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店 就這一碗永春醋豬腳,我可以幹掉一盆米飯!

2021-02-17 廈門好料

圖為永春蓬壺觀山

無論靠山、靠水還是靠海,都有自己專屬的鄉味:媽媽的臘腸、奶奶的豆腐乳、山上的野菜,逢年過節才有的糕點...或是一碗酸味十足的醋豬腳;味蕾就像是舌尖的記憶,只有故鄉的味道熟悉而頑固。今天探一家,隱匿在街邊的永春土菜館子;


如果你路過,恐怕很難想到——這是一家地道的永春私房菜館;因為它名字讓人猶豫:極食網?這到底是一個餐廳?網站?還是一個有機食材體驗中心?幸好咱是朋友帶的,往裡走。


店內裝修比較簡單,就像是家附近的一家店。一樓是長方桌,二樓圓桌,抬頭就能看到幾個字:家的味道!這種不那麼精緻的「粗糙」反倒多了點質樸的親切感,就像椅子上的笑臉一樣。店內還有賣各種食材,難怪叫這名。

其實小編對這種小館子有好感,因為它們一般都勝在味道,話不多說,點菜開吃!



這道是朋點的,說是永春的傳統名菜,已有二百多年歷史。鴨湯剛喝第一口會覺得有點鹹,是很家常那種長時間熬煮的香味。鴨肉細嫩、鴨血綿綿的,趁熱吃很不錯。雖然吃得清淡的人第一口不大習慣,但是再喝覺得不錯。

店員說這道鴨湯是只用鹽來提味的,沒有加任何其他的東西。用的是永春石鼓農家散養的的白鴨,加配以當歸、故紙等10多味合成的佐藥。也許在外打拼的人,饞的就是這一口家裡的鹹鮮吧。


這個醋豬手,真是每桌必點,實在是太太太下飯了。豬皮Q彈爽口,肉嫩而不澀,一塊吃完接著一塊,根本停不下來,現在想起都忍不住咽口水。還有個熟客老大爺,70幾歲了自己能吃完一盤,面前的骨頭都疊成一個小堆;雖然知道永春老醋有四大名醋之稱,但還第一次嘗到醋與豬手這麼和諧的搭配,酸得開胃,油而不膩,配上東北大米:香!


炒白粿份量很足,完全夠兩三個妹紙吃飽。白果切得很厚實,口感也特別:QQ的但比一般的白粿更糯,柔潤而有筋道,吃得出糧的香味。這是因為永春白粿是用純正的冬米,煮沸,放到石臼中進行不斷地捶打,搗成團狀,撕成細片後再放入大鍋中進行蒸煮。

米粿蒸煮至熟時,再重新進行捶打至米粿均勻柔潤。再放置到竹匾上,製成不同形狀、規格的米粿。如此柔潤筋道的口感就是通過繁瑣的程序和人工的千錘百鍊才得以成就。好料君偷偷看了下,一般來店裡的桌上都要一盤炒白粿,嘗的是家鄉味也是家鄉情。


春雨打落葉,現在正是筍兒冒尖的季節;這盤炒筍乾一點兒也不硬,五花肉的鹹香與蘆筍的清新交融,讓筍的口感更嫩滑脆爽。永春筍乾是煙燻過的筍乾,煙燻的筍更好保存,這樣一年四季都能吃到了。


很受女生歡迎的一道菜,我們把剩下的蛋黃渣都掃得乾乾淨淨。山藥本身是脆脆,鹹蛋黃讓它口感更加豐富但是也不會太鹹,不過個人覺得店家蛋黃如果處理得更幹、貼合就好了

苦菜很新鮮,吃得出野生而的那股苦味,用一個不雅的說就是一股臭腳丫子的味道,這也是很多人吃不慣苦菜的原因。上湯的做法加了皮蛋和瘦肉,適當地中和了一些苦味,雖然同桌的妹子都表示太苦了,但是山城出來的好料君表示,愛的就是這個味道;其實苦菜也有製成幹的,浸泡後用來熬骨頭或是小腸湯,濃烈鮮美!


好料君是第一次吃這道菜,豬肚是脆的,白色塊狀物一開始我以為是豆腐呢,可一吃有雞蛋味也有淡淡的藥膳味。朋友說是永春特色菜,永春人家每1、2周都會吃上一次,自己家做用料很實在,像豆腐形狀的東西是雞蛋和養脾散凝固而成的,健脾養胃又好喝。

好奇問了下做法:雞蛋打勻,開口一邊先用針線縫起來,然後加入少量水、雞蛋和養脾散一起打散放入洗好的豬肚,另一個開口縫起。放鍋加清水煮,要吃的時候加鹽,再把豬肚拿出來放涼切開來,養脾散切塊配湯。

說實話,一開始讓吃這個我是拒絕的,吃過太多傳統食物都是雷~所以請店家切成了小塊,意外還不錯:外殼是脆的,好像有油炸了一下,內陷也不會很甜。不過吃不出裡面是什麼,知道的朋友可以訴我。

好料菌一行6人吃了8道菜,人均大40元左右,總體來說還是比較實惠的,味道尚可;有興趣朋友可參考下方信息。


極食網私房菜

人均:40元左右

推薦:醋豬腳、白鴨湯、炒白粿

地址:湖濱北路金龍花園底商

電話:18659290998

營業時間:

11:00-23:30 周一至周日 

如果你也有想念味道,快留言告訴我,說不定好料菌探的下一家就是你的鄉味!

相關焦點

  • 永春美食:竹筒炒生面 消食丹醋豬腳(製作過程)
    「其實是很普通的生面,市場上都能買到的那種,只要是不加鹼的,我都可以做得出來。」竹筒十分自信地說,「炒生面就是個技術活,至於如何掌握火候,下多少油,這些都是自己在長期的實踐中一步步摸索出來的。」在永春,只要隨便走進一家地道的農家餐館,不論哪家都可以做上一大桌的老醋美食,且食材豐富,醋豬腳、醋肉、醋鯽魚、醋大腸……最有名的要屬永春醋豬腳,不少當地人把醋豬腳當做防治風溼的藥膳。它的做法也頗費工夫,將買來的豬腳去毛、砍塊,煮去血水撈起,而後加入一大瓶老醋浸泡,待一兩個小時後撈起待煲。
  • 嘗過白鴨湯,我還想來一盤老醋豬腳!
    好料在好店: 大榜芋面線(新鴻安大橋正對面,門號650號) 錦華飯店(永春縣東平鎮鴻安村綜合樓東北100米) 老 / 醋 / 豬 / 腳 無敵下飯醋豬腳
  • 豬腳醋,家鄉傳統月子湯,用一碗湯撩開你的胃!
    甜醋豬腳大家眾所周知,那麼,米醋豬腳有多少人知道?估計除了老鄉,極少人知道。 很多人愛吃甜醋豬腳,也有很多人吃不慣(我吃得很慣),米醋豬腳也一樣,喜歡吃的聽到就流口水(我是流著口水打這行字的),不喜歡的自然覺得不好吃。——一不小心暴露了,就沒有我吃不慣的。
  • 我想擁有一個永春朋友!
    外加一碟永春老醋寓意人生何「處」不相逢。來到永春,一定要找一家正宗的蓬壺肉羹湯店,來一碗熱騰騰的肉羹湯,甘甜的湯汁加上嚼勁十足的肉羹,灑上一勺蔥花,絕對讓你停不了口。用正宗永春老醋,燉煮出一鍋酸爽可口的醋豬腳。老醋的酸爽加上土豬肉的鮮,讓這道菜色澤鮮豔,酸中帶甘。豬蹄兒肥而不膩,Q彈Q彈的,讓人忍不住想多吃一碗飯。哇,想想都要流口水了。純手工面線加上黏嫩綿香的芋頭,芋面線是永春人大大小小的宴席上,必出的一道佳餚。
  • 永春老醋:釀造過程講究 並稱中國「四大名醋」
    據說,釀醋的靈感來源於當地的紅酒——在永春,民間都有自釀紅酒的習慣,這紅酒由糯米、紅曲等釀成,看起來猩紅猩紅的,透著一股醇香,口味略帶微甜,一都紅酒在永春最為出名。有種說法是,有的人家釀的紅酒當年沒吃完,結果變酸了,久之即成醋。這只是聽來的故事,實際上永春老醋的釀造過程非常講究,正如擅長做醋的山西人所說的,「做醋的都會釀酒,釀酒的不一定會做醋」。
  • 「圍裙主持人」劉儀偉直播助賣,永春老醋網上熱銷
    永春老醋是活菌儲藏,其間用不同年份的發酵缸逐年交替分割取醋,使醋酸菌充分培養,不需要人工殺菌,因此更顯天然健康。永春人家中一壇老醋經年不斷地添加陳釀,往往歷經百年,成為吉祥如意之象徵。體驗了複雜的釀製步驟,劉儀偉感嘆「不簡單、不容易」,線上網友更是直言「看似平凡的一瓶醋,竟然蘊含如此深厚的內涵!」「日常做菜喜歡加永春老醋,了解了製作工藝後,吃起來更香甜了!
  • 永春這家「竹筒炒麵」店吸粉無數,你吃過嗎?(附製作方法)
    據說永春這家「竹筒炒麵」吸粉無數你吃過嗎那到底怎麼個炒法小編這就帶你探個究竟↓↓↓在永春湖洋鎮,提起「竹筒」無人不知。「其實是很普通的生面,市場上都能買到的那種,只要是不加鹼的,我都可以做得出來。」竹筒十分自信地說,「炒生面就是個技術活,至於如何掌握火候,下多少油,這些都是自己在長期的實踐中一步步摸索出來的。」
  • 你吃過一碗正宗的隆江豬腳飯嗎?
    也可以再來一塊潮汕人喜愛的豬肉卷或者魚卷,有了這些這些配菜,豬腳飯才更有傳統的味道。豬腳飯的米也很講究,最好選用細長的香米,煮出來的米飯軟硬適中,香中帶粘。豬腳的滷汁沾上去和豬油混合在一起,一不小心就能幹掉一大碗飯。照例要炒一個芥菜或者春菜配著,最後再祛油膩,不過大部分時候由於城市的快節奏,我們都會點一份清湯。
  • 泉州永春:中國四大名醋令人驚訝也就算了,美食有烏龜是什麼鬼?
    關於醋的衍生美食,永春醋豬腳也是非常好消化。儘管醋豬腳看起來非常的油膩,吃到嘴裡卻是只剩下淡淡的酸味和豬腳的香氣。醋和油脂中和,既化解了油脂的肥厚感,又減輕了醋的酸爽的感受,一舉兩得。網上看到有人陳述如何炮製永春醋豬腳,我只想說,都沒表達一定要用到永春醋,怎麼能算永春醋豬腳?!
  • 泉州人自己的火鍋——永春咯攤,你吃過嗎?
    蓬壺鎮位於永春中部,素有永春的「次中心」之稱,也是一個歷史文化名鎮與商貿重鎮。從永春岵山上泉南高速,僅十餘分鐘,就可抵達蓬壺鎮,一進入鎮區,街道兩旁開滿了咯攤小店。隨意找一家坐下,老闆都會親切地招呼大家。店裡面擺滿了八仙桌,這是咯攤另外一個特點。
  • 【海絲泉州】豬腳面線:泉州民間最高禮
    豬腳面線合煮自然是美味,分開加工也能做出各自的風採。女兒送回家的豬腳和面線,此時正好留給父母自由發揮。面線煮湯正是泉州人最喜歡的「面線糊」,堪稱一天裡的元氣早餐。至於豬腳,加上純正的永春老醋一煨,鮮香得咄咄逼人,正適合眼下這個胃口漸開的秋冬季節。
  • 在廣州15元可以吃一份豬腳飯,這分量大家覺得如何!是不是太貴了
    在大城市,15元你可能吃不上一頓快餐,也有可能吃到撐。在北上廣深這樣的大城市,尤其是在一些白領寫日樓密集的區域,15元根本買不到一份像樣的快餐,但在一些居民區,15元還是可以找到一些實惠的快餐!中午找了一家潮汕豬腳飯快餐店,進去點了一份15元的豬腳飯,讓老闆拼一點五花肉進去。15元的豬腳飯,大概有5塊帶皮豬腳,肥瘦相間,再有幾小塊五花肉,如果平時不拼的話,老闆會給半個滷蛋或者肉卷之類的,此外就是幾根青菜和一小勺標配的潮汕鹹菜。例湯是自助式的,老闆提前燒好一鍋例湯放在角落,讓客人自裝自飲,想喝幾碗都行。
  • 一碗奇怪的豬腳湯,吃了能變漂亮 網友:如何奇怪了
    一碗奇怪的豬腳湯,吃了能變漂亮。網友:如何奇怪了喝湯,做湯,素素來聊湯,記得每天要喝湯,做得不好僅供參考!我是一個在廣州飄蕩了八年的湖南吃貨妹子,剛到廣州時候每天吃不下飯。我大概花了一年多的時候,練就了完全不用辣椒可以吃飯了。哈哈。不囉嗦廣東人和湖南人做菜的區別了。我個人認為廣州人熬湯的水平還是非常棒的。一次一個同事叫我我去她家吃飯,她是一個剛生了寶寶還在做月子的寶媽。而到了飯點的她媽媽給我盛了一碗湯,看上去就很怪。聞起來還是酸甜味道的。剛喝的時候感覺味道更是奇怪了。我對豬腳印象不都是油膩膩的嗎?這個味道有甜有酸,可是吃肉的時候又不會感覺到很膩。
  • 永春老醋:堅守傳統躋身四大名醋 產品遠銷25國
    春日午後,陽光燦爛的日子,到永春採訪第一天就遭遇美食和老醋,對永春徒然增加不少好感,甚至有了蘇東坡「不辭長作嶺南人」的念頭。初到永春,當地人最先推薦的是「咯攤」風味小吃。在街邊「咯攤」店,當記者正忙著用手機拍下這種奇特的景象,坐在簡易的「咯攤」矮凳上的美女食客大方對著鏡頭招呼你:「來,坐下來一起吃。」這種以擬聲詞命名的小吃方式,與當年「海上絲綢之路」有密切的關係。
  • 豬腳飯,豬腳與米飯的完美結合,好吃到爆炸
    豬腳飯,豬腳與米飯的完美結合,好吃到爆炸米飯是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一種常見主食,無論是在正餐中還是在快餐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它既可以搭配著菜餚食用,又可以把菜餚澆在上面或者直接攪拌在一起食用,總而言之我們的每一頓飯肯定都是既有飯又有菜的
  • 我找到了福建最好吃的寶藏小城
    一碗合格的面線糊,色澤要通透,湯汁要濃稠,面線要糊而不爛。 吃麵線糊離不開三樣絕配:醋肉、豬大腸和油條。 搭配可以自行選擇,第一次來永春的人,自然是全都要。
  • 一碗米飯,一勺醬油,拌一拌,輕鬆做出香脆的解饞小零食,好吃
    剩米飯別炒了,做成小零食,香脆磨牙還解饞,做一盤能吃兩三天一碗米飯,一勺醬油,拌一拌,輕鬆做出香脆的解饞小零食,好吃最近大家都在跟風的囤糧食,老爸前幾天買了三十斤黃豆,一袋五十斤的大米,一袋五十斤的麵粉,還打電話給我,讓我也買點米麵囤起來。
  • 永春老醋:堅守傳統躋身四大名醋 轉型升級再顯「配角」風流
    永春老醋原料糯米蒸熟後跟紅曲通過拌料機進行拌料。姚德純 攝 老醋也在走轉型升級路 在永春老醋廠,記者看到儲藏室裡25缸的50年老醋,每缸老醋500斤。打開老醋的缸蓋,上面撒著一層密密麻麻的芝麻。老醋的內斂香氣讓人聞起來很舒服,而永春老醋的發展之路也讓人心動。 永春老醋也在走品牌和文化的包裝之路。2008年,永春「老醋釀造技藝」列入泉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2009年,永春老醋獲批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目前,永春老醋有多家釀造公司,主要註冊商標有:桃溪、水仙花、順德堂、酸梅、福泉春、福星和上上吉等商標。
  • 永春老醋在古代象徵著吉祥如意,也是走親訪友饋贈朋友的佳品
    永春老醋創建於北宋時期,制醋的工藝流傳了幾十代,到現在已經歷經了千年了,也是閩南地區的特產,在古代的時候,家裡有一壇老醋,往往要不斷地添加陳醋,這一壇代代相傳,歷經了幾百年,在古代象徵著吉祥如意,打出來的醋也是古代走親訪友饋贈朋友的佳品
  • 泉州人的豬腳情結,四道不同風格的特色菜,告訴你是有多喜歡
    封豬腳、醋豬腳、白水豬腳、紅燒豬腳、燜豬腳,其中名氣最大的莫過於泉州封豬腳和永春醋豬腳,而青山龍燉豬腳湯,更是唯有泉州人才懂的藥膳,我今天就來介紹四道在泉州老饕心目中地位頗高的豬腳菜,都有些啥?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