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博物館,珍藏的元代至明代瓷器!件件珍貴,不可多得!

2020-12-25 大咖la暢遊博物館

龍泉青瓷褐彩雙耳環瓶,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高26.5釐米、腹徑14.9釐米、口徑6.4釐米、底徑8.8釐米。

青釉瓷器飾以褐色斑彩,是一種釉下裝飾,最早出現於西晉後期越窯,東晉盛行,元代龍泉窯亦很普遍。此瓶造型仿青銅器,是龍泉窯的典型器。

龍泉青瓷褐彩雙耳環瓶(不同角度),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高26.5釐米、腹徑14.9釐米、口徑6.4釐米、底徑8.8釐米。

長頸、橢圓形腹,頸部堆貼一對獸犬面形長方耳,掛不遊圓環。施青釉,釉層厚潤,釉色青灰中泛綠,釉面有冰裂紋,青釉下飾褐色斑彩。

龍泉窯青釉荷葉蓋罐,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此器造型古樸別致,裝飾清新獨特,工藝製作精巧,醒目而微閃青白色的豎條紋,間之以青綠如湖水般的釉汁效果,給人一種樸實無華而美妙無比的藝術美感,具有較高的文物科研價值。

裁剪

龍泉窯青釉荷葉蓋罐(不同角度),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荷葉式蓋,全器滿刻豎條紋,條紋中間胖,兩頭瘦。施青綠釉,釉質明潤,胎骨堅厚。

景德鎮青花臥足碗,明萬曆。南平市博物館藏。

明代萬曆(公元1573—1620年,明神宗朱翊鈞年號)朝共48年,是明代歷時最長的朝代,這一時期資本主義開始萌芽,社會經濟有所發展,由於宮廷和上層社會對於細瓷的追求和廢除禁海,致使瓷器產量劇增,青花瓷品種繁多,數量巨大,還出現了專供對外貿易的外銷瓷。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器物造型也開始轉變,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此風格一直影響了明末乃至清初青花瓷器的面貌。

青釉瓷穀倉,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

青釉瓷穀倉(不同角度),元代。南平市博物館藏。

青釉瓷穀倉(不同角度),元代。(圖片版權均屬南平市博物館所有)

相關焦點

  • 臺北故宮珍藏的明代永樂甜白釉瓷器鑑賞
    明代永樂年間甜白釉瓷器的出現,讓人耳目一新,它比唐宋時期的白瓷、元代的卵白瓷更純潔、更滋潤、更剔透。因此,更令人愛不釋手。
  • 元代黃渤海海域貿易瓷器展在旅順博物館開幕
    12月18日,由大連市公共文化服務中心、葫蘆島市黨群事務服務中心主辦,旅順博物館、葫蘆島市博物館承辦的「遼海雲帆」元代黃渤海海域貿易瓷器展在旅順博物館開幕。展覽分「一艘船——綏中沉船」「一窯瓷——磁州窯」「一條路——元代海上絲綢之路」3個單元,共展出266件/套文物展品,其中葫蘆島市博物館199件/套,旅順博物館藏品67件/套。展覽至2021年3月14日結束,免費向觀眾開放。
  • 明代永宣甜白釉色瓷器特點和瓷器鑑賞
    甜白瓷是在元代樞府器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永樂白瓷色調恬靜柔潤,在視覺上給人以「甜」的感覺,故稱「甜白瓷」。明代黃一正所撰《事物紺珠》中載有「永樂、宣德二窯內府燒造,以鬃眼甜白為常」之句,此後「甜白」稱謂沿用至今。
  • 江西省博物館珍藏有3萬多件珍品,成全國一流的綜合性博物館
    江西省博物館珍藏有3萬多件珍品,成全國一流的綜合性博物館杏花樓杳花樓俗稱「水觀音亭」,建於唐朝,東、南、西三面環水,北面經小石板橋連接與環湖路和建德觀街相接。宋元兩朝高人雅士多在此隱居治學,現在已成為南昌市的著名景點。
  • 元代青花瓷珍品亮相首都博物館[圖]
    東方網3月21日消息:昨天,在首都博物館「青花的記憶——元代青花瓷文化展」上,參觀者對著一件青花瓷瓶藏品拍照。  本次展覽上,來自國內外25家收藏機構的73件元代青花瓷集體亮相,其中不乏首博珍藏的元代青花瓷的標準器青花鳳首扁壺,以及來自除中國外保存元代青花瓷器最多國家之一的伊朗的6件青花瓷珍品。展覽將在北京持續至6月21日,隨後將在國內多個省市進行巡展。
  • 元代龍泉窯瓷器的價格變化
    事實證明,元代龍泉窯瓷器的鑑定與考古學鑑定有著天壤之別。考古鑑定的理論、方法、思路和視野與風馬牛穎相同。如今,所謂的元代龍泉窯瓷器鑑定專家,只相信他們的眼睛和理論,如果我們不把握元代龍泉窯瓷器的本質特徵,我們就敢機械地複製,跳到歷史屠夫的結論上來還有藝術上的魯莽!
  • 400多年前的三鎮輪廓呈現眼前,一起來看武漢博物館「十大精品文物」
    記者萬建輝 攝17日上午,記者探訪武漢博物館「館藏十大精品文物」,走進一樓「歷代文物珍藏展」展廳和二樓「武漢古代歷史陳列」展廳,尋訪分別陳展於這兩個展廳的「精品文物」,甚至走進館內庫房,拍攝工作人員從畫盒中取出的明代《江漢攬勝圖》、宋代《奇峰樓閣圖》。
  • 欣賞:兩岸故宮館藏元代瓷器
    此盤屬於高溫鈷藍釉瓷器。這種傳世元代藍釉白龍紋盤見諸發表的共有4件,除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這一件以外,日本出光美術館、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和英國倫敦大維德基金會各收藏1件。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元代藍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儀)、爵、小杯、盤等。
  • 中國元代瓷器選粹欣賞
    土耳其託普卡帕皇宮收藏的40件元代青花瓷器,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第一。那麼,為什麼在遙遠的土耳其皇宮,會有多達40件元青花,甚至成為全球收藏元青花最多的博物館呢?
  • 元代藍色釉瓷器有幾種
    元代生活在大草原是上崇拜藍天白雲,同時遼闊的草原和藍天給蒙古人寬廣的胸懷,他們喜歡的顏色跟中原人也不一樣,比如喜歡藍色,通過元青花就知道了,其實除了知名的元青花,元代還有其它藍釉瓷器,元代的藍釉瓷器分為三類:「藍釉」、「藍釉堆白」和「藍釉描金」。
  • 明代成化鬥彩雞缸杯2.8億港元成交 創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
    曾在1980年、1999年均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再度證明了自己的傳奇。4月8日,在香港蘇富比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春拍上,經過八口競價,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24億港元(合約2.2476億人民幣)成交,又一次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買家為曾拍下《功甫帖》的上海收藏家劉益謙。
  • 延平西芹鎮高鐵站施工現場發現元代古墓葬一座
    清理墓葬場景 本報訊 1月25日,記者從市博物館獲悉,南龍鐵路西芹段高鐵西站施工現場於1月19日發現古墓葬一座,該墓葬位於延平區西芹鎮板應一路臨水宮北側,搶救性發掘工作已順利完成,相關資料正在進一步整理之中。
  • 明代永樂官窯青花瓷器賞析
    永樂官窯青花瓷器,胎釉精細,青色濃豔明快,造型新穎多樣,紋飾優美生動,在陶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成為明、清兩代青花的典型。永樂三年至宣德六年 (1405~1431),鄭和七次下西洋,帶回制瓷所需的青料「蘇麻漓青」,為景德鎮燒制獨具時代特色的青花瓷提供了物質基礎。
  • 鑑賞明代青花瓷器的頂峰階段作品——永樂、宣德青花瓷器!
    永樂、宣德青花瓷器被後人推為明代青花瓷器之冠。其所使用的青花料既有國產料,亦有進口料,但最具時代特徵的則是使用進口「蘇麻離青」料描繪的青花瓷器。其釉色白中閃青,釉面常泛橘皮紋,圖案呈色濃豔,常有洇散現象,有如中國傳統水墨畫。
  • 寧波煜柏拍賣:明代單色釉瓷器的幾個典型作品
    明代生產的單色釉瓷器。單色釉也稱「一色釉」。因釉中含有不同的化學成分,在瓷器的坯體上施釉後經窯火燒,呈現出美麗的色澤,即成單色釉瓷器。如釉中含有一定量的鐵,經窯火燒成後呈青色,即為青釉瓷器;含有一定量的銅,經窯火燒成後呈紅色,即為紅釉瓷器。
  • 元代任氏家族及其墓葬出土瓷器
    任士文在文獻中有載,「至正十四年三月六日,奉諭煥著檢校王謙、照磨任士文……同遊南山,諸公俾昧書於石屋洞,以識歲月摩崖。」其妻守貞生於元仁宗延祐四年(1317),卒於至正十三年(1353),色目人,是榮祿大夫江浙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完者都拔都之曾孫女。  任氏家族墓出土有任明墓誌,據墓誌載任明「字彥古,號雲山。後來過繼於姑家,遂改姓於陳氏。
  • 廣東省資訊|《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但廣東博物館一珍藏,「顛...
    廣東省的朋友們,一起來看下最近身邊發生了什麼新鮮事兒~~1、《西遊記》是明代吳承恩創作,但廣東博物館一珍藏,「顛復」認知這天,天下著雨,於是有了空餘時間的珊珊三丫頭決定到廣東省博物館陶瓷展廳參觀廣東省博物館屬於國家一級博物館,也是廣東省內唯一的省級綜合博物館,在進入省博物館之前,留意了一下眼前的建築,珊珊三丫頭覺得設計十分有意思,整棟建築就像是一個雕通的「寶盒」,據說這裡的設計意念是源自廣東傳統的工藝品「象牙球」。為什么元代就有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及師徒的形象?吳承恩明明是明代作者啊,這一刻,珊珊三丫頭充滿了疑惑。
  • 國家博物館有件異樣瓷器,它的製造者竟是外國「有田燒」的鼻祖
    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在國家博物館中陳列的一件怪異瓷器,就是「有田燒」鼻祖製作的怪瓷,這件怪瓷背後究竟藏有怎麼樣的故事呢?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看紋飾斷代,明代瓷器與清代瓷器紋飾區別在哪?
    瓷器的紋飾也是這樣,明清兩個朝代是我國瓷器紋飾發展之大成時代,紋飾題材日趨豐富,通過了解不同時代的紋飾特徵,來定是什麼時期的瓷器 洪武釉裡紅纏枝牡丹紋碗 明代瓷器的繪畫方法有別於清代的瓷器繪畫方法,所以這也是我們判斷和區別明清瓷器的重要手段,若你手上有珍貴藏品困於出手,想找正規拍賣平臺運作,
  • 上海博物館,館藏新石器時代至元代的玉器!不可多得!
    上海博物館藏。長9.5釐米、寬6.5釐米。此器為皇帝袞服上的腰帶扣,鮮卑頭是胡語帶扣的音譯。龍體上有若干小孔,原應鑲有寶石。背面銘文記述了製造時間、製造機構、器物名稱、製造工時、建造官名等。神面紋玉琮,新石器晚期。上海博物館藏。高39.3釐米、上寬8.1釐米、下寬7.1釐米、口徑5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