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圖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北京9月2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今天上午,國家圖書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發布會」,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
-
日本人看「九一八」:什麼時候日本要幹預中國統一,中日就有可能生戰
」日本右翼女學者宮脅淳子在《世界史中的滿洲帝國和日本》(W∧C株式會社出版,2010年10月第一版)中指出:導致「九一八事變」的是中國軍隊殺害中村震太郎大尉事件。日本學者小林英夫在《「滿洲」的歷史》(株式會社講談社出版,2008年11月第一版)中指出:日本發動「九一八事變」的時候,奉天軍閥的主力集結在長城線以南,殘存的留守部隊分散在東三省內,構成一個巨大的「空白」。日軍曾多次進行夜間訓練,事變發生時用24英寸的榴彈炮炮轟奉天城,這種夜襲和威懾性的炮轟,對於奉天軍來講都是乘「虛」而入的。這種做法不僅壓住了張學良的軍隊,也讓奉天百姓陷入恐怖之中。
-
張俊義:「九一八」事變後美國官方對事變真相的調查——漢森...
[1]「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軍方和政府為了避免其侵略行為招致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多次對外發表聲明,稱事件系由中方引起,日方的行動是出於自衛和保護日本在東北的利益。而中國的國民政府則針鋒相對,通過各種場合,以聲明、照會和私人談話的形式,揭露「九一八」事變的真相和日本妄圖侵佔獨霸我東北三省的事實。
-
國家圖書館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
9月2日,國家圖書館舉辦「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5周年暨抗戰文獻整理成果發布會」,發布「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侵華日軍細菌戰檔案彙編》等文獻整理成果。「日本細菌戰資源庫」以國家圖書館從海外徵集的日本細菌戰檔案為基本素材,對原始文件進行逐頁整理標引後建成。內容包括日本細菌武器研究與試驗、日本對華實施細菌戰、日本使用活人進行人體試驗、日軍針對戰俘及平民的暴行、盟軍對日本涉細菌戰科研人員和軍人進行調查、盟軍關於組織戰爭罪行審判等方面的史料1萬餘頁。
-
又臨九一八,「九一八事變」知識點,我們更不敢忘
1931年,日本軍部秘密制訂了有關侵略我國東北的方針、步驟和措施。在完成了發動侵略戰爭的周密準備之後,日本帝國主義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揭開了對中國、進而對亞洲及太平洋地區進行全面武裝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高考歷史高頻考點:「九一八事變」原因1.
-
九一八事變,如果張作霖還在,30萬東北軍能否阻止日本侵略中國?
1931年9月18日,日本人為了發動侵略中國的戰爭,製造了九一八事變,由於當時的南京國民政府和主持東北地方軍政事務的張學良都奉行不抵抗的策略,致使日本人在不到一天的時間裡,就佔領了瀋陽市,在一周之內,就控制了遼寧省和吉林省的20餘座城市,在4個多月以後,東北三省則全部淪陷。
-
【瀋陽紅遊】奉天瀋陽館
【瀋陽紅色文化之旅】106站——奉天瀋陽館 八一紅旗 2月5日 「九一八」事變策劃地被發掘 曾是瀋陽最豪華建築 位於奉天附屬地琴平町12號(現中山廣場西側),館主田實久次郎,日式旅館。「九一八」事變之前,日本關東軍司令部的一些戰爭指令,殖民統治政令都是在這裡策劃形成的,這裡還一度成為關東軍特務機關,它見證了日本關東軍侵佔瀋陽期間的罪惡行徑。
-
"九一八"寫給臺灣:你也是母親的"割肉"之痛
1935年,日本為統治臺灣40周年舉辦紀念博覽會,以炫耀帝國侵略偉業。由日本關東軍扶持的「偽滿洲國」溥儀政權贈送一對銅牛作為賀禮。這對銅牛原本放在紀念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的臺灣神社大門前。仿佛預示日本殖民者末日即將到來,1944年,臺北神社毀於大火,這對銅牛也漸漸流落到臺灣博物館門前。偽滿洲國成立於1932年。
-
甲午戰爭前日本間諜活動猖獗 曾情報編輯出版
甲午戰爭前日本間諜活動猖獗 曾情報編輯出版 2014-11-19 14:59:07作者:責任編輯:宋宇晟 中日甲午戰爭1894年7月25日爆發,8月31日李鴻章給德璀琳寫了一封信,揭露日本間諜在天津及沿海偵探軍情活動
-
明清檔案解密臺灣史:被割讓給日本就在字裡行間
《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共5輯、110巨冊完工,發起人吳密察(右)強調,「上天堂」前完成這龐大工程讓他沒有遺憾,遠流發行人王榮文(左)則表示能投入該計劃與有榮焉(臺灣中國時報圖)中新網10月29日電 由臺灣「文建會」、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大學圖書館、遠流出版合作的《臺灣史料集成》計劃啟動7年來,已累積逾1.8億字史料,其中《明清臺灣檔案彙編》110冊已全數完工。計劃負責人成大教授吳密察表示,多達1.4億字的資料,將讓研究臺灣史的史料基礎完全改觀。
-
九一八!九一八!昨晚香港發生了這一幕...
↓↓↓是平靜的一天——1931年9月的奉天(瀋陽),天氣已經微微轉涼。生活在奉天城裡的人們,茶餘飯後討論著家長裡短,一切顯得祥和而平靜。這在那時的中國是很難見到的一種景象。在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東北,因其肥沃的土地和獨特的地理位置,百姓生活相對富足安定。
-
李淑娟著《日本殖民統治與東北農民生活(1931~1945年)》出版
出版時間:2014年8月 內容簡介九一八事變後,日本統治東北期間製造的一切暴行、對農民土地的大量佔有、對糧食等農產品的掠奪、對勞工的強制徵用、鴉片毒化政策的實施、日本「移民開拓團」的建立、苛捐雜稅的實施等,給廣大農民帶來深重災難,使農民貧困達到極點,加速了農村的破產進程。
-
探訪「北大營」、「柳條湖」-九一八事變發生地
對於「九一八」,我們都應該知道。來瀋陽,有必要到九一八事發地看看。觸摸那段歷史,感知沉重歲月。九一八「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一九三一年九月十八日夜,日本關東軍在瀋陽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
為了不能忘卻的紀念:九一八!九一八!九一八!
昨天是「九一八事變」八十六周年紀念日。上午九點十八分,各大城市警報相繼響起,提醒世人勿忘國恥!在八十六前的今天,日本侵略者發起了「九一八事變」侵佔了東北三省,揭開了我國十四年抗戰的血淚史!十四年的浴血奮戰,幾千萬的同胞血淚都提醒著我們:勿忘國恥!警鐘長鳴!
-
日本侵華戰略演變:從第一次進犯臺灣到'九一八'
三是日本駐奉天總領事館,它以外交為掩護,從事各種秘密的特務活動。 三、「欲徵服世界,必先徵服支那」的《田中奏摺》出籠始末 1927年6月27日至7月7日,日本首相田中義一在東京主持召開了「東方會議」,主題是商討如何加快推進侵略中國的「大陸政策」的策略、步驟等。參加會議的有:外務省政務次官森恪、日本駐華公使芳澤謙吉、關東軍司令官武藤信義陸軍上將、陸軍次官火田俊六等。
-
明清檔案解臺灣史:英國人罵「矮小的日本公雞」
《臺灣史料集成:明清臺灣檔案彙編》共5輯、110巨冊完工,發起人吳密察(右)強調,「上天堂」前完成這龐大工程讓他沒有遺憾,遠流發行人王榮文(左)則表示能投入該計劃與有榮焉。(臺灣中國時報圖)中新網10月29日電 由臺灣「文建會」、臺灣歷史博物館、臺灣大學圖書館、遠流出版合作的《臺灣史料集成》計劃啟動7年來,已累積逾1.8億字史料,其中《明清臺灣檔案彙編》110冊已全數完工。計劃負責人成大教授吳密察表示,多達1.4億字的資料,將讓研究臺灣史的史料基礎完全改觀。
-
夜讀|國破山河在——九一八事變背後的政治角力
回望歷史,會發現三股力量的角鬥一直貫穿在九一八事變的前後——雖然著名的田中奏摺早就昭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但其後的發展卻遠遠複雜得多。積極籌劃和推動事變爆發的,是關東軍以板垣和石原為首的少壯軍官。他們大多認為日本的政治高層和軍事高層老朽腐敗,日本需要迅速發動戰爭,把滿蒙變成自己的殖民地。
-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簡介50字100字 918事變發生於哪一年 九一八事變發生在1931年9月18日。 勿忘918 50字簡介 九·一八事變,又稱奉天事變、柳條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是日本帝國主義侵華的開端。 1931年9月18日,日本駐中國東北地區的關東軍突然襲擊瀋陽,以武力侵佔東北。 9月18日,日本製造「柳條湖事件」,發動了侵略中國東北的戰爭。
-
九一八事變後瀋陽九君子冒死向國聯遞交日軍罪證
比如,日軍把持偽滿洲國財政的證據布告,貼在財政廳大門前,那裡時刻有日軍站崗。負責拍照此證的畢天民,偷偷爬到對面一家商號房頂,長時間等候陽光直射到布告才拍照成功。「愛國小組」秘密奮鬥了40多天,搜集到幾百份珍貴材料,最後經整編,形成了一份400多頁的英漢雙語彙編文件,包括九一八事變後日軍在東三省到處殺戮百姓、肆意侵犯中國主權及日軍一手炮製偽滿洲國等內容。他們準備將此文件交給調查團團長李頓。
-
惡之花開在這裡——訪"九一八事變"日軍密謀地"大和旅館"
原標題:惡之花開在這裡——訪"九一八事變"日軍密謀地"大和旅館" 提起九一八,瀋陽人都會想起「柳條湖」「北大營」,那是「九一八事變」爆發時炮火連天的地方。多數人並不知道,一座建成於1929年的西式老建築與「九一八事變」的密切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