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漢名將,衛青戰功赫赫,為何反遭後世人抨擊

2021-01-20 騰訊網

導語

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將軍,長平侯:衛青,與李廣,霍去病同是抗擊匈奴的名將。

衛青字仲卿,他出身於漢武帝時期平陽侯曹壽(他娶了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騎奴。公元前139年,衛青的三姐,衛子夫被選入皇宮,衛青從此擺脫了騎奴的卑賤地位,一路升官。

這其中不免也遭到很多人的妒忌,西漢一代名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筆墨加持的渾濁不堪。

外戚身份,走的每一步,都被人盯著!

公元前139年春,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入宮,誕下了第一位皇子。而衛青和他的外甥霍去病,為漢朝立下了汗馬之功,衛青本應是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但騎奴出生,被說是依靠姐姐上位的衛青,其形象,在華夏歷史長河中,不斷受挫。

功績顯赫,為人謙虛,這樣的衛青卻成為,後世人抨擊的對象

從封建王朝的傳統觀點來說,衛青就是仗著漢武帝這個姐夫的勢力平步青雲的外戚。而衛青真正嶄露頭角,卻是在西漢與匈奴全面戰爭中。衛青在幾年之後,第一次領兵出徵,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就帶隊直搗龍城,(那裡是匈奴祭祀天地祖宗的地方)從此衛青就開始了不敗戰績:出雁門,戰河套,挺進河西,是連續挫敗匈奴,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決戰中,正面硬剛單于主力,將其擊退。衛青徵戰十多年,斬首匈奴五萬餘,七勝七捷,與他的外甥霍去病,聯手創造了西漢對外戰爭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軍事經歷。因此也被後世人,並稱為「衛霍」衛青也因此成為西漢王朝,位極人臣的大司馬,大將軍。

在這輝煌燦爛的功績之外,衛青也成為了後世,尤其是文人的重點抨擊對象。作為名將而言,衛青所遭受的差評,是非常之多的。衛青和霍去病,同為西漢時期的名將,都有顯赫的軍功。衛青為人處事一貫謹慎、低調,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處置蘇建的生死大權交由天子。漢武帝,欲以群臣下大將軍,唯有汲黯不肯,衛青還經常前向汲黯討教。不但不跋扈,常常把自己獲得的皇家賞賜,分給大家。

大家都很願意為衛青效力。但是衛青畢竟是騎奴出身的外戚,後來又娶了平陽公主,與漢武帝就實現了互為姐夫。(這平陽公主不只是結了一次婚,衛青也不是他的第一任丈夫。)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當了漢武帝的皇后,漢武帝就成了衛青的姐夫。而衛青又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那漢武帝也得管衛青叫姐夫。

所以衛青屬於出身極差,而後又地位極高的,所以就特別容易遭人詬病,在旁人看來,衛青的行動不管多麼,謙虛謹慎。也就多多少少,也會多多少少有那麼諂媚的意味。即便的一向公正的司馬遷,也評價說:「衛青性格寬仁,有退讓之心。」可以理解為是:衛青以寬厚柔順的姿態,來取悅漢武帝的一種方式。司馬遷在後世文人中的分量是十分重的,司馬遷在源頭處,就說了這一句不好的評價。那後世之人就變了法的噴衛青。也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延續。

外戚風波!衛青又雙叒叕背鍋!

而同為名將的霍去病,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去世得早,沒有趕上衛家和霍家,作為外戚那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就沒有成為外戚的目標,遭到後世的直接攻擊。

而衛青作為,整個衛、霍家族的核心人物。他必然要為後來所有發生的壞事背黑鍋。

封建王朝統治思想中,對外戚的敵視,就造成了衛青,霍去病二人中,遲早得有一個人出來,替漢武帝的窮兵黷武而背黑鍋。而霍去病又去世得早,衛青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後世人所攻擊詆毀的對象。

李廣自殺事件,衛青形象又受挫!

衛青還有一個自帶的缺陷:歷史上的名將李廣,是在最後一次的漠北大戰中,迷路失機,沒有趕上最後的決戰。沒有完成預定的任務,最後遭到了問訊而自殺。這件事情正是在衛青的麾下而發生的。而後世把李廣確認為一代名將,那麼衛青也就必然因為這件事情,而繼續背鍋。

唐代大詩人王維,在《老將行》裡面,也曾說:「衛青一路打仗不敗,那是因為運氣好。李廣是因為運氣太差了。」而且古代文人士大夫,出於鞏固封建秩序的需要,對武人集團,一般是比較忌諱的,比較排斥。尤其是蘇東坡所在的北宋王朝時代,那時候的名將狄青,被文臣當面痛斥,都不敢回嘴。

因為衛青身上有兩個標籤,一個是外戚(該罵)另一個是武人(也該罵)這兩者一疊加,衛青在文人士大夫的風評,也就自然而然的一路走低。

衛青外戚身份,諸多差評中,仍有部分人對他顯赫的戰績,表示敬佩!

衛青的遭遇,在後世諸多差評之中 ,卻始終有一類人,對衛青是持續好評的。這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們。明朝初年,大將藍玉,領兵北伐大獲全勝,擊滅北原,明太祖朱元璋,直接給出的評價就是,漢之衛青,唐之李靖,都比不上藍玉這樣的功勳。雖然是朱元璋誇藍玉,但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裡,衛青是與藍玉、李靖相齊名的功勳。對於封建帝王們來說,在與強敵作戰的時候,更願意手下都是衛青這樣的名將,倒是很少有皇帝評價,自己的手下是飛將軍李廣的,畢竟這李廣是懷才不遇,這麼說容易把自己,比喻成不遇賢才的昏君了。當然更重要的是,相比李廣,這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勳 ,是名垂千古的功勳。

結語

除了吹鼓李廣、抨擊劉徹等政治因素,騎奴出身、外戚上位,本身就是衛青的原罪,無論後天再怎麼努力、品行如何端正依然因為這兩點為人所詬病,說白了就是裙帶關係可恥、臍帶關係優越。

衛青本人並不是受滅族之難而死的,而是病死的。

當時轟動一時的巫蠱之亂不僅僅使得丞相公孫一家慘遭牢獄之災,甚至連著衛氏一族也遭到了滅門。(當時衛青已病死。)

甚至連太子劉據和大漢的皇后衛子夫都沒能倖免。劉據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也是他早年間最疼愛,最看好的一個兒子。但是奈何漢武帝晚年心性大變,做了許多糊塗事,最後甚至不惜連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都殺害了。

而縱觀衛青一生,德才兼備,戰功顯赫,是個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我們不應戴有色眼鏡看人,衛青為漢朝擊敗匈奴,所創造的輝煌功績,是後世人,無法詆毀也無法消滅的事實。

參考文獻:《史記》《老將行》

相關焦點

  • 為何李廣難封,卻比衛青和霍去病更能得到後世文人的青睞?
    李廣是秦朝名將李信的後代,打了一輩子仗,卻沒能封侯;衛青出身卑賤,靠姐姐衛子夫的關係才有出頭之日,而衛青自己也爭氣,用戰功向世人證明:他不僅僅是漢武帝的小舅子;霍去病更不用說了,短暫的一生,仿佛就是為打匈奴而生,其戰力更是讓匈奴懷疑自己到底是不是馬背上的民族,和衛青同為帝國雙璧。
  • 名將李廣被譽為「飛將軍」,鎮守邊關戰功無數,為何一生無法封侯
    他在中國軍事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也因此位列唐宋武成王廟的名將榜中,受到後人的景仰。李廣的人生跨越了漢文帝,漢景帝和漢武帝三朝,在抗擊匈奴的作戰中立下赫赫戰功,卻一聲無法封侯,讓後世之人感到唏噓不已。後世學者對這個現象進行了分析,得出的結論眾說紛紜。總結和歸納這些結論,可以看出,李廣無法封侯的原因非常複雜。既有他個人在政治上的不利之處,也受到時代特徵的影響,以至於他命運多舛,無法封侯。
  • 一代名將衛青有幾個兒子?大兒子最後是怎麼死的?
    說到衛青,我們都很熟知,衛青作為漢武帝時期的一位名將,在進入朝廷的那一刻,衛青就為國家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並且在抗擊匈奴方面,衛青可謂是佔了很大的功勞,之後被封為大將軍,因為戰績赫赫,又被封為長平侯。衛青的出身並不是很光彩,並且很是卑微,剛開始只是一個打工的,但是衛青有一個很厲害的姐姐,就是衛子夫,衛子夫獲得漢武帝的寵愛,成為了漢武帝身邊的紅人,因為姐弟倆感情很好,於是衛子夫就引薦弟弟,也就是因為這樣,衛青才能夠得意用處,而衛青的一生,就像是現在的屌絲一步進入了高富帥的過程一樣,一直到最後還把平陽公主娶回了家,也算是人生大贏家了。
  • 揭秘名將衛青的封侯之戰:收復河南地是衛青獨立完成還是與人合作
    對這場關鍵戰役的指揮官,史書上的記載卻非常混亂,究竟是名將衛青,還是另有其人呢?孝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年),歲在甲寅。無論對大漢王朝還是將軍衛青,這都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不禁令人懷疑:李息,這位自景帝朝便投身行伍、資歷遠比衛青更老的將軍究竟有沒有參與收復河南地的軍事行動呢?以《史記》和《漢書》的相關記載來考據,答案應該是:沒有。
  • 戰功赫赫的秦叔寶,為何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
    那麼就像這裡說的那樣,為什麼戰功赫赫的秦瓊,怎麼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呢?難道這些人的功勞都要比秦瓊高嗎?可以說秦瓊確實是戰功赫赫,但是能夠登上凌煙閣的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的人物,秦瓊能夠成為凌煙閣的一員,其實已經說明了他的戰功非常大,要知道李世民修建凌煙閣的目的,就是為了緬懷這些與他並肩作戰,以及輔佐他開創「貞觀之治」的功臣們,這些功臣們都建立了不同的功勳,怎麼排序自然需要統治者,也就是李世民心中有一些標準了。
  • 戰功赫赫!盤點巴西足壇的名將!
    戰功赫赫!盤點巴西足壇的名將!足球是巴西人文化生活的主流。對巴西人來說,足球是運動,但更是文化。下面帶你了解巴西的足壇的名將!
  • 中國古代每戰必勝的十大名將
    中國古代歷史上將星如雲,猶如繁星璀璨,發出耀眼奪目的光芒,他們利用自己的兵法和謀略,在戰爭中保家衛國、英勇殺敵,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赫赫戰功。 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戰神,我們中華民族才能一直屹立不倒,不會為外族欺辱;才能為華夏文明數千年文明的延續保駕護航。
  • 西漢時期最著名的十大名將
    西漢的兩百多年間一直與匈奴戰爭不斷,在此期間,成就了不少名將。被人告發謀反後貶為淮陰侯,最後呂后與相國蕭何合謀,將其騙入長樂宮中,斬於鍾室。主要成就: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二、衛青衛青(?
  • 歷史上的十大西域名將,第5位以36人橫掃西域諸國,至今無人超越
    也正是河西走廊的存在,才得以開通溝通古人類東、西方兩大文明世界、對後世產人類文明生無法估量影響的絲綢之路。而古往今來,無數英雄人物在此建功立業,他們是中華西大門的默默守護者,我們稱之為「西域名將」。要說起西域名將,我覺得下面這十個人不得不說,他們都曾橫掃西域,留下不可磨滅的英雄事跡。第一位是衛青。這位我想不用多說了。
  •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
  • 古代十大天才名將都有誰?金戈鐵馬,功名傳千秋
    楚國時期的軍事家,是兵形勢的代表人物,被人評價為羽之神勇,千古無二。項羽最開始是隨叔父項梁在吳中起義,後來劉邦出兵進攻項羽,展開了楚漢之爭。在戰爭中劉邦每次都大敗,但因為項羽沒有辦法給予補給,最後被滅。項羽少年勇猛,心存大志,這一生金戈鐵馬,很難遇到對手,後期有些內心驕傲,剛愎自用,堅毅剛正,和範增分道揚鑣。
  • 古往歷朝歷代名將武廟榜,一聖、一亞、十哲、六十一將
    今天給大家講一講,古往歷代名將,武廟一聖、一亞聖、十哲、六十二將。中華浩瀚歷史中,有著無數所向披靡的將領,戎馬一生,後世留名,受人敬仰。唐朝開元十九年,唐玄宗為表彰並祭祀歷代名將特意修建廟宇,以周朝開國太師呂尚(姜子牙)為主祭,以漢朝留侯張良為配享,並以歷代良將十人從之。稱(武成王廟)簡稱武廟,並在之後歷代多次調整增加。
  • 寧平公主劉伯姬雖是女子,但卻在戰爭中立下赫赫戰功
    劉伯姬(公元前2年---公元30年),生於西漢元壽元年(公元前2年),南陽蔡陽(今湖北省襄陽市棗陽市西南)人。是漢高祖劉邦的九世孫,漢景帝劉啟的七世孫。父劉欽,西漢南頓(今河南省項城南頓)縣令,母湖陽(今河南省南陽市唐河縣湖陽鎮)大富豪樊重之女。
  • 中國古代智勇雙全的十大名將都有誰?
    原為隋將,後效力李唐,為唐王朝的建立發展立下赫赫戰功,南平蕭銑、輔公祐,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其對突厥的決定性勝利,間接導致了阿拉伯帝國的瓦解與羅馬帝國的滅亡。同時,他治軍、作戰又積累了一套成功的經驗,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他寫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大都已經失傳,後人編輯了《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古代兵學的代表著作。
  • 名將霍去病墓前,為啥會有一隻石牛?原因很多人不相信
    文/一軒歷史名將霍去病墓前,為啥會有一隻石牛?原因很多人不相信古代的名將受到世人尊敬,為了紀念他們,往往也會將名將們的墓修建得非常莊嚴肅穆,並且陪襯品方面也會相當注重。就比如位於陝西的西漢名將霍去病的墓,在神道兩側就有安置諸多非常有氣勢的大型石刻,從馬踏匈奴到怪獸吞羊等等應有盡有,可以說展示了這位傳奇名將的光榮事跡,讓人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了霍去病的生前的榮耀。在這位西漢傳奇名將墓前諸多的石雕中,有一隻非常獨特的石牛,它雖然是保持著蹲伏的狀態,但仍然時候非常有氣勢的,準確地說,是一種恢弘的厚重感。
  •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不是每個外戚都叫衛青
    漢初之時,呂后臨朝稱制,大封諸呂,打壓劉氏皇親,開漢代外戚專權之先河,因此西漢的皇帝們對於外戚都相當忌憚的,擔憂自己的子孫後代遇上呂后這樣的狠角色,斷了祖宗基業。耐人尋味的是,雖說重用外戚有風險,但西漢皇帝們卻從未停止這種風氣,在所倚重的朝中大臣之中,總有外戚的影子,如薄昭、竇嬰、田蚡、衛青、霍去病、上官桀、王莽等。
  • 俄羅斯挖出一座千年宮殿:裝飾全是中國風,主人是西漢名將
    俄羅斯的考古專家經過多方的查找資料,在結合宮殿中發現的一些信息,他們就確定了宮殿的主人是西漢時期的名將李陵。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按照古代地域的劃分,這座宮殿修建的地方當時應該是屬於匈奴的地盤,西漢時期匈奴更是把漢族視作是大敵,為何李陵作為西漢有名的大將軍會在匈奴的地盤上修建宮殿呢? 提到李陵不熟悉歷史的人可能都不太熟悉,可是要是說到他的爺爺,大家一定知道,他就是李廣。李廣是和霍去病還有衛青並列的西漢名將,深受漢武帝的重視。
  • 抗日名將李振西戰功赫赫——疑為盧氏木桐人
    抗日名將李振西戰功赫赫——疑為盧氏木桐人李振西,原38軍軍長,抗日名將我是李昌群,河南省盧氏縣木桐街人。我父親弟兄四人,加上抱養的大伯是弟兄五人。李振西排行老三。1945年5月,日軍進攻盧氏,李振西自告奮勇,帶領一七七師衝上前方,他指揮石大山戰役殲滅日寇2000多人。1948在四川茂縣起義。解放後他一直未與家人聯繫。一九七五年,四川省軍區曾派人到木桐調查過,公社是張德有接待。我們想,李振西解放後1951年,他有蒙冤二十四年,自然不願說出家鄉籍貫,因為地主成份。所以他報了自己家鄉是甘肅人。
  • 抗擊匈奴的三大名將李廣、衛青、霍去病誰的名氣更大一些?
    要說這三人,誰的名氣更大,我估計非李廣莫屬,根據當前的百度搜索結果顯示,李廣有6900萬個搜索結果,衛青有3780萬,霍去病是3400萬個搜索結果,充分說明,網際網路上人們對李廣的重視。但要說都難得封侯的李廣,戰功也不行,還沒得善終,怎麼就風頭蓋過了驅逐匈奴於千裡之外的兩個大司馬衛青和霍去病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