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柏林」反炮兵雷達有多強?看看越軍當年的戰果就知道

2020-12-25 谷火平觀察

眾所周知,反炮兵雷達就是利用雷達技術定位到敵方火炮陣地的具體位置,以便於己方進行反擊,基本原理是在敵方火炮炮彈拋物線上取若干個點,然後進行曲線計算,從而得出拋物線起始點。

反炮兵雷達第一次在戰場上成熟使用是在1968年的越南溪山戰役中,在戰役打響之前,越南集結了大量炮兵部隊,準備對美軍進行火力覆蓋,而美軍這邊則是準備了反炮兵雷達以及轟炸機,戰役打響之後,越軍炮兵部隊對著美軍陣地一陣轟炸,結果僅僅過了5分鐘的時間,美軍就利用反炮兵雷達鎖定了越軍炮兵陣地,然後派出轟炸機進行密集轟炸,越軍多數火炮被摧毀,還有超過400名炮兵葬身火海。

除了美國,後來越軍在面對中國軍隊的時候也吃了反炮兵雷達的虧,中國和西方進入了蜜月期,給予了中國大量的軍事援助,其中就包括「辛柏林」反炮兵雷達。

這款盤炮兵雷達的有效作用距離雖然較近,只有20公裡,但其探測速度卻極快,只需要8秒就可以鎖定越軍火炮陣地的位置,同時,「辛柏林」反炮兵雷達還具備重量較輕、便於操作和維護、機內備有自檢設備等優點,綜合性能屬於世界一流,「辛柏林」為我軍後來反炮兵雷達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如今,我國研發的反炮兵雷達已經出口到了多個國家。

因為受到蘇聯的大力援助,當時越南軍隊的整體裝備水平是高於中國的,但蘇聯並沒有成熟的反炮兵雷達,所以越南也就沒有。在配備「辛柏林」反炮兵雷達之後,中國軍隊屢屢佔據炮戰的上風,將越軍炮兵打出了心理陰影,甚至不敢對中國陣地開火。

相關焦點

  • 十年老山輪戰我軍炮兵大顯神威,辛柏林反炮兵雷達功不可沒
    1968年越南軍隊發起溪山戰役,此戰越軍集結了大批軍隊及數目龐大的炮兵投入戰鬥,戰鬥開始後,越軍的一個擁有30多門122、152毫米重炮在內的炮兵團對美軍陣地進行了瘋狂的炮擊,然而幾分鐘後漫天的炮火就像長了眼睛一樣劈頭蓋臉砸向了越軍炮兵陣地,很快越軍整個炮兵團損失殆盡,400多名越軍炮兵陣亡
  • 反炮兵雷達有多厲害?8秒鎖定炮兵陣地,越軍開炮越猛損失越慘
    同時為反炮兵作戰,快速鎖定敵方炮兵的位置,反炮兵雷達應運而生,它通過探測炮彈在空中飛行的軌跡,能準確定位敵方炮兵的位置。早在2015年6月3日,我軍在中緬邊境展開大規模軍事演習,事後媒體爭相報導演習當中的一款反炮兵雷達,有媒體表示該款反炮兵雷達可以在8秒鐘內精確鎖定敵方發射炮彈的火炮陣地,頗讓越軍忌憚,以至於後來越軍都不敢開炮了。
  • 當年中國進口這款雷達將越南打得潰不成軍 今年中國開始出口了
    據介紹,這款雷達是是炮兵作戰的利器,其可以有效探測包括迫擊炮、榴彈炮在內的多種小微目標。而且對於的小目標探測精度相當準確。中國在早年間曾從國外進口國一批反炮兵雷達,這些雷達在中國對越自衛還擊戰中有著相當出彩的表現。時至今日,在反炮兵雷達方面,中國不僅實現了國產化,而且開始向國外出口這類產品,確實令廣大軍迷感到揚眉吐氣了。
  • 我軍反炮兵雷達如何8秒鎖定敵位置?曾讓越軍不敢開一炮
    那麼這種武器真的有這麼「神奇」嗎?實際上,所謂反炮兵雷達也叫炮兵偵校定位雷達,是可以通過探測炮彈在空中飛行的軌跡,是確定敵方炮兵方位的首選裝備。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英等國大量使用這種雷達,讓那些指望採用「打了就跑」策略的敵人嘗到了苦頭。
  • 法卡山上炮聲隆,辛柏林雷達大顯神威,敵重炮灰飛煙滅
    56式160迫擊炮雖然有了對付越軍160迫擊炮的利器,但是找到敵炮位置,又是一個巨大難題,因為迫擊炮是高射界曲射炮,陣地都是在高山後面,上世紀八十年代初,炮兵偵察還是原始方法,沒衛星,無人機空中偵察,全靠偵察兵目視偵察,雖然可以派出敵後偵察兵,但是危險性非常大。
  • 淺析中國反炮兵作戰能力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反炮兵作戰是世界各國陸軍面臨的共同難題。儘管人類使用身管火炮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但真正意義上的反炮兵作戰時至今日也不過短短幾十年時間。具體而言,反炮兵作戰主要要求攻擊一方同時裝備有性能優異的反炮兵雷達和身管火炮(也可使用彈道飛彈或航空兵進行打擊,但由於反炮兵雷達一般本身就具有炮兵引導能力,因此直接調用身管火炮進行攻擊可以儘量避免目標信息指示錯誤並縮短反應速度)。中國的反炮兵作戰體系建立於上世紀80年代後期。
  • 烏克蘭亮出新型國產反炮兵雷達,另一邊又接收美國軍援,厲害啊
    圖中這座圓柱形的物體,是烏克蘭特種裝備(基輔)控股公司(Ukrspetstekhnika)研發的新型Biskvit-KB雷達系統,它是專門用於偵測迫擊炮、多管火箭炮、大口徑火炮位置的炮兵定位雷達。該雷達是在數字有源天線陣列基礎上製造的,可方便的安裝在各種車輛或拖車上進行機動。
  •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特工不專業 越南惹火中國炮兵的嚴重後果!
    我軍也經常派炮兵偵察人員攜帶觀瞄通信器材潛入敵人後方為我炮群指示正確的目標,並取得了一些效果,但炮兵偵察人員也要冒很大的風險。之後,我軍把進口的一臺"辛柏林"炮位偵測雷達部署到了前線。"辛柏林"自20世紀70年代中期起在英國和聯邦德國軍隊中服役,通過探測敵迫擊炮的彈道並進行解算,就可以精確判斷出敵軍迫擊炮陣地的位置,從而引導我軍火炮進行反擊,打得越軍很是狼狽。
  • 中越戰爭712大戰:一天發射3400噸炮彈,英國雷達助陣,我軍大勝
    當然我們有能力去幫助越南,同樣也是有資本和越南對抗的。我們並不想去挑起任何一場戰爭,但是善良不等同於懦弱,面對越南一而再,再而三的叫囂,膨脹的欲望已經蒙蔽了他們的雙眼,為了阻止越南的進犯,維護人民的安全,對越自衛反擊戰就此展開。
  • 解放後我軍炮兵有多強? 看看越南的下場就知道: 諒山變廢墟!
    我國建軍之後,武器的數量和質量一直比較落後,這是限制我軍戰鬥力的主要原因,不過,好在我們的信念感強再加上人多,彌補了對象缺陷。然而,就是這樣武器落後的軍隊,當年竟然在朝鮮境內正面對抗武力強大的美國。據了解,當時我軍前五次戰役中所用的炮彈,還趕不上美國一個團在一次戰鬥中所用到的數量。
  • 對越反擊戰中 越軍步兵很優秀 經驗豐富 但我軍炮兵是終結者
    對越自衛反擊戰我軍作戰有個特點,那就是「狠」,在反擊戰開戰之初,我們就有一個宗旨:「蕩平越南有生軍事力量,不給小霸王留下一草一木」,在行動上要體現「快、準、狠」的特點。中國軍隊很好地貫徹了這三個字,尤其在「狠」上,令越軍膽寒。
  • 老山夜晚,越軍天下?副連長潛伏老山7天,白天奇襲越軍
    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我軍在歷史上曾經面對很多對手,有兇殘成性的日軍、不可一世的美軍、一觸即潰的韓軍、自以為是的印軍等等。如果要評價其中哪個對手最難纏,很多有切身經歷的老兵可能會選擇越軍。
  • 30門越南重炮開火 5分鐘後即被定位炸成火海 400炮兵一個沒跑掉
    炮兵的使用與反制是一門學問。實際上,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一些國家就開始研發反炮兵雷達——這個項目的起步時間是很早的。美國因為電子技術的優勢,在類似裝備的研發上走在了前面。在越戰中,美軍的炮兵定位裝備已經投入了使用。
  • 對越反擊戰最大勝仗,712大捷35周年,千噸炮彈打垮越軍
    這一天,中國人民解放軍昆明軍區陸軍第14軍的步兵指戰員們依託既設陣地,在16個炮兵營的強大火力支援下,激戰14個小時,徹底粉碎了越軍對我老山地區一個加強師規模的進攻,殲敵3000餘人,這個戰果使得「船頭地區7月12日防禦作戰」成為了十年對越作戰最大的一場勝仗。
  • 越軍因為一個錯誤情報,找錯我軍陣地,結果損失一個炮兵旅
    在戰鬥中我軍發現,越軍不顧一切的攻擊松毛嶺二線門戶169高地,於是集中炮火殲滅了這股敵人,後來才知道越軍當時因為一個錯誤情報,竟然找錯我軍陣地,結果白白損失了一個炮兵旅。為何越軍要出動主力部隊進攻松毛嶺呢?通過老山地區的地形可以發現,如果將整個老山防線比喻成虎頭,那麼八裡河東山,就是左邊的虎牙;老山主峰,就是右邊的虎牙;門牙的位置就是松毛嶺。
  • 什麼是炮兵定位雷達?反擊戰時,解放軍曾用它壓制越南的蘇聯重炮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海軍在海上作戰會利用雷達偵測敵方,幫助炮彈瞄準目標。美國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研究炮兵定位雷達,偵測雷達就是海上雷達的一種發展應用,但難度卻高得多。六十年代已經有了炮兵定位雷達,不過較為原始,簡陋,極易受到幹擾,但也有個別「高手」可以很好掌握運用。在1968年的溪山戰役中,炮兵定位雷達第一次參與實戰。美國在開戰前,做足了準備,但是奈何北越軍隊攻勢太猛,於是就調運來了炮兵定位雷達。
  • 對越自衛反擊戰,是什麼「黑武器」,使中國在炮擊戰中佔到主動權
    我軍雖然進行了強烈的還擊,但是由于越軍採用「快打快撤」、「打一炮換一個地方」等方式,我軍浪費了很多彈藥,但是對越軍的火力點並不能徹底清除。由於當時西方長期對中國實行武器禁運,中國只能通過北約渠道,從英國進口了兩臺「辛柏林」炮瞄雷達。
  • 對越反擊戰炮兵對抗,解放軍炮兵力量強大,越軍根本不是對手
    在1979年對越自衛反擊戰中,雙方出於戰略考慮,主要投入陸軍進行較量,作戰方式比較扁平,典型反映為輕步兵和炮兵的攻防戰和互相壓制殺傷。下邊看看雙方炮兵在作戰中的力量對比。 先介紹一下解放軍和越軍所屬炮兵的編制裝備情況。
  • 越軍俘虜評價解放軍炮兵,美國人也沒打得這樣猛
    隸屬於總部和大軍區的預備炮兵,各級隊屬炮兵堅決貫徹了集中火力打擊主要目標這一作戰原則,在合成軍的編成內,以準確、迅速、突然、猛烈的火力殲滅越軍有生力量,摧毀越軍防禦設施,支援步兵和裝甲兵衝鋒陷陣,為作戰勝利立下了頭功,彰顯了威風,樹立了威信。
  • 1984年老山輪戰,令越軍炮兵聞風喪膽的一等功臣徐小丹現狀如何?
    在整個對越作戰中,偵察兵分為兩種,一類是進行誘捕和收集情報的,還有一類就是通過聽聲辨位,根據炮彈軌跡、火力大小以及直徑等方面來確定敵軍的火炮陣地。由於這些偵察兵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精兵悍將,因而只要他們執行任務必會有所收穫,大隊中獲得一等功的偵察英雄更是不勝枚舉。但炮兵偵察兵中名聲最響,最令越軍頭疼的只有一個,他就是徐小丹,只要是被他盯上,越軍炮兵很難跑得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