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跟投世相:世茂斷福晟後路,綠地大幹快上

2020-12-15 新浪財經

來源:是個人物

一號說:跟投正在從暴富手段變成打工人的投名狀

悄無聲息中,地產圈發生了兩件不太顯眼的事。

但這兩件事都跟地產「打工人」直接相關,一定程度上也透露出當前房企中瀰漫的一股風氣:

收拾細軟,隨我上船。至於什麼時候下船,等沉了再說。

01

世茂說謊被事實打臉

還記得前兩天網上流傳的福晟集團告全體員工書麼?

中心意思就是控訴世茂集團在福晟集團不知情的情況下,夥同恆豐銀行將前兩者共管銀行帳戶上的2.65億元資金擅自轉走了,而且還沒使用握在福晟集團手裡的銀行密鑰。

這筆錢原本是用於福晟員工跟投的後續支付的。

針對這麼大個瓜,世茂集團自己躲在背後回應,說相關指控不實,並強調公開信中包含世茂不作為、不償債等嚴重不實信息,希望以此對世茂施加輿論壓力,幹擾公眾客觀判斷。

唯獨對是否擅自轉走了2.65億元資金避而不談。

世茂為了讓自己的回應顯得更真實,不僅直接指出對方的告員工書因為沒有蓋章而涉嫌造假,而且還讓「福晟集團」出具了一份蓋章版的聲明來聲援自己。

事後想來,福晟集團的高級管理層都已經大部分換上世茂系人馬了,想來福晟集團的公章實際上是在世茂系手中了。

但進一步的真相很快來了。

這次,流出的相關文件證據是加蓋了世茂和福晟雙方公章的原文件,真實性基本確鑿無疑。一份是雙方的《帳戶共管協議》的文件,此外還有6張恆豐銀行轉帳電子回執單。

一號君看到這份《帳戶共管協議》文件是加蓋了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和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的公章。

協議內容約定:甲方上海世茂建設有限公司指定了名為上海茂舒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茂舒」)為第三方,在恆豐銀行晉安支行開設了帳戶,作為雙方的共管帳戶。

其中提到,帳戶內設共管資金3.4億元,雙方各自保管了覆核key,並約定共管期限內,非經雙方同意,任何一方不得以任何理由要求上海茂舒對外劃轉、使用共管資金。

該協議也明確指出該筆資金的用途,主要用於世茂福晟合作平臺到期未能按時兌付的已籤約員工跟投款、高管跟投款及「定存」等投資款,其中員工跟投款總額不超過2.8億元,高管跟投款及「定存」等投資款總額不超過0.6億元。

一號君向福晟集團的朋友進行了確認,其稱網傳的《帳戶共管協議》是真實的,並且還對一號君證實了此前11月24網上流傳的福晟集團告員工書的真實性。

該員工還稱,福晟集團確實向公安機關報案且公安機關目前已受理了該案件。文件的真實性有保障,並稱公安機關已經受理了該案件。

果然,讓子彈飛一會兒之後,事實給了世茂一個響亮的耳光:

渣男。

不過該說不說的多說一句,此次配合世茂集團違規操作,讓世茂順利轉走共管帳戶帳上2.65億元的恆豐銀行,銀保監會不應該進行一下調查並嚴厲處置嗎?

02

綠地居然也搞跟投了,不會造成國有資產流失麼?

12月1日下午的時候,綠地集團內部開了個小範圍的會,據說規模層級只涉及地產板塊、集團職能部門和各大事業部的頭頭腦腦,而討論的主題只有一個:

跟投。

國企做事麼,向來講究穩重,緊事慢行。更何況這一決定會牽涉到地產板塊上上下下好幾萬人,還包括綠地香港,那麼多人的利益攸關。

民營房企搞跟投已經不是新鮮事了,最早是碧桂園的同心共享模式,一舉激發了從上到下「打工人」的主人翁心態,將碧桂園的銷售規模推向了「宇宙第一房企」的位置,跟投機制功不可沒。

同樣,有小碧桂園之稱的中梁,也推行了較跟投機制更加誘人的「阿米巴模式」,在房地產江湖搞起了事業合伙人機制。

以至於後來者紛紛效仿,成為房企拼規模賽道上的利器。

當然,這幾年隨著房地產行業下行、利潤趨於薄弱,絕大多數跟投項目的收益幾乎沒有了吸引力,甚至於好些房企中高管跟一號君抱怨過,跟投虧大發了。

如今跟投機制變成了雞肋,甚至變成了變相向員工低息集資的手段,紛紛避之唯恐不及。

綠地此時卻一反常態,拾起了行業中的這根雞肋,當然不是為了想要搞激情、拼規模的,實際上背後的目的很明顯:讓員工跟投、給企業融資。

賺了當然皆大歡喜,虧了你也別怪我。

據一號君了解到,這次小範圍的會議主要是討論跟投方案的相關細節,而此前綠地集團內部已經在小範圍內下發過一份徵求意見稿,這次上會的方案就是根據意見稿徵求的情況進行的細化。

進一步的消息是,1號會議結束之後,各事業部已經分頭行動、快速落實,在排摸適合跟投的項目準備向集團匯報了。

看來這次國企效率還挺高的。

只不過,早在2017年綠地集團就曾在內部下過一份紅頭文件,說要推廣項目跟投機制,號召各地開展落實。

而那一次,紅頭文件只不過是一紙空文,僅僅號召而已,既沒有細則,也沒有措施。

歸根到底,綠地是國企,跟投這種方式,讓普通員工分享國企投資收益,在法理上逃不過國有資產流失,或者私分國有資產的嫌疑,這一條,國資委那邊就過不了。

所以對於綠地此次行動迅速,卻非常不合適宜的跟投,其實內部人早就看穿了:

「公司已經到了要讓內部員工慷慨解囊的時候了!」

可不是,作為唯一一家三道紅線全踩的國企,淨負債率不降反升、現金流難以覆蓋短期債務.

今年以來又接連受挫,連發個公司債借新還舊都讓監管部門硬生生砍去了10億利息的借債規模,前段時間的11月13日只得向公司內部的員工持股會主體「上海格林蘭投資企業」借款1.9億元,累計已經借了6.9億元;作為公司員工持股會的格林蘭又只得向金融機構抵押綠地股權融資進行拆借。

終於,張玉良的小算盤打到了自己人身上,至於此次跟投是否會成功,就看各位綠地員工的覺悟了。

畢竟,經濟利益是驅動不了了,綠地的項目,大家都知道的。

相關焦點

  • 誰動了福晟2.6億員工跟投款?白騎士世茂變黑天鵝?
    風雲地產界注意到,世茂股份已連續4日下跌,11月25日,以5.77元收盤,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下跌1.03%;同日,福晟國際以0.03元收盤,相比上一個交易日上漲2.55%。上述《公開信》顯示,在福晟集團去年12月引進世茂集團進行重組後,根據約定,世茂集團按股比享有並承擔福晟集團整體負債不超過719億元(債務包括員工跟投款),世茂集團並承諾不得侵害福晟的相關權益,因世茂方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行為導致影響福建福晟、福建六建債務履行能力的,世茂方負責予以賠償。
  • 轉走員工2.6億跟投款?世茂福晟世紀大合作背後的僵局
    一面是至今未能找到下家的泰禾,一面是雖然找到了「白騎士」的福晟,也走的並不順利。近日,一份網傳《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指出福晟員工2.6億元跟投款被世茂轉走,揭開了世茂和福晟這場「世紀大合作」的困難重重。
  • 世茂接管福晟:一場非公允交易|稜鏡
    接近東方資產的資管人士田東說,當然,如果最終合作失敗,世茂在財務上不會有什麼損失,畢竟到目前為止,其沒有投入多少真金白銀。世茂可進可退,福晟的利益攸關者卻進退兩難。在世茂福晟成立合作的新公司後,她擔任新公司的副總裁,負責過渡協調事宜。據北京時間旗下時代財經報導,當時吳繼紅明確表示,「我們現在引進世茂的合作,就是為了讓世茂來幫我們。因為我們自己已經沒有能力,來幫大家短期內解決這個問題(員工跟投款)。」
  • 世茂「牽手」福晟半年記:信誓旦旦的世紀交易,如今一地雞毛?
    世茂看中福晟的另一方面,是舊改。許世壇表示,世茂的舊改要排到二十名後面,而福晟擁有的舊改貨值規模達3000-4000億,二者相加,想像空間巨大,可以補上舊改方面的短板,讓世茂排到前五、六名。但潘偉明發現,安置金無法滿足村民的購房需求,於是兄弟倆建議村民將資金借給自己,成立房地產公司。等到安置房完工後,村民用房抵扣相應款項或者留在公司享受分紅。就這樣,潘氏兄弟拿到了啟動資金,房子建成後,效果初見。潘氏兄弟憑藉過人的眼光膽識,挖到第一桶金。
  • 2020地產十件事之一:世茂福晟「世紀併購」落錘
    這一年,中小房企項目轉讓、引入戰投、分拆上市等舉措不斷,很多事件都足以列入房地產行業發展的「歷史簿」。就此,焦點財經特別盤點出行業「十大熱門事件」,以此來復盤過往一年的跌宕起伏。此為大事一,世茂福晟「世紀併購」落錘,行業進入「大魚吃小魚」時代。
  • 福晟發公開信指世茂私自轉走2.6億?關於農民工欠薪等世茂回應
    這封署名福晟集團有限公司的《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簡稱「公開信」)披露,2020 年11 月18日凌晨,世茂方在未經使用福晟集團保管的覆核KEY 的情況下,在恆豐銀行的配合下,擅自將2.6493 億元款項從共管戶中轉出。福晟發現後,表示與世茂溝通無果,目前已將上述情況緊急向市政府進行了匯報,並已立即著手通過法院提起訴訟,訴請判令世茂方、恆豐銀行晉安支行追回共管款項。
  • 世茂福晟長沙一項目因資金問題停工數月後復工 世茂與福晟在長沙...
    中國經濟周刊-經濟網訊(記者 李永華)12月2日,在福晟克拉美麗山莊二期項目現場,記者了解到,該項目在停工數月後終於在11月29日復工。據現場多名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工地上施工工人大概有百餘人,房屋已經基本建設完成,目前正在建設小區幼兒園和公共區域,現在施工單位還在繼續招聘施工人員,如果順利的話,2021年四五月份有可能交房。
  • 房地產新年併購第一案:世茂如何操盤福晟千億級項目
    許世壇表示,雙方將全方位展開合作,建立世茂、福晟平臺,合作範圍囊括所有福晟旗下的房地產項目,商業項目,還包括福晟旗下優質的資產福建六建,這一新的合作平臺全部交由世茂操盤。新晉「併購王」許世壇認為這次合作開創了房地產行業的新模式,但是由於雙方尚未披露公告,許世壇並未透露合作的具體股權佔比。對於合作的初衷,許世壇稱福晟能夠彌補世茂兩大短板,「一個是舊改,福晟有三四千億元的舊改貨值,舊改是世茂所欠缺的;另一個是福建六建,世茂本身也缺少自己的建築公司。」
  • 世茂福晟215天變局:一場「待重置」的交易
    但事實上,世茂介入深陷債務泥沼福晟的半年裡,福晟債務早已引發多起員工集體維權、相關項目交付延期、以及基金逾期討債的維權事件,這些風波背後,四面楚歌的福晟似乎沒有等來世茂的行動。宣布合作的3個月後,福晟位於福州的總部大樓就迎來一批曾經的福晟員工維權,起因是福晟早期在集團內部所承諾的股權回報與項目跟投承諾。
  • 世茂福晟「千億併購」陷僵局
    他還擁有一個上市平臺「福晟國際」,只是該公司的股價一度低迷。截至9月11日港股收盤,總市值僅7.73億港元。  即便是福晟員工也很難找到他了。有人說自己8月的工資還未到帳,更多的人只能看著自己曾經跟投的錢「打了水漂」。購房者更是將維權的條幅拉到了福晟集團廣州總部的樓下。
  • 世茂「代管」福晟謎團:「拿走」優質項目引爭議,福晟年度業績完成...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稱,福晟的千億貨值或是世茂看上的理由。「福晟的地是好麵粉,我們希望這些麵粉不是簡單做稱麵條,而是做稱奶油蛋糕。」世茂福晟前任代管團隊負責人呂翼曾表示。世茂進入福晟之後,第一件事是改組福晟的管理團隊。發布會後不久,由世茂、福晟、東方資產、信達資產共同組建「四方平臺」,開始代管福晟。
  • 世茂福晟羅生門AB面:「合作紓困」的生與死
    11月25日,一封未蓋章的《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乍入江湖便引波瀾。福晟2.6億員工跟投款撲朔迷離的去向及世茂和福晟的"聯姻」狀態引起業內關注。文件顯示,2020年11月18日凌晨,世茂方在未經使用福晟集團保管的覆核KEY的情況下,經恆豐銀行配合,擅自將2.6493億元款項從共管帳戶中轉出。福晟方發現該情況後,立即與世茂方進行了嚴正交涉,但世茂方拒絕將款項調回。福晟表示,已將上述情況緊急向市政府進行了匯報,並已立即著手通過法院提起訴訟,訴請判定世茂方、恆豐銀行晉安支行追回共管款項。
  • 一封「神秘來信」 世茂與福晟合作羅生門之謎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 世茂與福晟這場未滿周歲的「世紀大合作」,似乎走得頗為坎坷。11月25日,一份名為《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的文件在朋友圈悄然傳開。根據信中提及,世茂於2020年11月18日凌晨,在恆豐銀行配合下,擅自將2.6493億元款項從其與福晟的共管帳戶中轉出。該公開信稱,該共管帳戶中的款項主要用於滿足分期支付福晟員工跟投款等需要,款項總額為3.4億元。信中還提到,福晟方面在發現上述情況後,立即與世茂方進行了嚴正交涉,但世茂方拒絕將款項調回。
  • 世茂福晟全方位合作背後的生態邏輯:「將麵粉做成奶油蛋糕」
    未來,雙方將聯合打造世茂福晟新平臺,在全國範圍內進行房地產開發、建築施工和物業經營等領域內的戰略合作。福晟集團在房地產業內曾以「閩系黑馬」著稱。2015年,基於「新一輪收併購春天即將來臨」的判斷,福晟集團成立由董事長潘偉明親自掛帥擔任總司令的「拿地飛虎隊」,在3年多的時間裡籤下了107個項目,總佔地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總貨值達到8100億元。
  • 又一個房地產巨頭倒下,負債7百億老闆失蹤,買了期房的人咋辦?
    這家公司就是福晟集團。福晟集團曾經是全國最大的房地產公司之一,2017年福晟集團拿地規模排名全國前十,已經比肩恆大、萬科等公司了。不過如今福晟集團負債高達700多億,然後老闆潘偉明都不見了。 福晟集團去年開始,宣布跟地產巨頭世茂合作,並且世茂否認這是一次收購,只是雙方一次合作。其實說白了就是,世茂不想出太多錢,但是卻想要福晟集團的資產。
  • 2020年房地產三大難題又多了一個,世茂到底收購福晟了沒有?
    真是三年河東三年河西,成也併購,敗也併購,福晟老闆如此重視風水,卻還是曇花一現,整成了高買低賣的生意,給人做嫁衣裳了,例如人才體系,力求多產多福,「福帥計劃、福將計劃、福相計劃,福鷹計劃、福星計劃」,可謂字字如意。
  • 世茂與福晟《帳戶共管協議》曝光 世茂轉走近2.65億資金被坐實
    2020年11月24日,一封《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以下簡稱「公開信」)在網絡上流出,把世茂集團和福晟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晟」)再次推向輿論漩渦,公開信中直指11 月18日,世茂在未經使用福晟覆核KEY的情況下
  • 地產「羅生門」:是世茂「不講武德」,還是福晟「謊話連篇」?
    11月24日,網絡開始傳閱一份名為《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公開信》(以下簡稱《公開信》)的文件。其中,福晟國際(00627.HK)公開指責世茂集團(00813.HK)「不講武德」,本來已籤訂《帳戶共管協議》,卻非要繞過關聯方,聯手恆豐銀行轉出合資公司款項2.6493億元。
  • 快看|潘偉明漸別福晟 世茂系人物許幼農等悉數登場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中房報記者 付珊珊 | 上海報導在1月13日世茂福晟合作發布會上,世茂海峽集團總裁兼董事長呂翼就表示,未來會全面代管福晟項目,同時還會對福晟架構進行大改革,精簡人員,縮減費用,提升效率
  • 福晟的危局,AMC的困局
    近日,一份名為《致福晟集團全體跟投員工的公開信》的文件再次將世茂與福晟的合作推至輿論的中心,信中稱世茂「夥同」恆豐銀行將共管帳戶裡的2.67億員工跟投款私自轉走,世茂的角色從白衣騎士變成了「黑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