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軍因為一個錯誤情報,找錯我軍陣地,結果損失一個炮兵旅

2020-12-16 一家讀史

1984年7月12日,越軍為了爭奪老山地區的控制權,出動所謂的王牌部隊316A步兵師和168炮兵旅發起了一場大規模的進攻。當時越軍把主攻目標放在了老山主峰前面的松毛嶺,因此也被稱為松毛嶺大戰。在戰鬥中我軍發現,越軍不顧一切的攻擊松毛嶺二線門戶169高地,於是集中炮火殲滅了這股敵人,後來才知道越軍當時因為一個錯誤情報,竟然找錯我軍陣地,結果白白損失了一個炮兵旅。

為何越軍要出動主力部隊進攻松毛嶺呢?通過老山地區的地形可以發現,如果將整個老山防線比喻成虎頭,那麼八裡河東山,就是左邊的虎牙;老山主峰,就是右邊的虎牙;門牙的位置就是松毛嶺。從這裡可以看出松毛嶺的重要性,如果越軍拿下此地就可以直接威脅到整個老山防線的安全。

越軍的戰法是秘密潛伏在松毛嶺前面的河穀草地裡,利用河谷茂盛的植被作掩護,順著地勢往上摸。不巧的是在松毛嶺前面有兩座高地,第一座是李海欣高地,第二座就是169高地。這兩座高地以李海欣高地最為重要,一旦越軍拿下此地就完全可以直撲我軍在松毛嶺的主陣地。所以越軍在戰鬥之初直撲李海欣高地,經過一番苦戰損失幾百人終於佔領了這一高地,但是此時越軍卻放棄主攻目標,一百八十度轉彎跟169高地槓上了。

結果等他們拿下169高地,中國炮兵的炮彈也到了,越軍在炮彈的轟炸下無處躲藏,很快敗局已定。越軍為什麼不惜一切代價拿下169高地呢?戰鬥結束之後,從截獲的電文中得到了答案。原來老山戰役爆發以來,越南炮兵每次開炮都會遭到中國炮兵反擊,往往是越軍剛剛打完一炮,我軍炮彈就來了,越軍很奇怪中國軍隊的炮彈象長了眼睛一樣直打越軍炮群,這是怎麼回事?經過一番調查越軍指揮官認定,就是地圖上的169高地搗的鬼。

越軍這樣判斷有他自己的理由,因為169高地的位置和高度,非常適合進行我軍炮兵觀察越軍陣地。越軍就認定中國軍隊之所以能夠指揮炮火準確射擊,一定有一個炮兵指揮所設在169高地,因此越軍指揮部電令前線主攻部隊,要不惜一切代價拿下169高地。這也難怪越南軍隊在進攻169高地時表現得如此瘋狂。

可事實上越軍這次失算了,因為我軍在169高地只有一個排的兵力。越軍拼死衝上陣地,我守軍退到工事裡繼續抵抗,接著後方炮兵用從中間點開花的方式逐層向外打炮,把佔領陣地表面的敵軍炸的屍橫遍野,而我守軍躲在工事裡反而毫髮無傷。同時我軍炮兵很快使用新裝備的雷達,判斷出越軍炮兵陣地方位,直接盯著炮兵打,經過八小時的激烈戰鬥將越軍一個加強炮兵旅,完全打殘在陣地上。

這一次炮戰意義重大,它徹底確定了中國在老山戰區的火力優勢,越軍再也沒有跟我炮兵進行直接對抗的實力。更重要的是這一仗打掉了越軍的勇氣,此後越軍在老山地區有過不少軍事行動,但是終因忌憚我軍的實力,不敢像以前那樣放手一搏爭奪老山地區的控制權了。在戰爭結束後有戰士說,越南人雖然狡猾,但是戰術思想還是過於呆板,像169高地那種砂土地質,炮彈一炸一團煙霧,幾十米外都看不清楚東西,誰會把炮兵指揮所安在那裡呢?

相關焦點

  • 反炮兵雷達有多厲害?8秒鎖定炮兵陣地,越軍開炮越猛損失越慘
    同時為反炮兵作戰,快速鎖定敵方炮兵的位置,反炮兵雷達應運而生,它通過探測炮彈在空中飛行的軌跡,能準確定位敵方炮兵的位置。早在2015年6月3日,我軍在中緬邊境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事後媒體爭相報導演習當中的一款反炮兵雷達,有媒體表示該款反炮兵雷達可以在8秒鐘內精確鎖定敵方發射炮彈的火炮陣地,頗讓越軍忌憚,以至於後來越軍都不敢開炮了。
  • 越軍老兵:老山戰役中越軍損失慘重,一個團幾乎沒活人
    1979年2月越自衛還擊作戰後,越軍不斷在侵擾雲南文山州邊境一線,甚至入侵了老山、八裡河東山等地方。 中國炮兵的數量多,且又有炮位偵測雷達,只要越軍一發炮,就會引來中國炮火的精準打擊。在軍事武器上以及兵力上,我軍將佔有壓倒性的優勢,中國軍隊在文山州的兵力為27000人左右。戰爭爆發後,我國又從南京軍區、武漢軍區、瀋陽軍區等地方抽調部隊,迅速趕往文山州。
  • 對越反擊戰中 越軍步兵很優秀 經驗豐富 但我軍炮兵是終結者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狠」,在反擊戰開戰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宗旨:「蕩平越南有生軍事力量,不給小霸王留下一草一木」,在行動上要體現「快、準、狠」的特點。中國軍隊很好地貫徹了這三個字,尤其在「狠」上,令越軍膽寒。
  • 老山松毛嶺戰鬥,越軍兩萬人圍攻我軍一個團,被擊斃3800多人
    從1984年7月1日起,越軍在老山前線開始變得安靜起來,前沿部隊開始停止向我軍進行任何形式的挑釁,越軍炮兵也停止向我軍防禦陣地縱深發射炮彈。但是此時越軍已經開始不斷地從後方調集兵力,共調集了三個師九個團共兩萬多人的兵力,還調集了大量的炮兵部隊,越南一半的大口徑炮彈全部被調往前線。
  • 我軍反炮兵雷達如何8秒鎖定敵位置?曾讓越軍不敢開一炮
    傳統上,用於確定火炮位置,發現敵人蹤跡的裝備是反炮兵雷達,這種雷達可以通過探測炮彈在空中飛行的軌跡,精確計算出敵炮兵陣地的位置。因為具有這一特點,反炮兵雷達在近十年來已成為確定敵方火力支援系統如迫擊炮、身管火炮和火箭炮等方位的首選武器裝備。在戰爭中,反炮兵雷達可以快速地確定敵人發射炮彈的陣地位置,並指揮反擊火力進行摧毀,這讓那些指望採用「打了就跑」策略的敵人嘗到了苦頭。
  • 712大捷,我軍重炮一天殲敵3000,打服越軍王牌316A師
    79年自衛反擊戰後,隨著我軍撤回國內,越軍跟蹤進至中越兩國邊境線附近,但其在邊境地區並沒有停住腳步,反而在其後一年左右時間裡向我境內不停滲透,並控制了很多重要的邊境高地,利用這些高地可以俯看我境內縱深十餘裡。在這些被越軍控制的騎線點上,越軍部署了不少炮兵,這些炮兵時常對我邊境村莊進行炮擊騷擾,使我方邊民到了無法正常生產生活的境地。
  • 老山炮戰炸死越軍營長,越南戰俘哀嘆:你們炮兵太厲害!
    一直以來,越軍都覺得我軍炮戰太「雞賊」。這不,為了好好招待越軍炮兵,我軍一個炮兵連又準備了一齣好戲。 第二天霧散去,越軍炮兵果然上鉤了,密集的炮火向這個「芭蕉陣地」傾瀉的時候,我軍炮兵覆蓋越軍炮陣地,等越軍反應過來,調整諸元向我軍炮陣地實施反擊時,我大炮又轉移到了「芭蕉陣地」裡。 雖說「戰勝不復」,可兵不厭詐,當年在「兩山」戰場上,我炮兵虛虛實實換著花樣,戲耍了越軍好幾回。不過,越軍也有狡猾的時候,比如他們經常利用大霧做文章。
  • 1984年老山輪戰,令越軍炮兵聞風喪膽的一等功臣徐小丹現狀如何?
    1984年老山輪戰,令越軍炮兵聞風喪膽的一等功臣徐小丹現狀如何?在整個對越作戰中,偵察兵分為兩種,一類是進行誘捕和收集情報的,還有一類就是通過聽聲辨位,根據炮彈軌跡、火力大小以及直徑等方面來確定敵軍的火炮陣地。由於這些偵察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悍將,因而只要他們執行任務必會有所收穫,大隊中獲得一等功的偵察英雄更是不勝枚舉。但炮兵偵察兵中名聲最響,最令越軍頭疼的只有一個,他就是徐小丹,只要是被他盯上,越軍炮兵很難跑得掉。
  • 越軍炮兵戰術靈活非常狡猾,但是沒用,被解放軍炮兵打得大敗
    在多個炮兵團之間,越軍還會事先進行戰術協同。 在火炮布局和運用上,越軍的戰術原則是遠近結合,大小結合,曲直並用,突出重點,機動防禦。一般野戰炮兵團的陣地正面是3-5公裡,縱深約7公裡,130毫米以上火炮距前沿陣地約10公裡,122榴彈炮和107火箭炮距前沿陣地約3-5公裡,85加農炮和37、57高炮繼續靠前;獨立炮兵營以連、排為單位進行分散配置,多設陣地。
  • 對越反擊戰最大勝仗,712大捷35周年,千噸炮彈打垮越軍
    兵力雄厚、物資到位,越軍頭目覺得有了兩個月的充分準備,這次可以打一下了。 在越軍發起進攻之前,發生了一個小插曲。7月6日凌晨,越軍821特工團406營7連一個排襲擊了位於白石巖地區的我邊防17團160迫擊炮陣地、122團9連3排陣地以及辛柏林雷達站。造成我軍亡9人、負傷40人,損壞雷達一部、160迫擊炮一門,報廢汽車兩輛的損失。
  • 我軍準備強行渡河,越南炮兵填好炮彈攻擊,一支尖刀連發揮大作用
    1979年2月16日,我軍準備好了所有能準備到的船隻。此時,西線部隊的第13軍憑藉猛烈的炮火壓制住越軍,所有的船隻開動,將士們都趴在船上不得冒頭。我軍的戰術是正確的,切割戰法打正面戰也是可行的。西線越軍相對所有部隊來說是脆弱的,第13軍的強攻,在第一時間就打破了越軍紅河防線。
  • 十年老山輪戰我軍炮兵大顯神威,辛柏林反炮兵雷達功不可沒
    1968年越南軍隊發起溪山戰役,此戰越軍集結了大批軍隊及數目龐大的炮兵投入戰鬥,戰鬥開始後,越軍的一個擁有30多門122、152毫米重炮在內的炮兵團對美軍陣地進行了瘋狂的炮擊,然而幾分鐘後漫天的炮火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劈頭蓋臉砸向了越軍炮兵陣地,很快越軍整個炮兵團損失殆盡,400多名越軍炮兵陣亡
  • 對越反擊戰:許世友善用火力覆蓋,我軍48個團群毆越軍炮兵9個團
    前言1979年對越自衛還擊作戰中,雙方主要參戰部隊為陸軍。為此炮兵的火力覆蓋,便成為這場戰役的關鍵!「打進去就是戰術」1979年對越反擊戰,是分為東西兩個戰場來進行的。擔任廣州軍區司令員的許世友,便負責東線廣西方向。許世友的作戰風格便是剛硬,這從他的軍事思想便可得知。許世友將軍有句名言:「什麼叫戰術?打進去就是戰術。」
  •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回國途中,越軍做了何事激怒首長?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回國途中,越軍做了何事激怒首長? 相信我們都知道,在中越戰爭爆發之前,中國曾經不予餘力地幫助過越南,不僅給他們送了大量的糧食和物資,還幫助他們打敗了美國侵略者,讓他們獲得統一。可是越南在國家統一之後不僅沒有回報我國,還在蘇聯的挑唆下對我國發動了侵略戰。
  • 「辛柏林」反炮兵雷達有多強?看看越軍當年的戰果就知道
    眾所周知,反炮兵雷達就是利用雷達技術定位到敵方火炮陣地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己方進行反擊,基本原理是在敵方火炮炮彈拋物線上取若干個點,然後進行曲線計算,從而得出拋物線起始點。反炮兵雷達第一次在戰場上成熟使用是在1968年的越南溪山戰役中,在戰役打響之前,越南集結了大量炮兵部隊,準備對美軍進行火力覆蓋,而美軍這邊則是準備了反炮兵雷達以及轟炸機,戰役打響之後,越軍炮兵部隊對著美軍陣地一陣轟炸,結果僅僅過了5分鐘的時間,美軍就利用反炮兵雷達鎖定了越軍炮兵陣地,然後派出轟炸機進行密集轟炸,越軍多數火炮被摧毀,還有超過400名炮兵葬身火海。
  • 戰史丨解放軍火海戰術,越軍有些團幾乎全滅
    為了確保突擊成功,越軍不顧熱帶山嶽從林地作戰地形受限,道路稀少,步兵無法充分展開,容易導致隊形密集的不利條件,在我軍8公裡的防禦正面上,投入了一個加強師的兵力(參戰的幾個團分別來自312師、316師、356師),企圖以人海衝垮我軍陣地,實現其收復「失地」的目的。 7月11日夜幕籠罩大地之後,越軍開始進入衝擊出發陣地。
  • 越軍總指揮回憶松毛嶺戰役,解放軍炮火太猛,只能下令撤退
    1984年7月12日,位於我國雲南當面的越軍第二軍區,在精心籌劃、多方準備兩個月之後,出動一個加強師規模的兵力,分為四路,對我老山前線8公裡正面發動了猛烈進攻,企圖首先在那拉地區打開突破口,爾後依託既得陣地,逐點奪取被我收復的老山地區。
  • 對越自衛反擊戰,讓世界明白一個道理,千萬不要招惹中國炮兵
    我軍從兩個方向對越南國境縱深進行穿插,很快便佔領了越南北方的20多個重要城鎮,越軍遭受重創,並全面收縮,雖然我軍當時的武器裝備相對而言還比較落後,遠不及美蘇兩國,但是解放軍的戰鬥力卻不是鬧著玩的,即便但是中國已經有十多年沒打過大型戰爭,但軍隊的軍魂並沒有丟,裝備升級雖然慢,但不代表沒有升級,越南自以為蘇聯會出兵幫忙,但實際只是它自己異想天開而已。
  • 中越戰爭中我軍打的一場硬仗,55軍血戰涼山,殲滅越軍王牌師
    經過10天艱苦作戰,我軍相繼攻克高平、老街、柑塘、同登等越北軍事重鎮。越軍在邊境部署的重兵遭到嚴重打擊後士氣大衰,而我軍則乘勝在東西兩線展開鉗形攻勢,一頭咬住進退不定的越軍王牌316A師,另一頭狠狠壓向諒山之敵。負責主攻涼山的是解放軍第55軍,這支軍隊從誕生之日起屢立戰功,一直被稱為我軍精銳,上級將如此重要的任務交給55軍可見對他的肯定。
  • 老山之戰,我軍炮兵觀察哨一天要挨40發炮彈,許多戰士留下後遺症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總所周知,中國的近代史基本上算是一部戰爭史,即使是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在中國邊境還是會有一些局部戰爭,例如:抗美援朝戰爭、對印自衛反擊戰、中蘇珍寶島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