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鄉的古早味面線糊

2020-12-21 石頭吳自媒體

一夜昏睡,早起吃什麼最能迅速醒眠?

就吃麵線糊配油條或菜粿。滋滋溜溜,香香脆脆,似從簡實豐盛,這是閩南式的早餐。

在晉江的大街小巷,面線糊很常見。一隻鐵皮滑輪車,車身上面挖個圈,擱一口鍋,底下起個爐,加上幾把摺疊椅桌,一個面線糊攤就成了。

往日饞嘴,常三五個攛掇著逃課上街喝面線糊。學生娃,缺銀子,光喝糊,加不起配料。一味往碗裡撒醬、醋、辣椒水、胡椒粉,這些調料,倒是免費的,喝得走起路來咣當作響。即便如此,也痛快。後來,以面線糊待客。客持匙攪了攪又舀了舀,遂露迷惑神色。那意思大抵是,啥都撈不上,就請吃這個呀?

當然,喝的是糊,吃的是配料。

客不懂。講明白了,客還似懂非懂。但晉江人都懂面線糊,就像懂得說閩南話。

做面線糊,重在選料,講究手觸指揉。若觸之線嫩,指揉成條而不碎,則為最佳,說明所用麵粉質好,類似清根粉。好吃的面線糊與熬湯有很大的關係,用料不同,味道有別。先將豬大骨入缽起中火煉,切入鴨肉一起煉,鴨肉需切小,這樣易爛而出汁。肉爛後,撈起,湯留做面線糊。有的以大鰻魚頭代替豬大骨,大同小異,皆是為了湯頭味足營養高。湯頭備好後,就可以放入鹽、蔥頭、番薯粉,燒開後下面線,之後就無需搭理,一味置於爐火上燒。

這個時候,若說大功告成,為時尚早。因為只有糊,並無配料。晉江面線糊的配料可多了去,滷腸、醋肉、蝦卷、熟蝦仁、焯豬肝、小芋頭、炸排骨、炒土豆、滷蛋或煎蛋、炒小香菇朵兒、鯊魚或鰻魚鱈魚煎、豬料、鴨料等,林林總總,大抵20多種。加了配料,店家會往碗裡撒些醬、醋、蔥花、胡椒粉,一碗熱氣騰騰芳香四溢的面線糊才算做成了。下什麼配料,客人自主。饞嘴的人,滿碗皆配料,糊也就碗底一丁點兒。當然,多數食客,下兩三樣,就已心滿意足,倒不全是從經濟考慮,而是不想讓配料的風頭蓋過面線糊的湯味。

清晨時分,盛一碗麵線糊,要根油條,或者一塊菜粿,直接將油條或菜粿探入碗,蘸那湯頭嚼,愜意悠然自不當說,直吃得眼迷離心舒坦,如同晉江好謎者所擬的謎——「朦朧的眼,朦朧的雨」。

相關焦點

  • 泉州行:閩南古早味 面線糊
    即使不去找資料,泉州滿眼的美食還是撲面而來,尤其在飢腸轆轆的情況下,面線糊就這麼進入了我的午餐。開元寺一圈逛下來,龍眼樹、菩提樹、古榕樹、東西塔轉塔、古船博物館等等走下來,肚子開始叫了,背包裡面一個月餅下肚,還是不經餓,走出開元寺,映入眼帘的就是西街一字排開的店鋪。
  • 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對於不少泉州人來說,早餐到店裡吃一碗麵線糊似乎已經是一種默契的習慣,吃一碗滾燙鮮香的面線糊,就著油條跟馬蹄酥,稀鬆平常的一天才真正開始。
  •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
    《舌尖上的中國》來泉州拍攝 面線糊潤餅等小吃入選早報訊(記者杜妮娜 傅恆)一碗鮮香四溢的面線糊,不僅僅是一種小吃,還代表著家的味道。他說,選擇這家面線糊店拍攝,是由於它接地氣,開在小巷子裡,裝修簡陋,具有草根性,味道又好,具有泉州面線糊的本色特徵。
  • 泉州面線糊,最傳統的早餐,泉州人離不開的古早味
    絕大部分都會告訴你,面線糊。面線糊起源於福建泉州,是福建閩南地區和臺灣地區的風味小吃,成糊狀,是由細面線、地瓜粉製作成。一般為早餐食用,也可以當做點心和夜宵。其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閩南地方風味。對於不少泉州人來說,早餐到店裡吃一碗麵線糊似乎已經是一種默契的習慣,吃一碗滾燙鮮香的面線糊,就著油條跟馬蹄酥,稀鬆平常的一天才真正開始。
  • 泉州面線糊讓你回味無窮
    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不僅是小時候不能抹去的味覺記憶,也是閩南深厚文化底蘊的寄託。泉州的面線糊家喻戶曉,「若沒有吃麵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你問一個泉州人早上吃啥?大多數的回答都是面線糊!儘管閩南不少城市都吃麵線糊,但口味並沒有泉州這麼出名,流行程度也遠不及泉州。
  • 舌尖上的閩南 一碗麵線糊開啟美好的一天(圖)附製作方法
    而面線糊,則是這種創造的結晶。  「鮮」是只有中國人才懂得並孜孜以求的特殊味覺體驗,是中國飲食最平常但又最玄妙的一種境界。而面線糊最玄妙的境界也在於「鮮」。  黃國興深諳其中之道,所以他所用的面線糊湯底並不簡單。「豬大骨、蠔幹、蟶乾、小魚乾等一起慢火熬製才能做出清爽不油膩、清鮮不濁亂的好湯底。」黃國興說。
  • 面線糊的前世今生
    鯉城的美食五花八門,雖然面線糊不及山珍海味那樣好吃,但也別具一番泉州古早風味。很久沒吃麵線糊了,走到鐘樓下,我很遠就聞到了面線糊的香味,禁不住加緊腳步。一進門,女服務員很熱情,找了個位子,我點了大腸、滷蛋和一碗麵線糊,她說我點這些吃完了,好吃再點。店老闆是中年夫妻兩人,男的掌勺,女的幫廚,一個服務員負責擦桌洗碗,很快,三樣早點擺上了桌。小的時候,我就知道西街有這家「老記面線糊」,他的面線糊真好吃,本來店面很小,生意好,人一多,只好端著碗站著吃。
  • 泉州特色美食:一碗麵線糊 滿滿的家鄉記憶(圖)
    店名:西街老記面線糊­  提起「西街老記面線糊」,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提起泉州的小吃都會說:「西街的老記面線糊味道正宗,是老字號了!」面線糊味道正­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西街老記面線糊店,店主莊女士告訴記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是她老公的父親曾老傳承下來的,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就開始經營了。
  • 古早味的經典美食,滿滿一碗滾燙鮮香,嘗的是家鄉的味道
    可是當自己離開家鄉長期在外生活的時間久了,才明白原來自己的內心與胃口早已對它有著一股深深的依賴。記得一位西安的朋友在閩南生活了多年,之後他回去了西安。他告訴我,他特別懷念早餐吃麵線糊。當時,我聽後感觸並不大。而如今,我也感同身受:特別的懷念!
  • 老字號|不糊塗的面線糊
    面線糊是福建泉州有名的漢族小吃,製作工藝並不麻煩,燒開水,放入番薯粉,調料和面線,大火煮開即可。一般做早餐吃,配著油條或者馬蹄酥,也可當做夜宵小點。福建泉州做面線糊的店鋪不少,但若問起百年老店,當地人都會不約而同地說出一個名字:水門國仔。
  • 讓眾多遠在異地的泉州人念念不忘的面線糊,鮮美爽滑獨具閩南特色
    如果因為某些原因,你不得離開你的家鄉,但是這時你能帶走一樣家鄉美食,你會選擇什麼呢?作為一個泉州人,我一定毫不猶豫地選擇最受廣大家鄉人民歡迎的面線糊。在大學畢業前,家鄉美食其實離我很遠,遠在異地的時候,常常夜裡睡不著肚子餓的時候,就特別想吃麵線糊。
  • 面 線 糊
    但如果非得評出個最好的,或者說是最受歡迎、知名度最高的,那我敢肯定,投票結果最終一定是它——面線糊。這不,頒獎詞我已經給它寫好了:它很低調,低調到讓人埋怨相見恨晚;它很包容,包容到讓人由衷感慨萬千;它很熱情,熱情到讓人簡直無法拒絕;它很妥帖,妥帖到讓人莫名一見鍾情.它的名字叫,面線糊,沒錯,就是它,乾隆爺當年下江南時親自吃過的「龍鬚珍珠粥」。
  • 面線糊
    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清而不濁,糊而不爛。面線糊一般可加入多種配料如大腸、小腸、蝦仁、滷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後加入)、醋肉、香腸等等。一般為早餐食用,就著本地的另一種小吃——油條吃。面線糊是由細面線、番薯粉製作成。先將水煮開,放入番薯粉和調料、面線。味道鮮美,清甜爽滑,面線糊一般可加入多種配料如大腸、小腸、蝦仁、豬肝、滷蛋、煎蛋(蛋都是剪碎後加入)、醋肉(炸肉片)、香腸等等。
  • 閩南著名特色小吃——面線糊
    面線糊是閩南地區著名的特色小吃。來到閩南地區,特別是泉州,到處都可以看到面線糊的餐館,這裡的人,每一天的早餐從面線糊開始;每一天的晚上,也從面線糊結束。面線糊在福建省99種必嘗美食中排名第3。泉州面線糊在福建省內已經具有很高的知名度,現在已經形成一種意識,像到北京不吃烤鴨等於白去一樣,來泉州不吃一碗地道的面線糊,等於沒來過泉州。面線糊呈糊狀,由細面線,番薯粉(地瓜粉),加入其它輔料,如糖醋肉,豬大腸,調味料等煮製而成,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具有濃厚的閩南地方風味。
  • 面線糊和沙茶麵都是閩南的特色小吃,你最喜歡吃哪個
    面線糊也是廈門人從小吃到大的古早味早餐之一,一碗麵線糊好不好吃全,在湯底用海鮮大骨熬煮成湯的,放進面線,番薯粉,地瓜粉,煮至濃稠面線是福建特有的麵食,在閩南地區每逢喜事總能看到面線面線糊,吃的就是它濃稠爽口的口感。
  • 泉州美食不可錯過——面線糊
    大抵都是福建人,口味相差不遠,每日去食堂也沒發現家鄉與閩南地區在口味上的差異,只是整日惦記著沙縣的小吃。  ­  也許離家遠了,有種思鄉情懷,對沙縣小吃情有獨鍾,便認為其他小吃都比不上它。泉州的舍友就開始坐不住了,冒出一大串的當地特色小吃:面線糊、馬蹄酥、蘿蔔糕、潤餅菜、海蠣煎、浮粿、炸棗,碗仔粿……說得都止不住嘴。仔細想想,來到泉州,連特色小吃都沒吃過,也枉費我來這兒一趟。
  • 廈門面線糊
    豬骨高湯將面線煮到綿軟,撒薑絲和芹菜碎,加大腸、蝦仁、滷蛋等配料,順滑、舒服。基本介紹面線糊是廈門的一道特色小吃,是廈門人早餐的首選。面線糊味道鮮美、清甜爽滑,吃麵糊的人連湯汁都會喝光,幾代廈門人記憶的味道,想家就吃一碗麵線糊。
  • 老廈門人才知道的古早味,一如既往的鮮!
    廈門跟西安,南京這些古都比起來,完全是一座新的城市,這裡的人大多從漳州泉州等地遷移到此處,當初寫美食的那些古人,沒想到會有廈門這樣的一座新興城市出現,而且美食相當豐富,顯然硬說廈門的古早味有些牽強,但是老廈門人心中仍然是有古早味的,老廈門人心目中的古早味到底是什麼樣子?
  • 泉州特色美食:一碗麵線糊 滿滿的家鄉記憶(圖)
    店名:西街老記面線糊­  提起「西街老記面線糊」,可謂家喻戶曉。很多人提起泉州的小吃都會說:「西街的老記面線糊味道正宗,是老字號了!」面線糊味道正­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西街老記面線糊店,店主莊女士告訴記者,西街老記面線糊店是她老公的父親曾老傳承下來的,在上個世紀50年代中期就開始經營了。
  • 泉州面線糊,天下第一!
    說面線糊普通的話,倒還能理解。畢竟要和山珍野味相比,一份十塊錢出頭的面線糊確實淳樸了點。對泉州人來說,面線糊是根植於內心的驕傲,是剪不斷理還亂的鄉愁,如果說它不好吃,不好意思?您肯定是吃錯了吧!③  加料: 一般來說,大腸、醋肉、油條是標配,但面線糊是自由的,選自己喜歡的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