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創網」漢代圓盤聯三釜銅灶
經對出土地點調查,發現有古墓的殘跡和少量漢代陶器碎片。後來,經省、地專家對這件青銅器進行研究後認為,這是一件罕見的漢代炊煮器,根據其特殊形制,命名為漢代圓盤聯三釜銅灶。【廣東匯縱】釜灶為青銅質,系九塊範鑄造,用一個圓盤將三個大小一致的釜品字形聯結,結構奇特,至今還是出土文物中獨一無二的孤品。
-
漢土豐盛——開州區漢代文物展·陶器
開州漢代文物遺存眾多,尤以紅華崖墓的出土最為豐富。無論是青銅器還是瓷器、陶器都有很多的經典器物,還包含許多國家珍貴文物。兩漢時期的開州已被塵封近兩千年,考古工作者在竹溪鎮紅華村、漢豐街道雙河村、渠口鎮桃坪村、豐樂街道迎仙村、趙家街道古墳包、厚壩鎮廟坪陳家灣等地發掘了大量的漢代墓葬遺蹟,出土了較多青銅器、陶器等文物遺存,這些藏品集中展示了漢代開州物質生活的富有,社會生活的繁榮,也體現出漢代工藝技術的高超水平。歷史的烙印如此明顯,從一個側面表現了漢代開州的社會生活風貌。
-
漢代陶灶陶釜欣賞
筆者在收藏、研究歷代明器時,偶然收藏到一件漢代陶灶和一件陶釜,現與大家共賞: 單火眼灰陶釜:陶釜為泥質灰陶,高10釐米,直徑20釐米,整體呈扁圓形,有點像「飛碟」,又像兩個對扣在一起的盤子。陶釜的圓形周邊有出沿1.5釐米,上方有一圓形灶眼,直徑6.5釐米,下方有三個獸腿形彎足。
-
詩詞裡賞文物——釜
詩詞裡賞文物——釜 上部為釜,廣口圜底,下部為灶,圓口平底,底部有低矮的足釘。側壁開一個上窄下寬的方形口,直通灶的內部。釜灶兼具炊器與燒灶的功能,烹飪時可以直接在灶內生火,於釜內烹煮。由於體積不大、搬運自由、使用簡便,釜灶得到人們廣泛接受和普遍認可,不斷得以沿用。龍山時期,出現了將釜、灶連為一體,合二為一的造型。
-
【館藏文物】漢代青銅蒸餾器
漢 鋪首銜環銅蒸餾器通高34釐米;口徑26釐米柳州博物館藏
-
漢代的銅燈
例如,1974年河南三門峽上村嶺出土的戰國坐人漆繪銅燈,通高48.9釐米,由坐人、燈柄和燈盤三部分通過分鑄鉚接而成。坐人表情沉靜肅穆,偏髻束冠、身著長袍,腰系寬帶,兩臂平伸,手握「丫」形燈柄,上託圓環形燈盤;其表面原有漆繪,現只留下少量痕跡。2002年湖北棗陽九連墩出土的戰國立人銅擎燈,通高24.8釐米。
-
香港漢代文物大展
「漢武盛世」展從全國14個省36家文博單位精心挑選出162組(件)珍貴文物參展。其中,西漢時期的金縷玉衣是目前中國出土金縷玉衣中年代最早、玉片最多、工藝最精的一件;南越國第二代國王趙眜所有的「文帝行璽」龍鈕金印,則是目前考古發現最大的一枚西漢金印。還有鹹陽出土石天祿及石闢邪、西安漢長安城遺址出土銅羽人等大量的精美文物,為香港人民帶來視覺上的饕餮盛宴。
-
美的推出圓灶釜電飯煲:香甜柴火飯隨時可享
鑑於此,美的推出了美的MB-WFS4017TM圓灶釜電飯煲。圓灶釜設計 米飯香甜不是夢美的圓灶釜電飯煲突破性的採用圓灶釜設計,運用圓灶釜,導熱度更高,米飯熟化度提升了18%,保證米飯粒粒晶瑩剔透無夾生;圓灶釜設計相較於傳統的電飯煲鍋底的受熱面積增大了20%,讓米飯充分翻滾,受熱均勻,營養得以充分釋放;米飯的膨脹度提升了20%,大火力持續加熱,使米飯充分膨脹,做出香甜米飯不再是問題。
-
儋州驚現漢代四耳銅鼓 承載海南與大陸的文化脈絡
三道弦紋為筋,將銅鼓鼓身牢牢鎖住,增加了鼓身的厚重感和堅實感。從其外觀造型和紋飾特徵初步推斷,應屬漢代北流型銅鼓。 儋州出土的銅釜殘件 春江河水現銅鼓 2011年一個夏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剛剛照耀在春江河上,儋州市白馬井鎮學村的一位村民像往常一樣
-
一鍵柴火飯煲出家的味道 美的圓灶釜電飯煲秒殺
美的WFS4037電飯煲拉絲的不鏽鋼機身設計既美觀又精緻,同時七大烹飪功能設計,全面滿足您的烹飪需要,人性化的輔助功能,為使用帶來更大的便利,並通過圓灶釜內膽的設計,烹飪效率更高,做出的米飯更加營養美味,是一款性價比高的產品。美的WFS4037電飯煲為2.5mm加厚內膽,夠厚實,容量為4L。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唐武則天時期,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金印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璽印的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
-
來個美的匠銀圓灶釜電飯煲
不過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上市便出現了能在家吃柴火飯的電飯煲,那就是美的MB-FB40Easy501圓灶釜電飯煲。這款電飯煲內置匠銀圓灶釜內膽,可以使米飯更勻更透更香甜,吃著就和農村的柴火飯一樣香。不僅飯煮得香,電飯煲的外形設計也是時尚耐看,讓普通的廚房能多上一道靚麗風景線。操作起來也很方便快捷,即使是買給上了年紀的父母用也能輕鬆操作。
-
北京考古新發現漢代窯址 擺放整齊青磚極為少見
該項目用地面積約63萬平方米,已完成考古勘探32萬平方米,探明各類古代遺蹟370處,其中漢代至明清墓葬338座,漢代窯址32座。 出土各類文物300餘件套 為了保證考古工作不影響建設項目進度,考古發掘工作同時開展。
-
雙圓灶釜,高效快煮?美的雙膽電壓力鍋測評
雙圓灶釜,分工明確不串味這款美的雙膽電壓力鍋精心配備了兩個不同的內膽分工合作,其中匠銅圓灶釜,適合煮飯、熬粥,能保證米飯粒粒分明,口感Q彈香嫩,不糊不粘鍋,而搪瓷圓灶釜則適合用來烹飪菜餚,煲湯燉肉——它煲湯香濃入味,清而不淡,燉肉汁濃肉香,肥而不膩。此外,它的雙內膽分開使用還可以防止食材串味,讓你輕鬆烹飪出原汁原味的美食。
-
上伯官「漢代城址」解密:專家認定系「玄菟郡」
一塊醒目的牌子上,給出了肯定的答案:「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瀋陽四環快速路BT工程六標段/上伯官漢代城址考古發掘工地」。人們還要發問:這荒郊野外的,咋會有漢代城址?這漢代城址到底是咋回事?且聽專家一一道來。 上世紀60年代,考古專家關註上伯官 東陵區汪家街道辦事處上伯官村一帶,早就進入了考古專家、史學專家們的視線。
-
漢代燒烤吃什麼,怎麼吃?上海博物館新展再現漢代烹飪工具和食材
8月6日,「荷浦珠還——荷蘭倪漢克新近捐贈文物展」在上海博物館開幕。本次展覽將集中展示倪漢克先生近年來向上海博物館捐贈的青銅器、陶瓷器和牙雕精品等珍貴文物54件。展覽將於次日正式對外開放,並持續至10月18日。
-
遊徐州漢畫像石藝術館,看漢代珍貴文物!讓人眼花繚亂!
《山海經·大荒西經》云:《有五採鳥三名:一曰皇鳥,一曰鸞鳥,一曰鳳鳥》鳳鳥為鳥中之王,是幸福吉祥的象徵,見則天下安寧。畫面左刻青龍,其尾下拖;右上角為人首蛇軀圖像。畫像石不僅是漢代以前中國古典美術藝術發展的顛峰,而且對漢代以後的美術藝術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在中國美術史上佔有承前啟後的重要地位。
-
洛陽工地上挖出的鏽鐵罐 竟是漢代鐵釜
曹植這句詩中的釜到底長啥樣?18日,伊濱區諸葛鎮的梁先生將一個鏽鐵罐送到了市文物局。經專家鑑定,這個鏽鐵罐其實是一個漢代的鐵釜。 挖出的鏽鐵罐,被隨手扔一邊 梁先生是一個施工隊的負責人。今年9月,在伊濱區諸葛鎮鋪設熱力管道時,梁先生帶著施工隊開挖路面。
-
[德州]境內尚屬首次發現 唐代六板耳鐵釜及鍘刀
唐代六板耳鐵釜及唐代鍘刀。 近日,樂陵市西段鄉李小安村村民在進行農田土地平整時,挖出一件六板耳鐵釜,後經山東省文物鑑定委員會鑑定為唐代鐵釜。根據鐵釜器物形制特徵,初步判斷該六板耳鐵釜為唐代時期的行軍炊器,而這種唐代六板耳鐵釜在德州市境內尚屬首次發現。 樂陵市位於德州市北部,漳衛新河(古鬲津河)南畔,古蹟眾多、歷史文化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