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觀察:中國載人航天「第三步」啟幕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採用...

2020-12-25 中國經濟網

央視網消息:5月8日,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成功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在2022年前後建成,成為國家太空實驗室。業內人士指出,沿著新飛船試驗船探索的這條新「天路」,中國載人航天將開啟新的篇章。

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採用多項新技術

長徵五號B以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製而成,全長約53.7米,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於22噸,是目前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專家介紹此次試驗的新飛船,可以用更舒適安全、更智能自主、更高性價比這三個關鍵詞來概括。

一船多用 兼具「載人」「載貨」功能

相比於神舟系列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體積更大,內部空間更加充裕,堪稱「太空巴士」。還可根據任務需求,從「太空巴士」變為「太空貨車」,給空間站運送補給物資,或者把空間站的試驗樣品帶回地球。

肩負載人登月等更遙遠的深空探測重任

不僅擁有「載人+運貨』的強大本領,新一代載人飛船多用途的能力還體現在,既可以用於近地軌道運輸,支撐中國空間站建設,還將肩負起載人登月等更遙遠的深空探測重任。

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拉開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序幕,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中國空間站2022年前後完成建造

按規劃,中國將相繼發射空間站核心艙和實驗艙,並發射多艘載人飛船和貨運飛船,在2022年前後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展開更大規模的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實驗。

業內人士指出,沿著新飛船試驗船探索的這條新「天路」,中國載人航天開啟了進軍更浩瀚的宇宙的新徵程。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太空歸來中國載人航天開啟新篇章
    三朵巨大的紅白「傘花」在東風著陸場上空盛放,5月8日,新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從太空平安歸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開啟了新篇章。作為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版」,試驗船此次任務主要是對新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群傘回收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這些技術為下一階段的新飛船研製指明了方向。太空被稱為繼陸、海、空之後的「第四疆域」。21世紀,太空探索已成為確保國家安全與實現國家利益的戰略制高點,而載人航天則代表著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和科技實力。
  • 試驗船上太空帶了啥? ——深度解讀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搭載項目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微信公眾號「中國載人航天」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試驗船於5月5日18時從文昌航天發射場發射升空,在軌飛行2天19小時,驗證了新一代載人飛船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複使用等關鍵技術。
  • 央視揭秘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過去五年,中國平均每年宇航發射任務在30次左右,這是當今世界最密集的發射頻次。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相繼發射成功,縈繞中華民族百年的「飛天夢」,取得歷史性突破。
  • 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海——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主任設計師楊...
    5月20日,《中國航天報》刊發《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回到闊別多日的「娘家」》的重要消息,報導了歷經發射在軌、再入返回等大考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於15日回到「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的盛況。
  • 新一代載人飛船對比起神舟號系列載人飛船,具有哪些優勢呢?
    說起載人飛船,我們很容易想到神舟號系列飛船,可以說神舟號系列飛船,是徹底改變我國航天在世界航天中的地位,一舉成為世界第三個能夠獨立自主發射載人航天的國家,而神舟號系列飛船也先後執行了6次載人飛天並取得圓滿的成功。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飛成功 盤點世界在研飛船[組圖]
    汪江波  攝    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穩穩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新飛船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過兩周,美國SpaceX公司的新一代載人飛船也要嘗試第一次載人飛行。2020註定成為載人航天史上重要的一年。那麼,現在有多少類型的飛船正在推進研製?它們各自又有哪些特點呢?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這些黑科技為它護航
    ◎ 陳袁 雷江利 楊鳴 科技日報記者 付毅飛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8日13時49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後,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12時21分,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控制試驗船完成返回制動,進入返回軌道。
  • 鉑力特金屬3D列印立方星部署器,裝上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
    從「上天攬月」、「嫦娥奔月」到「萬戶飛天」,從美麗神話到「坐地日行八萬裡」的探索,中國追趕「航天夢」的步履從未停滯。5月5日18時,「胖五」家族新成員長徵五號B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從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升空,正式拉開了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任務的序幕;5月8日13時49分,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成功著陸,試驗船飛行試驗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再次證明了中國製造的無限可能。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黨委發起了「衝鋒舟」行動,各黨支部黨員爭做神舟團隊先鋒,架起「衝鋒舟」,共克時艱,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載人航天任務攻堅戰的雙勝利。「衝鋒舟」行動中,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採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凝聚藍色力量 為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持續賦能 | 試驗船·特寫
    ▲ 點擊藍字「中國電科」,關注CETC品牌微刊為助力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項目任務,中國電科力神子集團18所精心研製了新一代載人飛船太陽電池陣,為試驗船注入不竭動力。當航天飛行器脫離運載火箭,駛入茫茫太空,就需要依靠配備的太陽電池陣獲取能量。
  • 中國航天向載人探月邁進一大步
    這次成功發射的試驗船是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款」,主要是對高速再入返回防熱、控制和回收著陸等關鍵技術進行飛行驗證。從這次成功返回地面的「試驗船」身上可以管窺到面向未來我國載人月球探測、空間站運營等重大任務需求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的強大性能。【詳細】開啟中國載人航天新篇章
  • 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有新進展
    記者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了解到,疫情期間,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發起「衝鋒舟」行動,確保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空間站、神舟十二號、天舟二號等型號任務順利進行並取得新進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黨委發起了「衝鋒舟」行動,各黨支部黨員爭做神舟團隊先鋒,架起「衝鋒舟」,共克時艱,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和載人航天任務攻堅戰的雙勝利。「衝鋒舟」行動中,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採取有效措施應對疫情,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 全面了解中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看這一篇就夠了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在圓滿完成了預定任務後,在酒泉東風回收著陸場成功著陸。這標誌著該試驗船的飛行試驗任務圓滿完成,也意味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邁出了探索浩瀚宇宙新的一步。今天,我們約請全國空間探測技術首席科學傳播專家龐之浩和您聊聊新一代載人飛船的那些事兒。
  • ...搭載全新載人飛船試驗船;五一假期全國1.15億人次出遊 國內旅遊...
    1丨長徵五號B火箭首飛成功 搭載全新載人飛船試驗船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2020年5月5日18時,為我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製的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成功將搭載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瞭望|載人航天:飛天夢圓
    文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尚前名 10月1日,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正式結束。18名預備航天員,包括7名航天駕駛員、7名航天飛行工程師以及4名載荷專家,將參加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空間站運營階段的飛行任務。
  • 珠海航展|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
    珠海航展|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載人飛船研製取得階段性成果 第12屆中國國際航空航天博覽會上新一代運載火箭布展現場  視覺中國 圖新華社廣州11月6日消息
  • 中國載人航天第二步完成 闊步邁進空間站時代
    9月22日18時左右,天舟一號在完成空間實驗室階段任務及後續拓展試驗後受控離軌再入大氣層。至此,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二步任務全部完成,中國載人航天闊步邁進「空間站時代」。發射場首次採用「新三垂一遠」測發模式,攻克了「高溫高溼高鹽霧、強降雨強颱風強雷暴」帶來的一系列難關,5大分系統進行百餘項測試檢查;長徵七號首次使用全液氧煤油「綠色」推進劑,僅初樣研製便完成32項關鍵技術攻關和289項大型地面試驗;飛船、測控通信、著陸場等系統和配套單位都進行了大量創新和改造……從總指揮部到一線班組,從生產車間到發射陣地,從各大系統到配套單位,從參研參試人員到應急搜救部隊
  • 載人航天 大幕再啟
    1992年,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之初,就制定了「三步走」戰略規劃:——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第二步,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技術、空間飛行器交會對接技術,發射空間實驗室,解決有一定規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第三步,建造空間站,解決有較大規模的、長期有人照料的空間應用問題。
  • 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返回艙艙內布局首次公開
    ,而上下兩部分非密封艙的防熱材料已經被取掉了,我們可以看到它裡面攜帶的各種關鍵設備和零部件都非常完好,這也直接證明了我們這次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所要驗證的高速再入防熱技術取得圓滿成功。 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總體總裝副主任設計師田政:將來的航天員整個的工作區是不包括咱們右手邊這次為載貨驗證而設計的貨架和貨包的,裡邊的體積大概有13個立方米這麼大
  • 新一代載人飛船自述:人類的「終極三問」難不倒我
    5月8日,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成功返回,未來這款航天員的新「座駕」,將成為中國航天大家庭的重要成員。那麼,這款新飛船以及這次試驗,到底有啥意義?今天讓它自己告訴你——  大家好,我是新一代載人飛船,天地往返運輸飛行器家族的一名新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