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瀆古鎮休閒遊記

2020-12-12 106號觀察家

九月第一個周六,天氣格外的好,颱風「玲玲」沒有給蘇州帶來災情但是帶來的大氣雲團在深藍色的天空裡格外的好看。早晨走在小河邊感覺特別的神清氣爽,於是決定約上老夥伴開啟一次木瀆古鎮休閒遊。木瀆並不陌生,最有名的要數靈巖山,靈白線上徒步如今成了許多人周末的休閒活動。當年吳國興盛時二代吳王所修建的行宮姑蘇臺也正位於此處。

唐代大詩人李白寫有《烏棲曲》名句,詩云「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裡醉西施。」李白感嘆了吳王夫差中了臥薪嘗膽的越王勾踐設下的美女計,整日沉迷西施終於誤國的事。

但是這次我們決定不去山裡而去古鎮看看。

應該說小蘇州這些年大交通網絡建設真的不遺餘力,一切看起來非常方便,從西環高架轉蘇福快速路到底就是連接木瀆鎮的中山西路。然後左轉進入翠坊北街後右轉進入中市街基本就到了木瀆古鎮的範圍。

進入古鎮第一個沒想到是,居然這古鎮主街也叫山塘街,我的記憶裡的山塘街只停留在曹雪芹在紅夢樓裡說的姑蘇城外繁華地七裡山塘。它起源於唐代蘇州父母官白居易,居長安易的白居易任蘇州刺史時,為了便利水陸交通,因此開鑿了一條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成為山塘街。所以如今看到的木瀆古鎮上同名的山塘街,不覺得有些親切。經過了解原來木瀆山塘街的形成比蘇州山塘街要早了許多了,其歷史可上溯到2500年前的春秋時期。還是要加到當年吳王在木瀆靈巖山興建行宮、增築姑蘇臺,因為常年集中大批的勞力、物力,許多能工巧匠聚居在此慢慢形成了街市集鎮,這段主幹路便是山塘街。與姑蘇山塘街不同的是木瀆山塘街邊上的河叫香溪河。如今歷史更悠久的木瀆山塘街淹沒在七裡山塘的盛名之下可以說是歷史發展的必然吧。正如詩上說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第一個映入眼帘的是古鎮名勝是古松園。

古松園是清末民初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舊宅建於清末至民國年間。因後園有一株明代羅漢松,高逾十米,為明代所植,據《吳縣誌》記載,此樹已有五百多年樹齡,蔡家古宅因此松而得名古松園。蔡少漁是清末民初木瀆鎮的富商,祖籍在太湖洞庭西山,早年在上海經營洋貨生意,發達後回鄉造屋置地,有良田萬頃。蔡少漁與嚴國馨(嚴家淦祖父)、鄭齡九、徐鳳樓三家合稱木瀆「四大富翁」,富甲一方。記得去湖州的南潯小蓮莊遊玩時,導遊介紹南潯所謂的「四象八牛七十二金狗」為代表的南潯富商,可見在清末明初江浙一帶的小鎮中,隱藏著眾多的巨商富豪,我想可能是清末清朝政府在歐洲列強的堅船利炮下被迫對外開放口岸,隨著上海的開埠和發展這些江南商人抓住資本主義下的商業機遇一躍成為富豪。

古松園的樓廳最有特色,因簷枋下端雕有十六隻倒掛花籃,樓上軒梁又雕有十六隻鳳凰,有人便稱此樓廳為花籃樓或鳳凰樓。因鳳凰樓的雕花師傅是完成了聞名中外的蘇州東山雕花大樓的清末民初蘇州著名雕刻藝人趙子康。

蘇繡第三代傳人姚建萍刺繡藝術館也設於古松園樓閣中,展示大廳裡陳列著姚建萍20多年來傾心創作近百幅蘇繡精品,看著這些由刺繡而成的人物、山水和動物,栩栩如生惟妙惟肖,不由感嘆中國民間藝術的巧奪天工。

走進古松園正廳的古松堂,上寫古松堂匾額,兩邊對聯寫的是,雨入花心自成甘苦,水歸器內各現方圓。出處為金聖歎自題的書齋聯。將人生甘苦與雨露關聯,應該是人世間紛繁蕪雜的人和事,每人都有不同的領悟吧。其實,快樂與否,也許更多是跟自己的心境有關,心樂便樂,心苦便苦。

古松園的觀景閣,匾額上面寫著「剪波納漪」四個字。坐裡閣內涼風徐徐,近看觀魚池遠觀古松亭甚是愜意。

第二站是虹飲山房

虹飲山房在山塘街上。初為秀野園,原是明朝東林黨人王心一的別墅。東林黨人王心一曾仕至刑部左侍郎,署尚書。彈劾宦官魏忠賢,被削籍遣歸,於明末崇禎四年(1631年)曾購入一座園林,併名其為「歸田園居」,此園林原是正德四年所建拙政園廢后東部荒地。也就是此刻拙政園的東園部分。王心一著有《歸田園居記》,全本描寫拙政園中取名,定景之故。例如書中有一段話描述拙政園裡的奇石。「池南有峰特起,雲綴樹杪,名之曰綴雲峰。池左兩峰並峙,如掌如帆,謂之聯壁峰。」此外還有一段話描述拙政園中的蘭雪堂:「東西桂樹為屏,其後則有山如幅,縱橫皆種梅花。梅之外有竹,竹臨僧舍,旦暮梵聲,時從竹中來。」

但是王心一仍嫌城中煩囂,便在木瀆香溪河之濱建秀野園,同期的蘇州名畫家張元舉繪有園圖。王心一後重被朝廷起用,先後做過太僕卿、應天府甲、少司寇等。

到了清朝乾隆年間,歸木瀆文人徐士元,徐士元是位落第秀才,一生不慕功名,惟喜居家讀書。嗜酒常和朋友在園中詩酒為樂,而且酒量極大,號稱「虹飲」,又因宅園毗鄰虹橋,虹飲山房之名即由此而來。徐士元嗜飲卻從不放浪形骸,一生循規蹈矩,尤其對父母孝順,是遠近聞名的大孝子。為討二老歡心,他專門在園中建造了這座戲臺,每逢春秋佳日,請來戲班子為二老演唱,以怡其心,安享天年。乾隆南巡遊木瀆,曾在此棄舟登岸,遊園看戲。因而,當地都習慣稱虹飲山房為乾隆的民間行宮。紀曉嵐、和珅、劉墉等大臣也都曾數次下榻於此,留下了段段膾炙人口的佳話。虹飲山房由秀野園和小隱園二處明代園林聯袂而成,其'溪山風月之美,池亭花木之勝,'遠勝過其他園林。清末,小隱園部分為一代'刺繡皇后'沈壽故居。

虹飲山房是江南著名園林,乾隆六次幸臨之地,看園內陣列的乾隆六下江南的行程,可見乾隆皇帝對蘇杭的喜愛。而木瀆無疑又是蘇州中最得乾隆喜歡的地方。清代乾隆南巡六下江南,六次來到木瀆,其中有乾隆親題的御碼頭,乾隆與他的老師沈德潛吟詩唱和,與他的好友徐士元茶棋相娛,留下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傳說。劉墉等隨臣二度在虹飲山房下榻。劉墉手書「程子四箴」為贈,至今還保留在園中。

沈德潛從二十二歲參加鄉試起,他總共參加科舉考試十七次,最終在乾隆四年(1739年)才中進士,時年六十七歲,可謂大器晚成的代表。但是他從此躋身官宦,備受皇恩。乾隆皇帝召其討論歷代詩源,他博古通今,對答如流,乾隆大為賞識,稱之為江南老名士,並對大臣們說:「我和沈德潛的友誼,是從詩開始的,也以詩終。」

園中的聖旨館珍藏的二十道清代十位皇帝即順治、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的二十道聖旨。這些聖旨真跡讓我們在聽慣了清宮戲中的奉天承運聲中有幸一睹聖旨的真容。"封詔"分"誥命"和"敕命"兩種:一品至五品授以誥命,聖旨用七彩綾;六品至九品授以敕命,用的是白綾。在清代,這種貴重的綾錦絲織品專門由江寧織造府負責,《紅樓夢》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就曾任過江寧織造,而他的外公李煦也擔任過蘇州織造。

科舉館珍藏的鄉試、會試、殿試試卷和作弊"夾帶",看後大開眼界,對我們了解科舉制度知識可說是一堂生動的歷史現場課。科舉制度世界首創的文官選拔制度被認為是中國對世界的第五大發明貢獻。

園中還有一處介紹清朝御膳的展廳。如果只看表面,是不是會感覺也不過如此。不過關於吃,清朝皇室制度規定一條今天看來有些奇特的「家法」:每個菜最多吃三口。據說這是為了防止被暗殺。晚清的慈禧太后雖然位高權重,但也不敢違背這條家法。

山房西北處是秀野園,內有大片的荷花種植。聯想蘇州園林中的荷花,不由想在江南園林中荷花也是標配。清代中後期的阮元在為官吳興時寫有吳興雜詩詩云:「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萬家。深處種菱淺種稻,不深不淺種荷花。」可見當時人們對這種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的熱愛。

第三站嚴家花園

嚴家花園最早是沈德潛的寓所。道光八年(公元1828年),沈氏後人將此院落讓給木瀆詩人錢端溪。龔自珍對此園有「妙構極自然,意非人意造」,「倚石如美人」等溢美之句。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由木瀆首富嚴國馨買下,重葺一新,更名「羨園」。因園主姓嚴,木瀆人稱「嚴家花園」。嚴家花園經過三代主人努力,前後歷時一百七十多年,無論是歲月滄桑,還是人文底蘊,都賦予嚴家花園一種文化氣息,名園風範。1935年,現代建築學家劉敦楨教授兩赴此園,流連忘返,對嚴家花園的布局與局部處理極為推崇,認為是蘇州當地園林之「翹楚」。

對於嚴家花園,人們在流連於江南園林的同時,最愛談起的莫不過是嚴氏後人中的翹楚嚴家淦,他深得蔣氏父子的器重,做過三年承上啟下的臺灣地區領導人,早期因在臺灣成功推行幣制改革,被稱為新臺幣之父。正好這幾天在重看劉和平的《北平無戰事》,1948年的建豐同志領導的鐵血救國會試圖推行新的幣制改革力挽狂瀾最終敵不過既得利益集團的反抗而失敗,卻不知在東南一隅的臺灣幣制改革正有序推行。

最後去了榜眼府第

榜眼府第並不在山塘街中,經過了幾條小路才找到此處。為林則徐弟子,晚清啟蒙思想家、政論家馮桂芬的故居 ,其宅坐南朝北,門對胥江,前宅後園結構,具有典型的清朝早期江南宅第園林建築風格。

科舉時代,以殿試及第之首名稱狀元,二名稱榜眼,三名則為探花。馮桂芬(公元1809——1874年),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中庚子科一甲二名進士,因而邑人習慣將馮在木瀆下塘的故宅稱為榜眼府第。

「馮桂芬出生時,正值桂花開放,故得名桂芬。他自幼博覽群書,通曉經史,以才學負名鄉裡,道光十二年,林則徐任江蘇巡撫時,識拔了素昧平生的馮桂芬,稱他為「百年以來僅見」的人才,並招入撫署讀書,收為學生。

這一年,馮桂芬剛剛二十三歲。

八年後,高中榜眼,天下知名。」

也許是地處相對偏僻,榜眼府第遊玩的人並不多。前院整體有些逼仄,建築也並不算多,後院略為寬敞是一片荷花池,池前水榭有一匾額上書「邀月招雲」。荷塘水榭,遠可見靈巖秀峰,近有荷風徐來,我想這大概符合一個思想家的心中意境吧。

最後說一下木瀆地名的來由,這還得回到春秋時代。相傳春秋末年,吳越紛爭,越國戰敗,越王勾踐施用「美人計」,獻美女西施於吳王。吳王夫差專寵西施,特地為她在秀逸的靈巖山頂建造館娃宮,又在紫石山增築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源源而來的木材堵塞了山下的河流港瀆,「木塞於瀆」,瀆者河也,木瀆之名便由此而來。

2019.9中秋記之

相關焦點

  • 三千年木瀆 自古繁華——木瀆古鎮
    1998年,木瀆「退二進三」進程中啟動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作,逐步制定並完善了《木瀆古鎮保護和發展規劃》、《木瀆旅遊商業定位及規劃》,在周邊眾多水鄉古鎮崛起之時差異化定位,率先提出「園林古鎮」的概念,以姑蘇繁華圖為藍本,以乾隆六下江南為亮點,走出了一條傳統文化保護與旅遊產業發展相結合的道路。
  • 遊記:木瀆古鎮之行
    上午10:30時左右,從葉聖陶紀念館出來後,已經遊完了甪直古鎮的所有景點。走出甪直古鎮,來到曉市路公交站,乘坐快線5路,到新城花園下,轉乘2路公交車到木瀆嚴家花園公交站下,馬路對面就是木瀆古鎮的北門。木瀆古鎮的北門。
  • 中國古鎮之木瀆古鎮,肺腑之味
    這碗湯叫䰾肺湯,蘇州木瀆古鎮石家飯店獨有,阿叔很奇怪馬蜂窩裡蘇州遊記或者蘇州攻略談到蘇州美食沒有一個寫到木瀆古鎮石家飯店民國時期傳承下來的十大名菜,都在寫松鼠桂魚、櫻桃肉、糖粥甚至麻辣燙也作為蘇州美食了,阿叔看了哈哈大笑不止,唉唉,松鼠桂魚雖然也是蘇州名菜但不是獨一無二的,無錫、上海
  • 江南古鎮遊之木瀆古鎮
    江南的諸多水鄉古鎮看起來好似千篇一律,都差不多,但是細細欣賞與品味起來,還是各具特色、各有韻味的。聞名遐邇的江南六大水鄉古鎮,有四個在蘇州,周莊、同裡、甪直和木瀆。周莊和同裡開發較早,名氣很大,但是多年過度的商業開發,商業氛圍太濃厚,已經失去原汁原味的氣息。
  • 走進木瀆古鎮
    古鎮的煙火人間漫山的爛漫層林……披上這初冬的暖陽留下一天,讓心靈出走!一日漫行·心靈出走蘇州木瀆古鎮走進木瀆古鎮,你眼前的江南水鄉不再僅僅是「小橋、流水、人家」。他早已成為了江南煙火中的一種「老腔調」,將青春和光陰一同召喚,任你選擇。初冬,我們在暖陽的撫摸下,走進了木瀆。
  • 木瀆古鎮古松園遊記,江南園林中的經典園林
    中午的時候決定去木瀆古鎮,從上海過去大約1一個多小時的車程。一邊逛一邊吃,等到達古松園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一進門就看到一塊鮮紅的匾,上書:古松堂。古松園是清末木瀆富翁蔡少漁所建。蔡少漁祖籍洞庭西山,原在上海做洋貨生意,發達回鄉造屋置地,良田萬頃。
  • 蘇州三山島---木瀆古鎮休閒兩日遊記
    周日:早飯後乘竹排遊湖,逛溼地公園,離島赴木瀆,逛古鎮、品美食,午飯後返回,結束愉快旅程。周日中午,告別了世外桃園般的三山島,來到了千年古鎮木瀆>木瀆是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因乾隆六次到木瀆都在徐家門外御碼頭上岸,駐蹕徐家休憩、聽戲、遊園,坊間又稱虹飲山房為乾隆行宮。
  • 蘇州木瀆古鎮慢行綠道生態林真是巧奪天工,休閒健身好去處
    看了簡介,準備進去呼吸新鮮空氣了!綠道簡介是這樣說的:「兩山一鎮」地區隸屬木瀆鎮區,坐落於太湖之東,位於吳中區的西北方向。地處風景秀氣的天平山、靈巖山西部山麓,緊鄰小橋流水,典雅園林的木瀆古鎮。我走進去被一片樹木清新的綠色深深的吸引了!真美!我聽見旁邊講著東北口音的女士這樣說了一句。我也認為真美!
  • 蘇州古鎮「木瀆」
    蘇州古鎮——木瀆離開 大豐 我們繼續 江蘇 的旅行, 蘇州 —— 木瀆 是探親之旅的第四站。木瀆 屬 蘇州 的轄區,位於姑蘇城西大約20公裡。這裡繁盛於明清,曾經是吳西最大的商埠,也是乾隆6次下 江南 登陸遊覽的地方,是著名 江南 古鎮,也是姐夫特別推薦的一個景區。
  • 木瀆古鎮不麻木
    在這趟水鄉古鎮之旅過程中,許大多朋友推薦去木瀆古鎮,當我背著行囊,在漂雨的黃昏中,深一腳淺一腳地踏水而入時,雨水補充河水,木瀆有些麻木,心裡頓時有一絲失落。但有些底蘊較厚,底氣十足的場所,外表總不顯山露水,甚至有些寥落。
  • 木瀆古鎮,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太美了
    木瀆古鎮與蘇州城同齡,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素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之譽。這是中國唯一的園林古鎮,30多個不同風格的蘇州園林讓古鎮每個角落都像畫一般。木瀆古鎮與蘇州城同齡,距今已有2500多年歷史。素有「吳中第一鎮」、「秀絕冠江南」之譽。
  • 木瀆古鎮:人生必去
    套用一句已經用的爛熟的名言就是江南的古鎮大都是相似的,但唯獨木瀆古鎮有它獨一無二的東西!第一次到木瀆,是小時侯和老祖母(蘇州人叫好婆)去靈巖山燒香,那時我還在美食啟蒙階段,根本不知道石家菜裡的巴肺湯、三蝦豆腐和醬方還有其他七個名菜,我那時整天策劃哄著好婆去靈巖山燒香的最大目的就是可以到木瀆鎮上去吃豆腐花和比蘇州城裡採芝齋麻餅還要好吃的乾生元棗泥麻餅,那時便宜啊,一個麻餅加一碗豆腐花,不超過3角錢,應該說江南七大古鎮,木瀆我是最熟悉了,熟悉到裡面的每條小巷,那迷宮般的小巷對我來說根本不是難事,
  • 木瀆—我的古鎮情結
    但這絲毫影響不了我去木瀆的決心,石亭、流水、垂柳首先映入眼帘,來來往往的人雖不少,但也不曾擁擠,現實木瀆古鎮比我想像的要熱鬧了許多,灰色的道路是由方磚砌成,兩邊滿滿的商鋪。有些粘牙的麥芽糖、黑黑的豆腐乾、木瀆棗泥麻餅都是我不能忘懷的。在這裡還可以邊喝茶、邊賞景、邊點花。兩位正在妝束的小姑娘竟微笑著點頭和我打招呼,有些眼熟,突然想來是路上碰到一同到來的,不過換了漢服、變了妝容卻沒認出來。
  • 木瀆古鎮的園林之美
    木瀆古鎮,位於蘇州城西,太湖之濱,是江南著名古鎮。鎮內風光秀麗,物產豐饒,又恰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環抱之中,故有「聚寶盆」之稱。當我們走進木瀆古鎮參觀時,雖說都位於蘇州,但風格和甪直古鎮又有所差別,在私家園林方面,木瀆有其獨特的一面,感覺木瀆私家園林既秉承了蘇州園林的精緻幽深,又有其空曠高遠、山林野趣的個性,建築布局充滿了一種大氣
  • 木瀆古鎮慢時光
    文|劉榮成 一夏日下午,我們驅車來到了蘇州西郊靈巖山麓,遊覽木瀆古鎮。古鎮依山而築,傍水而居,是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是一個與蘇州城同齡的水鄉古鎮。翻看歷史,打開冰封的記憶,回到春秋末年。那時,吳王夫差為了取悅美女西施,聚集天下能工巧匠,為她在靈巖山建造館娃宮、修築姑蘇臺,「三年聚材,五年乃成」。
  • 蘇州木瀆古鎮——江蘇蘇州景點
    木瀆古鎮是與蘇州城同齡的漢族水鄉文化古鎮,已有2500多年歷史,有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靈巖山、天平山等著名文物景點。2008年08月,木瀆古鎮評為國家級AAAA景區,也是太湖風景區十三個景區之一。
  • 木瀆古鎮人少,小溪穿城而過,給人以一種恬靜的意境
    木瀆古鎮深厚的文化蘊積,幽雅的園林環境,膾炙人口的歷史傳說,為現代都市人提供了一個放鬆身心、陶冶情操的旅遊休閒好去處。這裡與甪直古鎮一樣,遊覽古鎮是免費的。古鎮有4處收費景點:嚴家花園、虹飲山房、古松園和榜眼府第。我們去時已是傍晚時分,各景點都已關門,遊人也已經散去,古鎮難得的幽靜和安詳,漫步在這裡很是放鬆。在古鎮裡轉了一圈之後,又從古鎮走回到地鐵站,我們這餐後散步走得也是夠遠的!
  • 木瀆古鎮重塑五街舊觀 重現當年繁華景象(組圖)
    山塘街局部區域效果圖  商報訊(記者 張鵬 通訊員 張箐)姑蘇繁華圖,一半在木瀆,當年繁華的景象如今將得到重現。記者昨天獲悉,木瀆古鎮開始對山塘街、下沙塘兩條老街進行改造提升。除了環境整治,木瀆還將重修開來茶館、巡檢司等歷史建築,恢復歷史上繁華的"五街"布局,重塑木瀆古鎮十景。  木瀆古鎮管委會主任顧雪峰介紹說,根據古鎮改造工程規劃,木瀆古鎮將分別對山塘街、南街、西街、中市街和下沙街進行規劃布局、業態引進等各方面的改造升級,屆時將重現歷史上繁華的"五街格局"。
  • 江蘇木瀆古鎮,景區最強推薦
    應該有很多人都有古鎮情結,小編就是這樣的。對具有年代感、古色古香的建築閣樓以及古代的一些著裝服飾都是非常情有獨鐘的。發自內心喜歡這些東西。木瀆古鎮和其它的古鎮截然不同,它是目前中國現存的唯一一座的園林古鎮。裡面有很多優美的小景點。今天,小編就帶大家走進江蘇蘇州的木瀆古鎮。
  • 蘇州木瀆古鎮,乾隆六下江南來過的古鎮
    木瀆古鎮位置是在蘇州市吳中區木瀆鎮山塘街188號,它離蘇州火車站約17公裡,交通非常的便捷,在蘇州站北廣場公交樞紐站乘坐38路,經過30站, 到達翠坊橋(木瀆古鎮)站即可,也可能打車,費用大概60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