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土豐盛——開州區漢代文物展·陶器

2020-12-16 巴渝圈

編者按:陳敏爾在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會議上強調,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近期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決策部署,更加科學精準有效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切實做到各級領導幹部工作責任、各類公共場所機構健康管理、全體市民防護意識不放鬆,切實做到企業復工達產、社會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要抓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早日全面步入正常軌道,為今年全市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創造條件。開州博物館將在積極準備對外開放的同時,在前期推出的線上展覽基礎上,繼續高質量推送館藏精品文物展示,為市民提供最貼心的服務,為決戰疫情防控和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油鼓勁!

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漢土豐盛——開州漢代文物展·陶器」。

漢 土 豐 盛——開州漢代文物展 · 陶器

漢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王朝。開州地處長江支流小江流域,境內山巒疊嶂,溪流縱橫,在農耕時期的漢代,既無長江主幹道之艱險,又無徵戰之頻繁,很適合農耕漁獵發展,自然成為秦漢時期三峽地區較為富庶的地方。

由於地理環境的獨特,南有鐵峰山為屏障,北有大巴山橫亙,東有長江為天塹,又非建制所在地,直至戰事頻繁的三國時期,開州這塊地方仍然未能受到戰事的侵擾,加之境內水系發達,土地肥沃,社會經濟發達。三國時期蜀主劉備正是看中了這一點,在建安二十一年劃朐忍西北部以「漢土豐盛」為由置漢豐縣,其主要用意就在於藉助開州的農耕文化的發達,讓開州成為他一統中原的大糧倉。正式開啟了開州獨立建制的歷史起點。

開州漢代文物遺存眾多,尤以紅華崖墓的出土最為豐富。無論是青銅器還是瓷器、陶器都有很多的經典器物,還包含許多國家珍貴文物。兩漢時期的開州已被塵封近兩千年,考古工作者在竹溪鎮紅華村、漢豐街道雙河村、渠口鎮桃坪村、豐樂街道迎仙村、趙家街道古墳包、厚壩鎮廟坪陳家灣等地發掘了大量的漢代墓葬遺蹟,出土了較多青銅器、陶器等文物遺存,這些藏品集中展示了漢代開州物質生活的富有,社會生活的繁榮,也體現出漢代工藝技術的高超水平。歷史的烙印如此明顯,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漢代開州的社會生活風貌。

此次我們推出的線上展覽「漢土豐盛——開州漢代文物展」,使觀眾足不出戶也可以盡情領略開州博物館館藏漢代文物的風採。

漢 代 陶 器

開州漢代生產的陶器以泥質灰陶為主,砂質灰陶較少,也有一些紅陶和黑、灰皮陶。工藝吸取了原始瓷器器表著釉的經驗,創燒了以銅為呈色劑的低溫鉛釉陶器。常見的日用陶器有甄、釜、碗、杯、缽、甕、罐、壺、缸等。紋飾多繩紋、弦紋和劃紋。隨葬的陶明器,其中除一部分實用器,絕大多數器形仿製商周青銅器和漆器。常見有灶、鼎、釜、瓶、豆、缽、罐、敦、盒、壺、鍾、盆、甕、壇、困、倉等。陶器組合,西漢早期墓內多鼎、敦(盒)、紡、壺;中期多鼎、敦(盒)、壺、倉、灶、甕、盆、碗等;晚期有鼎、敦、壺、倉、灶、罐和陶井、燻爐、釜、瓿、燈、盤等。東漢早期墓隨葬明器減少,或有鼎無敦,或有敦無鼎,增加了盒、案、耳杯、勺等。東漢中期墓鼎和敦已不見,而家畜、家禽等陶俑增多。東漢晚期墓內陶困罕見,而樂舞、百戲、樓閣、倉房、磨房、臼房、豬圈增多。

開州漢代陶器,渾厚、規整、精巧、均衡,稜角分明,有的模仿動物形象,實用而生動。其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都是非常重要的。

器物品鑑

重慶市開州博物館

主 編:王永威

副 主 編:劉炳束

責任編輯:袁航敏

相關焦點

  •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州區慶祝活動開幕
    2020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州區慶祝活動開幕 2020-09-23 18:52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開州區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豐收節活動今天啟幕
    今(23日)天,開州區2020年「慶豐收迎小康」——漢土豐盛看今朝,三江三裡迎小康豐收節活動在福德村盛大開幕!各種土特產等你來品,鄉村好風景等你來賞!活動開始前,開州區區委書記冉華章和區長蔣牧宸一起出席,參觀了豐收節農產品展示區的各種特產。
  • 香港漢代文物大展
    為紀念香港李鄭屋漢墓發現60周年,增進內地與香港文化交流,由中國文物交流中心與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香港歷史博物館承辦的
  • (美圖)「漢代諸侯王系列展」重磅回歸!354件精品文物亮相南博
    今天(6月5日),「齊魯漢風」展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以下簡稱「南博」)開展,展出來自山東博物館等八家單位收藏的精品文物共354件,分別出自十餘座山東漢代諸侯王墓。展品包括一級文物45件,二級文物49件,三級文物64件,匯聚了山東出土的漢代文物之精華。本次展覽將持續展至9月5日。
  • 文物鑑賞|漢代圓盤聯三釜銅灶
    經對出土地點調查,發現有古墓的殘跡和少量漢代陶器碎片。後來,經省、地專家對這件青銅器進行研究後認為,這是一件罕見的漢代炊煮器,根據其特殊形制,命名為漢代圓盤聯三釜銅灶。 釜灶為青銅質,系九塊範鑄造,用一個圓盤將三個大小一致的釜品字形聯結,結構奇特,至今還是出土文物中獨一無二的孤品。
  • 駐法國大使翟雋在「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開幕式上的致辭
    法比尤斯部長,佩勒蘭部長,勵小捷副部長,女士們、先生們:祝賀「漢風-中國漢代文物展」在巴黎開幕!習主席指出:「漢代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留下了無數體現中華文明特質的珍貴文物,相信中國漢代文物展將為增進法國人民對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的了解作出貢獻。中法分別是東西方文明的重要代表,兩國加強文明交流互鑑,有助於夯實中法關係民意基礎,有利於促進中華文化和法蘭西文化交相輝映,有利於推動世界文明多樣化發展。」
  • 開州區亮相2020文旅會 推四條精品旅遊線路
    此次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繼續升溫「雙曬」效應,開州區組織共10餘家文旅企業商家現場參展,推出開州舉子園、開州盛山植物園、童話森林王國等景區旅遊優惠票,現場將開展文旅推介、開州漢繡現場體驗、特色歌曲樂器表演、幸運抽獎等互動活動,為參展市民帶去開州文旅好禮。
  • 重慶第七屆文化產業博覽會開州區參展企業及商品簡介
    開州——三峽美麗濱湖城市開州區,一座坐落於重慶東北角的三峽美麗濱湖城市。茗門閨繡開州漢繡開州區陽記農副產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5月4日,主要經營祖傳特色皮蛋,以及蛋類加工。盛山植物園桂花酒   開物堂創辦於1996年,取意天工開物,又喻開州豐物,漢土豐盛。
  • 國家一級文物漢代陶樓亮相德州市博物館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夢晴 通訊員 宮凱10月2日上午,國家一級文物漢代四層綠釉紅陶樓正式亮相市博物館第二展廳陶樓展區,此陶樓出土於寧津縣,是目前市博物館最大體量文物,系出土42年來國內第一次展出,吸引了百餘名市民前來參觀。
  • 天津博物館漢代文化巡禮 展出神秘金縷玉衣
    圖片來源:北京青年報    新華網天津2月7日專電(記者王曄彪) 春節開始,天津博物館舉辦的「金縷玉衣特展——漢代文化巡禮」展覽展出了漢代書法、陶器、青銅器、玉器等各類漢代物質文化遺存百餘件,其中堪稱「漢代最為著名的出土文物——金縷玉衣」是整個展覽中的最大亮點。
  • 重慶市開州區博物館展現開州文明活動綜述
    ,重慶市開州區文物管理所、重慶市開州博物館、重慶市開州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辦的「史述開州、活化遺產」系列活動在重慶市開州區舉子園舉行。活動一史述開州——建制1800年特展為了讓市民直觀深入的了解開州歷史,傳承開州文化,增強文化自信。
  • 廣州考古文物之美|漢代珠飾:琥珀雌雄對獅
    這是廣州目前發現唯一一對可辨性別的漢代獅形珠飾。這一對琥珀獅僅僅是2000年發掘的廣州恆福路銀行療養院M21出土的一大串極其精美、種類繁多的珠飾中的2顆。那麼,這樣一串精美的珠飾是什麼樣子呢?讓我們來一睹它的真容:
  • 漢陽陵28件(組)珍貴文物亮相香港文物大展
    三秦都市報 - 三秦網訊(記者 趙爭耀 實習生 李文博)6月23日晚,香港迄今最大規模漢代文物展————「漢武盛世:帝國的鞏固和對外交流」在香港歷史博物館開幕,160多件(組)珍貴文物亮相,展示中國歷史上王朝維持時間最長的大一統王朝
  • 阿克蘇博物館的陶器,是龜茲歷史文化發展的實物佐證
    中原文化對西域的影響原則上說是從漢代開始的,張騫出使西域就證明這一點,畢竟這是一種官方行為,其實比漢代還早的時期就有內地的商旅及探險家到西域了,那時他們已對西域或多或少都產生了影響,只是在漢代逐步奠定了中央對西域的統治,唐代達到高峰,如今這些陶器就能佐證一切。
  • 搖錢樹、大銅馬、陶俑……文物組團「出遊」 涪城漢韻迴蕩太湖邊
    要想了解古時綿陽的風土人情、歷史底蘊,博物館裡陳列的文物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近日,「涪城漢韻——綿陽市博物館藏漢代文物精品展」正在無錫博物院展出,70餘件文物向無錫市民生動地勾勒出漢代綿陽的生活萬象。文物走出去,文化交流活了起來。
  • 西安市民向陝歷博捐贈27件文物藏品 漢代陶罐曾被當花盆
    從新石器時代一直到現代,西安市民宋成飛一次性向陝西歷史博物館捐贈了27件文物和珍貴藏品,而這些文物在被收集之前可謂「經歷坎坷」,有漢代陶罐被當成花盆用,有的是在廢品站裡發現的……5月8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向他頒發了捐贈證書。
  • 到此一遊|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開園,這些文物不要錯過
    地點: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亮點:博物館、文創產品9月23日,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公園正式開園,位於南昌市新建區東北部,距離城區約40公裡,遊客可以通過網上預約前往參觀。海昏侯國遺址是我國目前發現的面積最大、保存最好、格局最完整的典型漢代列侯國都城聚落遺址。公園內最引人注目的是海昏侯國遺址博物館,建築設計靈感源於劉賀墓中多次出現的龍形圖案,博物館的南主入口廣場延伸至水面之上,長168米,象徵海昏侯國168年的歷史。
  • 西安漢墓出土罕見漢代玉衣 蒸餾器震驚學者(圖)
    [提要] 西安市張家堡漢墓群公布的考古報告稱,經過2007年上半年對墓群的挖掘,共發現漢代墓葬440餘座,出土各類文物近  西安出土罕見漢代玉衣  張家堡440餘座漢墓出土各類文物近3000件  本報訊 (記者 周豔濤) 罕見的玉衣、大體積的釉陶器、造型奇特的銅蒸餾器,這些珍貴的文物出土於西安市北郊張家堡漢墓群。
  • 走近漢代海昏侯國
    『金色海昏——漢代海昏侯國歷史文化展』中看到。」南昌漢代海昏侯國遺址管理局局長彭印䃂介紹,「金色海昏」是歷次海昏侯展覽中,面積最大,展線最長,展出文物最多,展示手法最豐富的一次。 「金色海昏」以夯土的「黃」、漆器的「紅」與「黑」為主色調,展陳手法上採用主題式設計手法,復原了氣勢雄壯的西漢王侯出行車馬儀仗,還有恢宏大氣的禮樂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