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2020-12-23 零點影視播報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樓上有一座孤零零的小廟,中央端坐一人像,頂盔摜甲。生平出生入死的張獻忠一時之間看見這麼個物件也感覺甚是好奇,於是他找來了蜀王府的官員滿足一下好奇寶寶的心思一問之下才知道那是明朝初年戰神藍玉的人皮。

那麼作為常遇春的親屬和明朝開國之初和徐達並列作為明軍中的戰神級別的人物,藍玉為什麼遭到了如此的待遇。藍玉是朱元璋親自下令殺的,「(洪武)二十六年二月,錦衣衛指揮蔣瓛告玉謀反,下吏鞫訊,」史稱「藍玉案」。朱元璋毫不留情,前前後後殺了一萬五千多人。要說明朝的劊子手刀功也是了得,竟將藍玉的皮從頭剝到腳,而且是完完整整的一張人皮,剝下來的整張人皮,被朱元璋下令拿到全國各地做巡迴展示,震懾百官,於是藍雨案和空印案等案件一樣成為了明朝朱元璋對付掃清不聽自己號令的一個樣板。

作為明朝初年的將領,藍玉能在徐達,常遇春等人的光環之下脫穎而出是十分不容易的。一直到了徵伐北元的捕魚兒海之戰,才使得藍玉在一戰成名。作為這場著名的戰役,天氣給藍玉的軍事行動形成了一個很好的掩護和屏障了,和之前的唐朝名將李愬在鵝毛大雪中不顧風寒率領騎兵單刀奇襲吳元濟的蔡州一樣,藍玉也合理地使用了大雪天這個因素。在如此天氣惡劣的情況下,哪怕來自大草原,和大雪經常有著親密接觸的蒙古人也一時之間受不了,只能盤縮在自己搭建的羊皮帳篷裡面躲避嚴寒。於是一身白袍的藍玉騎兵行進在路上。

毫無防備的蒙古人做夢也不會想到這種天氣還有瘋子一般的明軍展開軍事行動,於是在捕魚兒海上面,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元軍的崩潰也就意味著明軍的大勝。但是班師回朝之後的藍玉卻犯了一系列錯誤比如侮辱北元王妃,致其自盡;這在當時是嚴重違反朱元璋的民族政策。還有比如趁夜攻破大明喜峰關門,強行入關等等,朱元璋甚至特意下詔,把藍玉的「梁國公」改封為「涼國公」,心涼的涼,而且還將他的過錯鐫刻於鐵券之上,以示告誡!但藍玉並沒有放在心上,更加囂張跋扈。由於此時開國名將們已經死的死,老的老,藍玉已經是大明的頂梁柱,朱元璋對他仍然重用。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的是,藍玉的後台老板,他的親家太子爺朱標因為和父親的一次爭論之後產生過於重大的心理壓力而去世,皇太孫朱允炆也就合理成為了皇位的繼承人。那麼藍玉的位置就顯得十分的尷尬了,他有戰功,有人望,有能力,這種人假如有不臣之心的話分分鐘可以扯大旗當虎皮造反。再說藍玉在朱元璋的眼裡也不是一個良善之人。作為武將的藍玉在政治嗅覺上面表現真的是讓人汗顏,樹大招風的大不想著怎麼明哲保身,反而做出強佔民間田地,對抗朝廷命官的事情。老朱考慮到自己在的時候藍玉就這麼囂張,走了朱允炆怎麼駕馭,於是藍玉被殺。作為自己的丈人,蜀王就上書朱元璋,將藍玉的人皮留在了成都。

相關焦點

  • 明朝開國功臣徐達,戰功赫赫,傳聞卻是吃了一隻燒鵝而死
    徐達是大明朝的開國功臣:徐達是朱元璋的老鄉,也是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市)人。兩個人都出身農家,還一起靠給地主放牛為生。朱元璋皇覺寺出家後,還是不能解決溫飽問題,於是投靠了郭子興的起義軍。徐達從次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第一功臣。徐達從此開始了他的戎馬生涯。徐達對朱元璋忠心耿耿,他跟在朱元璋身後南徵北戰也戰功赫赫,是大明朝的第一功臣,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朱元璋成了大明朝的開國皇帝後沒有虧待徐達,徐達也一路高升,仕途順利。徐達官至太傅、中書右丞相、參軍國事兼太子少傅,封魏國公,位列開國「六王」之首。
  • 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筆者認為,朱元璋殺藍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一、得勝而歸時暴力闖關當初藍玉率領大軍北徵南返時,在一個名叫喜峰關的地方受到阻撓。
  • 雍正為什麼要以貪婪等罪,處死戰功赫赫的年羹堯?對我們有啟示
    雍正為什麼要以貪婪等罪,處死戰功赫赫的年羹堯?對我們有啟示 年羹堯是滿清王朝康熙、雍正時期的著名政治家、軍事家,官居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曾經深得最高統治者皇帝的寵愛,被加封為太保、一等公。
  • 明朝「四大戰神」
    特推薦最牛的四位,稱之為明朝「四大戰神」。NO.1徐達徐達用親身經歷,說明一個道理:一個平凡的人經過不懈的個人努力,也能成為叱吒疆場、名垂青史的名將!徐達(公元1332年-公元1385年),安徽鳳陽人,朱元璋老鄉。明朝開國六王之首。(魏國公徐達、鄭國公常茂、韓國公李善長、曹國公李文忠、宋國公馮勝、衛國公鄧愈。
  • 戰功赫赫的秦叔寶,為何排在凌煙閣二十四功臣倒數第一?
    那麼就像這裡說的那樣,為什麼戰功赫赫的秦瓊,怎麼就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最後一位呢?難道這些人的功勞都要比秦瓊高嗎?可以說秦瓊確實是戰功赫赫,但是能夠登上凌煙閣的人,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的人物,秦瓊能夠成為凌煙閣的一員,其實已經說明了他的戰功非常大,要知道李世民修建凌煙閣的目的,就是為了緬懷這些與他並肩作戰,以及輔佐他開創「貞觀之治」的功臣們,這些功臣們都建立了不同的功勳,怎麼排序自然需要統治者,也就是李世民心中有一些標準了。
  • 二戰中戰功赫赫的蘇聯戰神朱可夫,為何後來屢遭猜忌和打壓
    然而就是這樣一位戰功赫赫的元帥,並在戰後遭到歷任蘇聯領導人的忌憚,並對其本人或家人進行了長期的打壓和監視,這又是為什麼呢?蘇德戰爭初期,蘇聯遭到德軍的沉重打擊,然而後來在以朱可夫為首的蘇軍統帥指揮下,最終擊敗了納粹侵略者,贏得了戰爭的勝利。可以說,這位被蘇聯人民譽為戰神的元帥在二戰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明朝建國之後,元朝的殘餘勢力逃到了漠北草原,歷史上稱為北元。朱元璋料到這些殘渣餘孽會對大明政權構成威脅,於是多次派兵徵伐,圍剿元軍殘部。經過朱元璋不斷地屠殺,當年跟著他出生入死的老將們早已所剩無幾,這時候有一位年輕的軍官脫穎而出,他就是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藍玉參與過多次圍剿元軍殘部的戰爭,逐漸顯示出優秀的作戰才能。
  • 作為西漢名將,衛青戰功赫赫,為何反遭後世人抨擊
    這其中不免也遭到很多人的妒忌,西漢一代名將,在歷史的長河中,被筆墨加持的渾濁不堪。 因此也被後世人,並稱為「衛霍」衛青也因此成為西漢王朝,位極人臣的大司馬,大將軍。
  • 精忠報國的嶽飛,一生戰功赫赫,最終為何會被下令處死?
    提到「精忠報國」四個字,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嶽飛這位大將,這是一位傳奇人物,一生戰功赫赫,無一敗績,戰場上讓敵人聞風喪膽,受百姓愛戴,但是最終卻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自己人殺害,而這一切都歸罪於秦檜,但是真的只是這麼簡單麼?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古代陝西籍貫10大武將,每一個都戰功赫赫
    陝西省籍貫10大武將,每一個都曾威震神州。1白起白起,陝西眉縣人,戰國四大名將之一。白起在秦昭王時徵戰六國,曾在伊闋之戰大破魏韓聯軍,攻陷楚國國都郢城,長平之戰重創趙國主力,功勳赫赫。白起擔任秦國將領30多年,攻城70餘座,殲滅近百萬敵軍。
  • 他因為一場海戰贏了日本,竟被韓國人吹成東亞第一戰神!
    這些名載史冊的名將哪一個不是戰功赫赫,彪炳千秋?可是對於這些名將韓國人卻有些「不屑一顧」,因為他們認為真正的古往今來第一戰神是他們韓國的李舜臣,就是那個在海戰中以少勝多擊敗日本侵略者的李舜臣。李舜臣,字汝諧,本貫德水,生於朝鮮首都漢城(今韓國首爾)。李氏朝鮮時期名將。
  • 嶽飛為四大中興大將之首,立下赫赫戰功,為何趙構容不下他?
    1142年1月27日,一代名將——嶽飛最終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殘害於獄中。遍觀宋朝歷史,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宋朝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殺大臣,不可殺士大夫。而在宋朝318年的統治歷史中,也極少有大臣被處死的例子。而嶽飛作為南宋名將、戰功赫赫,卻被趙構一旨處死,這讓人疑惑。
  • 明朝六大名將,戚繼光僅列第四,第一威震華夏
    明朝是封建制最後一個大統一的漢族政權,總共經歷了十六位皇帝,從朱元璋1368年建朝以來,到1644明朝滅亡,總共上下是276年,明朝是繼漢唐以來又一個黃金時期,也是一個民主的時期,但是明朝重文輕武,給很多人的印象就是明朝沒有特別出名特別厲害的大將。今天就來說說明朝時期六大最頂級的大將,他們的功勳戰績可謂是影響著明朝發展的最大助力。
  • 大小金川發生暴亂,乾隆派兵鎮壓,此人立下赫赫戰功
    大小金川發生暴亂,乾隆派兵鎮壓,此人立下赫赫戰功乾隆自鳴得意的所謂「十全武功」,是指他在位六十年間所進行的大小十次軍事行動。按時間先後排列,最早發生的是平定四川大小金川土司之役。接下來,小編就帶領大家去看一看這次戰役。
  • 史上五大情商最低戰神,嶽飛韓信上榜,第1的戰神殺100萬人卻慘死
    今天益州蘇大俠給大家帶來「史上五大情商最低戰神,嶽飛韓信上榜,第1的戰神殺100萬人卻慘死」。史上有名的戰神不少,但很多戰神武力雖高,但是情商欠缺,不是功高蓋主,就是不懂變通,最後都落得不得善終,今天就給大家說下史上5大戰神,都是以一敵百的名將,最後都慘遭毒手。
  • 明朝時期的東蒙古、西蒙古,是怎樣變成清朝的漠南、漠北蒙古的?
    明朝之時,對北方的蒙古人以東、西來區分。其中,東蒙古是北元後裔,明稱之為「韃靼」;西蒙古則源出成吉思汗崛起之時的「林中百姓」,明稱之為「瓦剌」。清朝時期,蒙古則以南北,漠南蒙古即內蒙古,漠北蒙古即外蒙古。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期間,藍玉因戰功封為永昌侯,俸祿二千五百石,超過當時的軍師劉伯溫,並賜予世襲爵位的鐵劵。與此同時,在打江山的階段,朱元璋通過政治聯姻,對元勳加以籠絡,形成「命運共同體」。常遇春的女兒便選作太子朱標之妻,成為了太子妃;藍玉的女兒,許配給了朱元璋的十一子蜀王朱椿。
  • 大唐戰神李靖(一):戰功赫赫,威名遠播,立不世功勳
    後來,開州的蠻人首領冉肇起兵反唐,當時的趙郡王李孝恭平叛失利,李靖卻出奇兵,率領八百士卒大破冉肇營壘,隨後再戰殺死冉肇。此戰贏得了唐高祖李淵的賞識和信任,也打出了李靖的威名。武德四年(621年),唐高祖李淵派李靖輔佐李孝恭攻打南梁蕭銑。李孝恭聽從李靖的建議,趁蕭銑不備,連勝數仗,迅速攻到夷陵城(湖北宜昌)。
  • 戰功赫赫的四野,下轄4個兵團,為何只有12兵團司令員是大將?
    第四野戰軍是解放戰爭時期的主力部隊,下轄四個兵團,每個兵團的司令員都是優秀人物,但是只有12兵團的司令員蕭勁光是大將,作為四野能帶兵打仗的13兵團司令員卻只授得上將軍銜,他有怎麼樣的功績,為何僅獲上將軍銜?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