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

2020-12-16 安徽理工大學新聞網

    5月20日,《中國航天報》刊發《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回到闊別多日的「娘家」》的重要消息,報導了歷經發射在軌、再入返回等大考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於15日回到「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的盛況。令人倍感自豪的是,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慶的「娘家」,正是安徽理工大學化學工程學院。

    筆者曾以「央視新聞報導校友楊慶領銜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的研製工作」在本網報導他的事跡,並被多家校外媒體轉載,校外媒體也以「他從安徽一所非211逆襲到985,現在是我國新載人飛船核心設計師」為題對楊慶作相關報導。楊慶的事跡在校內外產生廣泛的影響,安徽理工大學校友和師生深為這名「高大上」畢業生的不凡業績而倍感自豪。楊慶本科階段在安徽理工大學學的是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原火工品專業),現在從事的是載人飛船總體設計工作。筆者帶著相關疑問,對楊慶作進一步的報導。

    載人飛船和本科所學專業是否有關

    或許有人疑問楊慶本科所學為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與載人航天和飛船設計有關嗎?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筆者不便向楊慶本人求證載人飛船及他所從事的工作是否和本科所學專業有關,為此,查找相關公開資料,據國際在線2005年10月17日「小小火工品傾注眾人心」報導:「神舟六號飛船配套的火工品主要承擔了非電傳爆系統點火、艙段機構解鎖分離、推桿分離、拋傘艙蓋等任務。可以說,整枚火箭、整艘飛船,從上到下,從離開大地到返回地球,都有航天火工裝置在發揮著關鍵作用。箭、船飛行的每一個動作都是按程序進行的,任何一發火工品該爆時不爆,不該爆誤爆,都會造成災難性後果。」可以看出,火工品系統是飛船整體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直接影響到飛船有序和安全運行。鑑於此,筆者斷言,作為新一代載人飛船實驗船的總體主任設計師,和其本科所學的專業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脫不了干係」!

    大學四年師生眼中的楊慶

    楊慶2000年從浙江考入安徽理工大學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四年的大學生活楊慶是如何度過的,讓我們聽聽他的老師、同學是如何評價他的吧。

    作為一名「理工男」,楊慶在大學時以低調、專注和富於創新意識而被師生所熟知。在我校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專業學習期間,楊慶擔任班級團支書,學習努力、做事踏實、為人可靠,輔導員彭成松老師評價他「學習有毅力、工作有思路、為人很低調」。

    在任課老師眼中,楊慶身上同樣有著隱藏不住的光芒。時任《爆炸理論》課老師郭子如激動地說,楊慶同學思維敏銳,學習興趣濃厚,探究意識強烈,同時「胸懷鴻鵠之志,一心報效國家」,品學兼優,可堪大任。

    在楊慶的班長何君眼裡,他為人處世都比較純粹,沒有太多的私心雜念,作為班級團支部書記的楊慶一直熱心為同學們服務,做好班級日常工作。同時學習努力,目標明確,憑著過人的勤奮,以高分考上名牌大學的研究生。可以說,大學四年賦予了他奮鬥的底色,「安理時光」記錄下了他最美的青春記憶。

    安徽理工大學「逆襲」正當時

    「逆襲」是當下網絡流行詞彙,源於日本某部動畫片,大意是出生不怎麼顯赫的人物,經過自身的努力終於成為「高大上」人物。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後,媒體便以「逆襲」成功來描繪楊慶。如果僅從楊慶「逆襲」成功的個案說起的話,難以理解安徽理工大學深厚的辦學底蘊和高質量的人才培養水平。下面,筆者簡要梳理一下安徽理工大學的辦學歷史和人才培養質量。

    首先,安徽理工大學具有優秀的辦學基因。安徽理工大學創建於1945年,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是全國最早開展礦業人才培養的兩所高校之一。1955年學校由淮南煤礦工業專科學校升格為合肥礦業學院,1958年更名為合肥工業大學,1971年與煤礦有關的學科專業等整建制遷回淮南,發展成現在的安徽理工大學,因此,學校具有名校的辦學基因。

    其次,人才培養質量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許。恢復高考後的本科畢業生中,彭蘇萍、袁亮、陳湘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這在全國省屬地方高校中實屬不多見。近年來,學校的人才質量更是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如2016年,學校首批入選教育部「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稱號(全國50所高校)、「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稱號(全國99所高校);學校兩次被評為「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被評為「安徽省就業工作先進集體」;連續七年被評為「安徽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標兵單位」;連續兩年在全省就業動態監測體系測評中獲第一名。學校在《2018年全國普通高校競賽評估結果(本科)TOP100》排行榜榜單中位居全國第58名,等等。本科教育階段是人才培養的關鍵階段,這一點得到國內外的廣泛認同。上述一系列榮譽與稱號的取得帶有規律性的總結折射出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正是基於辦學傳統和人才培養質量的自信,學校緊緊抓住「雙一流」創建的機遇,明確提出創建「世界一流學科和國內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學」的奮鬥目標,並制定了「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相信經過全體師生的共同努力和廣大校友的鼎力相助,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定能「逆襲」成功,邁入「雙一流」的行列!

 

(撰稿、核稿:化工學院 錢元、汪泉,王大賢 編輯、審稿:宣傳部 夏雅鳳,婁志勇、阮進華)

相關焦點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例如,黨支部對北京航天城AIT總裝測試大廳實行「三統一」管理:統一安排載人各型號AIT工作,統一開展AIT區域防疫管理,統一提供就餐等條件保障。疫情期間,保障了250多位崗位人員、4000餘人次的正常工作。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場工作與飛控工作有序推進。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這些黑科技為它護航
    ◎ 陳袁 雷江利 楊鳴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後,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
  • 新聞觀察: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啟幕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採用...
    央視網消息: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業內人士指出,沿著新飛船試驗船探索的這條新「天路」,中國載人航天將開啟新的篇章。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盤點世界在研飛船[組圖]
    汪江波  攝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艙內布局首次公開
    ,而上下兩部分非密封艙的防熱材料已經被取掉了,我們可以看到它裡面攜帶的各種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都非常完好,這也直接證明了我們這次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所要驗證的高速再入防熱技術取得圓滿成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總裝副主任設計師田政:將來的航天員整個的工作區是不包括咱們右手邊這次為載貨驗證而設計的貨架和貨包的,裡邊的體積大概有13個立方米這麼大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太空歸來中國載人航天開啟新篇章
    作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版」,試驗船此次任務主要是對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這些技術為下一階段的新飛船研製指明了方向。太空被稱為繼陸、海、空之後的「第四疆域」。21世紀,太空探索已成為確保國家安全與實現國家利益的戰略制高點,而載人航天則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
  • 全面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看這一篇就夠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圓滿完成了預定任務後,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該試驗船的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今天,我們約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和您聊聊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那些事兒。
  • 鉑力特金屬3D列印立方星部署器,裝上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5月5日18時,「胖五」家族新成員長徵五號B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正式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次證明了中國製造的無限可能。
  • 核心艙「天和」與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運抵發射場 中國空間站在軌...
    新一代載人飛船縮比返回艙據新華社、央視報導 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即將拉開序幕。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和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昨日已先後安全運抵文昌航天發射場,將分別參加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發射場合練及首飛任務。同時,1月19日,長徵五號B遙一運載火箭順利通過出廠評審。那麼,我國空間站和新一代載人飛船有哪些新特點?為什麼要合練呢?
  • ...搭載全新載人飛船試驗船;五一假期全國1.15億人次出遊 國內旅遊...
    1丨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 搭載全新載人飛船試驗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更舒適、更智能、更經濟——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三大關鍵詞
    5月8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第五研究院抓總研製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預定區域,標誌著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的主要目標就是驗證新一代載人飛船方案的正確性。」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負責人張柏楠告訴記者。
  • 飛船系統總設計師:新一代飛船瞄準登月,與美獵戶座並跑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5月8日,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順利返回,圓滿完成首飛任務。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在接受央視《面對面》節目採訪時透露,試驗船在10米水平風速的氣象條件下實現了很高的落點精度,相當於打出10.8環。
  • 載人龍拉開新一代飛船序幕,飛船最終打敗了太空梭?
    新一代飛船的到來,與新一代載人航天時代的到來相伴隨。這一次,人類設定了更遠的目標:以月球為起點,去往火星。雖然阿波羅飛船已經將人送達過月球,但傳奇的阿波羅計劃之後,人類的腳步一直局限在近地軌道上,主要就是空間站。
  •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著陸 「太空食譜」再添新品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標誌著空間站階段飛行任務首戰告捷,為全面實現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發展戰略奠定了堅實基礎。
  • 長徵五號B靜待出徵 新飛船逐夢天宮
    距離上一次成功發射長徵五號遙三才不到半年時間,長徵五號火箭家族的又一成員——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即將開啟新的徵程,承載著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升空。長徵五號B火箭不僅有直徑5米的芯一級主箭體,還捆綁有4個直徑達3.35米的助推器,箭體總長近54米,這種結構使其成為中國目前運載能力最大的系列火箭。據報導,它將為我國載人空間站的建設奠定基礎。
  • 珠海航展|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
    珠海航展|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新一代運載火箭布展現場  視覺中國 圖新華社廣州11月6日消息
  • 中國航天向載人探月邁進一大步
    這次成功發射的試驗船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款」,主要是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回收著陸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從這次成功返回地面的「試驗船」身上可以管窺到面向未來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重大任務需求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強大性能。【詳細】開啟中國載人航天新篇章
  • 中國新飛船是啥,有啥本事?它自己說清楚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未來這款航天員的新「座駕」,將成為中國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那麼,這款新飛船以及這次試驗,到底有啥意義?今天讓它自己告訴你——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供圖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員。
  • 航天六院研製新型姿控發動機讓新飛船飛得更穩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五號B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安全著陸,宣告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該試驗飛船由返回艙和服務艙兩艙結構組成,航天科技集團六院承擔了兩艙推進系統的研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