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民主拜物教?認為一切問題皆是因為沒有民主,而只要具備了民主,那一切問題就會自然、必然得到解決的,統統都是民主拜物教。
民主拜物教的經典表達是:人類總是面臨著巨大的罪惡和非正義,包括不義戰爭與壓迫、宗教迫害與信仰不自由、飢餓與貧困、種族滅絕與大屠殺,而只要建立正確的民主立憲制度,那麼這些極其嚴重的非正義將自然消失。像選舉民主、一人一票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府負責的說辭,只是這一經典表達的拙劣模仿和複製。
俞可平曾說,民主是個好東西,但趙汀陽卻說,一個殘酷的問題,好在哪裡?
「事實上,人們往往盲從地熱烈表揚各種看上去很美的價值觀的制度安排,其實根本不知道那些價值和制度到底好在那兒,同樣,人們也輕率地進行各種社會批評,其實也不知道社會到底壞在兒」,趙汀陽如是說。
其實,民主拜物教非但說不清民主到底好在哪,而且也弄不清民主究竟是什麼。他們完全不了解民主的功用。
在後冷戰時代,選舉民主的制度價值,更多地體現在政治權力的合法性確證上,也即是說,選舉民主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合法性機制,而非國家治理機制。合法性分多個層次,它既可以是民族國家內部的,也可以是世界體系層面的。
民主拜物教的根本錯誤在於,他們把正當的邏輯當成了實踐的邏輯,把別人精心準備的合法性論證當成了國家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某種抽象的意識形態表達當成了實際的歷史關係。一句話,他們安全不懂得知識的界限在哪裡。
民主拜物教不是沒有因果觀念,而是顛倒了因果聯繫。把民主視作發展與繁榮的原因,這種倒因為果的思維方式,就好比看到一個富豪整日遊山玩水、談情說愛, 立刻天真地認為一個人之所成功,是因為他成天吃喝玩樂。其實消費只是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和結果。
顯然,民主拜物教是一種高度專斷、封閉且排他的思維方式,它把原本多元而又具有無限可能的社會生活鎖閉為單線的邏輯程式。用其宗師哈耶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他們的謬誤尚不是在價值判斷上,而是在思維方法上。
第一,民主拜物教對一切問題的建構和思考,都沒有歷史維度,存在的只是價值觀和制度的預先框定。他們只是活在別人的概念當中,別人的觀念設定了他們過去和未來。因此,他們從來不是在現實地討論政治發展問題。
第二,民主拜物教將關於民主的理想模型混同於客觀實際,並用理想模型來評價客觀實踐。在他們看來,全部社會生活的本質是觀念的,所謂進步,就是不斷接近於觀念,而不管這個觀念是臆造的,還是偷竊的。
第三,民主拜物教直接將「解釋世界」等同於「改造世界」。在後冷戰時代不平等的世界體系中,合法性表現為一種強制性的力量。但問題是,這種保守、低趣、庸俗、顛倒、致幻的東西,帶來的只是秩序的破壞與顛覆,而非有意義之建設。
如果從民主拜物教來看待民主危機,那麼危機的含義就是合法性與治理的脫離。
這個世界體系是分中心和邊緣的,與之相印,合法性的生產和消費也是分等級的,因此,民主拜物教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對中心國家而言,由於其本身掌握合法性資源的生產,民主拜物教導致的問題,是合法性與治理的分離。這是歷史終結的宿命。民主危機說明,民主如果不能轉化為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理機制,那即便其積累的合法性資源再雄厚,最終也會有耗盡的那一刻。是為民主衰敗。
對於邊緣國家而言,由於其本身並沒有生產合法性價值的能力,只是在消費民主的合法性,因此其誕生的只能是一種最低層次的政治,也即無休止、無原則、無底線的權力鬥爭。他們沒有自己的歷史,也無所謂治理。而所謂的合法性,也是通過依附中心國家而被賜予的。是為民主失敗和民主崩潰。
啟蒙,可以從反思民主拜物教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