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草B肝舒康膠囊宣傳違反廣告法 被通報或查處
2007-01-17
●目前沒有完全清除B肝病毒的藥物
●專家駁斥沒有科學依據,提醒消費者不要盲目輕信
●身為處方藥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被全國多地查處
●廣東省藥監局負責人表示將嚴懲「處方藥仍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違法者
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1.2億人口攜帶B肝病毒,現有慢性B肝患者約2000萬人。我國每年用於肝炎和肝病的醫療、保健費用高達1000多億元。2005年中國肝炎防治基金會進行的一次全國性調查顯示,急性B肝患者直接年平均花費為8338元,慢性B肝患者直接年平均花費為11617元。如此龐大的HBVER人群和高昂的醫療費,又為那些不法商家們帶來一個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
近兩年來,一種名為「珍珠草B肝舒康膠囊」的產品因聲稱「珍珠草治B肝轉陰率高達59%,醫治B肝療效是傳統藥物的3~5倍」等宣傳違反《廣告法》,而被深圳市、昆明市、江蘇省、陝西省等多個省市藥監、工商部門通報或查處。
專家意見
B肝的治療應強調個體化
據廣東省中醫院肝膽專科主任醫師池曉玲介紹,目前國際上公認治療B肝的西藥有兩種:幹擾素和拉米夫定。國內一些中藥對B肝的治療也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主要包括豬苓多糖、苦參鹼、葉下珠、甘草類製劑、丹參製劑等5種。豬苓多糖臨床用於B肝治療的比較多,能提高人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苦參鹼主要針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但單獨使用效果不佳目前有關藥品提純的研究比較多;葉下珠即「珍珠草」,味微苦,性涼,能清熱利溼、清肝去火,國內以雲南出產的藥效最好。但是,不同專家之間對苦味葉下珠抑制B肝病毒的作用還存在分歧。
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發病情況不同,所使用的對應治療手段也有差異。正規的B肝用藥按其功效可大致分為:一般護肝藥物、護肝恢復肝功能藥物、抗病毒藥物、免疫調節藥物、抗肝纖維化藥物及中成藥等六大類。對於不同病情的慢性B肝患者,選擇個體化治療方案十分重要。
盲目追求轉陰,病急亂服藥
據廣東省中醫院肝膽專科主任醫師池曉玲介紹,臨床上,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些關於小三陽是否需要治療,肝功能正常的患者是否需要治療的問題。其實大小三陽只是一個通俗說法,它對於是否需要治療並無決定意義,患者是否需要治療,除了看肝功能外,還要看病毒DNA定量、肝纖維化指標、B超等相關指標,但並非肝功能(轉氨酶)正常的患者就不需要治療。
有部分患者表示,為了追求B肝轉陰曾經受過某些廣告中的「特效藥物」的欺騙,不但無效,而且肝功能損害更嚴重。據介紹,世界上並沒有能徹底清除B肝病毒的辦法和特效藥。目前國內外所有治療慢性B型肝炎的藥物中,e抗原(HBeAg)陰轉率一般只有40%左右,而且需要一定的用藥療程才能出現,不能因為急於追求轉陰而亂用藥,因為不當的用藥可能加重肝臟的負擔,加重肝功能損害。另一方面,慢性B型肝炎的治療不能單純依靠用藥,影響疾病的因素很多,如休息、飲食等。對於慢性B型肝炎患者來說,勞累、熬夜、飲酒等都是加重肝功能損害的重要因素,因此慢性B型肝炎患者均應注意休息以及禁酒。而對於一些自稱對B肝大三陽有特效療法、能讓B肝大三陽全部治癒的藥物的說法,都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千萬不要輕信。
完全康複目前醫學難達到
對於肝功能異常,B肝複製指標陽性,有臨床症狀的B肝患者要有明確合理的治療目標。比較客觀科學的療效判定標準可分為以下兩種:一是臨床上的治癒,即轉成小三陽,DNA陰性,肝功正常,且維持半年以上。這是目前醫學界可以達到的治療目標。幹擾素視乎肝穿炎症分級的結果,已經可以達到:40%~80%的大三陽轉小三陽。另一種是真正的治癒,即產生抗體,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健康人,目前,醫學上還沒有確切治療方法實現這個目標,最高療效的幹擾素只能達到10%的真正治癒。目前,有確切療效的、並為西方醫學界認可與使用的抗病毒藥物,只有幹擾素及拉米夫定兩種,但國內很多藥物狂吹可以抗病毒,這與事實不符,請患者注意。
池曉玲提醒,慢性B肝患者必須選擇正規醫院的肝炎專科,進行反覆化驗、動態觀察,做出科學的判斷,才能找出最佳治療方案。通過一次電話諮詢或一張化驗單就能確定治療方案和藥物的說法是不可信的。
監管部門處方藥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將被嚴懲
「珍珠草B肝舒康膠囊」為處方藥卻多次大量在大眾媒體違法發布虛假廣告,近2年來,被深圳市、昆明市、江蘇省、陝西省等多個省市藥監、工商部門通報或查處。
對此,廣東省藥監有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無論是虛假宣傳還是處方藥在大眾媒體發布廣告,政府及相關部門都加大了打擊力度。去年衛生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部門、國家工商總局等行政管理部門,曾多次對癌症、B肝、牛皮癬等醫療廣告進行整頓。該負責人介紹,從2006年8月至2007年7月,國務院在全國範圍內還將深入開展整頓和規範藥品市場秩序專項行動。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廣東省進行了相關的整頓和規範行動。
其內容包括:嚴肅查處違法藥品、醫療器械廣告,進一步加強對廣告主、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的監管力度,尤其要加強對資訊服務類和電視購物類節目中有關廣告內容的監測。建立新聞媒體發布虛假違法廣告責任追究制、行業自律機制、廣告活動主體市場退出機制和違法廣告公告制度。並加大對藥品、醫療器械的抽驗力度。建立健全全省藥品質量檢測評價系統,對違法廣告中涉及的藥品、醫療器械品種加大抽查檢驗力度。
針對以上質疑「珍珠草B肝舒康膠囊」的諸多問題,在2周內記者試圖多次聯繫該產品在華南區的銷售負責人許健飛,希望能了解產品方的看法,但該負責人均沒正面回復。到截稿為止,記者仍舊沒能聽到來自對方的聲音。
有部分患者表示,在使用了某些廣告中所謂的「純中藥」後,確實出現了部分病毒指標轉陰,難道這些藥果真有效果嗎?據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傳染科醫生劉敏和陳天豔介紹,主要原因有三:1.成人急性B肝患者90%可以自愈,也就是說這類患者即使不治療也會出現自然轉陰。而慢性B肝患者在疾病的自然發展過程中本身就有1.2%的自愈率;2.一些不法醫院或醫生給病人出具了假報告單;3.這些「純中藥」中可能加入了轉陰效果較好的西藥。
溫馨提示八字經教你識別B肝廣告
如何識別這些治療B肝的藥物廣告呢?專家教你8招。
1.警惕改善症狀輔助藥誇大吹噓
B型肝炎治療的藥物有所不同。有側重於改善肝炎的症狀、有降酶效果、還有一些具有抑制B肝病毒複製的作用。有些廣告對藥物的作用過分誇大,多數宣稱能「轉陰」,實際只是一些普通藥物。因此,患者在用藥前一定要弄清楚所服藥物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避免盲目購藥。
2.保健品不具療效,處方藥不可隨便買
保健食品顧名思義屬食品,只具有增強體質、補充營養等輔助作用。區分的辦法是看產品包裝上的批准文號,例如:「國藥準字+1位字母+8位數字」、「衛食健字(4位年份代碼)第××××號」、「國食健字G+四位年份代碼+四位順序號」等。含「國藥準字」的批准文號是藥品,含「國食健字」字和「衛食健字」則屬於保健品。另外,患者可以通過藥品的批准文號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官方網站(http://www.sfda.gov.cn/)查詢到該藥品的相關資料,有些屬處方藥的產品,應在醫生指導下應用,不能自行購藥。
3.動物體內試驗藥效對人體未必有效
有些藥物利用一些動物試驗和試管內研究的結果宣傳自己的藥品。如:「某藥經某動物試驗可使某動物產生B肝抗體」、「某藥在試管內有抑制B肝病毒複製的作用」等迷惑消費者。其實,即便該藥在動物體內和試管內產生了作用,也不一定能夠體現在人體內。
4.新藥要經三期臨床試驗才能上市
正規嚴格的情況下,一個新藥上市前,必須經過科學、規範的臨床前動物試驗和臨床試驗。臨床研究實驗一般分三期,確定其較長期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有些藥物在上市後還要經過第四期的臨床研究,繼續對其療效和安全性進行觀察。
5.警惕廠家藉助專家名譽宣傳藥品
患者應當了解,某些廣告藉助專家宣傳某種藥品,可能是一些藥廠假借這些專家的聲譽,而未經專家本人同意;或者是一些專家的個人行為。患者只需打電話問一問專家所在的醫療單位就可了解到這些宣傳與單位無關。藥品推廣的正確途徑是通過學術會議,專家在一起討論、研究,介紹臨床使用該藥治療疾病的經驗。為此,患者應該到正規的醫院,請醫生根據自己的病情和化驗結果,給予適當的治療。
6.不要從廠家批發或郵購藥品
一般急性病只開3~7天的藥,慢性病首次就診只開2~3周的藥,長期需要該藥治療者,才會開1~2個月的藥物。在治療過程中,醫生會叮囑患者定期複查。一些不良藥商,為謀利,均讓患者買上好幾個療程的藥,不顧患者的病況差異。因此提醒患者,不要圖省事、省錢從廠家批發或郵購藥物。這樣可能會在用藥過程中出現不良反應或打亂了正規治療方案,導致病情加重。
7.不要輕信某某部門推薦、獲獎及證書
法律規定,國家政府機關根本無權推薦任何藥品。另外,宣稱獲得國家專利的,消費者可以根據其專利號(ZL+8位數+.1位數)在國家知識產權局上搜索到相關資料是否屬實。
8.目前沒有完全清除B肝病毒的藥物
目前公認的抗B肝病毒的藥物只有幹擾素和新一代的核苷類藥物。這兩類藥物也只能起到抑制B肝病毒複製的作用,並不能將B肝病毒從體內完全清除。
(摘自:信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