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為明朝創建立下汗馬功勞,為何最後還落了個被剝皮的下場?

2020-12-09 執筆寫史

藍玉,明朝開國大將,有勇有謀,驍勇善戰,為明朝的創建立下汗馬功勞,尤其在捕魚兒海一戰中,藍玉率領部隊大破北元,基本摧毀其職官體系,從而名動天下,建國後他被封為「涼國公」。

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朱元璋以涼國公藍玉欲圖謀反為由發動臭名昭著的「藍玉案」,命人將藍玉的整張人皮活剝下來,死狀不可謂不恐怖,受到牽連被殺者高達一萬五千多人,實乃「流血千裡」。

那麼問題來了——藍玉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朱元璋明知誅殺這樣的功臣會落得千古罵名,可他為何仍是將藍玉剝皮了呢?

筆者認為,朱元璋殺藍玉有以下五方面的原因:

一、得勝而歸時暴力闖關

當初藍玉率領大軍北徵南返時,在一個名叫喜峰關的地方受到阻撓。因為那天剛好是晚上,守城的將領並不能一眼分清來人是敵是友,所以他們要求藍玉大部隊停下來接受檢查。

可藍玉不這麼想,他覺得自己北徵大勝而歸,為明朝立下汗馬功勞,理應享受特權,但守城將領遲遲不開關,於是急不可耐的藍玉直接命令部隊攻城毀關,以暴力手段強行過關。

本來守城將領也是按照規矩辦事,而藍玉這麼一鬧就讓他面子上掛不住了,可人家手握大軍自己也不好當眾翻臉,於是他憋著一肚子火向朱元璋寫信添油加醋地說明了這件事情。

收到信件後朱元璋也很生氣,認為藍玉的做法太過無視國法,只是由於藍玉新立戰功不好發作,便將這件事默默記在心裡,這為藍玉之死埋下禍根。

二、北上破元時侮辱王妃

前面我們也說到,藍玉最大的功績當屬北上破元,但是在擊破北元以後,藍玉一點也沒有身為將領的自覺,反而是在當天夜裡直接侮辱了北元王妃,這丟臉都丟到別的國家去了。

雖然將領在外作戰往往會長時間忍受生理需要帶來的折磨,可為了軍隊的戰鬥力與名聲,歷朝歷代都會規定不能對俘獲的敵軍女人動用強迫手段,朱元璋也不例外,而藍玉戲妃的做法無疑是在狠狠打朱元璋的臉,這讓他如何能不生氣?

所以在冊封藍玉的時候,朱元璋故意將「梁國公」改為「涼國公」,並且命人把過失也刻出來交給藍玉,讓他明白自己的用意,可藍玉對此不以為意,依舊我行我素目無王法,這讓朱元璋對他的不滿越來越大。

三、論功行賞時「無恥」要官

藍玉對於明朝的貢獻朱元璋都看在眼裡記在心裡,所以在論功行賞時也沒有虧待他,西徵歸來以後朱元璋直接將他封為太子太傅。

這個官職在整個明朝廷當中也不算低了,只是藍玉依舊不滿意,並且對於位居宋、潁兩公之下非常的不服氣,所以那一天上朝他直接對朱元璋大吐苦水說:「難道我不能勝任太師一職嗎?」

藍玉這樣的做法不但彰顯出自己的貪得無厭,更是變相暗示朱元璋論功行賞不公平,試問朱元璋能對這樣的人有好印象嗎?

四、功成名就時大量養奴

由於藍玉立下的戰功越來越多,他享受到待遇也越來越好,比如分得了大量的田地。勢力大起來後僅僅靠自己一個人是管理不過來的,所以藍玉收養了許多莊奴與義子,讓他們為自己看管這些財產。

可這些人仗著藍玉的勢力橫行霸道肆意妄為,給當地百姓帶來深重的災難,於是有人就將藍玉大量養奴的事情告訴了朱元璋。

其實朱元璋對於藍玉養奴這件事本來不是很在意,畢竟那麼多家產也要有人打理,只是藍玉養奴沒有一點尺度,越養越多,這讓朱元璋如何不猜疑?和平年代你手下聚集那麼多人是想謀反嗎?朱元璋怕了也開始有所防範,就這樣,他對藍玉的容忍越來越低。

五、鋪好後路時太子病逝

太子朱標病逝成為藍玉被殺的直接導火索。

朱元璋對於太子朱標是無比看重的,或許這是因為馬皇后的緣故,所以打小朱標就被朱元璋當作自己的接班人來培養,並且還讓他與自己的開國大臣朝夕相處互相熟絡,為日後上位鋪好後路。

然而天有不測風雲,後來朱標不幸病逝,這使得朱元璋之前的努力全部付諸東流,無奈之下他只能讓自己的孫子朱允炆繼承皇位。

雖說朱允炆雖是朱標的兒子,但他的母親是呂氏,與藍玉沒有任何可以聯繫的紐帶,藍玉身為開國大臣資歷頗深,朱元璋在位的時候他尚且敢目無王法肆意妄為,而朱允炆年齡太小又沒有自己那樣的魄力,朱元璋擔心他壓不住藍玉,所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將藍玉給辦了。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

總而言之,藍玉被殘忍剝皮主要有內外兩方面的原因,內因就是他自恃立下赫赫戰功便目中無人,屢次挑釁朱元璋的底線;外因就是朱元璋這個人善於猜忌,幾乎任何大臣在他眼中都有造反的可能,所以明朝開國三十六功臣,最後只有三個善終。

「乃身邀寵眷,志滿氣溢,既不能急流勇退,復不能恭讓自全,遂致兔死狗烹,引頸就戮。明雖負德,藍亦辜恩。」清朝歷史學家蔡東藩這一段話或許就是藍玉最真實的寫照,藍玉被殺,明朝有錯他自己也有錯,只能說這本身就是一場悲劇!

相關焦點

  • 名將藍玉為什麼最後落得被剝皮的下場?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
    不過大部分的皇帝也還是仁慈的,不會下旨賜死。不過明太祖朱元璋,在上位之後,就下令殺了很多與他一起建立大明王朝的有功臣子。也有人稱明太祖太過於殘暴,沒有一點共患難共享福的情誼。從藍玉一案就可以看出,朱元璋是真的很殘暴,一代名將藍玉最後落得被剝皮的下場。藍玉一案,涉及的不僅僅是藍玉一家人,更是涉及了與藍玉相關的上萬人。
  • 他是蒙古軍隊的噩夢,明朝的開國功臣,下場卻很慘
    他是蒙古軍隊的噩夢,明朝的開國功臣,下場卻很慘大家好,首先歡迎朋友們來到我的百家號,我是「曉知歷史」的小編,小編覺得說到在古代,開國功臣一直都在拼儘自己的全力在幫助開過皇帝,但是一直以來開過功臣和皇帝之間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人皮示眾後哪裡去了?
    明朝的律法是非常嚴厲的,觸犯了律法得到的處罰也非常殘酷,挨板子什麼的在明朝的刑法裡都是輕的,明朝最嚴重的刑法是把犯人的人皮直接剝下再用稻草填滿,最後掛在人多的地方讓人看,這種處罰聽起來都受不了,但是明朝還真的有人受過這種刑法,這個人就是藍玉,也是明朝很有名的一位開國功臣,他後來被朱元璋剝皮填草
  • 明朝開國大將藍玉,為何最後落得剝皮實草的下場?
    「胡惟庸案」廢除了相權,以利於朱元璋大權在握,集權專制;「藍玉案」則有點為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提前做好準備。胡惟庸被殺之前,官至明朝的左丞相,為百官之首,那麼,藍玉是何人呢?藍玉反其道而行之,打了元朝勢力,一個措手不及,大獲全勝,但卻得意忘形,碰了元主的妃子,一個不該碰的女人,給明朝造成了很大的負面效應。朱元璋大為惱火。《明史記事本末》記載:玉還朝,上切責之,戒以率德改行。為此,原打算封為梁國公,改為封藍玉為涼國公,意在敲打,要其冷靜一下;北徵還朝路經喜峰口,正值下半夜,城門緊閉。
  • 明朝最悲慘的三位名將:死得冤枉,一位被剝皮,一位被凌遲
    明朝的統治時間有276年,期間湧現出了不少名將,他們為大明江山浴血奮戰,但是很多人的下場卻很悲慘。我們從明朝初期、中期、末期三個時間段,各選出一位名將,這三個人大概就是明朝歷史上最悲慘的三位名將了,他們都含冤而死,而且下場極慘,那麼這三位名將都是誰呢?
  • 大明戰神藍玉,被朱元璋剝皮填草的背後,有哪些歷史必然原因?
    1388年,朱元璋決定徹底消滅元軍殘部,他任命藍玉為主帥,率領十五萬精兵,最後一次出徵漠北。在一個黃沙漫天的日子裡,藍玉率領明軍神兵突降。那些蒙古貴族們正在飲酒作樂,完全想不到明朝的軍隊能夠孤軍深入到這個地方,北元領導連玉璽都沒來得及拿,就倉皇地逃走了。他的兒女和妻妾們,還有部眾七萬多人都當了俘虜。
  • 明朝悲情大將藍玉為何會被朱元璋誅滅三族?
    藍玉是明朝開國大將,有膽有謀,勇敢善戰,屢立戰功。《明史》評價他是「饒勇略,有大將才 」。洪武21年(1388年),藍玉率領明軍15萬向北徵討,在捕魚兒海一戰掃平元朝殘存小朝廷,剪除明廷心腹大患,立下大功。
  •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
    大明朝一代戰神,漠北戰功赫赫,為何成為剝皮充草的實例?崇禎十七年,張獻忠打下了成都城,踏進了蜀王府,蜀王帶著幾個妃嬪跳井而亡,自從朱元璋的第一代兒子蜀王朱椿開始的明朝蜀藩宣布終結。張獻忠把蜀王府搜刮一空,隨後在成都城門樓上發現了個奇怪之物。
  • 明朝開國功臣藍玉為何會落得誅滅九族的下場?只因犯兩大致命錯誤
    乞丐皇帝朱元璋逆襲成為明朝的開國皇帝,離不開良臣虎將的支持和幫助,藍玉便是其中的一位。 作為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在追隨常遇春出徵時就立過不少戰功,朱元璋建國之後,藍玉被封為永昌侯。此後,藍玉與傅友德一同平四川,定雲南,一時名聲大震。
  • 藍玉下場有多悽慘,朱元璋格外開恩之後,才得以留下一張「人皮」
    首先我們來介紹一下藍玉本人,生於安徽定遠,任將軍一職,在作戰中非常勇猛,少有敗績。在他的帶領下,其部隊所向披靡,為大明的創建立下了不少的功勞。當然,有著這樣一位猛將,在沒建朝之前朱元璋自然是非常喜愛的。
  • 朱元璋為何將藍玉「剝皮實草」?在強勢的領導面前,還是悠著點好
    藍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早期時候跟著常遇春、傅友德這些老將們混,當個學習打仗的實習生。大明建國之後,藍玉開始出人頭地,不斷建立戰功,尤其是捕魚兒海一戰,幾乎將北元一網打盡,立下了赫赫戰功,被封為梁國公。不過,這個時候藍玉開始飄了,迅速的升遷讓他迷失了自我,於是他開始在言語和行動上「越位」了。
  • 明朝大將藍玉如果活著,朱棣敢造反嗎?
    朱棣為何要造反——不造反不死也廢,造反還有一線生機公元1398年,大明締造者朱元璋駕崩,21歲的朱允炆即皇帝位,成為明朝第二任皇帝。然而此時的朱允炆心情並不美麗,因為他那幾個手握重兵的藩王叔叔都很不安分。
  • 藍玉是否真的謀反?朱元璋借胡惟庸案株連,藍玉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藍玉是洪武年間的一名武將,他為人張揚暴躁,在政治方面沒有太多的自保政策,最終難逃一死,據記載藍玉被殺的原因有七項:一、參與了胡惟庸案;二、欺壓官民;三、私自扣關;四、侮辱元妃;五、行為無理;六、染指兵權;七、心懷不滿,但是第一點就很玄乎啊。
  • 憑藉雍正對自己的信任,年羹堯目中無人,最後落了個什麼下場?
    年羹堯的名字大家應該都聽說過,他在雍正還是四王爺的時候就被雍正重用,直至雍正登上皇位,期間也立下了不少功勞。當然,雍正也是十分看重年羹堯,因為年羹堯在帶兵打仗這一方面能力很強,在他的帶領下平定了很多叛亂,是雍正時期的大功臣。而雍正除了重用年羹堯以外,還娶了年羹堯的妹妹。
  • 明朝的開國大將藍玉真的被「剝皮實草」了
    衙門裡烏煙瘴氣不說,還被弄得陰森可恐,誰能在裡面安心辦公?朱元璋再壞、再毒,應該不會整這樣一出惡作劇來影響官員工作吧?至於說藍玉被「剝皮實草」法,始作俑者是明末清初人作的《蜀警錄》。回答說,該人皮和頭、手足肉身都是涼國公藍玉的。涼國公藍玉為蜀獻王朱椿(朱元璋第十一子)妃子藍氏之父,因被明太祖猜忌,以謀反罪被殺,並剝皮實草,送到各省巡展,最後由雲南傳到四川。因藍妃的緣故,蜀獻王奏請朱元璋將人皮留在四川,請來工匠,將人皮裝成肉身,供奉在這門樓裡,已經有250多年了。《蜀警錄》寫這個,是想寫張獻忠受此啟發,大興剝皮之風。
  • 一代名將藍玉為何與劉伯溫不共戴天?
    撲魚兒海之戰 讓藍玉一戰成名,作為名將常遇春的小舅子藍玉很早就跟隨常遇春為朱元璋南徵北戰,其有餘有謀且勇敢善戰,多次為朱元璋的開疆擴土立下戰功,不僅是常遇春就連朱元璋也多次誇讚藍玉的功勳,後來在撲魚兒海之戰後更是封其為涼國公賜丹書鐵券。
  • 錦衣衛:曾讓人談虎色變的特務機構,昭獄臭名昭著,明朝一大弊政
    建國之初明朝繼承了元朝的許多政治制度,其中包括了中書省宰相制度。吸取了元朝滅亡的教訓,洪武十三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胡惟庸案為理由,一舉廢除了一千多年以來的中書省宰相制度。徹底解決了相權跟皇權之間的矛盾,從此皇權至高無上。為了嚴密控制大臣藩王,政治上雖然建立了御史臺,為達到專權跋扈的目的特地設立了錦衣衛。專門在全國範圍內挑選一些精英秘密組織訓練,成為皇帝身邊貼身的工具。
  • 太子死後朱元璋只需殺此三人明朝就可萬事大吉,第三個可惜也要殺
    還想喝水?不滅你九族就是好事了。其實,在太子死後朱元璋根本就不需要誅殺那麼多功臣,他只需要殺了這三個人明朝就能平穩過度下去。是朱元璋失去兒子後喪失了理性?還是這些大臣真的就統統該死呢?·第一個該殺的人一點都不虧無論「胡惟庸案」是不是朱元璋為廢除宰相制精心策劃的預謀,胡惟庸都該死。作為宰相,胡惟庸和那些個元老相比,他即沒有那個當宰相的資本,也沒有那個德行。
  • 朱元璋為何派大將藍玉遠徵內蒙古的貝爾湖?
    這位皇帝,就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這位大將,名叫藍玉;而朱元璋口中的「他們」,則是明朝建立後,對明朝最具威脅的北元。藍玉所說的「彼等」,則是北元皇帝孛兒只斤-脫古思帖木兒。這一年,是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公元1368年,明軍殺進大都(今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