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反炮兵雷達就是利用雷達技術定位到敵方火炮陣地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己方進行反擊,基本原理是在敵方火炮炮彈拋物線上取若干個點,然後進行曲線計算,從而得出拋物線起始點。
反炮兵雷達第一次在戰場上成熟使用是在1968年的越南溪山戰役中,在戰役打響之前,越南集結了大量炮兵部隊,準備對美軍進行火力覆蓋,而美軍這邊則是準備了反炮兵雷達以及轟炸機,戰役打響之後,越軍炮兵部隊對著美軍陣地一陣轟炸,結果僅僅過了5分鐘的時間,美軍就利用反炮兵雷達鎖定了越軍炮兵陣地,然後派出轟炸機進行密集轟炸,越軍多數火炮被摧毀,還有超過400名炮兵葬身火海。
除了美國,後來越軍在面對中國軍隊的時候也吃了反炮兵雷達的虧,中國和西方進入了蜜月期,給予了中國大量的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辛柏林」反炮兵雷達。
這款盤炮兵雷達的有效作用距離雖然較近,只有20公裡,但其探測速度卻極快,只需要8秒就可以鎖定越軍火炮陣地的位置,同時,「辛柏林」反炮兵雷達還具備重量較輕、便於操作和維護、機內備有自檢設備等優點,綜合性能屬於世界一流,「辛柏林」為我軍後來反炮兵雷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我國研發的反炮兵雷達已經出口到了多個國家。
因為受到蘇聯的大力援助,當時越南軍隊的整體裝備水平是高於中國的,但蘇聯並沒有成熟的反炮兵雷達,所以越南也就沒有。在配備「辛柏林」反炮兵雷達之後,中國軍隊屢屢佔據炮戰的上風,將越軍炮兵打出了心理陰影,甚至不敢對中國陣地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