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高原安家設營,空降兵搭帳篷神速度

2020-12-25 解放軍新聞傳播中心

來源中國軍網

安家設營。

高海拔安家設營「又快又好」

空降兵某特戰旅長期戰鬥精神培育結碩果

一排排整齊的帳篷拔地而起、一塊塊勵志的石頭標語動人心弦……五月中旬,空降兵某特戰旅成建制赴川西高海拔地區訓練宿營點,所有安家工作已經基本結束,下周可以直接轉入訓練。作訓科負責人饒凱告訴筆者:「部隊安家比預計提前2天完成,這得益於長期戰鬥精神的薰陶」。

該旅作為一支有光榮傳統的部隊,歷史上曾經誕生過黃繼光、邱少雲等戰鬥英雄。成立以來,他們一直注重用英雄精神培育官兵,養成了「困難越大志愈堅」的戰鬥精神。近日,該旅成建制全部完成轉場到川西某高海拔訓練基地。此基地海拔高度約3000米,含氧量約為內陸的70%左右,普通人初到此,都要至少用一周時間進行調整,即使訓練有素的特戰隊員也會出現頭疼、呼吸困難等現象。

艱難困苦是戰鬥精神最好的試金石。四級軍士長黃遠,這是第二次上高原地區,拿起大錘就砸帳篷地釘,連續幹了一個多小時,直到嘴唇發紫都不放下。新兵楊超,第一次上高原,哪裡有重活哪裡去,班長怕他累倒,勸他休息。他說,我們只是來到了高原,比革命前輩黃繼光差遠了,怎麼能輕易怕苦怕累。雷神突擊隊隊員楊行說:「來高海拔訓練不容易,必須爭分奪秒,安家少一天,訓練就多一天,戰鬥力就增加一分。」原計劃4天的安家任務,他們僅用2天就完成。

他們將戰鬥精神培育和訓練活動捆在一起抓,做到訓練每進一個階段,戰鬥精神培育跟進一分,確保官兵在整個駐訓幹勁不減、標準不降,圓滿完成訓練任務。

(文/徐雄師 鄧惠文攝影/楊成林 王 昊)

搭建車棚。

構築圍網。

清掃排水溝。

傘標噴繪。

營房拔地而起。

地標文化。

地標文化。

地標文化。

營區景色。

雲霧可見。

相關焦點

  • 患病老人街邊搭帳篷安家
    N海都記者 陳盛鍾/文 馬俊傑/圖 海都訊 一年多前,家住莆田涵江區頂鋪社區的蘇趙高老人的舊房,因為片區改造被拆了,他和老伴在附近一條街道租了一套房子住。四個月前,老人生了一場大病,在醫院裡一住就是兩個月,當他出院後準備回出租屋繼續居住時,卻被房東拒絕了。無家可歸的兩位老人只能在路邊找了一塊空地,用帳篷搭了個臨時的「家」。
  • 高原的雲 高原的風——川西阿壩印象
    高原上的河流由於落差大,總是這樣奔流不息。這海子真的就是高原的眼睛,閃著迷人的波光。遊牧人的帳篷正像藍天下的雪山,雪山下的草原,草原上的帳篷行走在川西高原,就是行走在畫裡,處處是風景,時時有驚喜!
  • 空軍空降兵:武裝集群傘降,錘鍊高原作戰能力|央視網
    空軍空降兵:武裝集群傘降,錘鍊高原作戰能力|央視網 2020-12-03 00:00 來源:空軍空降兵:武裝集群傘降,錘鍊高原作戰能力|央視網
  • 哪些景點可以搭帳篷?
    其實大部分城市公園和綠地以及國內的自然景點都是可以搭帳篷過夜的。今天主要列舉一些國內可以搭帳篷的景點。如果你是在自駕的的路上那麼搭帳篷的地方可選性很多,西藏,新疆,內蒙這些地方很多景點如稻城,新都橋,海子山,林芝,色拉山,天山,內蒙草原等都是可以搭帳篷的,只不過這些地方露營需要注意安全,不要離路邊太遠也不要太近。
  • 空軍空降兵武裝集群傘降 錘鍊高原作戰能力
    央視網消息:這兩天,空軍空降兵還把傘翼航跡延伸到了高原。在西北高原深處,空軍空降兵某旅採取多機編隊、分段編組的方式,組織武裝集群傘降訓練,錘鍊部隊高原空降作戰能力。清晨5點,西北高原某機場,傘兵們正進行傘具整理、武器披掛,並佩戴氧氣面罩,做好登機前的一切準備。飛機起飛後,機群在空中集結成編隊直飛預定空域。受高原地形影響,地標指示不明顯,飛行員需要一邊藉助儀表數據來判斷飛行狀態搜尋空降場,一邊跟編隊中其他飛機保持協同。數分鐘後,多機編隊準時抵達預定空降場上空,機門緩緩打開。
  • 神器在手:來看看空降兵和高原部隊的新神器!
    但是其依然存在攜帶不便的問題,如果單兵攜帶的話上高原作戰或者空降兵進行滲透突襲的話還是有很大的問題的。怎麼才能將火力和機動性進行最高校的組合呢?中國採用了將山貓全地形車加107火箭彈的組合,這次真是將這兩款「神器」的作用發揮到了極限。山貓地形車是指理論上可以在任何地形上行駛的車輛。
  • 韋帕車頂帳篷自駕遊川西啟航篇,好風景都在路上
    好風景都在路上,這是同行的朋友給我說的,我們停車坐在車頂帳篷裡面嘮著閒嗑。去未知的遠方,翻過山的邊際,越過星河荒漠,盡情享受我的摯愛,一直在路上,沒怎麼討論就確定了這次的目的地——川西 畢竟是川西高原,還是比較擔心路況,為了保險起見也是為了給自己更多的選擇,我們開了一輛4驅的奔馳。不知道開過了多少個埡口,拐過多少個急彎,多少次的氣喘籲籲,又被突然的美景平息。
  • 川西高原最美草原,一生不能不去
    川西高原有三大自然景觀,一是冰峰雪嶺,二是高山大川,三是水草豐美的起伏草原。川西草原分布很廣,每一處的草原都有它獨有之處,可要說哪一處的草原最美,我以為肯定是阿壩州紅原縣的俄麼塘。高原的天氣就是這樣變幻莫測。
  • 川西高原七日紀行(一)
    我本來也並沒有去藏區的計劃,但某天在旅遊網站上翻看各種旅行照片,突然就想去看雪山,因為川西雪山眾多,又不像喜馬拉雅山那樣常人難以接近,於是立即草草規劃了行程,請好假,買上票,直奔川西而去。川西,一般指的是四川省甘孜和阿壩兩個藏族自治州,這裡無論是自然景觀還是民族文化都與成都平原截然不同,川西高原本身是青藏高原的一部分,所以這裡的一切都和西藏更為相似。
  • 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
    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四川省甘孜州:夏日川西高原的雲朵
  • 大美川西-手機隨拍
    川西現指成都平原以西的地區,即四川省雅安、阿壩州和甘孜州、涼山等高原藏區。川西地區的風景景點包括康定古城、九寨溝、黃龍、桃坪羌寨、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四姑娘山、色達佛學院、米亞羅風景區、黃河首曲等。川西的秋色,作為風光攝影師的我,是不容錯過的。以下的圖片叫冷嘎措,措在藏語中是湖的意思。
  • 三上川西高原
    作者:路在何方6天川西高原阿壩行說說這次旅行2020年的新冠疫情長時間將人們封閉在一個較為固定的區域環境裡,生活相對單調乏味。隨著國內疫情控制持續鞏固穩定,社會生活和經濟活動也日漸正常,從國慶中秋長假可見一斑。
  • 美麗的川西高原
    8月3日清晨5點50分,旅遊公司接我們到集合地點,7點30分準時向川西出發。我已記不起多少次走進川西,川西高原是青藏高原東南緣和橫斷山脈的一部分,是一個處處皆風景的地方,只是平均海拔4000---4500米,讓人有些吃不消。車上的旅客都在打盹兒,我閉著眼回憶曾經的幾次川西旅遊:     1985年夏季,我和妻子辦完婚禮,即乘旅遊大巴去了九寨溝和黃龍。
  • 川西行(之二)高原花海俄麼塘
    花海規模之大,密度之高,均為高原草原地區所罕見,以至被遊客稱為&34;。的路上天公不作美,一路烏雲密布,快到景區就下起滂沱大雨,行進雨中又是另一種風景川西高原雨後彩虹把我們入住的帳篷酒店裝扮得格外引人注目,使我們原本還在埋怨這鬼天氣的心情一下子變得開心起來
  • 川西高原一路風景拾零
    川西高原要說「漂移」的景色,恐怕川西高原的一路,「漂」的幅度夠大,「移」的速度夠快,即使遠處的「亮點」也會由於急轉彎兒擦肩而過。所謂旅遊,只有遠近新奇,沒有大小「貴賤」,哪怕出門到周邊田間樹林轉轉,到附近山澗小溪看看,也會感受到不一樣的心境和放鬆,心情為之一振,眼前為之一亮;更何況遠涉著名景點,收穫當然更大。「更大」裡面包含的「漂移」越多就越飽滿。
  • 帳篷怎麼搭圖解 怎麼搭帳篷步驟圖解
    帳篷怎麼搭圖解 怎麼搭帳篷步驟圖解 2018-03-13 15:00:51 來源:全球紡織網 帳篷怎麼搭圖解?怎麼搭帳篷步驟圖解?
  • 旅行達人們常說的川西高原「人間仙境」在哪?
    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答案……在卓瑪的眼中,卻是這裡川西高原「五一棚」在阿壩臥龍建立從一頂小小的帳篷開始一層層白雪覆蓋在斑斕的彩林之上陽光之下晶瑩剔透熱烈的紅葉,金燦的黃葉層層疊疊的色彩一片一片染紅了川西高原的秋天
  • 川西高原,莫郎節
    在川西高原的在這個川西高原的小城可以觀賞神奇的宗教神舞、盛大的宗教法會、以及精美絕倫的唐卡、壁畫、酥油花等燦爛的民族文化藝術。站在嶺上便能清晰地看到兩條東西不同流向的河流流淌在川西北高原的懷抱裡。一條向西緩緩流入黃河,另一條則向東淙淙奔向大渡河,然後再一齊注入長江。
  • 九寨溝漳扎村現狀:安置50多頂帳篷 燈光點亮高原
    入夜,62歲的扒他小心翼翼地將電燈擰到燈座上,打開開關,整座帳篷立馬被燈光溫暖了起來。  九寨溝7.0級地震後,漳扎村二隊在震後第三天晚上恢復了供電,安置點50多頂帳篷透出燈光,像點點繁星,映亮了川西高原的夜。  見記者到來,扒他遞來一瓶礦泉水。「吃飯沒,要不要自助火鍋?政府送過來的。」聽到記者想要留宿,他欣然答應。
  • 藏在川西高原的異域星球
    川西的美景數不勝數,但大多數是相似的。看遍了雪山草甸,紅葉海子,你是否期待旅行還能帶給你一點驚喜呢!墨石公園,地處甘孜藏族自治州,不同於千篇一律的高原風景,環望四周,群石林立,千溝萬壑,仿佛墜入了異域星球,置身其中,無處不能感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趁著放假,趕快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