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主拜物教

2020-12-20 保國公

何為民主拜物教?認為一切問題皆是因為沒有民主,而只要具備了民主,那一切問題就會自然、必然得到解決的,統統都是民主拜物教。

民主拜物教的經典表達是:人類總是面臨著巨大的罪惡和非正義,包括不義戰爭與壓迫、宗教迫害與信仰不自由、飢餓與貧困、種族滅絕與大屠殺,而只要建立正確的民主立憲制度,那麼這些極其嚴重的非正義將自然消失。像選舉民主、一人一票能夠促進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政府負責的說辭,只是這一經典表達的拙劣模仿和複製。

俞可平曾說,民主是個好東西,但趙汀陽卻說,一個殘酷的問題,好在哪裡?

「事實上,人們往往盲從地熱烈表揚各種看上去很美的價值觀的制度安排,其實根本不知道那些價值和制度到底好在那兒,同樣,人們也輕率地進行各種社會批評,其實也不知道社會到底壞在兒」,趙汀陽如是說。

其實,民主拜物教非但說不清民主到底好在哪,而且也弄不清民主究竟是什麼。他們完全不了解民主的功用。

在後冷戰時代,選舉民主的制度價值,更多地體現在政治權力的合法性確證上,也即是說,選舉民主本質上是一種政治合法性機制,而非國家治理機制。合法性分多個層次,它既可以是民族國家內部的,也可以是世界體系層面的。

民主拜物教的根本錯誤在於,他們把正當的邏輯當成了實踐的邏輯,把別人精心準備的合法性論證當成了國家治理的方法和手段,把某種抽象的意識形態表達當成了實際的歷史關係。一句話,他們安全不懂得知識的界限在哪裡。

民主拜物教不是沒有因果觀念,而是顛倒了因果聯繫。把民主視作發展與繁榮的原因,這種倒因為果的思維方式,就好比看到一個富豪整日遊山玩水、談情說愛, 立刻天真地認為一個人之所成功,是因為他成天吃喝玩樂。其實消費只是一個人成功的標誌和結果。

顯然,民主拜物教是一種高度專斷、封閉且排他的思維方式,它把原本多元而又具有無限可能的社會生活鎖閉為單線的邏輯程式。用其宗師哈耶克的話來形容,這是一種致命的自負,他們的謬誤尚不是在價值判斷上,而是在思維方法上。

第一,民主拜物教對一切問題的建構和思考,都沒有歷史維度,存在的只是價值觀和制度的預先框定。他們只是活在別人的概念當中,別人的觀念設定了他們過去和未來。因此,他們從來不是在現實地討論政治發展問題。

第二,民主拜物教將關於民主的理想模型混同於客觀實際,並用理想模型來評價客觀實踐。在他們看來,全部社會生活的本質是觀念的,所謂進步,就是不斷接近於觀念,而不管這個觀念是臆造的,還是偷竊的。

第三,民主拜物教直接將「解釋世界」等同於「改造世界」。在後冷戰時代不平等的世界體系中,合法性表現為一種強制性的力量。但問題是,這種保守、低趣、庸俗、顛倒、致幻的東西,帶來的只是秩序的破壞與顛覆,而非有意義之建設。

如果從民主拜物教來看待民主危機,那麼危機的含義就是合法性與治理的脫離。

這個世界體系是分中心和邊緣的,與之相印,合法性的生產和消費也是分等級的,因此,民主拜物教會導致不同的結果。

對中心國家而言,由於其本身掌握合法性資源的生產,民主拜物教導致的問題,是合法性與治理的分離。這是歷史終結的宿命。民主危機說明,民主如果不能轉化為一種切實有效的治理機制,那即便其積累的合法性資源再雄厚,最終也會有耗盡的那一刻。是為民主衰敗。

對於邊緣國家而言,由於其本身並沒有生產合法性價值的能力,只是在消費民主的合法性,因此其誕生的只能是一種最低層次的政治,也即無休止、無原則、無底線的權力鬥爭。他們沒有自己的歷史,也無所謂治理。而所謂的合法性,也是通過依附中心國家而被賜予的。是為民主失敗和民主崩潰。

啟蒙,可以從反思民主拜物教開始。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拜物教
    拜物教成了一種路標,標記出時代的變遷,從商品拜物教、資本拜物教,到時尚拜物教,無一不是對有形物品的強烈佔有欲望。  而到了網際網路時代,當我們不再缺乏物質,被過多的信息環繞,精神的匱乏反而成了新的信仰。  無論是打著創業、創新的類傳銷,還是以網紅爆款為賣點的新品,都以各種方式給人以歸屬感。  這是一種物質滿足後的精神滿足。
  • 張維為《這就是中國》第十一期:「好民主才是好東西,爛民主只能是...
    所以我的結論很簡單,如果我們要談民主的話,一定要作一個區分,什麼是好民主,什麼是爛民主,什麼是壞民主,否則要出大問題的。 早在2006年的時候,我當時給《紐約時報》的國際版寫過一篇文章,談中國模式。也就是說,過去這種所謂法制,就是不管什麼,最後最高法院的決定你認同不認同都得接受,現在美國也動搖了。所以當時美國主流媒體譁然,認為美國總統候選人都準備挑戰美國法制,是不可思議的,說美國政治變得越來越像第三世界的政治了。
  • 大數據拜物教是一種什麼樣的陷阱
    大數據拜物教的方法論陷阱上海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副所長張雪魁研究員認為,大量的社會計算沒有把社會科學的知識和研究方法引入到社會計算的領域,比如對網絡心理的計算,把心理學問題抽象為生理學問題來計算,容易造成解釋性偏差等問題。而在計算社會科學研究中,出現了數據拜物教化的趨勢。
  • 「西方民主危機」到底是什麼意思
    美國大選,和近來受到熱議的「西方民主危機」究竟有什麼關係?柏林抗議活動的消息在網上引起了兩種反應:一方面,來自法國、英國、美國等地的網民表示支持,對經濟低迷和自由受到新的限制感到失望。另一方面,許多其他網民稱抗議者為「右翼極端分子」、「陰謀論者」,乃至直呼其「愚蠢」。
  • 鄭永年:新加坡有民主,而且是優質民主
    身在新加坡,感受著一個好社會帶來的安全感和舒適感,不免產生疑惑:這一切,如果不是民主帶來的,那是什麼帶來的?衡量民主,究竟用的是一把怎樣的尺子?強調新加坡經驗的中國,應該從中學習什麼?新加坡大選結果公布的第二天,本刊記者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採訪了鄭永年教授,請他談談他所理解和感受到的新加坡民主。
  • 謝長廷:大陸是特色民主臺灣是直接民主 和而不同
    謝長廷:當然政府有一部分責任,年輕人就是說,在這個現實上,就是在更多的,第一個更多的當然這種技能,減少競爭,因為你如果沒有什麼特長,你競爭不過。第二個就是說,忍受低薪,我認為這個是年輕人的一個,現在比較面對的。
  • 古希臘雅典當時的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但也因為過於泛濫的直接民主...
    古希臘雅典當時的政治制度是民主政治,但也因為過於泛濫的直接民主,被馬其頓王國消滅了。所以說,過於直接民主的危害對一個國家有什麼危害呢?雅典因為不夠民主:欺凌其它城邦,排斥公民以外的團體,不讓出生在雅典外的人加入公民,才會導致最終被淘汰。民主需要言行一致和徹底貫徹
  • 充滿鄉土氣息的"民主實驗"基層民主建設的改革創新
    浙江在線11月06日訊  浙江人的改革創新精神不僅體現在經濟發展領域,在探索基層民主建設方面同樣如此。  如今,在這片善於誕生「奇蹟」的土地上,無論是選舉村幹部,還是評議黨員、參與管理村務,都活躍著農民的身影。我省不斷從內容和形式上豐富「民主選舉、民主管理、民主決策、民主監督」的農村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的實踐。
  • 柏拉圖為什麼批評民主?
    其實,柏拉圖批評的民主,是經歷了雅典內裂和衰敗後,演化出的劣質化的民主。有兩個例子可以直接證明這種民主已經壞得令人匪夷所思了。第一個例子是雅典的公民大會居然頻繁地做出決議,要出錢招僱傭軍代替公民去打仗。這個決議有什麼不合理的地方呢?公民平等是古希臘民主的基本準則,每個公民平等地享有權利和義務,其中最重要的權利和義務就是當兵打仗。
  • 「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的威權主義民主
    這種填充下的印度式民主體制,就好像是塞過了威權主義內瓤的民主體制,要以現代民主國家的概念理論去理解,那屬實是為難。 一個西瓜挖掉果肉填上香蕉,再切開,你說它是西瓜呢,還是香蕉呢。
  • 張維為做客東方衛視:通過東西方對比,解讀什麼是中國的人民民主
    比方說民主問題,西方主流話語一直說西方民主、中國不民主,其實這個情況可能正好相反,中國更加民主,可能更接近真正的民主。而西方民主本身可能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這裡我覺得首先要簡單界定一下,什麼是民主。實際上中西方在這個問題上有不同的認知,我想多數中國人會認為民主就是人民當家作主。至少到今天為止,多數西方人還是認為民主就是選舉民主,或者叫代議制民主。
  • 早期阿拉伯人知識比較貧乏,面對自然現象,阿拉伯人信奉了拜物教
    早期阿拉伯人知識比較貧乏,面對自然現象,阿拉伯人信奉了拜物教   大家好,歡迎大家閱讀小編的文章。阿拉伯半島的主要居民是阿拉伯人,另有少量的外來移民。半島南北兩端的阿拉伯人由於生態環境不同,社會生活狀況有明顯的區別。位於半島西南部的葉門地區,距海近,雨水充足、土地肥沃、適宜耕種。
  • 柏拉圖為何憎恨民主?
    但是,這個人不能算是被告,因為他沒做什麼錯事,只能當作一種預防措施,防範深受百姓歡迎的人。」卡爾·波普爾在《二十世紀的教訓》(The Lesson of this Century)中的這番話提醒我們,對於民粹主義者應有的警惕。從這個意義上而言,「多數人永遠是對的」並不能被視為民主的原則,當年希特勒在奧地利獲得了90%選票就能驗證這一點。
  • 託克維爾論美國民主建成的條件,墨西哥為啥搞民主失敗?
    還是來介紹這本《論美國的民主》。這本書分上下兩卷,上卷是介紹美國的社會環境和政治制度,就是美式民主如何得以建立、如何發揮作用、受到什麼條件的制約、它本身有哪些優勢,又有哪些局限。下卷是講美國的民主如何對美國人和美國社會發生影響。如果簡單點說,託克維爾在上卷要回答的問題是:美國的民主是如何被塑造成這個樣子的,下卷要回答的問題是:這個民主制度又是如何塑造美國人和美國社會的。
  • ...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
    原標題:2020年直接用於美國總統和國會議員選舉的費用將超過140億美元,是2016年大選的兩倍多——被金錢綁架的民主玷汙了「民主」二字激烈程度堪比貼身肉搏的美國2020年總統和國會選舉雖已塵埃落定,但餘波遠未平息,除兩黨纏鬥仍在繼續外,競選背後的巨額開支也讓人質疑所謂「民主」選舉的「含金量」。
  • 臺灣民主的真相是什麼?
    為一己私利,造成兩岸民眾反目,這叫哪門子民主?當前情況下,以技術官僚示人的臺灣疫情部門主管陳時臺,刻意汙名化大陸口罩、大陸疫苗,使用汙名化肺炎名字,比島內其他政客更為可惡。民進黨的邏輯矛盾還在於,他們一方面汙名化大陸體制,另一方面又告訴民眾大陸人想要統一臺灣是「阿公臆造」的,同時又對他們眼中可以訴說的對象明目張胆的歧視,說白了就是渾水摸魚撈政治資本。
  • 蔡英文稱民主政治沒有一黨專政 柯文哲:你的民主和大家不一樣
    針對罷韓後的島內政治影響,臺北市長柯文哲9日在議會備詢時表示,已經到「一黨專政了」,引起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10日下午回擊「民主政治沒有一黨專政。」柯文哲10日晚再補充,民進黨對臺灣手足黨同伐異、非我族類從不手軟,只要不同調就是破壞團結、「中共同路人」,「這是民主嗎?還是你的民主和大家不一樣。」針對高雄市長韓國瑜被罷免的議題,國民黨議員王鴻薇在質詢時詢問柯文哲,罷韓對於臺灣民主政治、政黨版圖的關鍵性影響,臺灣進入一黨獨大的狀態。柯文哲則認為,是已經到一黨專政了。
  • 夏鑄九 | 古村落:拒絕「拜物教」式保存
    把東西絕對化、物化、形式主義化,馬克思說,這個叫作「拜物教」, 這是在《資本論》第一章提到的觀點。 物跟人,建築跟蓋房子的師傅、跟裡面住的人,是沒有辦法分開的。明代的《園冶》說:「三分工匠,七分主人。」蓋園林的時候,主人是有很多想法的,他把自己腦筋裡的想法說出來,跟當年的工匠師傅是可以溝通的。
  • 冰島民主議會的集會地點,冰島的民主議會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議會
    這個國家公園,位於二個重要位置,一,它是冰島的民主議會的集會地點,而冰島的民主議會是世界上最早的民主議會。二,它位於冰島大裂谷,是歐亞板塊與美洲板塊的分界處。該國家公園不收門票,自駕車停車費500當地幣.購票後將單據放在車前玻璃內即可,這裡的洗手間是收費的,每人每次200當地幣。
  • 臺灣民進黨正打著「守護民主」的旗號反民主
    (圖片來源:臺媒)臺灣的民進黨的全稱是民主進步黨,其黨名似乎具有追求民主進步的意涵,也賦予其追求民主進步的使命;而且該黨一直以「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當作口頭禪;其實際領導人蔡英文更是把「捍衛民主」或者「守護民主」掛在嘴邊,就連她爭取網絡社群的支持都要說:「目的只有一個,讓我們一起守護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