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深圳房子還要再等3年左右的時間,我先在合肥買,就純當投資了吧。」
此前已落戶深圳且一心想在當地購房的金波,被深圳「7·15樓市新政」澆了一盆冷水後,最終選擇在合肥濱湖區周邊入手了一套房,「壓力還是很大,但至少有個盼頭」。
金波的選擇並不令人意外,隨著濱湖科學城BK202005號地塊在10月末成功出讓,這幅實際樓面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的土地,猶如在濱湖區乃至合肥樓市中扔下一枚「深水炸彈」,其威力迅速得到釋放,如濱湖區周邊的包河區,合肥城建琥珀晴川裡項目,在11月19日寒夜「突襲」首開,宣布12月開盤的二期項目,首付比例也要求四五成起。
合肥濱湖區一位多年從事房地產行業的市場人士對《中國經營報》記者感嘆道:「這塊地出讓後,濱湖區各大樓盤聞風而動,高層、小高層基本都要全款買,畢竟麵粉價格都逼近麵包價了。」
「全款購房」成標配
「我給客戶打電話說開盤了,誰跑得快就算誰的,假如有人住濱湖,他來了,你在路上就不用來了,因為那房子肯定賣掉了。」丁傳宸扯著嘶啞的聲音,揮舞著雷射筆,對前來看盤的一組顧客說。
讓購房者「競速」搶購的樓盤,就是近期在濱湖區乃至全合肥大火的檀悅項目,相關信息顯示,10月18日,檀悅首開416套房源全部賣完,其隨後又於11月18日、12月4日分別加推,亦基本售罄,而最讓市場關注的則是,項目需全款購房。
「高層早沒有了」,走出檀悅項目售樓部的董冬苦笑道,「我剛才進去,銷售就說還剩頂樓一套洋房,需要380多萬元全款支付,說實話,這樣要求我肯定負擔不起」。
直呼「負擔不起」的董冬,其實付款條件並不算差,在合肥包河區從事設計工作的他,名下已經有一套位於廬陽區的洋房,但擁有一套濱湖區的房子依然是他的夢想,但準備200多萬元資金的他,依然無法達到這片火熱之地的購房門檻。
全款要求的不止是濱湖「當紅炸子雞」檀悅項目,與其僅一路之隔的蘭園項目,在購房支付要求上也不遑多讓,其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112平方米的高層,預計明年1月份開盤,價格在2.4萬元/平方米,但是需「全款搖號」。
值得關注的是,這股高門檻購房要求之風,已刮遍了濱湖區,如離檀悅項目所在地省府板塊較遠的誠園項目,高層項目也要求全款,甚至已「變相」蔓延到包河區等地。
「我兩星期前順路去包河區龍川路那邊看房,好一點的樓盤也要求全款了」,董冬無奈地表示,「有個樓盤一套近300萬元的房子,我去看的時候還在賣,在我看了一會兒後,就宣稱不賣直接停止認籌了,但是銷售卻說全款還可以買。」
更讓外界矚目的是,這種熱度不僅在新房市場快速蔓延,也在濱湖二手房市場激起層層漣漪,當地多個二手房小區房東「抱團漲價」,甚至出現濱湖時光印象房東一口氣抬價262萬元的「鬧劇」,但該房源隨後被交易平臺強制下架。
「濱湖樓市這段時間太火了,像高層、小高層都要求全款,即使這樣,市場也面臨無房可售的狀態」,合肥當地一位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在濱湖帶動之下,五成首付、六成首付等要求也出現在周邊的包河區等地」,「主要是買不起濱湖的,都去包河區、蜀山區那邊置業了」。
但如同一枚硬幣的兩面,在濱湖樓市火熱的背後,強制捆綁車位、號頭費等亂象亦浮出水面。
記者注意到,有合肥市民在當地政府平臺投訴稱:「今年濱湖住宅就出讓了兩塊地,與全年計劃差距較大,導致濱湖新房一房難求,全款、綁車位、綁商業、託關係等亂象叢生,滋生了權力尋租的空間。」
「我手上有四五個客戶 ,都看中了前期某大火的樓盤,但是它隱性條件太多了,第一是要求300萬元以上的全款支付,第二個是要綁定車位,濱湖現在車位基本15萬元上下,但是綁定的車位基本上在30萬元」,濱湖當地一位多年從事新房銷售的知情人士同時對記者表示,個別項目還因號頭費引發「口水戰」。
庫存「告急」
濱湖樓市的火熱,亦反映在研究數據中。
同策諮詢安徽區域發布的信息顯示,在11月合肥市各區域成交當中,第一位濱湖區成交2041套房源,成交量是第二名包河區的近兩倍,而在該月成交均價中,濱湖區以23297元/平方米位列第三。
讓購房者趨之若鶩的濱湖區,究竟是什麼樣的區域呢?
相關信息顯示,合肥濱湖區位於中國第五大淡水湖巢湖之濱,是合肥通過巢湖、走入長江、融入長三角的水上門戶,是落實安徽省委、省政府「加快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形成具有較強輻射帶動力的省會經濟圈」的決策部署,實現合肥從「環城」走向「濱湖」乃至「臨江」的戰略之舉。
但頗有意思的是,濱湖區並非嚴格意義上的行政區,其仍「歸屬於」包河區,甚至未有一個明確的地理範圍區分,官方曾就此如此回復網友,「經調查,濱湖科學城總體規劃目前正在編制階段,相關問題待批覆後予以答覆」,而相關信息顯示,濱湖區多年來持續申請國家級新區而未果,當前已向濱湖科學城方向「轉型」。
記者在實地走訪過程中發現,向「濱湖科學城」邁進的濱湖區,樓市的火熱,與當地土地供應緊張有關,而直接「導火線」,或指向一幅高價地的出讓。
將時間撥回到10月30日,濱湖科學城BK202005號地塊共有22位競買人,在經過競自持「廝殺」後,被佳兆業以11.45億元總價競得,樓面價15277.42元/平方米,但在扣除31800平方米競自持面積後,實際樓面價超過2萬元/平方米。
「這塊地直接推高了濱湖售價預期,引發了一系列連鎖反應。」濱湖區當地多位樓盤項目人員皆對記者表示,上述佳兆業地塊在明年入市後,價格大概率超2.5萬元/平方米,在此情況下,濱湖區其他在售項目也「趁機」提高首付比例等。
「這種現象在合肥大面積蔓延是不可能出現的」,合肥萬途房地產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宜慶對記者表示,濱湖區樓市火熱,是受到規劃因素、區域位置、學區等多方面影響的結果。
除了佳兆業地塊引發的連鎖反應外,濱湖區的土地供應情況,或許也是導致當地樓市過熱的重要因素。
「濱湖今年供地很少,如今省府周邊板塊都要求高首付買,是否應該加大供應,增加可售面積而不是惜售,請問2020年度濱湖供地還有哪些?」在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上,有網友如此諮詢當地政府部門。
濱湖科學城管委會對此回復道:「濱湖可用於居住用地的存量國有建設用地極少,每年新上市的居住用地,大多為當年辦理了土地徵收手續後的集體土地。」
「受今年1月1日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徵地報批要求的影響,用於上市的居住用地的集體土地徵地報批工作停滯,導致今年上市的居住用地極少。目前,除10月30日成交的貴州路與雲谷路交叉口西北地塊外,預計年底前無新的居住用地推出。」濱湖科學城表示。
也即在整個2020年內,濱湖區僅有一幅住宅地塊出讓,不僅如此,同策諮詢安徽區域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濱湖區商品住宅存量僅為2.9個月,與經開區「去化周期並列最短」。
「濱湖即將面臨無房可售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房子能不火嗎?」當地多位知情人士對記者感嘆道,頗為有意思的是,在三年前的2017年7月,合富輝煌發布的數據顯示,濱湖區住宅庫存量高達4249套,高居合肥區域第一。
調控「箭在弦上」
濱湖樓市也因房價快速上漲等,引發外界關注與擔憂。
記者連日走訪了濱湖區多個板塊樓盤,亦能感受到當地樓市的熱度,如在當地較偏遠的金融板塊某項目,儘管已無高層房源,當前只剩下總價380萬元左右的洋房項目,前來售樓處看房的購房者仍絡繹不絕。
「合肥市場還沒有火到2016年那種程度 ,只不過新房市場的確賣得比較好」,合肥當地一行業人士對記者表示,「整個安徽的購買力都在合肥釋放了,像安慶、淮南、阜陽的購房者,要麼是在合肥工作,要麼是看好合肥發展,所以都來合肥買房,而買濱湖區房子的人,一般都是合肥以外的人」。
孫宜慶也向記者介紹道,「我可以透露一個數據,在2019年合肥購房群體中,有55%左右是合肥以外的人口購買的,而在這55%的購房群體中,又有接近八成是安徽其他地市的」,其也贊同安徽其他地市人口在濱湖乃至合肥樓市中扮演的角色,甚至不排除有部分炒房客。
而在人口流入、投資炒作等種種因素「催熟」下,合肥房地產市場近期也熱度頗高。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0年1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合肥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6%,二手住宅銷售價格指數環比上漲0.7%,而截至11月,合肥新房已連漲6個月,二手房則是連漲9個月。
「近期濱湖新區房價上漲較快,各種亂象叢生,請領導關注」,「嚴控濱湖投資炒作房價」……在合肥市人民政府官網上,當地市民的擔憂,迅速成為當地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而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合肥市市場監管局等當地政府部門,此後亦相繼發聲。
「近期,市場管理處關注到部分自媒體、業主、中介炒作掛牌房價,擾亂市場秩序,影響市場預期,市場管理處已就此展開相關工作。」合肥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同時表示,其「也在持續關注合肥市房地產市場的運行變化,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將根據市場情況適時調整調控政策,因城施策,確保合肥市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孫宜慶則對此表示,「當前無論是從中央政府還是地方政府來說,對於房地產的調控政策沒有變,合肥政府已經關注到局部區域樓市過熱的現象,我覺得下一步可能會有一些針對性政策,所以合肥接下來出臺政策,抑制樓市過熱,我個人覺得是大概率事件。」
(文章來源:貝果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