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電影博物館探索新模式 讓電影文化藏品「活」起來

2020-12-12 環京津網

今天,上海電影博物館迎來7歲生日。7年來,上海電影博物館累計接待觀眾110餘萬人次,舉辦各類活動2500餘場。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以2019年的全網大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市142家博物館進行分析,上海電影博物館緊隨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之後名列第三,也是榜單中排名最高的社會投資型博物館。「創新是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靈魂。」上海電影博物館執行館長範奕蓉說。

移動博物館實現雙贏

開館之初,上海電影博物館擁有藏品1.2萬餘件,常設展出3746件(套)。7年後,館藏數達2.6萬餘件,而這只是上影大量藝術檔案中的一小部分。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到訪上海電影博物館,並捐贈了攝製於20世紀初上海的珍貴影像資料。從此,上海電影博物館開啟電影遺產的國際性保護、收藏和研究。

如果僅僅「吃老本」搞常規的陳設展覽,對這個「家底」還算豐厚的博物館來說輕而易舉。但上海電影博物館有更現實的考慮,希望讓塵封在庫房的藏品真正「活」起來。這個想法,源自一次藏品借展。「當時,海派文化中心借了謝晉導演的幾件藏品辦了一個展覽。這給了我啟發,我突然覺得,這種方式可以常態化,可以用開放的態度將電影文化融入上海乃至全國的都市景觀和生活方式中去。」

2018年1月,「移動博物館」首個展覽「海上·影——都市電影漫步」落地上海中心,這是「移動博物館」海拔最高的展覽。此後,「移動博物館」相繼輸出至上海愛樂樂團、徐家匯地鐵文化長廊、上海美羅城藝·SPACE、山東東營市、新疆哈密市博物館等。「電影是大眾的,電影藏品比其他文物藏品更適合公共空間展出。同時,通過『移動博物館』的電影文化輸出,也實現了電影博物館經濟效益和文化效益的雙贏。」範奕蓉說。

藝術電影放映常態化

7年來,「日常電影節」「移動博物館」「博物館學院」「文旅體驗」「電影生活」「上海電影周」六大板塊業務逐步成型。「電影博物,看世界的可能」已成為上海電影博物館核心理念。

「日常電影節」除了舉辦費裡尼、安東尼奧尼、萊昂內、文德斯、北野武、侯麥等電影巨匠的影展,也為崔健、李睿珺、萬瑪才旦等新銳導演的藝術電影提供放映空間,培養一批固定的藝術電影觀眾,打造常態化的藝術電影放映。

「博物館學院」是上海電影博物館推出的公眾教育品牌。奧斯卡獲獎導演奧利弗·斯通、中國香港導演杜琪峯、日本導演巖井俊二、中國臺灣導演侯孝賢、詩人余光中、作家嚴歌苓等名家都曾應邀舉辦論壇講座。

數據表明,除去每周一天的閉館日,上海電影博物館一年的開館時間是310多天,但活動場次達到年均350多場。

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創新板塊業務佔比不斷提升。範奕蓉介紹:「我們將館內業務劃分成傳統業務和創新業務。傳統業務如博物館門票、電影票是博物館營收的『主力軍』。這幾年,包括移動博物館、知識類付費、文化服務輸出、文創產品等創新板塊業務呈後來居上勢頭,相信不久的將來創新業務所佔比重和傳統板塊將不相上下。」

上影集團最新發布的「十四五」規劃中,十大創新舉措奪人眼球,其中「博物館+」道出上海電影博物館新一輪創新發展路徑。下一個五年,電影博物館將推進以電影文物為核心的「文化服務輸出」戰略,最終建立產學研一體、多元藝術展示、海內外文化交流、公共文化服務、藝術電影的孵化傳播等「五大平臺」。

相關焦點

  • 電影藏品「活」起來 上海電影博物館探索新模式
    上海電影博物館執行館長範奕蓉說。  移動博物館實現雙贏  開館之初,上海電影博物館擁有藏品1.2萬餘件,常設展出3746件(套)。7年後,館藏數達2.6萬餘件,而這只是上影大量藝術檔案中的一小部分。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到訪上海電影博物館,並捐贈了攝製於20世紀初上海的珍貴影像資料。
  • 上海電影博物館走過七年路
    /官方供圖  守護遺產,讓活起來的藏品閃閃發光  2015年,英國威廉王子到訪電博並捐贈了由英國BFI收藏的1900年的影片《上海影像》,從此電博多了一層電影文化遺產守衛者的角色,開啟了電影遺產的國際性保護、收藏和研究。
  • 「用電影為百姓創造美好生活」 上海電影博物館七年之路
    七年來,電博累計接待觀眾110餘萬人次,舉辦各類活動2500餘場,相繼成為「全國中小學生研學實踐基地」、「上海市專題性科普場館」、「上海市科普教育基地」、「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上海市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上海華文教育基地」等等。  守護遺產,讓活起來的藏品閃閃發光
  • 上海電影博物館,電影博物的無限可能
    五年多來,上海電影博物館向大眾展現了上海電影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向中國和全世界傳播海派電影文化,成為上海電影乃至中國電影最為重要的展示窗口之一。同時上海電影博物館將電影與城市、大眾生活相連接,為人們提供了一種嶄新的都市電影美學生活方式,推動了上海文化產業發展再上新臺階,為上海加快建設國際文化大都市做出了重要貢獻。
  • 七歲「上海電影博物館」生機勃勃
    2020-06-16 14:50圖文來源:新民晚報 把電影文化融入生活 讓電影觀眾看見世界七歲「影博」生機勃勃在上海,有一家行業博物館根據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最新的統計,以全網大數據為基礎,對上海市142家博物館進行了大數據分析、計算、加權求和,社會投資型的上海電影博物館名列前茅,緊隨上海科技館、上海博物館。於2013年6月16日正式開館的上海電影博物館,是如何走過這七年創業路,又將如何在新時代接力創新?
  • 追逐東方電影夢!逛上海電影博物館,品電影在上海生根發芽的故事
    好像博物館三個字,總是連著回憶與老物件陳舊的味道。如果在這三個字前面加上「電影」二字,那任何藏品便不再是乾癟的文字介紹,每一個名字都有溫度……透著展品,塵封的往事如電影,幕幕放映。上海是中國電影的發祥地,佔據了中國電影的半壁江山,在中國電影的發展史上創造過輝煌的成就,是華語電影的根脈。
  • 上海博物館2015年推四大重量級展覽 讓文物活起來[圖]
    夏衍是一位藏品豐富的集郵家。  《方寸寄懷——夏衍舊藏珍郵展》將於4月4日開幕,夏衍不僅是我國著名的劇作家、電影藝術家和文化藝術界領導人,還是一位藏品豐富、郵識淵博的集郵家。1991年,夏衍將233件珍貴藏品捐贈給上海博物館,2009年,夏衍的長女又將父親留下的7539件郵品捐贈給上博,內容涉及諸多國家和地區,其中以中國、蘇聯、匈牙利、日本、德國的郵品居多。    《上海博物館與故宮博物院藏明清貿易瓷展》
  • 央視集結九大博物館 "紀錄式綜藝"讓文物"活起來"
    原標題:讓那些沉睡的珍寶在電視上「活起來」 據悉,《國家寶藏》將精選9大博物館挑選出的珍品,用紀錄式綜藝的手法,講述珍品的前世今生,喚起觀眾對文物保護、文明守護的重視。   九大博物館精品一同亮相   從《中國詩詞大會》到《朗讀者》,今年以來,央視推出多檔有影響力的文化節目,讓電視行業迎來了文化節目大爆發。即將在第四季度登場的《國家寶藏》,則是一檔全新的大型文博探索節目。
  • 一個人的老電影博物館
    他通過媒體了解到曹貴民的朝鮮電影藏品,特請朝鮮駐華文化參贊與曹聯繫。參贊專門參觀了曹貴民的朝鮮老電影藏品,臨走前對曹貴民透露真意說,「能否將那枚電影鈔票轉讓,因為我們的領袖金正日同志非常喜歡這張鈔票。」曹貴民回答,「如果我有另一枚的話,可以贈送給你們的領袖。可我只有一枚,多少錢也無法轉讓了!」
  • 20餘家博物館文創「空降」上海電影廣場,一場「馬拉松」收穫幸福卡路裡
    20餘家博物館文創「一網打盡」 上海電影廣場所在的漕溪北路595號,本身就是一個有故事的地方。這裡是上海電影製片廠原址,地磚上鐫刻著上海電影的輝煌歷史。1933年,聯華公司將這裡買下改建為攝影棚,後來,崑崙公司、海燕製片廠都把攝影棚設在這裡。2013年,上海電影集團重回漕溪北路,上海電影博物館也在當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正式開幕。
  • 中國電影博物館見證中國電影百年輝煌歷程
    中國電影博物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0周年的標誌性建築,是展示中國電影百年發展歷程、博覽電影科技、傳播電影文化和進行學術交流研究的藝術殿堂。電影是光與影的藝術。當電影這種具有時代特徵的藝術形式和博物館這種具有古老內容的建築風格相遇,如何更好實現"雕刻時光"藝術的空間化,需要不斷的探索。中國電影博物館一層為《光影抒華章奮鬥新時代》展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電影的光輝歷程和走進新時代的輝煌成就。
  • 到「發現博物館」,探索上海電影博物館等各類文創產品!
    市文旅局說,「發現博物館」內不僅有滬上各博物館和著名景區景點的文創商品,還有非遺體驗、體育周邊等的加入,覆蓋文旅體三大領域。5月30日起,「五五購物節·品質生活周」期間,「發現博物館」將推出各類優惠組合,其中還包括徐匯區的上海宋慶齡故居博物館、上海電影博物館、上海工藝美術博物館、徐家匯源等等,看看有沒有讓你心動的?
  • 7個展區600餘件藏品 台州首個電影博物館裡面很有料
    博物館影院融為一體  在一片灰磚石牆的襯託下,記者看到了一臺臺老式電影放映機,一張張電影海報和老照片,一件件手繪宣傳畫、手繪幻燈片、手編「影訊」,以及一本本早期電影書籍。  這麼多珍貴古老的藏品,只是陳列在博物館其中一個展區內。
  • 中國電影博物館重裝開館《光影抒華章奮鬥新時代》主題展覽及系列...
    同時中國電影博物館與中國鐵道博物館、民航博物館共同籤訂「博物館之旅」戰略合作協議;與北京廣播電視臺北京時間籤署「光影時空——中國電影博物館融媒體傳播平臺」戰略合作協議。兩個協議的籤署將充分發揮崔各莊鄉地區文旅資源和「博物館集群」的優勢,為群眾提供更加豐富多樣的文化服務;依託館藏、影人、影片和品牌活動等資源,全方位宣傳展示中國電影的文化內涵和科技成就,滿足廣大觀眾對電影文化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 俄羅斯的博物館如何讓文化遺產「活」起來
    俄羅斯民眾對參觀博物館興趣濃厚。這與人們從小就開始接受博物館的薰陶密不可分。從政府到博物館,有關各方多管齊下,精心策劃專題展覽,組織各類主題活動,應用技術手段實現「雲看展」,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逛博物館也成為俄羅斯民眾最喜愛的休閒文化活動之一。
  • 上海電影博物館見聞-4:輝煌榮譽
    博物館分為四大主題展區,從上而下依序參觀——四樓:光影記憶;三樓:影史長河;二樓:電影工場;一樓:榮譽殿堂,館內還有藝術影廳、攝影棚等,是融展示與互動、參觀與體驗為一體的,涵蓋了文物收藏、學術研究、社會教育、陳列展列等功能,是向參觀者呈現百年上海電影的魅力,生動演繹電影人、電影事和電影背後故事的一座城市文化標誌性場館,是徐匯區打造的首個
  • 走進電影博物館,淺談中國電影之父任慶泰,回顧中國第一部電影
    感謝您的閱讀,如果覺得本篇文章對你來說有幫助的話,別忘了點讚、評論、轉發和收藏哦 北京中國電影博物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級電影專業博物館,是紀念中國電影誕生10周年的標誌性建築,2005年正式對外開放,經過修整之後,2019年9月28再次對外開放
  • 揭秘上海電影博物館 四大館藏顯銀幕記憶(圖)
    本報記者賀佳穎攝  走進上海電影博物館的展廳,應該很少會有參觀者不被這座與眾不同的行業博物館的濃鬱風格瞬間吸引——被廣泛運用的黑、白、灰的配色,將上海電影博物館的「電影」特性襯託得低調而不失優雅。6月17日上海國際電影節期間即將向公眾開放的上海電影博物館昨日迎來首個媒體開放日,這座4層的建築如今承載著這座城市昔日的電影記憶。
  • 上海電影博物館
    O上海電影博物館11影廳藝術影廳,映入眼帘的「星光大道」會讓人為之震撼!由電影藝術家的照片構成具有層次感的照片牆,具有流光溢彩的感覺,黑白的照片閃爍中透露出一種別樣的高貴感!2資料牆上陳列的文件,將現代化的電影博物館融入了歷史的韻味。
  • 中國電影博物館:一座光與影的殿堂
    展現中國電影輝煌歷史  中國電影從1905年開山之作《定軍山》問世以來已經走過了100多年的風雨歷程,中國電影博物館常設展覽《百年曆程 世紀輝煌》展示了中國電影從1905年到2005年走過的百年曆程,是目前我國乃至全世界第一次全景式、立體化、系統性呈現中國電影發展史和電影製作技術的大型綜合展覽,清晰易懂,可看性強,被稱為一部可以看到、可以觸摸的活的「中國電影史」,一本生動的電影百科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