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六大專做日料的好店

2021-02-07 幸福杭州


NO1.懷石

【曼殊懷石料理】:杭州市西湖區八盤嶺路1-1號紫萱度假村內


傳說「懷石」兩個字原來是指坐禪的僧人在腹上放上暖石以對抗飢餓的感覺。再傳下來,研習茶道的日本人為了護胃,會在吃茶之前請客人吃一些精緻的飯菜,作為墊餐,量自然是不能多的,這就有了懷石料理。懷石料理是日本料理當中的上乘之物,極端講求精緻,無論是器皿的選擇還是食物的擺放都有很高的藝術追求。而最為重要的食材,只選取當季才有的原料,既有季節感,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食材的肥美度帶來的色澤、香味和口感。


適當地燙熱或是冷卻盛裝的器皿,讓客人熱菜趁熱吃、涼菜趁涼吃。如若魚刺較多,亦會仔細剔除。甚至和客人之間有了一些美好的默契,不要噴太香的香水,否則會蓋過食物的香氣。如此這般,體貼入微。


一頓晚飯,13道菜,吃了3個小時

懷石料理只限於一年四季應季的食材而做出菜單,十分重視季節感。圖為懷石料理裡的其中一道「八寸」。


想到杭州沒有一家真正的懷石料理,餘斌準備做一件與眾不同的事。他要去京都找一個地道的廚師長。


「我們要在杭州開一家真正的懷石料理,但是其中部分食材肯定是要在當地找的,你覺得這個問題大嗎?」他問了所有候選人這個問題。有的人說可以結合當地的特色,有的人說問題不大,只有一個50出頭的圓眼濃眉大叔擺著手說,不行,不行,不行,想都不要想。


這個人,後來成了曼殊懷石料理的廚師長。京都出生的滝澤卯三生,12歲開始跟著家族經營的懷石料理店學習廚藝,刀工學了幾年、炸天婦羅的手勢學了幾年……他自己都已經不記得了。副廚不勤奮,或是不細緻都不行,換走了8個副廚,終於攢夠了一套他滿意的廚房。和傳統的日本匠人一樣,他每天總是近乎機械地遵守著一些美好的守則。第一個來,最後走。每晚10點送走了最後一批客人,才會回到廚房收拾打點。這時助手已經清潔、整理好了大部分的器皿,但他仍要仔細檢查每一隻。把壘成一疊的瓷碗或是石展挨個拿起來檢查,不僅要纖塵不染、還要用酒精噴霧去處掉器皿上任何可能殘存的氣味。

由於食材全部是日本空運來的,所以臨時拜訪可是沒的吃的,需要提前預訂。


我說我想看看你的廚房,他說不要不要,很亂的。後來我看到,這個剛工作完還是「很亂的」廚房,並沒有一寸雜物、一絲怪味,地上沒有水漬,待洗的毛巾被方方正正地疊好,有種「我們要排隊跳進洗衣機咯」的顧盼自豪。


廚師長的固執,換來的是全部空運自日本的食材。一條瀨戶內海捕到的魚,經過低溫保鮮處理,7個小時之後會出現在曼殊的後廚。所以今天的食材必須是前幾天預訂的客人的量,臨時拜訪可是沒有的。


至於那天晚上我吃了些什麼,現在回想起來亦是如夢一樣。開胃的安康魚肝,是冬季最適合吃的,這裡說的冬季,大約是小雪和冬至之間。由廚師長毛筆手寫的日文菜單素而雅,時節變換,每隔一小陣便要更換。 其中大多是日文漢字而非平假名,可見菜色的古老。


料理中有一道程序叫「八寸」,裡面包括了水果沙拉,加州卷壽司,煙燻鴨胸肉,艾麥麩上面有蛋黃味噌,小河蝦,鮑魚外面裹有緇魚子粉,甜黑豆,海膽南木果,柿子三文魚裡面有味噌醃製過的蛋黃口感Q彈。由豆腐做基的蒸物盛裝在京都採集到的清水燒裡。點梅子酒的漆展精美如嫁妝,店長說這是開車的客人也允許的酒精濃度。只此一片的茄子表面要用刀工割出細密的蛇紋。配天婦羅的醬汁旁擺著白蘿蔔泥、姜泥、辣蘿蔔泥的小糰子和細蔥花,可以按口味加進醬汁,可是小糰子萌得我實在下不了手。毫不意外地,烤肉的原石亦是來自日本,不必我說雪花和牛的色澤與美味,只說擠在肉上那半顆棗子大小的酸橘,來自日本德島縣,20隻一小盒售價約600元人民幣。「但是試過很多,別的香味都不對。只好又空運。」


這頓長長的晚飯吃了近3個小時,13道菜。只在收盤上菜的間隙,會有店長輕輕地敲開和式包間的拉門。除非你拍拍手,並沒有人會來噓寒問暖。我們三五好友溫溫地聊著細碎的事情,窗外的枯山水靜若止水,沒有人想大聲地說話。吃飯,變成特別專注的一件事情,只是吃飯。店長吉田多香子最後來和我們說了一會兒話,說起小時候在日本全家人新年的時候去吃懷石料理的事情,說起她從小學習花道的事情。「在店裡,依然是住在日本的感覺。」


夜已很涼,來路上點起來細小的篝火照明。店長一直送到我們上車,飽暖、舒服,好像今天是來她家做客的感覺。真慶幸那天洗了頭才去的,不然還真是個冒失的客人呢。


NO2.壽司

【勇壽司】地址:杭州市上城區將軍路50號(近柳營路)


壽司是日本的傳統食品,既可以作為小吃也可以當正餐。紐約客大衛·賈柏拍的那部紀錄片《壽司之神》,其中匠人的精神還是感動了不少人,小野二郎終其一生都在握壽司,以匠人最高標準要求自己和學徒,他們從食材、製作到入口瞬間,每個步驟都經過縝密計算,甚至會觀察客人的手勢調整壽司位置,確保客人享受到終極美味。片中的壽司店「數寄屋橋次郎」也讓大多人認識了壽司專門店。客人坐在吧檯外面,看著老闆手握壽司,嫻熟的動作,完美的手勢,充滿了儀式感。擺在你面前的每一顆壽司,如同吸入了匠人的能量,也只有在口中去細細體會這其中的力量。


不少人是獨自來用餐的,因為在這裡,壽司比閒聊有趣

吃壽司的技巧:要坐在吧檯的對面,師傅捏一個,你吃一個。與體溫接近的壽司,放入口中,才是最美味。


將軍路上,藍色的暖簾擋住了外面的寒氣,輕按移門,就能聞到店裡的空氣中帶有些微酸味,這應該是壽司醋的味道。


在這裡,也只有壽司醋的味道!「勇壽司」,正是一家壽司專門店。今年4月份以來,與他的兄弟店勇料理一樣,周一不營業,不過好在它中午還是營業。


15個餐位,不打包、不外賣,勇壽司有他自己的個性,還有,不能加桌。曾經有一次,兩個客人在勇壽司的門口等位,20分鐘過去,找來服務員協商,搬來戶外的小桌子,臨時餐檯搭建好。服務員也不為難,客人也吃得高興。這事後來被老闆勇哥知道了,臭罵了員工一頓,這家在他腦子裡勾畫了好幾年的L形的壽司臺,為的就是不讓服務員走出來,服務員作為廚房與客人的紐帶,在吧檯內才能有條不紊,掌握好其中節奏,不出所料,那天服務員忙到亂了陣腳。

海洋漁獲的新鮮與壽司極簡的純粹,只有在唇齒間細膩相知,過足嘴癮比什麼都重要。


小小一家店,確需要花大心思。勇哥深刻地體會道:「什麼都想做,什麼都不會做精,只能達到七八成,精力總是有限。」因此,在自己經營了兩年料理店後,壽司專門店就裝進了他的腦子裡。像勇料理這樣的家庭作坊式日料店,海鮮有時候在鮮度期內賣不光,扔掉就會造成浪費,多一家壽司專門店,一條魚分兩家店用,保證了食物的鮮美度,還減少了浪費。


在勇壽司,不少人是獨自來用餐的,因為在這裡,壽司比閒聊有趣,海洋漁獲的新鮮與壽司極簡的純粹,只有在唇齒間細膩相知,過足嘴癮比什麼都重要。

在日本,講究傳統的壽司店規矩是用哪兒的稻米、就用哪兒的水,所謂「一方水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最近正值冬筍季,勇哥就拿來兩頭尖的安吉冬筍,做了味道超讚的筍壽司,接了當地之地氣,筍絲、蟹籽、蟹肉、蟹黃、鰻魚、幹瓢這些當季的食材蒸出來,你會發現取代蒸壽司蒸籠的是冬筍筍殼,「多好的天然蒸籠啊,把筍殼一同放入蒸,筍香完全綻放。」


勇哥在壽司臺前忙活,將一個熟客點好的兩份海膽刺身,改成了一份海膽一份冬筍,「山珍與海味,如此組合,不一樣的味道。」熟客欣然接受,是的,對客人的了解,從客人點單那一刻就開始了,站在吧檯的裡面,他觀察並揣測面前的每一個客人,包括他們的吃飯的速度,以及流露出的滿意度表情。


午飯時間接近尾聲,勇哥才稍稍鬆了口氣,等客人全部離店,他和廚師才開始吃工作餐,不久後廚房裡發出響亮的磨砂聲,廚師又在為晚上的壽司飯做準備工作了。迅速用力地洗米是要把米外面的粉狀物快速洗淨,米在碰水時是會吸收水分,吃水過多米粒容易斷裂,接著是各十分鐘的泡米和瀝水過程,蒸好米飯後加壽司醋快速攪拌,米飯保持鬆散狀,但不能涼透,36度上下與體溫接近的壽司飯,就算是做好了。


前不久勇哥去了一趟東京,他是去學習烏龍麵的,烏龍麵專門店、鰻魚專門店、筍的專門店、蟹的專門店,都有了最初的框架,只等著時間去填充這其中的絢爛色彩了。


NO3.爐端燒

【真炙爐匠料理】地址: 杭州市西湖區曙光路120號黃龍飯店一樓


在日本的東北部仙臺,多是酷寒冬天,外海的漁獲成了人們最重要的食物來源。而在禁止明火的木船時代,往返的漁民只能靠寒食果腹,長年累月,關節嚴重變形,疼痛與寒意徹心徹底,回到家,家人早已搭起炭爐,熱流圍繞,圍坐在圍爐旁,剛剛捕撈的漁獲用竹籤串起,在炭火邊慢烤,暖意襲人。


爐端燒這種日本傳統的料理技法最初就是這樣開始的,後來從北海道的釧路傳遍了日本各處。人們圍坐在環形或者四方形的餐檯外,擺放在他們面前的,是碎冰塊上新鮮的海鮮肉類以及蔬菜瓜果,餐檯裡圍搭起來的燒烤爐子,由專門的廚師為客人現場烤制,客人只要用手指點點,師傅就會把食物放入爐子烤,烤好後,再用划船的木槳遞送到客人面前。還有一個喜被食客們念叨的,就是《非誠勿擾》中葛優在北海道尋找的「四姊妹」居酒屋,現實生活中就是一家「爐端燒」。


「爐端燒」很親民,與燒鳥屋一樣,而十年前,在日本東京六本木的黃金地段誕生了第一家現代高級爐端燒料理店「田舍家」,並在香港西九龍的最高點開設了分店。


用從職35年的經驗來看守每一捧炭火

爐端燒吃的是匠人經驗,因為每一根炭的結構、擺放的不一樣,燃燒時自然就會釋放不同的熱量。


傍晚五點鐘,真炙爐匠料理的圍爐放上了12根備長炭,每一根足有18公分,這是師傅每天的準備工作之一。他們將備長炭放入平爐已經燒熱的炭火中,並用錫紙將其包裹,這是悶炭的過程,等到這炭全部燒旺,他們就會將他們轉移至圍爐,沿著鐵架圍成圈,熱氣開始升騰,這爐火算是生好了。


爐匠料理的主人很有來頭,一個主人是演員徐崢,一個是中國威士忌達人會華東分會會長,還有一個是杭州「酒隱」的主人,他們設在餐廳角落的「醉隱」就是專門為愛酒之人準備的,有最全的單一麥芽威士忌。


爐端燒吃的是匠人經驗,因為每一根炭的結構、擺放的不一樣,燃燒時自然就會釋放不同的熱量,加上這股熱量不是一鼓作氣,而是慢慢燃燒的,就拿「烤魚之王」的金吉魚來說,洗淨、串成、抹鹽,進入圍爐,約40分鐘才能烤熟,或者說是個煨熟的過程,這期間,師傅還要根據烤制的程度不同,來翻轉直立在烤爐裡的魚。


所以人們都說「心急吃不了爐端燒」,而取名「真·炙」,主人Alkoo說這取之「一捧炭火和一撮海鹽」的特性,加之漢語詞彙的意境,而將爐端燒更名為「爐匠料理」更是體現出對料理匠人的尊重。


爐端燒是頗有儀式感的,通常大廚會跪坐在四方形的料理臺後燒烤,這與來源地並不是沒有一丁點關係,當時受關節疼痛影響的漁民也許很難直立站起,索性跪著烤,久而久之,成了爐端燒特別的風景。


爐端燒要圍在一起吃,吃的是氣氛,食的是新鮮,看的是熱鬧。所以在真炙爐匠料理中總是熱熱鬧鬧的,而 料理長井上洋一師傅會用他從職35年的經驗來看守每一捧炭火,而從北海道、長崎、九州或衝繩直運上海再送至杭州的新鮮漁獲、海鮮與魚貝分別含有各種不同的油脂厚度,海螺的螺殼創造了特別的內環境,在師傅巧妙的火力掌控下,螺肉釋放汁水,撒上天然海鹽,以厚實的螺殼封存鮮嫩肉質,吃完螺肉還不忘喝一口鮮甜汁水。


你完全可以想像,在過去仙臺的某個小漁村,漁民從海中捕撈回來的最新鮮的漁獲,等待著的親友們在沙地上圍著篝火燒烤,鮮美的魚僅以海鹽調味。而一切再爐端燒的餐廳中重演,餐廳的烤爐邊,備上了兩個船槳,將烤好的食物用形似船槳的長柄木鏟遞到客人前,並伴隨著一聲頗有氣勢的吆喝。恰到好處的火候讓面前的這一條魚顯得外脆裡嫩,而真正好吃的爐端燒,最基本的烤蔬菜都是美味無比,甜椒、菌菇、茄子或是烤洋蔥,蔬菜菌菇再平爐上,高溫的炭火瞬間鎖住汁水,在嘴裡釋放,激情四射。


NO4.燒鳥

【千串屋】地址:杭州市上城區中山中路336-1號;杭州市西湖區下滿覺隴32號


關於燒鳥,蔡瀾談日本系列書中《日本料理》中就是這樣開頭的:「所謂燒鳥Yakitori,和鳥無關。日本人把雞叫為鳥。」其實,簡單直白地說,燒鳥就是烤雞肉串。


當然,燒鳥店裡也不僅僅只有烤雞肉串,特別是二戰過後,雞肉慢慢普及,以往日本人不吃內臟,可戰後窮苦的日本人也借著「燒鳥」美名,大吃雞胗、雞肝、雞皮、雞屁股等垃圾部位的便宜貨。


顯然,現在的燒鳥屋已經從原來的火車橋下搬入堂堂餐廳中,雖然這很像中國的大排檔,離開了車水馬龍的馬路邊,就好像少了點味道,不過,這經過炭火炙烤後的烤串一上桌,再次拉近了距離。


燒鳥的烤法很簡單,竹籤串上雞肉,中間夾段蔥,炭火上炙烤數分鐘,煙霧升騰,滋滋作響,最後撒上鹽或者塗上醬料,就算好了。而寒冷的冬天,人們又會來杯度數更高的燒酒,從喉舌至體內隨之而來溫和的燒灼感愈演愈烈,逼走了寒氣。


日本客人喜歡這裡是因為滿足了他們對燒鳥屋的所有想像


燒鳥屋主要烤的是雞胗、雞肝、雞皮、雞屁股等,基本上屬於雞身上的垃圾部位。


印象中,千串屋是暖色系的,中山中路上的這扇移門打開,落出鵝黃色的燈光,如暖流般傾瀉而出。下滿覺隴路的這家分店,走出的客人往往酒至半酣,臉泛紅光,暖色燈光撲在臉上,特別好看。


主人徐暉不管在哪家店,都喜歡站在離店門最近的吧檯,在這個位置,他既可以招呼店內客人,又能看到一派鮮活的烤串場景,這與自己開千串屋之前預想的畫面一樣:人流穿梭往來,炭火爐上烤串翻轉,各種語言混雜其中。這樣的餐廳,本身就表現出來有點舊兮兮的痕跡,可是質樸熟稔,黑板上的菜單一直不變,相當吻合喝酒的地方,後來客人親切地將這稱之為「深夜食堂」。

日本人非常注重等級觀念,他們知道懷石料理是社長出沒的地方,所以大多公司職員下班後就會選擇燒鳥屋,幾串烤串、一碗拉麵或者一個飯糰就能管飽,他們也會先來一杯啤酒,至於日本清酒,那也是在特級、一級、二級中選二級的,唯有二級才最合燒鳥身份嘛。

千串屋不是徐暉的第一家日料店,八年前他從日企高管轉行到餐飲,就選擇在世貿君瀾酒店內開了一家日本料理餐廳。那時杭城的日本料理大多是放題式的,一個固定價格,三文魚刺身可以吃到扶牆而出,可是徐暉知道日本沒有這樣的餐廳,放題很難讓食材的品質得以保證,所以他的這家納思比日本料理餐廳,能吃到頂級的藍鰭金槍魚大脂以及毛蟹,價格麼,自然也堅挺,「八年前就是600元的人均,與現在的價格也沒什麼兩樣。」


即便納思比不乏那些響噹噹的上司公司大人物,一天兩萬的營業額,餐廳也能賺到錢,可徐暉終究還是賣了它,他說那不是他想像的餐廳的模樣。


「我就想開一家餐廳,人來人往,一片火熱。」剛開始,千串屋只有一層,總共30個座位,「當時我調查過在杭州的日本人有2000個呢!」徐暉五年前低成本運作著這家「深夜食堂」,那時這家隱於市的小店,不溫不火,全部是日本客人,他們喜歡這裡,是因這裡實現了他們對燒鳥屋的所有想像,就像回家了一樣。


烤串好吃,在於主人對烤串的要求很高,「在日本,烤串也叫做燒師,只有稱之為老師的,才配得上這個名號。」烤串其實也不難,分為鹽烤和醬烤,千串屋就是以鹽烤為主,醬烤為輔的燒鳥屋。也就是說,他們大多的烤串,就是撒一小撮鹽或者胡椒,不再加任何調料。正因為此,烤串對溫度、火候、時間的掌握,每一個環節,都顯得更為重要。


當時日本客人稱這裡高水準的烤串,是他們在日本都很難吃到的,備長炭的高溫,瞬間鎖住肉中汁水,烤串師傅嫻熟的動作,是對爐子上所有不同烤串,都做出不同的翻轉動作,面前的這20串烤串,師傅沒有一點閃失。至於醬烤,店裡的秘制醬汁,就是獨家秘方,稍稍在雞肉丸或者大腸上塗抹,甜滋滋的味道提了鮮,增了味。


在徐暉看來,燒鳥屋即便小眾,但在日本的飲食文化裡,燒鳥歷史悠久且具生命力,他知道日料專門店一定是他要堅持的方向,他目前正在籌備一家叫「牛盛」的烤肉店,選擇在人頭攢動的百腦匯商場旁,能預想得到,「牛盛」與「千串屋」一樣,小小料理專門店裡,人流穿梭往來,對這裡的菜單,人們熟稔於心,還有往屋外溢出的,除了混雜著各種的肉香之外,還有那鵝黃色暖暖燈光。


NO5.拉麵

【中川道樂面】地址:平海路53號友好飯店西側板橋路口


日本拉麵,是一種來自中國,但在日本成為代表性的大眾麵食。事實上,在日本的三大面(烏龍麵,拉麵,蕎麥麵)中,只有蕎麥麵勉強可以算得上是日本的傳統麵食,而中華料理中為人所熟知的拉麵,正是現今日本拉麵的原身。早期最普遍的是加上叉燒肉、筍子的醬油口味,但現在拉麵的口味也越來越多樣化。在明治時代早期,拉麵是橫濱中華街常見的食品。1900年代,來自上海和廣東的中國人在日本賣切面,配以簡單的湯底和配料。在昭和年間,拉麵在日本開始流行。


一碗拉麵在深冬的夜晚意味著全部的幸福感

本店人氣之王辣黑蒜油豚骨拉麵。


易中天在《大話方言》中曾對中國南北的飲食習慣有所提及。北方人以麵製品為主食,平時以餅饅甚至窩頭充飢,只有家裡來了客人或者遇到節慶,「高端食品」麵條才會登場;南方人雖以稻米為主食,卻也喜愛麵條,視之為樂胃的點心。


私以為這「樂胃」一詞用得太妙。口語化的江南方言,深藏人間煙火與百姓智慧,讓人聯想到寒冬的深夜,在鬧市區拐進一條僻靜的小路,與一家泛著暖光的日式麵館來個不期而遇,唯一要做的只有停下腳步,在一碗熱騰騰的拉麵中體會當下的人生感悟。


這正是「中川道樂面」給人留下的獨特印象。麵店位於板橋路上,簡約的門面、古樸的裝潢,低調而不張揚,典型的深夜食堂style。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走進小小的麵店,不論是移門還是布幡都像是從日本電影中復刻出來。進門後首先聽到一聲いらっしゃいませ讓人瞬間好感度飆升,店員和後廚裡的師傅包著日式頭巾,簡約的裝修中一些小細節比如盆栽和餐具一下子戳中內心,因此常常門庭若市、車水馬龍。

日式拉麵配料較少改變,一般都是以玉米、叉燒、海苔、筍乾、蛋、豆芽、海鮮等為基礎再做變化。

中川道樂面是友好飯店旗下的日式拉麵館,據說晚上7點之後,店裡一半以上的客人都是日本人,從城市的四面八方匯聚到這個略顯擁擠的2層小麵館。「可以吃到家鄉的味道」,他們從大大的面碗中抬起頭,面容滿足地告訴我。毫無疑問,這對於拉麵的地道與正宗,便是最好的證明。


與中國拉麵不同的是,日式拉麵之精髓在於湯底。湯底需要從前一天開始熬製,經過10個小時的燉煮,第二日上午,這一天麵館中即將用到的所有新鮮湯底就熬製成功了,幾句振奮人心的口號之後,小小的麵店開始開張迎客。


雖然正式開張不足1個月,中川道樂面卻已擁有了大量人氣,選擇午間飯點前往,需要提前做好在門口靜候的準備。目前,日本人氣之王極味拉麵、本店人氣之王辣黑蒜油豚骨拉麵、以及女性人氣之王海鮮蔬菜面都是店內較為受歡迎的產品。值得一提的是,若追根溯源起來,店內所有的拉麵只分2種:醬油湯底和豚骨湯底。在此基礎上,運用各種日本進口配料的調味,使不同拉麵的湯底呈現出變化多端的口味。在遍嘗三款人氣之王之後,我確定自己對女性人氣之王海鮮蔬菜面的迷戀,並決定將它推薦給更多女性朋友。雖然是濃湯打底,但因蔬菜的加入而稀釋了油膩口感,撲鼻而來的海鮮味道讓人仿佛聞到了北海道的冬日,漫天白雪,一片靜謐,唯有海上遙遠的燈塔中,以升騰而上的炊煙寄託對故鄉的思念。


一個民族的飲食習慣,是由其生長之地的氣候、環境、物產以及人文社會變遷綜合得來;而個人的飲食習慣,則是打娘胎裡帶出來的。無論杭州人的澆頭面情結,還是日本人的拉麵精神,都讓人感到,麵條這一尋常吃食,在中國絕非尋常物事。大多數時候,實實在在的一碗拉麵,比語言本身更生動有用。


一碗拉麵在深冬的夜晚意味著什麼?那是全部的幸福感。


NO6.居酒屋

【菊酒屋】地址:杭州市西湖區寶石山下二弄4號(近東方魅力)


居酒屋,指日本傳統的小酒館,是提供酒類和飯菜的料理店。起源於江戶時期,據說最初是酒鋪經營者為了使客人在買酒之後,能當即在鋪內飲用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開始的。居酒屋店內裝飾日本式的飾物和提供日本式的飲食。不過,時代轉變,也須要加入西式食物改變風格。同時,有些居酒屋為了強調提供新鮮的魚類和貝類,店內製作了小魚塘,在顧客眼前做烹調食物等,各種各樣不同的做法居酒屋有很多。


在杭州,對於白領們而言,下班之後慢慢喜歡到居酒屋小聚,一晚上會去上兩家甚至三家居酒屋,吹吹牛、吐吐槽,喝得微醺後滿臉笑意回家,這就是最新的小資生活。

坐在居酒屋內,叫上招牌菜,暖上一壺日本酒小酌一番,那才叫不枉此行。


夜晚八九點的城市,霓虹燈依然璀璨。隨著商場、店鋪相繼打烊,西裝革履的上班族陸續從寫字樓裡魚貫而出,穿過燈紅酒綠的大街,向高樓大廈背後那些暗淡、狹窄的小巷走去,分散消失在一家家亮起燈籠和掛著布簾的小店中……無論白天玩得多累,晚飯吃得多撐,一到這時,胃都會鬧鐘般固執地發出信號——「居酒屋時間」到。

居酒屋從不是簡單的日料私享,而是代表一個可以和朋友聊天、釋放壓力的場所。


在日本,居酒屋原是提供酒和飯菜的料理店,據說最初是酒鋪經營者為了使客人在買酒之後,能當即在鋪內飲用而提供一些簡單的菜餚開始的。私以為在江南本土愈演愈烈的「安料」——安徽料理,亦可視為居酒屋的漏風版本。這種混雜著地溝油和不明添加劑的街頭快食,在無數人心中成為冬日裡一瓢溫暖的溶劑,讓屬於白天的憂思在夜晚化為平凡的油煙,飄散在城市上空。


這也是為什麼,儘管許多人心中的日料基本都集中在五星級酒店的頂級大廚手下,奢華刺身,陽春白雪到極點,但在居酒屋裡,平民的美味才是王道。用心做簡單的食材,是日本美食文化的精髓所在。或許和島國文化有關,日本人非常重視小小的幸福,小小的店,精緻的食物,喝一杯小酒,和大口吃肉的美食快餐相比,別有一番樂趣。


於是深諳其中體驗的人們,開始把這種小規模聚餐的模式帶入杭州。就比如,隱於夜夜笙歌的寶石山下二弄,與西湖只有一山之隔的「菊酒屋」。店主與日本有著10多年的淵源,往來之間,興趣使然,讓這間小小的居酒屋在杭城夜食族的朋友圈中成為最新的風向標。


作為日本平民文化的代表,烤物在居酒屋中的地位自然數一數二。走進「菊酒屋」,撲面而來的就是吧檯一側烤板上散發的陣陣香氣。對於點菜困難戶來說,居酒屋簡直就是「饞蟲救星」,吃食品種類繁多,味道鮮明可口,分量不多,價格也親民。三四個小菜、兩杯酒通常百元左右就可以搞定,但換做去日料店價格起碼翻番不止,且訂位不易。據說店裡的常客便因此省去晚飯環節直奔居酒屋,為的就是留出肚子多嘗幾種花樣。


店主介紹,來菊酒屋的客人吃得就是氛圍,因此你會發現,這裡看不到精緻的擺盤。「如果大家在一起很高興地聊天,忽然來了一道精緻的擺盤,注意力肯定會轉移。同時如果做出來的東西太難吃,也會破壞抒發的興致。」東西好吃,才能把心裡的感覺釋放出來。關於「好吃」與「精緻」之間細微的拿捏把控,從店內長排的吧檯、小小的桌子以及4人位半開放的包廂中可見端倪,如何在熱鬧的吃食與相對私密的空間裡遊刃有餘,對於一個居酒屋來說,亦是至關重要的。


窩在這樣的小店裡,先上一些前菜和烤物,根據自己的節奏慢慢地擴大品嘗範圍,喝一點酒,吃幾串小菜,香氣瀰漫夜空,無聲而強烈地勾引著過往的人們。



文章轉載自網絡

相關焦點

  • 杭州瘋開日料店 從日本請來的師傅月薪高達3萬
    後來,他帶著老人給的秘方回到杭州開店,一時間火爆朋友圈,每到晚上8點,200碗限量的拉麵都能全部賣完。今年以來,杭州開出了好多日本料理店,光中山路上就有21家日料店,既有經營炸豬排、壽司、拉麵的專門店,也有人氣爆棚的居酒屋。大批日料店的興起引人側目,而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跟風做日本料理的人太多,未來一兩年內日料店洗牌在所難免。
  • 日本師傅月薪3萬 杭州日料店開始走土豪路線
    杭州最近呼啦啦開出了好多家日本料理店,有單純的壽司店,也有兩三百平方米的居酒屋,甚至有可以做熱騰騰的日料菜為主的居食屋。此前,大多數料理店基於成本考慮,只會聘請中國國內的日料師傅來主理。而在新近開的這批日料店中,有三家店直接從日本請來料理師傅坐鎮,月薪3萬元人民幣,比國內師傅高出五六倍。
  • 杭州壽司日料店設計,杭州壽司日料店裝修,壽司店裝修設計要點
    喜歡吃壽司日料的人,肯定會知道幾家還不錯的壽司日料店,如果仔細回想,當初是什麼原因吸引了目光去關注那家店,不免會笑話自己,沒錯,還就是那家店的裝修設計。為此。杭州國富裝飾為您介紹壽司日料店裝修設計要留心哪幾點喲。
  • 集美味與精緻於一身的杭州日料店TOP3來啦!
    上期的杭州超美味韓料店TOP3都有去打卡嘛~如果還沒吃夠沒關係這一期超級精緻美味的杭州日料店來啦!愛吃日料的人應該都知道日料從菜品到環境,對細節都極其考究在月龍吟,精緻是必須但吃到爽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比如海膽刺身上桌後滿滿一盤
  • 杭州瘋開日料店 從日本請來的師傅月薪高達3萬
    後來,他帶著老人給的秘方回到杭州開店,一時間火爆朋友圈,每到晚上8點,200碗限量的拉麵都能全部賣完。今年以來,杭州開出了好多日本料理店,光中山路上就有21家日料店,既有經營炸豬排、壽司、拉麵的專門店,也有人氣爆棚的居酒屋。大批日料店的興起引人側目,而業內人士則認為,目前跟風做日本料理的人太多,未來一兩年內日料店洗牌在所難免。
  • 杭州最有特色的日料店,有品味的人都去吃!
    杭州好吃的菜不少,日料絕對排的進受食客歡迎的食物種類前三名,但杭州日料店也不少,有哪些好吃且具有特點的呢,這裡我們列出了一份清單,去這幾家吃,絕對不會失望。地址:翁家山村中國茶葉博物館龍井館區2.初居食屋中山北路上人氣最旺的日料店之一,是一家以專注為美的日料店。從最初開業僅有9個座位每天接待上百人,到現在已經開出了分店。
  • 日本師傅月薪3萬 杭州日料店開始走土豪路線
    杭州最近呼啦啦開出了好多家日本料理店,有單純的壽司店,也有兩三百平方米的居酒屋,甚至有可以做熱騰騰的日料菜為主的居食屋。此前,大多數料理店基於成本考慮,只會聘請中國國內的日料師傅來主理。而在新近開的這批日料店中,有三家店直接從日本請來料理師傅坐鎮,月薪3萬元人民幣,比國內師傅高出五六倍。
  • 杭州瘋開日料店一條路上有21家 一位日本師傅月薪3萬
    最近,杭州中山中路一家新開的日式拉麵館火了,創始人是一名90後,在一次偶然的機遇下,他在日本福岡嘗到了一位老人做的博多拉麵。後來,他帶著老人給的秘方回到杭州開店,一時間火爆朋友圈,每到晚上8點,200碗限量的拉麵都能全部賣完。   今年以來,杭州開出了好多日本料理店,光中山路上就有21家日料店,既有經營炸豬排、壽司、拉麵的專門店,也有人氣爆棚的居酒屋。
  • 山葵家日料店:杭州選址詩情畫意,分店體驗不同值得一試
    不過日料在做法上會更加純粹,讓食材儘可能保持原汁原味。因此,現在的日料店是越來越多了,其中,首選推薦山葵家日料店。山葵家一開始開在杭州,後來陸陸續續在其他城市開了不少分店,基本每家店的環境都極好。有的靠近河岸邊,有的靠近璀璨的星光大廈,富有詩情畫意又有浪漫情懷 。再搭配上店家精心烹飪的美食,有種春風共花醉的意境了。
  • 杭州這家俯瞰西湖的日料店,能觀看雷峰塔、保俶塔和音樂噴泉
    來杭州西湖旅遊的朋友,會發現西湖周圍的建築物並不高,這跟杭州準一線城市的地位顯得有些格格不入。其實,並不是杭州造不起高樓大廈,而是對西湖景區的一種保護,對西湖周圍建築物實行了限高措施。所以,在西湖邊想找一個既能欣賞西湖美景,又能品嘗美食的餐廳,並不容易。
  • 檜木在日料店中的應用
    檜木木質偏軟,又被稱為軟木中的「紅木」日本料理的店最佳設計都會穿插檜木。主要應用在以下幾個方面一、吧檯吧檯用無節檜木厚板材拼接而成,目前國內只有高端的日料店才用的起。吧檯就是一個店的門面,割烹、懷石等店的客戶基本在吧檯就食。
  • 日料店裝修從哪些方面入手
    日式料理因為其精緻美味被越來越多的國人所接受和喜愛,日至料理店這幾年在中國呈現前所未有的迅猛的增長勢頭。日料店的裝修方面,由於其自身的地域性差異,從裝修上要考慮符合日本的建築風格,突出日式料理的精緻和細膩。
  • 杭州人喜歡的日料店top10,快來投票!
    5月15日,杭州將舉辦「知味杭州」亞洲美食節。杭州作為一個越來越國際化的城市,除了杭幫菜,還有著眾多的異域風味美食。5月5日,我們推出了特別報導:杭州11家口碑極佳日料,你去過幾家?山葵家因山葵而得名,也是杭州最早一批提供現磨山葵的日料店。一般被叫成「芥末」的日語「wasabi」,其實不是芥末而是山葵根做的。它外形有點像萵筍,通體碧綠,上面分布著黑色的凹點。
  • 是什麼讓日料控徹底淪陷?探店濟南日料放題店,你想吃的全都有
    濟南美食覓味唯一作者中意軒,一年探店超過150家,執著尋覓美味的吃貨,立志做一個帶你吃遍濟南大街小巷的知識型美食探店小達人。有人說放題就是日料裡的自助餐,這話也對也不對,放題可以和自助餐一樣在規定時間內任意吃,但和自助餐最大的區別在於放題餐廳的食物不是提前做好的,而是即點即做,保證了食材口味的新鮮。而且客人也不用端著盤子走來走去,一次又一次地取食物,也不用和別人爭搶頂級食材。點好餐之後,只需要做在那裡,等著服務員將擺盤精緻的食物端上來,既可像自助餐一樣自在吃喝,但又不失優雅風度。
  • 杭州日料放題越開越多,真有...
    在杭州請客吃飯,不少人都會考慮日料放題,一來可以把控預算,二來也能吃得「奢侈」盡興。    今年杭州的日料放題餐廳一家接一家的開業,可是很多吃貨說,杭州城西一直沒有大型的日料放題,想過癮就要趕很遠的路。其實並非如此,在西溪龍湖天街購物中心,就有一家名叫「虹料理」的日料自助餐廳。
  • 集美味與精緻於一身的杭州日料店TOP3來啦!
    上期的杭州超美味韓料店TOP3都有去打卡嘛~如果還沒吃夠沒關係這一期超級精緻美味的杭州日料店來啦!愛吃日料的人應該都知道日料從菜品到環境,對細節都極其考究在月龍吟,精緻是必須但吃到爽才是最有吸引力的地方比如海膽刺身上桌後滿滿一盤
  • 日料控必掃!杭州開了近千家日料店!這些深藏不露的高逼格小館,你都吃過嗎?
    你有沒有發現,你身邊日料店越來越多了?從中山北路開到十五奎巷~~杭州人真的這麼愛吃日本料理嗎?
  • 日料店年陣亡2200多家 舞漁憑什麼「爆紅」?
    這家開在商場5樓男裝區邊角位置的日料店,正打算用事實告訴人們:上海雖然去年關掉2200家日料店,但真正的好日料卻正迎來機遇!   一年關店2200家背後   不是日料不行,是你的日料不行了   《中國餐飲報告2018》的數據顯示,佔全國日料店鋪數1/10的上海,在2017年全年關掉2200家日料店,降幅達到27.5%。似乎預示著這兩年高歌猛進的日料遇冷。
  • 上海「鮨一」日料店被曝為日本鮨一假冒店
    健康一線(vodjk.com)訊:近日,網上曝出上海「鮨一」日料店為日本米其林一星餐廳鮨一的假冒店。與鮨一餐廳事件類似,在許多品牌連鎖餐廳並未開放加盟的城市,山寨餐廳已搶先登陸,有些甚至從招牌到裝修全套仿冒。
  • 平成屋:9年未更改菜價 立足做有煙火味的日料店
    在陶總看來,居酒屋本身是一個提供放鬆、解悶的場所,適合三五人一起,也適合一人食,平成屋要打造的就是親民的居酒屋,讓消費者了解日本的文化,了解飲食,享受好的環境、服務及價格,「吃飯不是一種奢侈,而是一種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