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著名貓專家參觀博物館,馬未都親自招待,卻意外暴露觀復貓房

2020-12-26 說老話

蘿拉博羅梅奧對於大多人來說是非常陌生的,但是在愛貓的人眼裡,她就是大神級的存在,因為她是世界著名的貓行為專家。這種專家的領域聽起來有些奇怪,但是養貓的人就會非常理解,貓作為一種個性很強的動物,常常很多行為都很難知道它想表達什麼,而蘿拉博羅梅奧就是致力於這方面的研究。

比如貓發出咕嚕咕嚕聲,如果它同時在蹭你時,就代表你在它心目中非常重要,也就是它真的很愛你的意思;而如果你在貓正在休息時幫它梳理被毛,發現它卻在急速地晃動尾巴,就表示它在說:我有些不耐煩了。

蘿拉博羅梅奧是受邀來到觀復博物館,所以馬未都親自招待,帶著她遊覽了博物館,裡面各式各樣的展品看得她眼花繚亂,一個畫滿花紋的雙耳瓷瓶吸引了她的注意,這件瓷器非常大件,在燈光的照射下顯得與其他展品與眾不同,古中國的工匠們,在技藝上不斷打磨的程度,即便是不懂中國瓷器的外國友人,也感覺到嘆為觀止。

當時,蘿拉博羅梅奧此次的重點是來看望了觀復貓。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馬未都在觀復博物館養了30多隻貓,數量有些龐大,他們許多都被養的白白胖胖,有幾隻稍微比較精瘦。在許多人影響力,貓是一種不怕孤獨,甚至尋求孤獨的動物,所以觀復貓的群居生活,並不是每隻貓都非常能接受的,所以也會出現一些貓的行為異常的問題。

每天最早來到觀復博物館的遊客,是唯一一批能夠看到自然慵懶狀態下的觀復貓的人,所以屬於比較幸運的,更多時候,貓咪們看到這麼多人,本能就會警惕,甚至有些貓還會躲起來,觀察貓咪生理問題和行為問題,有一個好入手的方法就是查看它們的生活狀態。

蘿拉博羅梅奧去到露觀復貓房,親自去查看了觀復貓的生活方式,去品味一家來自博物館獨特的養貓方式。不得不說,馬未都確確實實是個愛貓之人,為了這些觀復貓,他打造出了一個如同兒童遊樂園一般的貓房,整屋都是木質結構,設計有點像北歐叢林裡搭建的小木屋,設置兩面大窗戶,採光非常好。

貓臉貓爪紋飾的小貓臥室整齊碼放在一起,這些靈巧的動物,在跳躍間便可輕鬆到達自己溫暖的被窩。小食盒前有隻小貓咪正在吃東西,看起來非常乖巧,不怕陌生人。

馬未都認為以領養替代購買,讓生命不在流浪,將是貓咪最終的歸屬,所以養貓對他來說,也是一種價值提倡,愛貓到了如此境界,也是貓兒們的幸福了。

相關焦點

  • 馬未都:我的觀復博物館,和我的「觀復貓」
    許多人知道他熟悉他,可能是因為他的一檔收藏類節目:《收藏馬未都》,也可能是因為他的博物館:觀復博物館。但今天我們要講的,不是馬未都那些珍貴的藏品,而是他的觀復博物館裡的,那些貓兒!馬未都和「黑包包」觀復博物館坐落在首都北京的五環外,這是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
  • 專訪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我的博物館你沒來不能想像,來了不能...
    談及觀復博物館的成功經營,馬未都先生毫不掩飾自己內心的驕傲。上世紀70年代,馬未都開始收藏器物,90年代初,他的收藏已初具規模:陶瓷、玉器、古家具等藏品逾千件。最初,馬未都將自己的藏品進行展覽,不久便有觀眾對展覽感興趣,參觀的人日漸增長,這啟發了馬未都:把展覽固定下來,不就是一個博物館嗎?
  • 走進貓主人的文玩樂園——觀復博物館
    今年好多人要在北京過年,不知道去哪的話可以來「觀復博物館」看看。
  • 走進觀復博物館,看史上最有文明的貓
    觀復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是馬未都先生的私人博物館,至今已有21年的歷史。
  • 北京-朝陽區-馬未都和他的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是新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於1996年10月30日獲政府批准成立,馬未都為創辦人。在北京的觀復博物館設有瓷器館、家具館、油畫館、工藝館、影像館、門窗館和多功能廳。個人覺得這個博物館很不錯,到北京旅遊的人得空不妨來此參觀一番。去觀復博物館是老同學們一時興起,說同學們之間也就馬未都是個名人了,去他的博物館攪擾一番也就順理成章了。到了地方,馬未都迎出來歡迎大家,然後一番寒暄後開始自由活動,輪著在幾個館裡欣賞他的收藏。同學們大都不懂古董,詢問不斷,老馬自是不厭其煩一一作答。
  • 中國有觀復博物館的貓館長,俄國有博物館的貓門童,貓已深入職場
    這裡是水珊的貓王國,帶你一起學習養貓知識,分享精彩養貓生活!歡迎關注!貓館長觀復博物館是收藏家馬未都先生於1996年在北京創辦的,這家博物館的展品或許不是最出名的,因為人們更熟悉的是博物館裡的貓們,馬先生稱它們為觀復貓。
  • 芒種,觀復貓的仲夏之夢
    而此時,另一個群體則顯得異常活躍,眾所周知,馬未都先生創辦的觀復博物館裡有一群大名鼎鼎的貓館長,他們在博物館的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馬未都先生,這些年來貓館長們長年沉浸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下,既賣得了萌,又擔負得起弘揚傳統文化的重任,上電視、拍封面,參加活動,可謂見了大世面。
  • 遊記:觀復博物館
    地點:朝陽區大山子張萬墳金南路18號,近電影博物館(約)。博物館門口有停車場。觀復博物館是馬未都創辦的中國第一家私立博物館,現在設立有陶瓷管、家居館、門窗館、油畫館等多個展廳,杭州和廈門還設有分館。如果說那些大博物館是大家閨秀,沉穩高端,那觀復博物館更像是博物館裡的小家碧玉,活潑精緻,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不知道是不是馬爺上了曉說的緣故,遊客比我想像中多一些,門票好像也比以前貴了,75元/人。
  • 花生姐姐帶你逛博物館之觀復博物館
    今天,她又要帶妙趣俱樂部博物館小分隊的成員出發了。聽說,這次要去的博物館不僅好看、好玩,還能裝在口袋裡呢!是不是很神奇?我們去看看吧。大家好!花生姐姐今天要帶大家去的博物館,不僅有精美的陶瓷、家具、油畫等文物,還有一大群可愛的貓咪!這家博物館叫觀復博物館,北京和上海都能看到它。今天,我們要參觀的是坐落在北京東北五環外的這家。有人已經迫不及待了,那就讓小志願者趙善如意帶我們去看看吧。
  • 北京觀復博物館:在欣賞馬未都的私人珍藏的同時,還有貓咪作陪!
    不得不說的是,北京的觀復博物館是一個特立獨行的存在。早有聽聞馬未都先生愛貓、愛收集精緻的藏品,是一個充滿孩子氣的老人,在這座私人博物館裡就實現了他全部的喜好。數量不小的精緻藏品,以及撿來的貓咪,共同組成了這座觀復博物館。
  • 觀復博物館5.18 「開館」直播啦!掌門人馬未都將出鏡助陣
    觀復博物館5.18 「開館」直播啦!值5月18日世界博物館日到來之際,京東攜手故宮、觀復博物館、大英博物館等30餘家國內外博物館將集體亮相京東直播,共同打造在線逛博物館的「雲參觀」模式,讓消費者足不出戶了解古今中外文化趣事,「剁手」各種文創好物。
  • 馬未都先生養的貓,文化人的養貓樂趣
    作者:坡上的風第一次了解到馬未都先生養的貓,是在早晚讀書裡邊聽先生講《小文65》中聽到的。原來我們中華田園貓分類是如此別出新意的有趣。過去貓的品種命名都是按照花色命名,先生簡單地講到了幾個分類:滿地錦、鞭打繡球、雪地拖槍、銜禪與銜碟。講到銜蟬時,先生就像一位鄰居老者像向我們講家常般:「那我們博物館就有這樣一個,只不過是只奶牛貓,但嘴上的那個蟬呢是別提多標準」。這裡的奶牛貓是:白色毛,背部有一片黑色的毛。而最名貴的銜蟬是純白色毛,嘴上的黑毛像只蟬飛來銜在鼻子上。
  • 馬未都的觀復博物館有一件藏品,竟然是王世襄的得意之作
    馬未都在收藏界是赫赫有名,大家也都知道,馬未都憑著自己的經驗創立了中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觀復博物館。 觀復博物館中的藏品眾多,每一件都是馬未都的最愛,但是有一件藏品確實神秘。馬未都對這件藏品是愛不釋手。這到底是一件什麼樣的藏品呢?
  • 擼貓擼狗正流行 萌寵「網紅」成博物館「攬客」招牌
    圖為參觀者在觀復博物館與貓互動(觀復博物館官方圖)  萌值爆表吸引觀眾前來「打卡」  寵物之所以稱「寵」唐昭宗李曄豢養猴子後「賜以緋袍,號孫供奉」,詩人陸遊也喜愛過著「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狸奴不出門」的「擼貓」生活。  在世界各類專業博物館中,不乏喜愛寵物人士專門設立的寵物博物館。如荷蘭阿姆斯特丹設有貓博物館Katten Kabinet,德國巴伐利亞州帕紹市一家「臘腸犬博物館」是德國乃至全世界首家以臘腸犬為主題的博物館,再如廈門的「貓咪博物館」一度成為愛貓人士的「聖地」。
  • 觀復貓告訴您
    GFM天團的貓館長們正在向你招手,他們說這個假期想邀請你來觀復博物館小聚。貓館長們已經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了,大家的花式接待技能都等你來解鎖哦~假期指南,注意查收~親愛的朋友們:在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十一假期,觀復博物館北京、上海兩館均對外開放,歡迎大家有序參觀。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
  • 馬未都和他的博物館有什麼故事,如何評價馬未都這個人呢?
    觀復博物館裡面也有人文關懷的一面,比如這個黃槍槍其實以前是流浪貓,被老馬撿來,養在了博物館大院裡,生活可謂一步登天。這個照片就是黃槍槍,名字取自貓譜——雪裡拖槍。哈,非常形象,全身雪白,就尾巴是黃色,不過看到它的這天心情好像不太好,所以不上相:)當然博物館裡不止這一個貓,還有很多其他的比如花肥肥,白拖拖,黑包包等等。據說現在貓部隊已經擴充到三十多隻了。
  • 一個文化人和一群有文化的貓的故事
    圖:馬未都先生在觀復博物館他創辦的觀復博物館,也是文博圈的「網紅」。文化名人馬未都1981年,作為文學愛好者,26歲的馬未都寫了篇愛情小說《今夜月兒圓》,整版刊登在《中國青年報》上。圖:上海觀復博物館關於「觀復貓」馬先生作為文化名人,本無意養貓,但緣分就是這麼奇妙。
  •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
    觀復博物館鎮館之寶,被馬未都稱「天下第一床」的明式家具!在觀復博物館中有幾件鎮館之寶,其中一件就是這個「天下第一床」。馬未都曾在節目中分享道,他在觀復博物館中有一張晚明時期的黃花梨百寶嵌羅漢床,號稱「天下第一床」,是目前能見到的最大的一隻黃花梨百寶嵌大床。這個羅漢床是迄今為止能知道的最大、用料最壯碩的百寶嵌羅漢床。這個羅漢床的後背板的寬度就達50公分一塊整板。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黃花梨在古代時就非常名貴!
  • 馬未都:最珍貴的中國文物都流失在西方?錯!還在國內!
    著名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館長馬未都先生這樣說:「我們辦博物館的從來不說『鎮館之寶』,如果觀眾只關注所謂『鎮館之寶』,那才真是白來一趟。最好的文物,未必最貴。中國文物,在世界任何地方展出,都能代表中國文化。」海外有很多中國文物,但最珍貴的還是在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