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案例要講的是順豐,一家做物流的大企業。好,假如你是順豐,你想在國內找一個城市,自己建一個專用的貨運機場。請問,你應該選哪個城市呢?
1.順豐為什麼要在鄂州建機場?
選深圳好不好?深圳有港口,周邊有很多生產企業,好像是很好。如果你想做對外貿易,選深圳當然好。可是,深圳不在中國經濟的腹地,所以,如果你還想同時打開國內市場,深圳就不是最佳選擇了。
那選北京好不好?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機場一般都是客運優先,你得保證把乘客按時按點送到啊,貨運嘛,就得在後面等著啦。
你猜,順豐最後選了哪個城市?湖北省鄂州市。鄂州是個什麼地方?我告訴你一個冷知識:鄂州市是中國最小的地級市。那你會問了,怎麼選這麼個地方呢?哎,選這裡就對了,這不是順豐腦子發熱,隨便一選。相反,這是國際物流業的分布規律。
先問你一個問題,你知道聯邦快遞的總部在哪裡嗎?在美國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孟菲斯也不是沿海大都市啊,它是個內陸的小城市。那為什麼聯邦快遞會看上孟菲斯呢?如果你手邊有一張美國地圖,可以拿起來看看。孟菲斯大致就在美國的內陸中心。美國東海岸的貨機在當地時間傍晚起飛,到達孟菲斯時還是上半夜。而美國西海岸的貨機在當地時間傍晚起飛,到達孟菲斯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夜了。你看,東海岸和西海岸的貨機正好交錯到達。
聯邦快遞算得很準:西海岸最後一班航班進港,和第一班航班出港,中間留出來的那段時間,剛好夠分揀包裹。再看看美國自然地理,你會發現,孟菲斯真是個建貨運機場的絕佳位置。它不在美國的北部,不會遇到冬天的嚴寒;它不在美國的南部,可以避開墨西哥灣的颶風;它也不在美國的西部,正好躲過大平原上的龍捲風。除了孟菲斯,還真找不到這麼合適的位置。
順豐選擇鄂州建機場,也是考慮了地理位置和自然因素。鄂州離武漢近啊,從鄂州機場,到武漢市中心,直線距離也就60公裡左右。恰恰因為鄂州是個小城市,不是省會大城市,所以客運航線不多,恰好能夠保證貨運的航線。對貨運機場來說,這是最大的利好消息啊。還有,航空貨運和客運的節奏不一樣。客運主要是在白天,貨運則是全天候24小時運行,高峰主要集中在晚上。所以,鄂州機場才能做到以貨運為主,客運為輔,順豐的飛機想怎麼起飛就怎麼起飛,想怎麼降落就怎麼降落,可以按照航空貨運的規律安排飛機的起降,保證效率最大化。
2.順豐的全國布局
那你會問了,選擇鄂州僅僅是因為這裡能躲開客運航班麼?當然不是,順豐在鄂州建的這個貨運機場,是要下一盤很大的棋。
你再看,我們可以以鄂州為原點,畫一個飛行圈。這個飛行圈的半徑是1000公裡,時間大約是1.5小時。在這個大圓圈之內,可以覆蓋到佔中國90%的GDP、80%人口的地區,距離世界主要城市也不過一夜之隔。來自全國各地的貨物,凌晨一點左右到達武漢,四點多再飛出去,到絕大部分城市都能實現「次日達」。鄂州順豐機場的規劃,氣魄很大。建成的第一個五年,這個機場的貨物吞吐量就要達到245萬噸,這就已經超過首都機場和深圳機場現在的貨運吞吐量了。
到2050年,鄂州順豐國際機場的貨郵吞吐量將是每年近800萬噸,這是浦東機場現在的貨運量的兩倍多,接近香港機場貨運量的兩倍。再告訴你一個概念:2019年,中國航空貨物吞吐量加起來一共有750多萬噸。未來,鄂州順豐機場將成為全球第四、亞洲第一的專業貨運樞紐機場,也是全球航空貨運網絡的重要節點。
我還要告訴你,鄂州順豐機場建成之後,它的影響力不只是一個物流中心。物流中心還會帶來產業集群。比如,在孟菲斯機場的周邊,湧現出了像生物醫藥、飛機維修、精密加工等各種高科技產業。你所熟悉的服裝品牌Zara,其實也坐落在西班牙內陸地區的一個物流中心,那個地方是薩拉戈薩的物流園區。那鄂州機場附近有什麼呢?著名的武漢光谷就在它旁邊。光谷聚集了10多萬家科技企業,產值已經過千億。以後,我們會看到一批新型的高科技行業會依託鄂州順豐機場發展起來。
還有啊,或許是一種巧合。這次,新冠疫情爆發在武漢,而這場疫情考驗的就是在緊急情況下輸送急缺物資的能力。不僅是疫情需要運送物資,再遇到搶險、救災,包括軍事行動,都需要有長距離快速投放的能力。以後,大集群的貨運機隊,可能會在瞬間調集上百架飛機,迅速從應急物資的儲備中心運往各個地區,也可能是從東西南北趕赴一個需要支援的地區。要是考慮建一個救援物資的集散中心,那武漢是不是最合適的選址之一呢?
所以說,順豐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咱們國家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順豐在鄂州建機場的戰略選擇,恰好契合了咱們國家發展交通物流的戰略選擇。按照《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規劃,到2035年,咱們國家將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也就是在城市裡通勤,只需要一個小時;從一個城市到臨近的城市,只需要兩個小時,想到全國主要的城市,要麼坐飛機,要麼坐高鐵,三個小時搞定。那要是跟全球連接呢?也是「123」: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3.國家為什麼還要搞物流建設?
好。順豐的案例講完,你會有一個疑問。咱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不是已經搞了很多年了嗎?都說中國的鐵路、公路、機場修得差不多了,那為什麼還要這麼雄心勃勃地搞物流建設呢?我說順豐,其實想講的就是這個問題。
你看,我們國家過去的基礎設施建設,最早都是集中在沿海地區。這是和過去的經濟發展戰略相適應的。中國要對外開放,我們需要出口大批的製造品,進口大批的礦石、能源、農產品。如此巨量的貨運,當然要走海運。在很長一段時間,中國的交通網絡更注重的是如何和國際市場對接。
這會帶來一個什麼問題呢?這會帶來地區發展的不平衡。要是把中國經濟比作一個投資組合,那麼,我們過去「超配」了沿海地區,但是,我們「低配」了內陸地區。
咱們就說武漢吧,當年這可是一座很輝煌的城市,號稱「東方芝加哥」。後來,武漢確實有段時間有點沒落。哪段時間呢?恰好是全球化發展速度最快的那段時間,也就是從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初的這段時間。後來,武漢的城市建設加速了,那這又是在哪段時間呢?恰好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全球化出現退潮之後。
所以,咱們的物流建設,就是要補上過去的短板,甚至要把物流變成中國經濟最突出的競爭優勢之一。這會帶來什麼變化呢?
我在《何帆報告2》裡面講到,以後,消費者的需求會變得更多元化、更個性化。所以,以後誰離消費者最近,誰最有優勢。那怎麼才能離消費者更近呢?這就要靠物流的力量啊。過去20多年,我們先是建了鐵路、公路、機場,可以稱得上是基建狂魔。
可是,這也滿足不了物流的需求。因為電商時代到來了,需要運送的貨物也越來越多了。那好,大數據、雲計算、機器人,這些新技術都趕來給物流業加持了。所以,你想,中國物流的大爆發時代,是不是很快也就要到來了呢?
你再順著去想,隨著物流中心的崛起,產業鏈也將重新布局。中國經濟格局正在出現一個巨大的變化。最近十年,成都、鄭州、西安、合肥,甚至貴陽、烏蘭察布,這些內陸城市都突然開始發力。那我們該怎麼適應這種變化呢?很簡單,我們的國內市場已經形成了一張布滿節點的網絡。你可以順著這個網絡,考慮自己的產業布局、投資布局。
所以,以後你會看到一批製造業企業向內地遷徙,你也會看到一批高科技公司向內地遷徙。最初,這些企業往內地遷移是為了節省成本,後來才發現,沿著物流網絡布局產業,是一種最明智的選擇。
行業報告如下
部分省市報告如下
部分專題報告如下
一、警務航空
中國各地公安機關已於上個世紀90年代初開始裝備警用直升機。1993年,我國第一支警務航空隊—武漢市公安局警務航空隊成立。截至到2019年底,全國已有2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公安機關建立了40支航空警務隊,配備警用直升機約67架,警航飛行員100多名。
二、航空護林
2019年,農業共計完成飛行小時5.23萬小時,飛行架次13.3萬架次。包括人工降水、航空噴灑(撒)、氣象探測、漁業飛行、使用具有特殊適航證的航空噴灑(撒)等。全年共計102家企業參與農業通航服務,平均飛行時間512.75小時。
三、空中遊覽
空中遊覽作業全年共計完成2.16萬小時,飛行10.33萬架次,搭載乘客22.86萬人次。全國共有148家企業參與運營,平均飛行小時145.86小時。生產效率方面,平均每小時空中遊覽載客量平均值為10.6人,每個起降架次的載客量平均值為2.21人次。
詳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