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2021-01-20 博古致知

秦以前,無論官、私,「印」都稱「璽」,為格言璽。

秦統一六國後,規定皇帝的印獨稱「璽」,臣民只稱「印」。漢代也有諸侯王、王太后稱為「璽」的。

唐武則天時期,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

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

玉璽

漢將軍印稱「章」。之後,印章根據歷代人民的習慣有:「印章」、「印信」、「記」、「朱記」、「合同」、「關防」、「圖章」、「符」、「契」、「押」、「戳子」等各種稱呼。

金印

中國的雕刻文字,最古的有殷的甲骨文,周的鐘鼎文,秦的刻石等,凡在金銅玉石等素材上雕刻的文字通稱「金石」。璽印即包括在「金石」裡。

璽印的起源,或說商代,或說殷代,至今尚無定論。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風格各異。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

而官印又象徵權力。後筒簡牘易為紙帛,封泥之用漸廢。

傳世的古代璽印,多數出於古城廢墟、河流和古墓中。有的是戰爭中戰敗者流亡時所遺棄,也有在戰爭中殉職者遺棄在戰場上的。

上海博物館的中國歷代璽印館,是中國第一個專題陳列璽印篆刻的藝術館。展廳面積380平方米,展出璽印篆刻500餘件。

整個陳列以印章藝術的發展歷史為線索,上自西周,下迄清末,是從館藏一萬餘枚印章文物中遴選出來的具有代表性、藝術性的精品。展館內藉助高低錯落的展櫃,應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實物與輔助陳列相互配合。

那麼,上海博物館所藏的璽印精品都有哪些呢?您了解嗎?

1、宋朝玉押

宋朝玉押是一款上海博物館的北宋某一位皇帝所使用的宋朝玉璽印器。

名稱:玉押

類型:璽印

年代:宋

館藏地:上海博物館

宋朝玉押

這是一件北宋花押印。「花押」又稱押字或籤押,是古人按照各自的喜好,設計的代表個人信用標誌的符號。花押印主要流行於宋金元時期,為各個階層人士所普遍採用。

傳世宋元時代的私印中,奇異神秘的花押印是一個重要特色。據史料記載,宋代皇帝都有自己的押字,這件花押印為玉質夔(kuí)龍鈕,根據形制和鈕式推斷,應為北宋某一位皇帝所使用。

2、生肖群俑

十二生肖俑是古代人們用來闢邪的鎮墓明器,材質上有陶質、鐵質、石質、瓷質等。中國早在商代已用十天幹、十二地支記日,漢代把12種動物與十二地支相配,稱「十二生肖」,即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

十二生肖

其後,生肖與人的命相結合,逐漸神秘化。至南北朝時,民間始用生肖俑隨葬,以壓勝避邪。到唐代,銅鏡、金銀器及墓碑上常有十二生肖形象,墓葬中出土的生肖俑也是非常多的。

生肖群俑

上海博物館所收藏的生肖群俑,為一組十二件,造型有數種:或生肖攀爬於人身上;或是人捧生肖;這七件作品是人身與生肖頭相結合。各俑雖高不盈尺,但鼠、牛、虎、龍、蛇、猴、雞首的形象刻畫得惟妙惟肖,既生動又含蓄。俑身穿廣袖長服,雙手相拱,作站立凝目狀。俑身與生肖首結合自然,比例恰當,給人以渾然一體之感。

近期熱文:

紀大才子紀曉嵐的狐仙情節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西夏時期錢幣

盜墓賊必用的盜墓工具都有哪些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蜀時期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梁錢幣

相關焦點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陶瓷、玉器
    中國古代陶瓷館位於上海博物館的二樓,中國古代玉器館位於上海博物館的四樓。中國古代陶瓷館展廳面積1300平方米,共陳列了展品500餘件。那麼,您了解上海博物館所藏的玉器精品、陶瓷精品嗎?1、紅陶袋足鬹(guī)【名稱】:紅陶袋足鬹(guī)【類別】:陶器【年代】:良渚文化時期【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青銅器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館內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文物鑑賞」大泉五千:據說僅存兩枚「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漢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金朝錢幣「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 「鑑賞」上海博物館館藏青銅器欣賞(1)(組圖)
    上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黃浦區人民大道201號,創建於1952年,建築總面積39200平方米,總投資5.7億元。館體是方體基座與圓形出挑相結合的建築造型,具有中國「天圓地方」的寓意。館名「上海博物館」為陳毅所書。
  • 「每日文物鑑賞」秦公簋,開創了中國早期活字模
    「每日文物鑑賞」青瓷神獸尊,「回頭浪子」的守護神「每日文物鑑賞」人面獸面組合紋玉琮,神人騎在神獸上「每日文物鑑賞」明鎏金喇嘛塔,國內唯一「迷你型」佛塔「每日文物鑑賞」明金蟬玉葉,金聲玉振的金枝玉葉「每日文物鑑賞」東漢鎏金鑲嵌獸形銅盒硯,東漢的吉祥神獸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蜀時期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後梁錢幣「每日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戰國時期錢幣「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陶瓷、玉器
  • 探秘天津博物館:這兩件清代璽印,不僅製作精美,而且大有來頭
    大家好,在今天的#百家文瀾:博物館探秘#系列文章中,我將繼續帶領大家探秘天津博物館。接下來要向大家重點介紹的,是兩件精美的清代璽印。在天津博物館的藏品中,歷代璽印是一個很有特色的館藏種類,其中有兩件印製璽印尤為引人關注,它們不僅製作精美,頗具威勢,而且又都大有來頭:一件是提督湖北總兵官向榮的官印,一件原為鹹豐帝貴妃佟佳氏所有。
  • 上海必打卡之上海博物館,收藏了14萬種珍貴文物,感受古代藝術
    上海博物館位於上海市人民廣場附近,是著名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其館藏文物主要為中國古代藝術品。博物館館藏豐富,收藏有各類珍貴文物,主要有青銅、雕塑、陶瓷、書法、繪畫、璽印、玉器、家具、錢幣和少數民族十大類,從不同的方面展示著中國古代不同時期的藝術理念和藝術發展,來到這裡一定要細細品味,感受中國古代藝術歷程。博物館全年免費開放(每周一閉館,除國定假日外)9:00—17:00, 16:00後停止入場,疫情期間每日限流6000人,必須提前預約才能參觀。
  • 濟南市博物館簡介以及館藏精品鑑賞
    濟南市博物館是一座地方綜合性博物館,隸屬濟南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濟南市文物局)。創建於1958年12月,原館址在趵突泉公園內,現館址坐落於風景名勝旅遊景點千佛山公園西側(濟南市經十一路30號)。1998年被濟南市正式公布並授牌為濟南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5年被山東省正式公布並授牌為山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被評定為國家二級博物館。
  • 武漢博物館首屆「館藏十大精品文物」新鮮出爐
    晚安武漢文化武漢【武漢博物館首屆「館藏十大精品文物」新鮮出爐】蔡甸永安出土的商代鳳紋方罍,黃陂灄口出土的三國青瓷塢堡,江夏流芳明代王室家族墓出土的「天順年置」款青花碗,反映長江與漢水交匯處武漢三鎮景象的明代《江漢攬勝圖》……這是武漢博物館首屆「館藏十大精品文物」評選剛剛評出的文物,其中不少在武漢地區出土,有的直接反映武漢地理面貌
  • 上海大型綜合類博物館名錄I
    上海博物館是一座大型的中國古代藝術博物館,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珍貴文物12萬件,其中尤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藏品之豐富、質量之精湛,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開放時間:  9:00-11:00 16:00停止入場    館藏精品:草書前後赤壁賦卷,龍紋扁足鼎;吳王夫差禮器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原址在南京西路325號跑馬總會,由此開始了它的發展之路。
  • 連城縣博物館2021年春節館藏珍貴文物 精品網上展覽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仍然比較複雜嚴峻,為豐富人們在疫情防控期間的精神文化生活,連城縣博物館在春節期間推出一期館藏珍貴文物精品網上展覽,為我館館藏藏二級一、清嘉慶觀察第石獅坐像       清嘉慶觀察第石獅坐像為連城縣博物館館藏二級文物
  • 加點創意,上海博物館「10大國寶級館藏文物」從「藏品」變「產品」
    本次大賽以「當過去遇見未來」為設計主題,以上海博物館提供的「10大國寶級館藏文物」為元素,通過新生代和品牌職業設計師的創新思維,讓文博授權與時尚童裝、孕嬰童產品生動結合,發掘文物活化的新道路。,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劉海粟美術館等八家上海文化文物單位暨文化部文博文創試點單位共同參與,探索「版權+設計」模式,把文化文物單位的「藏品」和「展品」變成「商品」和「產品」。
  • 藝叢專題丨上海博物館存秦康祥舊藏文物概述
    事實上,秦彥衝舊藏的去處,除了他的家鄉寧波之外,還有秦氏寓居幾代的上海。在「文革」結束之後的1979年,秦氏家人即將部分家藏文物作價變賣給上海博物館。更確切地說,秦氏舊藏中的印譜和璽印,在是年的5至6月,分兩批被售予上海博物館,而這些藏品,無疑是秦康祥之所以為印人的最佳見證。
  •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唐朝錢幣
    「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南唐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明清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蒙元時期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遼朝錢幣「文物鑑賞」中國古錢「五十名珍」之兩宋時期錢幣
  • 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系列展(四)
    黑龍江省民族博物館成立於20世紀80年代。經過30多年的不懈努力,共徵集民族文物10000多件,可以較全面地反映世居民族傳統生產生活的面貌。當下新冠肺炎疫情致使我館暫時閉館,我們在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同時,篩選出了具有代表性文化元素的文物,推出館藏精品文物線上展覽,將每周以圖文和音頻講解的形式,介紹館藏精品文物,讓您感受生動的民族文化。
  • 【文化晉寧】晉寧博物館館藏文物亮相西漢南越王博物館
    1月25日,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舉辦的《滇王與南越王》開展,晉寧博物館的15件館藏文物參展。展覽時間從1月25日至4月18日。此次展覽是由雲南省博物館、西漢南越王博物館、昆明市晉寧區博物館等5家博物館共同主辦的一次高規格展覽,展覽特遴選來自雲南、廣東兩地考古發掘出土的289件(套)精品文物,力圖為觀眾重構出2000多年前的滇、南越兩個地方王國的歷史圖景,展現滇文化和南越文化的獨特魅力。開展當天,晉寧博物館館長太曉旭向各主辦單位的同仁和當地媒體朋友介紹了晉寧博物館以及參展文物的概況。
  • 「皇后之璽」玉印背後的故事
    "皇后之璽" 玉印為西漢時期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
  • 《印證朔方——古代青銅印文物展》在北京民俗博物館開展
    11月24日,由北京民俗博物館與內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館聯合舉辦的《印證朔方——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展》開展,展出了古代精品印章兩百餘方。展覽從印章的起源、造型、材質、篆刻及功能展示出其不同時代的風格特徵,包括官印、私印,印牌、花押等,最小的僅長1.2釐米,最高的有18釐米,涵蓋了從戰國至近代長達兩千多年的各類印章。既有「俏皮可愛」的銅帶鈕鳥形押,也有「威風凜凜」的銀虎鈕滿文札薩克官印……皆為內蒙古明博草原文化博物館館藏精品。
  • 上海博物館造型寓意什麼?
    上海博物館位於人民廣場的南側。佔地2.2萬平方米,建築面積3.8萬平方米,地上5層,地下2層,建築高度29米。上海博物館造型獨特、別致,圓形屋頂加上拱門的上部弧形,整個建築基座為方體,寓意中國古代「天圓地方」的理念。上海博物館無論從哪個角度欣賞它,都是一件藝術品。它的屋頂平面採用漢代銅跪的圖案。牆面花紋釆取青銅器獸紋圖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