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口碑兩級分化?是什麼影響了新海誠的創作風格

2020-12-20 胖酥酥說動漫

序:和畫質進步不成正比的口碑

提到「新海誠」這個名字,第一時間顯現在腦海裡的是那一幅幅明暗對比強烈、色彩瑰麗、細節令人髮指的場景。這個被粉絲們稱為「壁紙狂魔」的男人從踏入動畫界開始,每部作品的畫面質量都在不斷刷新著觀眾對於動畫的認知。然而,撇開畫面不談,新海誠作品的口碑並沒有處在同一個很高的水平線上,《你的名字》大火之後,《天氣之子》的口碑卻慘遭滑鐵盧。

新海誠似乎總是這樣,在大眾好評之後往往會出現毀譽參半的作品,接著又會出現一部收穫讚譽的作品,這種觸底反彈的節奏儼然成為了新海誠特有的慣性。

那麼,這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作為新時代的動畫導演,新海誠的成功之路和常人是不同的,即使是宮崎駿這樣的大神級人物,也是跟在高畑勳背後才慢慢地嶄露頭角的。新海誠從獨自摸爬滾打到組建團隊,在創作風格、題材以及創作狀態各方面和在團隊中成長起來的人都是有區別的。這些因素綜合起來,直接影響了新海誠的作品在觀眾心中的認可程度。

一、雙刃劍?——個人動畫時期形成的風格

2002年,新海誠推出了由他獨立製作完成的商業模式的動畫《星之聲》。獨立製作並非始於新海誠,作為一種先鋒藝術表現形式,獨立製作的個人動畫往往充滿了強烈的個人特色,會給人一種曲高和寡的感受,而新海誠的《星之聲》卻成功的俘獲了觀眾的心。儘管畫面充滿著槽點,尤其是人物甚至有些慘不忍睹,但是新海誠仍然讓更多的人看到了個人動畫的無限可能性,從此,他正式開啟了動畫導演之路。

《星之聲》雖然不是一部足夠成熟的作品,但是卻奠定了新海誠的創作風格,對他後面的作品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遊戲片頭式的敘事方式

新海誠最開始就職於遊戲公司FALCOM,擔任背景和圖像動畫師。在這個時期,新海誠已經初步形成了屬於自己的動畫風格。其中一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上世紀90年代遊戲片頭式的敘事風格。

從新海誠製作的《伊蘇》系列遊戲片頭動畫就可以發現,那個年代的遊戲片頭製作以靜態畫面為主,通過大量的場景畫面去交代遊戲的世界觀及重大的歷史事件,甚至去傳遞角色的情緒並表達一種特別的氛圍,遊戲中熟悉的場景往往會喚起玩家的共鳴。在新海誠後面的動畫作品中,最讓觀眾津津樂道的還是精美的場景畫面。雖然日本和中國的風景並非完全一致,但是湛藍的天空、明媚的陽光、在回家的小路上鋪滿的斑駁樹蔭是不是很輕易就勾起你心中的回憶呢?

2、散文詩般的敘事風格

畫面裡出現太多的場景會顯得過於靜止,靜態畫面的移動和局部元素的運動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在畫面運動不足的情況下,具有華麗詞藻的語言和美輪美奐的場景就是絕配了。

除去畫面,新海誠的動畫裡很多非常優美的內心獨白也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給作品增色不少。

我們雖然距離很遠很遠,非常非常的遠,但是思念或許真的可以穿越時間和距離。——《星之聲》

我深知,這之後我們無法一直守在一起,擋在我們面前的是巨大龐然的人生,阻隔在我們中間的是廣闊無際的時間,令我們無能為力。——《秒速5釐米》

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言葉之庭》

這些語句,以一種略帶憂傷的情緒緩緩道出,觸動了觀眾的心房。靜態的畫面、舒緩的語句加上間或的停頓,讓新海誠的作品有一種特殊的節奏感,形成一種散文詩般的敘事風格。

這些從《星之聲》開始形成的風格,已經逐漸成熟飽滿,成為了新海誠獨有的標籤。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就像手塚治虫將有限動畫發揚光大促進了日本電視動畫高速發展的同時,也因為降低了動畫本身的表現力而被人詬病一樣,新海誠使用大量靜態背景填補作品時長的初衷也是為了規避自己人物繪畫能力薄弱的短板。所幸目前團隊成員已經很好的彌補了這一弱項,動作元素也逐漸豐富起來。但是新海誠式敘事風格的形成是建立在個人獨立製作短篇動畫的基礎之上的,當製作時長成倍增長之後,新海誠駕馭長篇故事的能力就顯得有些不足了。

新海誠的敘事風格和敘事節奏更適合去處理小清新的短故事,從《星之聲》到《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突然暴漲的片長讓新海誠有些措手不及,在故事的敘述上也沒有抓住觀眾的心。之後的《秒速五釐米》則採用了分篇章的形式來敘事,幾段小故事的組合也讓新海誠回到了自己的舒適區,操作起來顯得得心應手,贏得粉絲的一片讚譽。但是接下來《追逐繁星的孩子》又表現出了新海誠對於長篇故事駕馭能力的不足,後面又用片長不足五十分鐘的《言葉之庭》強勢回歸,讓世人驚豔了一把。當然新海誠一直在進步,《你的名字》成功吸引了更多人的關注,讓觀眾對他的敘事能力多了一份肯定和期待,但是緊接著的《天氣之子》又因三觀不正而飽受詬病。這也顯示出新海誠的長篇故事的敘事能力仍然不夠穩定。

二、不變的主題:距離與戀愛

新海誠的作品中有一個不變的主題,就是距離與戀愛。《星之聲》 中男女主角距離八光年,《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男女主角處在平行世界的兩個位面,《秒速5釐米》男女主角相隔100公裡,《你的名字》男女主角處在不同的時空······

古往今來,最能引起普遍共鳴的,應該就是戀愛了。如今已經很難看到因為禮教束縛或者世仇家恨導致的戀愛悲劇,在現代人中,能給戀愛設置障礙的,是空間的距離,還是心與心之間的距離呢?新海誠給戀人們設置的種種因為距離產生的障礙賺足了觀眾的眼淚。

戀愛題材也是新海誠的一個舒適區,他總是試圖去做出讓人耳目一新的設定,在故事中融入包含科幻、穿越等戀愛以外的元素。這其中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雲的彼端、約定的地方》就因為那些讓觀眾不太容易理解的科幻設定而產生了不好的觀感,《你的名字》裡討喜的穿越和互換身體的設定易於讓觀眾接受。跳出標準新海誠式戀愛風格的《追逐繁星的孩子》,試圖往吉卜力風格靠近的嘗試更是宣告失敗。

二、從獨立創作到團隊合作的變化

新海誠從開始踏進動畫領域的那一刻,就是一個獨立創作者的身份。獨立創作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自我的活動,他的創作初衷並不會受到商業因素和團隊需求的影響,更多的是一種源於內心的表達訴求。

《星之聲》雖然稚嫩,但是展現出來的是最純粹的新海誠。《星之聲》讓他像暴發戶一樣一夜成名,獲得社會肯定的同時也贏來了更多同伴的加入。此時的新海誠除了喜悅,更多的是一種壓力。他被一種巨大的期待推動著,試圖去做出大眾希望看到的東西,《雲的弊端,約定的地方》就是這種狀態下的產物。雖然精美的畫面讓當時很多動畫專業的學生一夜之間學會了畫雲,但是這部作品中新海誠的風格被明顯地淡化了。

之後的新海誠一直在個人意願的表達和其他因素的驅動中尋求平衡,這兩者就像天平的兩端,時而傾向這邊時而傾向那邊,也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新海誠作品口碑的彈性變化。

結語、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新海誠曾說過,在遊戲公司製作遊戲片頭動畫的時期,儘管做了很多作品,但是並沒有什麼人知道他的名字,而自己獨立製作的《星之聲》卻讓世人知曉了"新海誠"這個名字。

作為一個創作者,在滿足自身的創作訴求以外,得到觀眾的認可是最重要的事情。新海誠的動畫之路可以明顯地感受到他證明自己的勇氣和決心。

新海誠在獨立動畫人時期形成的風格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他的發展,要想真正成為日本動畫新一代的領軍人,新海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斷地試錯,不斷地糾正,這就是新海誠的動畫人生。既然如此,《天氣之子》之後,為什麼不能給予更多的期待呢?

相關焦點

  • 新海誠的作品風格,是源於技術宅的中二還是小清新?
    前幾年在中國上映並引起諸多關注的動畫電影《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都是新海誠導演的作品,雖說天氣之子的評價與之前的作品相比口碑稍差,但仍然是動畫電影中的優秀作品,並獲得專業獎項認可。20歲的新海誠風格清新、畫面明亮的畫風《言葉之庭》裡貫穿全片的那首古和歌:隱約雷鳴,陰霾天空,但盼風雨來,能留你在此。
  • 《秒速五釐米》導演新海誠:村上春樹影響了我
    唯美風格源於家鄉風景《秒速五釐米》是日本導演新海誠於2007年創作的動畫電影,在2007年亞洲太平洋電影獎中獲得最佳長篇動畫電影獎。它是新海誠的成名作,也是在中國觀眾中最有影響力、口碑最好的作品。這部動畫片的畫面異常唯美,幾乎每一幀都可以作為電腦桌面。而動畫片本身的故事非常簡單,就是關於少男少女的情愫,以及他們的成長。
  • 看了那麼多新海誠老師的作品,而你真的懂得他心中的情感嗎
    對於新海誠老師的作品,說實話我個人並沒有太多深入的了解,唯一能拿得出手來和大家聊得也僅有《你的名字。》和《天氣之子》這兩部作品而已,而最近就是我這個一知半解的「小白」,卻有幸在網絡的動漫文海中見到了一位對新海誠老師有著獨特見解的大神「BKTea」, 而他也毫不吝嗇地允許我將他的觀點分享給大家,所以今天我將會將他對於新海誠作品中愛情的一些理解分享給大家。
  • 專訪新海誠:對距離最刻骨的描述 有些作品只有我能做
    但新海誠的作品不僅CG(Computer Graphics)、3D渲染,還帶有強烈的個人美術風格,配合字幕,黑白光影,平淡而又憂傷,低調炫技的小資清新範兒立刻俘獲一眾粉絲。「他的出現幾乎開啟了日本動漫的一個新時代。」有評論家這樣認為。2000年,當他攜短片《她與她的貓》再次出現時,豐富鮮亮的色彩,萌死人不償命的兩隻小貓,寥寥幾句臺詞,幾乎在漫畫中精準複製了村上春樹。
  • 不要再拿新海誠來「比肩」宮崎駿了!他們的作品根本不一樣!
    最近,宮崎駿的《千與千尋》終於在內地引進而引發熱議,不過筆者又有聽到人把宮崎駿的作品拿出來和新海誠的作品比,首先說明,兩位大師的作品筆者都很喜歡,不過那些人興許沒看過幾部作品就開始說三道四的評價兩人的作品,然後拿新海誠「比肩」宮崎駿,筆者覺得拿來比可以,至少搬出點乾貨吧,不然完全不同風格
  • 《天氣之子》口碑撲街?新海誠打磨三年的日本年冠為何難以封神?
    而RADWIMPS作為整部電影的音樂擔當,再次為新海誠錦上添花。在國內的發布會上,RADWIMPS與新海誠一同現身,主唱野田洋次郎現場獻唱電影主題曲《愛能做到的還有什麼》和《花火》,主題曲延續一貫風格,不愧為「少年心事代言人」。看 畫 面還是熟悉的「壁紙狂魔」新海誠。
  • 新海誠新作正在醞釀,天氣之子的成功讓新海誠轉型更加謹慎
    新海誠這個名字是近期或者說新時代下日本最為出名的動漫電影導演,新海誠可以說一出道就打出了名聲,在之後連續創作出多部優秀的動漫電影作品,在日本被認為是宮崎駿的接任者,這在動漫電影行業可以說是極大的榮譽了,畢竟宮崎駿可是世界級的動漫電影創作大師,也是很多人心目中的偶像,地位之高在動漫電影行業說是第一也不為過
  • 新海誠風格場景插畫:華麗空靈,想像力天馬行空,場景控收藏!
    >動畫/風格:現實主義,動畫,漫畫,BD作品曾獲國際VFX(視覺效果)獎畫師唯美新海誠風格場景其實早在2013年,ArseniXC便為一款視覺小說遊戲「Everlasting Summer」(永恆之夏)製做過遊戲背景了,在這款遊戲中,可能在CG插畫和劇情上略有瑕疵,但對ArseniXC創作的背景圖片還是好評如潮。
  • ...之刃》票房超過《你的名字》,新海誠:心有不甘,會繼續創作好作品
    《你的名字》導演新海誠在聽說了這件事之後發表了自己的感想,沒有想到這麼快就被超過,「有些不甘心,但紀錄被刷新也說明娛樂有良好的發展」,並且還說了自己也會創作出更好的電影,每一天都在盡力而為
  • 新海誠動畫系列,作品畫質的進化史,這才是真情懷
    1999年,《她和她的貓》新海先生的2D動畫風格在這部作品中已經成熟。短片由瑣碎的生活場景展開,全片以少女的情感為主題,講述了漠然的生活,心靈傷痛與慰藉。場景的運用恰倒好處地切入了影片情感的表述。2004年,《雲之彼端,約定的地方》新海誠首部放映時間達91分的長篇動畫作品,在那個遙遠的日子,他們許下了無法實現的約定。
  • 為什麼新海誠的作品會受歡迎?
    新海誠的作品,就單個而言,我相信看懂的人不在少數。而且不同的人也會有不同的理解,對我來說,每次看壁紙狂魔的作品,首先就是視覺的享受,畫質好,而且新海誠畫風很好認。視覺的享受無疑會給作品大大加分。劇情上,每次都是滿滿的感動與無奈,也就有了新海誠行為。
  • 十字路口:新海誠為高考創作的短片,和《昨日青空》各有優劣
    提到高考題材的動漫,新海誠還真的創作過這樣的作品,它的名字叫《十字路口》,雖然只是120秒的高考宣傳短片,作為高考生打氣的聲援片,新海誠的作品豆瓣評分8.1分,而國產《昨日青空》卻只有6.2分,到底兩部作品的差別有多大?同樣是高考動漫,兩者的表現形式和特點有什麼不同?畫風、背景兩者都十分優秀。
  • 新海誠的作品,究竟好看在哪?
    我一直認為新海誠還有一個隱蔽的主題「偏執」,他想找出那個能夠打敗美好的終極敵人,然後再終極地打敗它,從而創造絕對的美好。這種願望很多人都有過,這也是他的作品能夠觸及很多人的原因,也是觸及很多人的媒介,這一點在《秒速5釐米》上尤為明顯。
  • 初中英語兩級分化現象的成因及對策
    初中英語兩級分化一直是大家討論的熱門話題,尤其是進入初中階段,英語學習的難度加大,在這個階是積累詞彙,積累語法,增強語感的時候,所以這個階段是至關重要的,但是很多學生在英語上退步嚴重,具體原因有二;其一,不願學習英語;其二,學習英語能力較低,久久『吃不透』英語的要領。
  • 從宮崎駿到新海誠 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該片曾於今年11月在我國公映,最終2.8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雖然與新海誠上一部影片《你的名字。》稍有差距,但硬核「新海誠迷」們仍然認為該片是一部不負眾望的佳作。《天氣之子》延續的是新海誠一貫的唯美「世界系」作品創作路線。
  • 新海誠如此多著作,為何單單這三部成為其代表三部曲
    這部16年的作品上映以來各方面表現非常不俗,可以說是新海誠作品中的佼佼者,高口碑、高票房、超棒音樂製作讓觀眾都感嘆「擁有一個好劇本的誠哥太可怕!」。不過小劉早在十年前就已經初步了解到誠哥大作了,那時一位高中女同學極力向我推薦《秒速五釐米》,我卻以不看愛情電影回絕了,現在想來無論對電影還是對同學都很遺憾。
  • 新海誠作品中心書城辦展
    【深圳商報訊】(記者 盧博林)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和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主辦的「新海誠展——透過劇場動畫感受新海誠的世界」於今日起至8月19日,在深圳書城中心城南區二樓藝廊展廳連展8天。市民可通過微信公眾號「簡閱書吧」預約免費參觀。 新海誠是日本著名動畫導演和作家,他憑藉美麗影像和抒情故事風靡世界,被譽為「數字時代的影像文學」。
  • 從秒速5釐米到天氣之子,新海誠大師作品的風格走向一直在改變
    前幾天,小編剛借著畢業季給大家分享了新海誠大師的《你的名字》,對於這部作品的成功,除了過硬的劇本因素以外,新海誠的作品的價值觀導向也是重要的原因,接觸過新海誠作品系列的漫迷應該都會發現,其實他的作品價值取向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 從宮崎駿到新海誠,日本動畫電影發生了什麼
    該片曾於今年11月在我國公映,最終2.87億元人民幣的票房雖然與新海誠上一部影片《你的名字。》稍有差距,但硬核「新海誠迷」們仍然認為該片是一部不負眾望的佳作。《天氣之子》延續的是新海誠一貫的唯美「世界系」作品創作路線。
  • 《天氣之子》新海誠一次失敗的作品?
    ,首先是優秀的畫面和配樂,非常符合我的審美,尤其是新海誠作品對於風景的刻畫,總會給我一種廣闊宏大而幽靜的感覺,我也不知道該怎麼形容,反正那種感覺很奇妙,加上配樂。但是這個結局所上升的高度,我自己還是可以接受的,甚至因此可以感受得到新海誠在這部作品裡想講的內容,其實很深;只是這次他的故事,講述得不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