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植被恢復技術領航者青島冠中生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冠中生態」)申報在創業板上市,並在9月4日成功上會。
招股說明書顯示,冠中生態成立於2000年,主要從事生態環境建設業務,具體包括以植被恢復為主的生態修復業務以及部分園林綠化和市政公用等城市環境建設業務,屬於「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
據悉,冠中生態此次擬公開發行股票數量不超過2334萬股,佔發行後總股本比例不低於25%。此外,本次共擬募集資金4.54億元,其中,2.84億元用於生態修復產品生產基地項目,1.7億元用於補充工程項目營運資金。
招股書數據顯示,2017-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91億元、3.24億元以及2.78億元,年均營業收入可達2億元以上;同期公司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933.08萬元、5730.67萬元以及6774.04萬元,呈逐年增長的趨勢。
雖然冠中生態業績表現較為可觀,但通過招股說明書可發現,其在運營的過程中,依舊存在一些「不良症狀」。諸如居高不下的應收帳款、供不應求的現金流、行政處罰以及法律訴訟纏身等問題。
針對相關問題,發現網已向冠中生態發送採訪函請求釋疑。然而,截至發稿,公司方面並未能給出合理解釋。
應收帳款持續高漲 現金流緊縮
由於冠中生態的業務涉及生態修復、園林綠化等相關的工程建設業務,屬於資本密集型行業,業務具有前期墊付、分期結算以及分期付款的特點,因此其應收帳款規模以及現金流的回收很難達到有效管控。
據招股書披露,2017-2019年,冠中生態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35億元、1.67億元以及2.11億元,佔各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59.88%、44.61%以及67.54%,應收帳款餘額連年飆升,佔比也處在較高水平。
針對應收帳款餘額較高的問題,冠中生態在招股書中表示,公司客戶中政府部門及政府投資佔比較高,而這些客戶信用良好,因此實際壞帳風險較小。
然而,發現網記者統計,2017-2019年,冠中生態的壞帳準備金額分別為1994.54萬元、2214.47萬元和2347.92萬元,壞帳準備金額較高。此外,冠中生態2019年應收帳款周轉率由2018年的2.15次/年降低為1.47次/年。
來源:招股書
面對應收帳款佔用大量資金以及壞帳準備金額較高的問題,冠中生態可能存在著一定的財務風險。據招股書,冠中生態在2017-2018年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淨流出3127.29萬元以及6424.48萬元。或許正因如此,冠中生態在此次募投項目中,擬用1.7億元用於補充工程項目營運資金。
來源:招股書
行業內專家分析表明,眾多生態環保企業受行業特點影響,應收帳款佔比較高、付款周期較長以及客戶付款流程較為複雜等眾多因素,使得經營周轉中帶來了資金壓力。因此,冠中生態若不能及時催收應收帳款或者客戶財務狀況出現重大變化,那麼公司的財務必將受到極其不利的影響,資金壓力無疑會進一步加大。
涉及44個裁判文書,法律訴訟纏身
其實,冠中生態所面臨的問題遠不止於此。
「醫難自治」這一詞在冠中生態身上似乎發揮的淋漓盡致。雖然公司身處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行業,但報告期內,冠中生態依舊存在因綠化施工而受到行政處罰的行為。
據招股書,2017年1月4日,冠中生態因在李滄區十梅庵山體綠化現場未取得綠化工程施工的質量監督審批手續進行綠化施工,受到李滄區城管行政執法局給予責令改正違法行為的行政處罰,並處罰金1000元。
此外,2017年6月27日,青島市嶗山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出具《行政處罰決定書》,因冠中生態未將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情況如實記錄,決定給予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招股書披露,西安元塔系冠中生態控股子公司。2020年4月26日,國家稅務總局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稅務局出具《稅務行政處罰決定書》,因西安元塔未按期申報2019年下半年部分月份的工會籌備金及個人所得稅,決定給予西安元塔2000元的行政罰款。
需要提及的是,報告期內,冠中生態除了與其子公司受到多次行政處罰,還存在多起法律糾紛。
據企查查統計,截至目前,冠中生態共有44個裁判文書。其中,建設工程合同糾紛案件達21起,承攬合同糾紛達9起,其它類型糾紛達5起,商標權權屬、侵權糾紛達3起,租賃合同糾紛達2起,不當得利糾紛達2起,勞務合同糾紛達1起以及專利權權屬、侵權糾紛達1起。
來源:企查查
對此,業內資深人士分析表明,法律糾紛太多,對正在申報IPO的企業是有很大影響的,不僅會影響公司在公眾中的形象,對公司的業務開展也將產生不可估量的影響。
(發現網記者:羅雪峰 實習記者:劉蓓)
(責任編輯:冉笑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