月9日晚間,泰國天絲醫藥保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絲」)對外披露稱,國家知識產權局近日駁回了紅牛維他命飲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彬」)對第11460102號「紅牛REDBULL」立體商標提出的無效宣告請求,確認了權利人天絲集團享有紅牛金罐包裝的合法權益。
7月10日,華彬方面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這只是一起關於紅牛金罐立體商標的爭議,而且並不是最終結果,紅牛已經起訴到智慧財產權法院,該裁定並未最終生效。
從2016年開始,華彬與天絲正如紅牛罐體上的兩頭抵角相鬥的牛,圍繞商標、股權、包裝等一系列問題糾葛不斷。業內人士認為,雙方「互掐」給「紅牛」這一品牌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是兩敗俱傷的事情。
利益分配引發商業糾紛
「紅牛」創始人許書標,是一位海南出生、泰國長大的華人。早在1993年,他就試圖將紅牛引入中國,期間無功而返。直到1995年,許書標與華彬集團創始人嚴彬相結識,雙方一起在深圳設立紅牛中國。許書標的泰國天絲集團為中國紅牛提供品牌授權、技術和專家支持;嚴彬的華彬集團負責生產和銷售。
天絲與華彬合作發展了20年,轉折出現在2012年許書標病逝,其子許馨雄接班後。2014年12月,許氏家族委託環球律師事務所對紅牛中國進行調查,矛盾也由此公開。2016年,紅牛中國的第二個十年授權結束,嚴彬主張申請續期,而許氏家族則堅持不再給紅牛中國商標授權。之後,雙方圍繞紅牛商標,展開多次交鋒。
業界普遍認為,雙方出現矛盾,歸根到底是利益分配問題。
20多年來,中國紅牛產品累計產量超800萬噸,累計銷售額1453億元,上繳稅金總額210億元,員工有12000多人。且功能飲料市場未來持續看漲。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市場銷售總金額為427.75億。2014年至2019年能量飲料非現場消費的銷售金額複合增速為15.02%,是飲料中增速最快的細分品類之一。
這樣的財富讓許氏家族後人心動。據《財經》雜誌報導,許馨雄表示,紅牛中國在2015年之前、長達20年時間內從未開過一次董事會,作為第一大股東,許氏家族至今未拿到過一分錢分紅。
而在嚴彬看來,這一行為是「摘桃子」。此前在中國功能飲料創新發展大會上,嚴彬對媒體表示:「20年後,有人想摘桃子,紅牛有今天近500億的成績是我們的辛苦勞動換來的」。
明爭暗鬥還將繼續
2016年8月,許氏家族對湖北、廣東和江蘇三家工廠提出了商標侵權訴訟。2018年10月,泰國天絲向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起強制清算程序,並要求華彬停止一切與清算無關的經營行為,雙方關係徹底破裂。2019年5月,北京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泰方股東資格尚處於爭議狀態,對於強制清算的申請不予受理。於是,泰方又向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上訴。2020年1月,華彬公告顯示,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駁回了泰國天絲控制公司要求清算的申請。
在泰國天絲「進攻」的同時,華彬方面也發起了反擊。不過事與願違,2019年11月,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書顯示,北京高院駁回了華彬對泰國天絲高達37.53億元的索賠,且不支持華彬對紅牛系列商標享有所有者合法權益。華彬方面表示,判決未能體現公平原則,「公司堅決不予認可」,將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
由於商標糾紛僵持不下,雙方的纏鬥又從法庭延伸到市場。
與華彬鬧僵之後,泰國天絲通過新的合作夥伴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和普盛食品銷售有限公司運作「紅牛安奈吉飲料」,同時又將自己在泰國生產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引入中國。今年5月,泰國天絲以「全球紅牛品牌及『紅牛』商標的創始者和所有者」的身份宣布,未來三年將對在華業務進行一系列投資,投資總額為10.6億元,包括深化在華合作夥伴戰略關係、在中國設立新的代表處、組建國內團隊、擴建新的生產基地以及推出該集團旗下更多新產品等。
華彬方面動作也不慢。2017年,華彬推出了自己的瓶裝功能飲料「戰馬」,希望能減少集團對紅牛的依賴程度。2018年,華彬集團定下「戰馬年銷15億元」的目標,並傾盡一切資源扶植這款新品。從市場反饋來看,被寄予厚望的戰馬表現遠不及預期。2019年戰馬能量型維生素飲料銷售約13.3億元。此外,華彬還引入唯他可可椰子水、兒童飲料果倍爽、挪威高級瓶裝水品牌VOSS。
消費者權益誰來保護?
糾紛造成的負面影響不言而喻,尤其給「紅牛」這一品牌的發展帶來了不利影響。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指出,雙方「互掐」是兩敗俱傷的事情,尤其對於天絲集團。「許氏家族並不熟悉中國市場,雖然泰國天絲擁有紅牛商標權,但在中國欠缺獨立運作與經營能力,尋求新的合作夥伴重新布局成本很高,不利於發展。」
2015年是紅牛中國的高光時刻。這一年紅牛的銷售額達到歷史最高峰:230.7億元。商標糾紛爆發後,紅牛的銷售額開始持續下滑,2017年跌至160億元。
趁著行業老大陷入內耗,一些功能飲料「新貴」紛紛搶食蛋糕。近年來東鵬特飲、樂虎、啟力、體制能量等品牌相繼崛起,乳製品企業龍頭伊利也在布局能量飲料市場。這其中,增長最強勁的可以算是東鵬特飲。據東鵬飲料今年4月的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其能量飲料別貢獻營收27.35億元、28.85億元和40.03億元。
目前,華彬與天絲惡性競爭的局面已經形成,除了成全其他功能飲料品牌的崛起,還對消費者權益造成影響。中國新聞周刊走訪北京多家超市和便利店發現,目前市場上出現3種「紅牛」飲料,分別是華彬的「紅牛維生素功能飲料」,天絲委託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以及原產地為泰國,天絲生產的「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紅牛維生素和安奈吉有「藍帽子」,是保健食品,而紅牛風味飲料則是普通飲料。但3種「紅牛」不僅名稱和外包裝相似,價格也相差不大,不少消費者直呼「傻傻分不清」。
北京普華律師事務所主任劉守豹表示,3種「紅牛」成分存在差異,特別是「紅牛維生素風味飲料」並不是保健食品,和其他兩種飲料混在一起賣,難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在購買服務和產品的時候有知情權。目前這種商業行為混淆了產品概念,消費者的知情權就得不到保護,進而損害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2019年5月份,華彬對泰國天絲及其控股的紅牛安奈吉展開訴訟。華彬方面稱,泰國天絲將紅牛商標許可給廣州曜能量飲料有限公司使用,後者生產的紅牛安奈吉飲料「不僅使用紅牛商標,且其產品成分及外包裝裝潢與紅牛公司的紅牛飲料均高度相似」,該行為嚴重侵犯原告享有的在中國境內獨家生產、銷售紅牛飲料的權利,要求安奈吉停止境內生產、銷售,同時賠償人民幣1000萬元。目前,此案尚未判決。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