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點創意,上海博物館「10大國寶級館藏文物」從「藏品」變「產品」

2020-12-25 上觀

孩子是社會的未來,文物見證人類的歷史,兩者看似毫無關聯,但只要加上一點點創意,通過設計師的巧手,孩子也能穿上、用上「文物」。「海上文博」 ——2018上海創意設計大賽之「童裝設計大賽」和「孕嬰童產品設計大賽」決賽暨頒獎典禮7月26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次大賽以「當過去遇見未來」為設計主題,以上海博物館提供的「10大國寶級館藏文物」為元素,通過新生代和品牌職業設計師的創新思維,讓文博授權與時尚童裝、孕嬰童產品生動結合,發掘文物活化的新道路。

「犧尊」兒童推車

 

「海上文博」2018上海創意設計大賽由上海博物館、長寧區文化局、博聞中國主辦,在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上海市文物局和上海市版權局的指導下,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劉海粟美術館等八家上海文化文物單位暨文化部文博文創試點單位共同參與,探索「版權+設計」模式,把文化文物單位的「藏品」和「展品」變成「商品」和「產品」。

 

「童裝設計大賽」自徵稿以來共計收到1080來自全球的童裝設計作品,投稿數量再創新高。活動現場,小模特們身穿入圍決賽的20強童裝設計作品走秀。設計師均從上海博物館十大館藏文物獲取靈感,例如大克鼎、清雍正年間粉彩蝠桃橄欖瓶、商代文物戈等。

 

入圍作品中,「童·印」系列由吉林藝術學院學生魏欣怡設計和製作。設計師的靈感來源於中國風,將服飾設計與文博元素相結合。「提到中國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國紅,所以順著這個思路我發現了充滿中國特色的中國印,再把中國印和石家河神人融合,繪製出『石家河神人印』」。魏欣怡運用了傳統的刺繡和現代化的數碼印花技術,將傳統手藝與現代科技結合,用多元的手法讓文物時尚起來。西安工程大學學生夏璐璐以孝王大克鼎、嘉靖景德鎮窯五彩魚藻罐、犧尊、苦筍帖、「戈」鴞卣為靈感設計了《始·記》系列作品。「打破結構,進行二次分析,提取紋樣,將一種歷史厚重感與責任感加強到衣服上,營造一種穿上歷史的華服盛宴。」她希望,觀眾能從衣服上讀懂中國「智」造。

童裝秀

 

孕嬰童產品大賽自徵稿以來,共收集到751份來自全國院校及工業設計團隊的原創設計作品。在展示區,擺放著上海博物館鎮館之寶大克鼎的迷你版本――大克鼎嬰兒奶嘴。這個作品由江南大學學生王先琪設計,以孝王大克鼎文物為設計之源,材料以矽膠為主,具有安撫孕嬰,展示文物以及防髒三個功能。現場還能看到「犧尊」兒童推車、「戈」鴞卣紋迷宮、「騎馬女傭」兒童牙刷水杯、十二生肖拼板積木等。別出心裁的設計把文物變成母嬰用品,文物融入日常生活,又不失實用性,真正地使「藏品」變成了「商品」。上海博物館藝術品公司總經理胡緒雯說:「上博以中國古代收藏為主,這次活動架起了設計師和觀眾的互動平臺,現場看到了許多豐富多彩的文創設計,這也是上海博物館所期待的。」

運用戈鴞卣形態設計的溫奶器

 

在上海市版權局指導下,徵集到的2000餘件作品均通過長寧版權服務工作站元意識智慧財產權服務平臺(上海市版權示範基地)登記確權,並同步在國際最大的全球授權展上與來自世界各國的123家展商以及425個全球熱門IP開展商貿對接和合作。

入圍作品展示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不僅僅是保護歷史文物,更重要的是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長寧區委宣傳部副部長、區文化局黨委書記康文華說,「海上文博」將繼續作為長寧區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活動,為全力打響「上海文化品牌」建設作出貢獻。

相關焦點

  • 博物館藏品可以賣嗎?(組圖)
    這是中國拍賣公司首次接受海外博物館委託拍賣其藏品。但人們由此引發的話題則是:國內博物館收藏的東西是否也能拿出來賣?  歐美地區模式成熟  據有關專家介紹,在博物館系統比較完善的歐美國家和地區,館藏文物的有償轉讓以及委託拍賣行獲取經濟收益,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模式;各類不同規模、門類的博物館均在不同程度上採用這種方式,作為調劑館藏文物和藝術品的結構、數量和種類的一種手段。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都有什麼權利?
    第3055期文化產業評論 隨著文博單位如火如荼開發文化創意產品,制約文博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是否享有權利?館藏單位能否進行文化創意產品開發?館藏單位就藏品能夠授權第三方何種權利?
  • 文博會「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展區」亮點紛呈
    中國網10月25日訊 在即將於10月27日至30日舉辦的第十一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上,位於主展場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老館)1號館二層B區的「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化創意產品展區」,將設置「全國文博文化創意產品聯展及全國十佳文博技術產品展區」和「博物館長廊展區」兩大版塊,集中展示文物及博物館相關文創產品。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甘肅省博物館裡最具特色的便是「絲路文明」的展示。特殊時期,人們無法實地參觀,很多博物館都進行了「線上展覽」。甘肅省博物館也參與其中。並在4月份的時候,進行了一個「十大經典文物展覽」的直播活動。在官方的「文案上」,宣傳的是對「十大鎮館之寶」的展示和講解。
  • 文創產品開發,博物館享有哪些權利
    隨著文博單位加大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力度,制約開發工作中館藏資源授權的制度瓶頸日漸凸顯。館藏單位就藏品享有哪些權利值得深入探究。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院推出的「朕知道了」紙膠帶在網際網路走紅,一度引發公眾對博物館文創產品高度關注。
  •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在遼寧省博物館開展 多件國寶級文物展出 2020-12-02 17:11:11 來源:中國新聞網 書法、繪畫、古籍、碑帖拓片……「山高水長—唐宋八大家主題文物展
  • 探索文物「本色」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
    探索文物「本色」 陝西歷史博物館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 2019年09月23日 10:26:00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9月17日電 (記者 田進)陝西歷史博物館與陝西地礦集團17日聯合舉行館藏文物保護研究項目啟動暨對外合作辦公室成立儀式。
  • 中國鐵道博物館首批館藏文物等級鑑定完成
    本報北京12月17日電(通訊員亢賓)近期,中國鐵道博物館在有關部門和專家指導下,完成了首批館藏文物的等級鑑定工作。中國鐵道博物館是中國鐵路系統規模最大、藏品最豐富的國家級專業博物館。本次鑑定根據國家文物局新頒布的《文物藏品定級標準》及《近現代一級文物藏品定級標準(試行)》,結合本館藏品的實際情況,制定了《中國鐵道博物館珍貴文物定級標準》,聘請了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近現代歷史文物組專家參加鑑定工作,確保鑑定結果的權威性。
  • 「每日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青銅器
    上海博物館創建於1952年,館名「上海博物館」系建國後上海第一任市長陳毅所書。館內設有十一個專館,三個展覽廳,陳列面積2800平方米。館藏文物近百萬件,其中精品文物12萬件,其中尤其是以青銅器、陶瓷器、書法、繪畫為特色。
  • 聚焦博物館館藏IP,2020北京文化創意大賽文博創意設計賽區複賽評審...
    作為歷屆文創大賽最具鮮明主題特色的賽區之一,今年文博創意設計賽區以「文物·創意·生活」為主題,充分利用博物館館藏資源及博物館IP,拓展博物館社會服務功能,聚焦首都文化創意產業引領區建設,不斷推動北京文博資源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 16件衢州博物館館藏文物赴臺展覽
    衢州市博物館館藏的15組16件文物將赴臺展出,展覽時間將近3個月,展覽地點在臺北故宮博物院。    早在今年6月,浙江省博物館就「出借」62件浙江珍貴文物與臺灣廣達文教基金會在臺北籤署協議,浙江的珍貴文物將亮相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舉行的「文藝紹興——南宋藝術與文化特展」。展覽時間從10月8日至12月26日。
  • 電影藏品「活」起來 上海電影博物館探索新模式
    今天,上海電影博物館迎來7歲生日。7年來,上海電影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110餘萬人次,舉辦各類活動2500餘場。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以2019年的全網大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市142家博物館進行分析,上海電影博物館緊隨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之後名列第三,也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社會投資型博物館。「創新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靈魂。」
  • 那些流失在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實在讓人痛心!
    中國流失國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47家博物館收藏。其中大英博物館是收藏中國流失文物最多的博物館,目前收藏的中國文物多達2萬3千多件,長期陳列的約有2000件,收藏的中國文物囊括了中國整個藝術類別,跨越了整個中國歷史。
  • 浙江溫嶺博物館開館 國寶級文物青銅夔紋蟠龍盤亮相
    博物館是洞悉城市文化之窗,也是承載文化記憶的殿堂。12月24日,浙江溫嶺博物館開館,含國寶級文物青銅夔紋蟠龍盤在內的1500餘件文物引得觀眾與文博專家駐足。   博物館是洞悉城市文化之窗,也是承載文化記憶的殿堂。
  • 中國四大博物館,值得一看!|文物|北京故宮|藏品_網易訂閱
    館藏文物:明清兩代皇宮私藏(包括但不僅限於)  文物特點:珍貴文物佔比全國第一  故宮最迷人之處在於,它既是一座古代的皇宮,又是一座現代博物館。  故宮的館藏有多厲害呢?  一般來說,珍貴文物如果在總數中能佔到5%到10%,就已經相當厲害。
  • 「網際網路+」時代博物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幾點思考
    2016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四部門《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所提十六項「主要任務」中涉及到「文化創意產品」的主要有兩項,其八「大力推進文物合理利用」,提出「文物博物館單位要強化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功能,盤活用好國有文物資源。
  • 上海電影博物館探索新模式 讓電影文化藏品「活」起來
    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以2019年的全網大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市142家博物館進行分析,上海電影博物館緊隨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之後名列第三,也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社會投資型博物館。「創新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靈魂。」上海電影博物館執行館長範奕蓉說。
  • 國博正與阿里巴巴聯手 打造文創產品「國家隊」
    (均中國國家博物館供圖)  6月5日消息:「舌尖上的國寶」四羊方尊餅乾,擁有巧克力、抹茶、奶油三種口味;以五代文物「白瓷茶具及陸羽像」為藍本設計的茶具套裝,契合現代人的飲茶習慣……在日前舉行的「推動文化創意產品開發工作」發布會上,「高大上」的國家博物館奉上的這些「國寶級」文創產品,著實讓人眼前一亮。  一塊餅乾引發的文創裂變仍在繼續。
  • 西安旅遊必打卡的博物館,館藏文物172萬件,被譽為「華夏寶庫」
    陝西歷史博物院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綜合性歷史類博物館,其場館佔地近百畝,館藏文物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上至遠古、下至1840年前,跨度長達100多萬年,且文物數量非常多,素有「
  • 西安旅遊必打卡的博物館,館藏文物172萬件,被譽「華夏寶庫」
    ,位於西安大雁塔西北約1.5公裡處,其歷史非常悠久,前身為1944年建立的陝西省歷史博物館,現為國家一級博物館,且是我國首座大型現代化博物館。,其場館佔地近百畝,館藏文物涉及範圍非常廣泛,上至遠古、下至1840年前,跨度長達100多萬年,且文物數量非常多,素有「古都明珠、華夏寶庫」的美譽,到這裡參觀不要門票,每逢節假日,遊客絡繹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