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省分行金融市場部「長富工作室」,榮譽櫃內獎盃林立:全國金融五一勞動獎章、全國金融青年崗位能手、最美建行人提名、南京市中青年拔尖人才……每一個沉甸甸榮譽的背後,都灑下了「長富工作室」負責人周長富辛勤付出的汗水。
最近,中國金融工會命名第三批「全國金融系統勞模和工匠人才創新工作室」,「長富工作室」榜上有名,再次為建行增光添彩!
「榮譽一串串,足跡一行行。這一切得益於建行的平臺,得益於各方面的關心,也源於我們有一個不用揚鞭自奮蹄、有激情的歡樂團隊。」在榮譽櫃前,周長富的臉上灑滿陽光,眼裡充滿睿智,語氣卻很極其低調誠懇,充分展現出一名「建行工匠」質樸濃烈的家國情懷。
名字是叫出來的
周長富出生在蘇北農村,父母都是地道的農民。「這個名字雖然土,卻體現了父母樸實的願望——希望我長大後能富足,帶著很強的個人意味。」 今年36歲的周長富笑著說。
這個吉祥的名字,伴隨他一路成長,從老家那個鎮的小學、中學,到大學,再到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雖不說順風順水,但也無大的坎坷。而對於一個農家子弟來說,這一路走來,又是何等不易!他是一個理想主義者,也是一個現實主義者。他有機會到高校任教,但他還是選擇了建行。「我讀了這麼多年書,已經掌握了很多理論知識,如果在高校還是偏於理論研究,我需要的是從象牙塔中走出。到建行工作,學以致用,更接地氣,更能創造價值,事實證明,我選對了。長富嘛,這個名字就給了我方向,學經濟,幹金融。」
思維活躍的周長富,語速很快。這些話,幾乎脫口而出,一氣呵成。而言為心聲,這些話當然是他最掏心窩子的話。
他成長得很快,進行僅僅四年,以他命名的「長富工作室」正式成立。這是江蘇省金融系統首家以個人命名的團隊。
「工作室成立的目的就是提高實體經濟服務能力,踐行新金融實踐,促進商業銀行業務轉型升級,打造『融智、創新』的頭雁效應。」江蘇省分行相關分管領導說。
2015年5月,江蘇省分行成立了金融市場部,將全行交易類業務進行整合,並明確將部門定位為直接經營部門。也正是在那個時候,人民幣匯率中間價定價機制改革,匯率波動加大,企業對銀行的服務需求顯著增加。省分行決定,在金融市場業務部成立一支團隊,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服務,建立直營機制。
「起初就是成立個團隊,也不叫這個名字,為了更好地服務客戶,我們集思廣益,每個人都提出備選名字,好像還有提出叫F4的,有個小夥伴提出叫資金跑男,大家都認可了。資金跑男團隊運行了一段時間,成效非常明顯。後來,領導認為名字太潮了,要起個響亮的名字,最好成立個工作室。這時領導盯著長富看,說,長富這個名字就是很好,多響亮啊!」時任江蘇省分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薛雲說。
「行裡要以我的名字命名成立工作室,那一刻,這個名字的意義一下子就放大了。長富,不是我一個人富,而是為客戶創造財富。它代表建行形象,意味著責任擔當,小我上升為大我。」 回憶起當時的情景,周長富仍然很激動。
長富工作室的主要工作,就是客戶服務、產品創新、市場研究和人才培養。帶著這種神聖的使命感,周長富開始跑起來,
市場是跑出來的
「建行給我這麼大的平臺,讓我個人跟建行的關係更加緊密,我既激動,又有壓力,覺得有了施展身手的機會,又怕不堪重負,辜負領導的期望。」周長富說。
服務客戶更是衝鋒在第一線。他不分寒暑,無論風雨,都帶著名單跑客戶,其中也不乏閉門羹。有一回,他到無錫走訪一個紡織企業,公司的董事長問他:「你是哪一年出生的?」他說:「84年。」老總笑了:「比我兒子還小兩歲。」語氣透著不屑。周長富沒有膽怯,而是侃侃而談,給他講當前的宏觀形勢,講政策和市場變化的特徵。很快,老總的口氣變了:「小周呀,別看你年紀很輕,對很多問題的看法卻很深入,跟別人講的真不一樣,以後有機會要讓我兒子跟你多學學。」就這樣客戶與建行的業務不但合作起來了,還經常邀請周博士上門進行講課交流,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
漸漸的,周博士的名聲越來越大,有許多企業點名請他去做分析。「只要見到你,聽到你講一講,我的心才踏實。」某著名企業老總說。
他多次受邀為中國石化、匯鴻集團、中信泰富、蘇豪集團等重點客戶進行專題演講,並得到了客戶好評,為金融市場業務贏得了更廣泛的客戶基礎和業務機會。以營銷揚子石化-巴斯夫有限責任公司為例,省分行長期營銷該企業,未能取得突破。獲悉對方有資金交易需求,周長富作為「長富工作室」主講人,與其它四家銀行進行同臺PK。「我當時也很忐忑,因為其他幾家行的主講人都是資深前輩,我心裡沒有底,但我不能退卻,我必須往前衝。」最終,他憑藉對匯率市場走勢的專業研判和精彩的演講,在五大行中力拔頭籌,獲得了客戶高度認可。
「他演講結束後,大家先是停頓了一下,好像意猶未盡,然後掌聲四起,都覺得他講得好。」當時在場的企業相關負責人說。
此次演講也為後續的業務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礎,該企業的資金交易業務80%落地建行,並陸續開展了其他業務合作。
他抓大不放小。有一次,為了300萬美元外匯,他專程到鹽城跟一個小微企業老總談了半天,當天往返,老總說:「博士水平就是不一樣,你早來講講,我心裡就踏實了。」不僅客戶找他講,政府、銀監、人行都會請他去講。
「市場是跑出來!我們的定位就是給客戶、基層做好金融服務,樹立建設銀行為實體經濟融資+融智的良好形象。」周長富說。
本領是練出來的
九尺高臺,起於壘土。「給客戶信心滿滿地講市場,前提是自己得有貨,貨從哪裡來?下苦功夫去學習、研究,這樣才能判斷準確,創造價值。」
坐地鐵上下班的周長富,隨身都要帶一本書,坐在地鐵上看,出差走訪客戶的路上看,每個月都能看上兩三本書,政治、經濟、文化等,無所不學。筆者在他辦公室的桌上看到一本書,是美國麥可.劉易斯的《思維的發現》。「這是講述兩位天才心理學家如何開創行為經濟學,改變人類的思維認知,內容非常精彩,對我們做好客戶服務很有啟發。」周長富拿著書對筆者說。
「藝多不壓身,技多不虧人。我們跟客戶交流,不能滿嘴儘是術語,還要說客戶聽得懂的話,也不能單刀直入,要挑他們感興趣的話題引入,這就要看許多門類的書,懂得更多的知識。」周長富坦言。
只要時間允許,他每周都會去健身房健身,去體育館打羽毛球。「健康的體魄是高強度工作的必要保證,不然,在臺上講半天,真頂不下來。」周長富說。
他最近開始練書法,練的是隸書。「多學點文化,更能提升自己的修養,鍛鍊自己的耐心。」他解釋。
他經常手機不離手,不知道的人會說:「你咋總是玩手機呢?」他說:「我哪是玩手機呀,我不是在看文章,就是在看市場,手機上沒有一個遊戲APP,時間都不夠用,哪有時間玩手機。」
他訂閱了許多公眾號,他要從海量的文章中尋找最有價值的信息。不僅閱讀,還要寫分析文章。手機是最便捷的工具,隨想隨寫,他能在極短的時間裡用手機寫出一篇質量高的文章。長富工作室的公眾號每天更新,日評、周評、月評,從不間斷。工作室的品牌微信公眾號,按周發布2篇高質量市場分析,同時應「江蘇財經廣播」邀請,每周面向公眾發表市場行情觀點,截止日前,成員通過公眾號發表文章近500篇、關注人數近5000人、累計點擊量超過4萬人次,參加廣播近200期。新冠疫情爆發後,團隊在江蘇同業首家推出「建享會」系列線上直播,累計為4000餘家企業提供前沿融智,幫助企業設計套保方案,助力企業安心復工復產。
創新是幹出來的
「說一千道一萬,最後還是要落地到產品上,而創新是產品的生命力,也是品牌的生命力。」周長富說。
在產品創新中,「長富工作室」一直發揮排頭兵作用,自成立以來,先後推出近40餘項自主創新產品,為分行貢獻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屢獲總行各項表彰,如江蘇分行「同匯盈」產品獲得第四屆「青年創新建行強」金點子大賽一等獎;「匯金寶」產品獲得「2018年度中國建設銀行產品創新獎三等獎」等。
期間,多項創新成為助力解決社會難點的拳頭產品。
2016年人民銀行及外匯管理局出臺了《關於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全口徑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周長富領銜對跨境融資宏觀審慎管理相關政策及境內外市場進行研究分析,創新推出「跨境貸」組合產品,打通海外資金流入渠道,有效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4年來,先後向省內近200餘家客戶提供境外低成本資金227億,佔全省市場份額50%左右,顯著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至基準下浮20%。
創新不是喊出來的,是實實在在幹出來的。
「那可是真功夫,得綜合多少因素,研究。就說聯通混改那次,我們連續14個工作日,每天18個小時的工作量;國慶7天假期,全員加班。就在最後一天下午4點半,人行大額資金關閉前十幾分鐘,資金終於劃撥到位,有驚無險!」長富工作室產品經理郭黎寧回憶說。
那是2017年,中國聯通混改方案通過國家發改委審核,成為首個國企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試點項目,江蘇分行客戶蘇寧雲商集團成為中國聯通的戰略投資者之一,認購中國聯通1.88%的股份,項目時間緊、任務重,融資無先例可循。長富工作室敢為人先、加班加點,創新設計的以建銀國際、建銀國際資管為合作主體的聯動投資新模式,成功幫助蘇寧雲商集團完成28元億融資,為後續央企混改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影響深遠,榮獲「2018年度中國建設銀行產品創新獎產品需求獎」。
2018年,工作室獨家推出的「期惠寶」套保工具,幫助近500家小微企業辦理商品套保3000餘萬元,有效規避價格波動風險,讓金融衍生產品惠及普羅大眾,榮獲中國建設銀行「2018年全行社會責任百優案例」。
2020年,疫情肆虐,工作室積極踐行數位化經營理念,創新推出「小微易銷」,藉助金融科技手段,通過匹配匯率市場波動行情與客戶外匯交易數據,累計完成近7000家匯率客戶側寫,針對性配置交易產品策略及服務方案,幫助企業更好地規避外匯市場波動風險,榮獲2020年江蘇省分行「新青年•金點子」創新大賽「金點子」大獎。
強兵是打出來的
「長富工作室」不僅是凝聚創新活力的新載體,也是培養青年英才的重要舞臺。
工作室現有團隊成員9名,學歷基本在碩士以上,專業素質過硬,其中3名成員入選總行金融市場條線智庫、專家庫,4名成員榮獲全國金融市場條線先進個人,平均年齡不到30歲。
這個團隊被省內多家媒體譽為 「特種連」「尖兵隊」。
「駿馬是跑出來的,強兵是打出來的!」工作室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人才培養計劃,以鍛鍊青年員工、充分發揮青年員工的衝勁、闖勁及創新主觀能動性為目標,形成了良好的講奮鬥、講奉獻、講情懷的團隊氛圍,不斷提高工作室成員的工作激情和業務素養。固定每周集體學習,國內外宏觀經濟、市場走勢、重大政策,並就創新過程中,遇到的「難坎」,開展「頭腦風暴」,多角度、深層次地進行研究。他們還以「接力傳承」的方式,安排成員輪流走上講臺,現場講授自己最「拿手」的新經驗、新想法,並進行現場點評,促進創新經驗共享交流。團隊成員每周獨立完成一篇市場深度分析,並常態化地獨挑大梁完成行內外課題研究。
「要求我們每個人能說會寫,還要能跑,雖然一開始不太適應,壓力大,但通過一段時間訓練,不說不寫不跑,反而不適應了。」團隊成員碩士研究生謝冰玉說。
小謝是2019年新畢業的大學生,在周長富的影響和指導下,虛心研學,研究能力快速提高,1年內2篇成果刊發總行金融市場研究專刊、1篇成果刊發《中國貨幣市場》,而且可以獨立地去跑市場了。
周長富帶領團隊成員解放思想、創新實幹,以新金融履踐服務實體經濟的金融使命。4年來,先後發表各類市場分析400餘篇,多篇研究成果刊登《新華日報》、江蘇省委《智庫專報》等諸多有影響力期刊。他們還聯合南京大學、省內匯鴻集團等知名企業打造共享研究平臺,從實踐的角度進一步深化金融市場研究分析,相互借智引智,將研究優勢轉化為提升產品創新能力的新動力,取得了較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全省金融同業、全國建行系統產生了較大影響力。
「以前以為勞模都是奮鬥在基層、歲數相對高的勞動者,你們更新了我們的觀念,原來勞模可以像你們這樣年輕,這樣高學歷。」一個客戶驚訝地說。
「榮譽屬於真正在競技上拼搏的人,長富工作室多年來一直堅持專業專注,守正創新,與時間賽跑,與時代同步,長富不愧是新時代的博士,長富工作室不愧是新時代的勞模創新工作室。」近日,省銀保監局統調查處與分行金融市場業務部、數位化辦黨建結對共建,相關負責人感慨地說。(鄧洪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