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西漢武帝時的大司馬將軍,長平侯:衛青,與李廣,霍去病同是抗擊匈奴的名將。
衛青字仲卿,他出身於漢武帝時期平陽侯曹壽(他娶了漢武帝姐姐平陽公主)的騎奴。公元前139年,衛青的三姐,衛子夫被選入皇宮,衛青從此擺脫了騎奴的卑賤地位,一路升官。
這其中不免也遭到很多人的妒忌,西漢一代名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筆墨加持的渾濁不堪。
外戚身份,走的每一步,都被人盯著!
公元前139年春,衛青的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看上,入宮,誕下了第一位皇子。而衛青和他的外甥霍去病,為漢朝立下了汗馬之功,衛青本應是受人尊敬的民族英雄,但騎奴出生,被說是依靠姐姐上位的衛青,其形象,在華夏歷史長河中,不斷受挫。
功績顯赫,為人謙虛,這樣的衛青卻成為,後世人抨擊的對象
從封建王朝的傳統觀點來說,衛青就是仗著漢武帝這個姐夫的勢力平步青雲的外戚。而衛青真正嶄露頭角,卻是在西漢與匈奴全面戰爭中。衛青在幾年之後,第一次領兵出徵,抗擊匈奴的戰爭中,就帶隊直搗龍城,(那裡是匈奴祭祀天地祖宗的地方)從此衛青就開始了不敗戰績:出雁門,戰河套,挺進河西,是連續挫敗匈奴,在公元前119年的漠北決戰中,正面硬剛單于主力,將其擊退。衛青徵戰十多年,斬首匈奴五萬餘,七勝七捷,與他的外甥霍去病,聯手創造了西漢對外戰爭史上,最為輝煌的一段軍事經歷。因此也被後世人,並稱為「衛霍」衛青也因此成為西漢王朝,位極人臣的大司馬,大將軍。
在這輝煌燦爛的功績之外,衛青也成為了後世,尤其是文人的重點抨擊對象。作為名將而言,衛青所遭受的差評,是非常之多的。衛青和霍去病,同為西漢時期的名將,都有顯赫的軍功。衛青為人處事一貫謹慎、低調,謙讓仁和,敬重賢才,從不以勢壓人。處置蘇建的生死大權交由天子。漢武帝,欲以群臣下大將軍,唯有汲黯不肯,衛青還經常前向汲黯討教。不但不跋扈,常常把自己獲得的皇家賞賜,分給大家。
大家都很願意為衛青效力。但是衛青畢竟是騎奴出身的外戚,後來又娶了平陽公主,與漢武帝就實現了互為姐夫。(這平陽公主不只是結了一次婚,衛青也不是他的第一任丈夫。)衛青的姐姐衛子夫當了漢武帝的皇后,漢武帝就成了衛青的姐夫。而衛青又娶了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那漢武帝也得管衛青叫姐夫。
所以衛青屬於出身極差,而後又地位極高的,所以就特別容易遭人詬病,在旁人看來,衛青的行動不管多麼,謙虛謹慎。也就多多少少,也會多多少少有那麼諂媚的意味。即便的一向公正的司馬遷,也評價說:「衛青性格寬仁,有退讓之心。」可以理解為是:衛青以寬厚柔順的姿態,來取悅漢武帝的一種方式。司馬遷在後世文人中的分量是十分重的,司馬遷在源頭處,就說了這一句不好的評價。那後世之人就變了法的噴衛青。也就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延續。
外戚風波!衛青又雙叒叕背鍋!
而同為名將的霍去病,是不幸中的萬幸。因為去世得早,沒有趕上衛家和霍家,作為外戚那些不好的事情。所以就沒有成為外戚的目標,遭到後世的直接攻擊。
而衛青作為,整個衛、霍家族的核心人物。他必然要為後來所有發生的壞事背黑鍋。
封建王朝統治思想中,對外戚的敵視,就造成了衛青,霍去病二人中,遲早得有一個人出來,替漢武帝的窮兵黷武而背黑鍋。而霍去病又去世得早,衛青就自然而然的成為後世人所攻擊詆毀的對象。
李廣自殺事件,衛青形象又受挫!
衛青還有一個自帶的缺陷:歷史上的名將李廣,是在最後一次的漠北大戰中,迷路失機,沒有趕上最後的決戰。沒有完成預定的任務,最後遭到了問訊而自殺。這件事情正是在衛青的麾下而發生的。而後世把李廣確認為一代名將,那麼衛青也就必然因為這件事情,而繼續背鍋。
唐代大詩人王維,在《老將行》裡面,也曾說:「衛青一路打仗不敗,那是因為運氣好。李廣是因為運氣太差了。」而且古代文人士大夫,出於鞏固封建秩序的需要,對武人集團,一般是比較忌諱的,比較排斥。尤其是蘇東坡所在的北宋王朝時代,那時候的名將狄青,被文臣當面痛斥,都不敢回嘴。
因為衛青身上有兩個標籤,一個是外戚(該罵)另一個是武人(也該罵)這兩者一疊加,衛青在文人士大夫的風評,也就自然而然的一路走低。
衛青外戚身份,諸多差評中,仍有部分人對他顯赫的戰績,表示敬佩!
衛青的遭遇,在後世諸多差評之中 ,卻始終有一類人,對衛青是持續好評的。這就是封建王朝的皇帝們。明朝初年,大將藍玉,領兵北伐大獲全勝,擊滅北原,明太祖朱元璋,直接給出的評價就是,漢之衛青,唐之李靖,都比不上藍玉這樣的功勳。雖然是朱元璋誇藍玉,但可以看出在朱元璋的心裡,衛青是與藍玉、李靖相齊名的功勳。對於封建帝王們來說,在與強敵作戰的時候,更願意手下都是衛青這樣的名將,倒是很少有皇帝評價,自己的手下是飛將軍李廣的,畢竟這李廣是懷才不遇,這麼說容易把自己,比喻成不遇賢才的昏君了。當然更重要的是,相比李廣,這衛青和霍去病的功勳 ,是名垂千古的功勳。
結語
除了吹鼓李廣、抨擊劉徹等政治因素,騎奴出身、外戚上位,本身就是衛青的原罪,無論後天再怎麼努力、品行如何端正依然因為這兩點為人所詬病,說白了就是裙帶關係可恥、臍帶關係優越。
衛青本人並不是受滅族之難而死的,而是病死的。
當時轟動一時的巫蠱之亂不僅僅使得丞相公孫一家慘遭牢獄之災,甚至連著衛氏一族也遭到了滅門。(當時衛青已病死。)
甚至連太子劉據和大漢的皇后衛子夫都沒能倖免。劉據是漢武帝的第一個兒子,也是他早年間最疼愛,最看好的一個兒子。但是奈何漢武帝晚年心性大變,做了許多糊塗事,最後甚至不惜連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都殺害了。
而縱觀衛青一生,德才兼備,戰功顯赫,是個不折不扣的成功者。我們不應戴有色眼鏡看人,衛青為漢朝擊敗匈奴,所創造的輝煌功績,是後世人,無法詆毀也無法消滅的事實。
參考文獻:《史記》《老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