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旅行者一號,跨步未來式的家庭客廳

2020-12-17 科技美學

人類文明之所以發展到今天,恐怕就是先驅者們,用一次次的探索來推動的。

「個人的一小步,人類的一大步。」半個世紀前著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的名言,更直接的表達了「探索」對人類而言的重要性。

我們也用無數種方式,去致敬這種偉大的「探索精神」。

我們將那些探索未知地的腳步,寫成《火星營救》《海底兩萬裡》《人類群星閃耀時》...

我們為那些創造新世界的學者,成立 [ 諾貝爾獎 ] [ 愛因斯坦科學獎 ] [ 圖靈獎 ]...

蘋果在1997年,發布《Think Different》系列廣告,致敬那些「相信自己的探索能改變世界的狂人」。

2018年9月5日是旅行者1號升空41周年紀念日,長虹電視則在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納斯達克大屏上,發布了一條致敬旅行者一號「探索精神」的主題宣傳片。

致敬探索者,繼承探索精神

旅行者一號,這臺十分小巧的人造飛行器,承載著許多人類當年最偉大的設想。包括對宇宙中可能存在的文明帶去的問候,以及探索宇宙、追趕未來的先驅精神。

長虹電視用這樣一條廣告片,致敬旅行者一號,表達對「探索精神」的敬意與追求。同時,長虹也輸出了對下一個時代的願景與格局。

一封解讀自己的信

10月,長虹電視再次全網發布了這條宣傳片的重置版——以倒放的視角:從宇宙的宏觀到細胞的微觀。

從一個宏大敘事的致敬向的紀錄片,逆轉成為解讀自己產品賣點的信。

從產品的視角做展開,清晰呈現每個圖像,4K鋪開視野,色彩還原真實。

講述了長虹雷射電視的廣博畫幅與完美色彩。

不同視角,帶來不同角度的精彩體驗。

革命性的口號和跨越

當前LED電視也還用的OK,而且OLED電視色彩那麼棒!為什麼還要推出雷射電視?恐怕是很多人的疑問。

雷射電視又被稱為「第四代電視」,相對於傳統液晶電視的最大優勢是功耗低、健康環保、可支持巨大化的屏幕尺寸、同時還原真實色彩,在畫幅與個性化顯示方面表現突出。這是支撐其革命性的產品特點之一。

網上曾有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液晶顯示屏比普通顯示屏的輻射小得多,但因為它的發光原理,容易使我們的眼睛變得疲倦。長久觀看液晶電視始終對用眼健康存在一定的影響,如今普通的液晶電視勢必面臨著技術突破與變革。

雷射電視的畫面是漫反射光,畫面比液晶電視柔和,幾乎和人眼看自然界的風景是一樣的,在保證室內光和畫面光不形成強烈刺激的情況下,人眼觀看幾乎不會產生疲倦感。這是支撐其革命性的產品特點之二。

隨著人們對個人影院與真實畫質等等需求的增長。未來,雷射電視在高端電視市場將有著非常可觀的前景。

基於以上原因,長虹在雷射電視時代到來前,率先喊出「三米看雷射,大屏選90」的革命性口號。

以長虹4K雷射電視C5U系列為例,C5U系列採用超短焦技術,投射比僅為0.21:1,即顯示100〃巨幅畫面僅需離牆14cm。巨屏超短焦投射,給觀看者帶來更寬廣的視野與更生動的視覺呈現。

廣度帶來視界,而真實感則依賴於屏幕的精度,長虹 C5U 系列雷射電視可以達到 3840×2160 的解析度,在清晰細膩的畫面中也做到了色彩還原自然。

無論客廳空間大小,體驗始終身臨其境。

福利時間:長虹萬人未來探險家招募季

長虹 C5U 系列雷射電視,現面向所有消費者徵集一萬名品質生活體驗官,免費試用長虹雷射電視。

在此期間購買長虹電視的其他機型,還可參與補差升艙體驗。全國30個名額,免補差直接獲得90〃 4K雷射電視。選購長虹雷射電視後更有服務升級驚喜,免費上門測量、免費上門設計、免費上門安裝、免費上門保養。

點擊左下角原文連結,即可參與活動。

相關焦點

  • 旅行者一號飛了40多年,如今怎麼樣了?
    隨著科學家們的深入鑽研,越來越多的航天科技被研發出來,其中在1977年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就是其中一項黑科技。如果以當時人類的科技水平來看待旅行者一號的話,它無疑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探測器。如果以現在的眼光來看待它的話,它依然還是世界上最強的探測器,因為它是人類歷史上飛行距離最遠的探測器,現在快要飛到太陽系的邊緣了。
  • 旅行者一號:我被外星文明發現怎麼辦?
    一般認為,旅行者一號還沒有脫離太陽的控制,真正要脫離太陽系,還要很久一段時間。    2017年11月28日美國NASA向旅行者一號發射信號:重啟塵封37年的推進器,只是想驗證旅行者一號是否依然正常。  因為旅行者一號繼續我們太過遙遠,信號需要19個多小時才能達到,人們煎熬等待了39個小時終於傳回旅行者一號四個推進器在10毫秒內工作正常!!  因為這可能是先驅最後的能量了,它原本只計劃工作2年時間,但卻堅持了快40年,英雄終有落幕,它將最後光榮的工作10年!!
  • 旅行者一號的速度為什麼會越來越慢?
    在之前的貼吧論壇中,這樣的說法被歸結為陰謀論,他們認為旅行者一號速度逐漸降低是因為太陽系實則是一個囚籠,一個關押著人類文明的囚籠,因此任何探測器都不會真正飛離太陽系,抵達星際空間。1977年升空的旅行者一號為何會降速?這本是一個很淺顯的原因,因為旅行者一號早已失去了加速來源,一直憑藉著慣性在往前飛,速度肯定是降低的,如果加速才是真的怪事了呢。
  • 「旅行者一號」的飛行,到底能帶給我們什麼?
    早在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的時候,人類就曾無數次向宇宙深處發射探測器,其中最為著名的是美國宇航局向宇宙中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宇宙探測器。從那時候開始,隨著世界各國科研能力的增強,對外太空的探索也就越來越頻繁,而美國的宇宙事業更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
  • 旅行者一號可能在未來給人類帶來危險,這是咋回事?
    不論宇宙中的高級文明是否發現了人類,我們都應該小心謹慎,減少和宇宙中其他文明的接觸,但是早在1977年9月5日,人類就「暴露」了自己的位置,為了探索太陽系內外的環境,旅行者一號離開地球,藉助各大行星的引力多次加速,開始向著遙遠的星空中進發。
  • 旅行者一號已經出發了40多年了,究竟給地球帶回了哪些消息?
    與此同時,美國於1977年8月20日發射了宇宙探測器「旅行者一號」,成功賣出了宇宙探索的一大步。那麼現在,旅行者一號究竟飛到哪裡了?又給人類帶回了哪些消息呢?旅行者一號即將飛出了太陽系旅行者一號自發射到現在已經過去了40多年,據NASA傳來的消息,它已經到達太陽系最外層邊界,即將飛出太陽系!
  • 旅行者一號重燃推進器
    藝術家眼中處於外太空的旅行者一號概念圖回首1980年:吉米卡特還在擔任美國總統,熱門的電視節目還是《風流醫生俏護士》與《私家偵探瑪格儂》,當時5個字節已經被認為是很大的計算機內存了。這也是「旅行者1號」 在它短暫飛掠土星的衛星「泰坦」時,最後一次使用它的四個推進器的時刻。
  • 旅行者一號,43年220億公裡,永不回航
    1977年9月5號,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旅行者一號』發射升空,帶著地球的信息飛向了宇宙深處,那裡,是無盡的黑暗,是漫無邊際的空間,這一啟航就是43年,230億公裡,永不回航。
  • 旅行者一號最終會飛到哪?結果你可能想不到
    s旅行者一號是NASA42年前發射的星際探測器,其主要的任務是探測遠日行星木星和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上個世紀美國共發射了四顆星際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只是其中一顆。旅行者一號對於它們的探測主要是拍攝一些圖片,在通過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彈弓加速之後直接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飛行42年,目前距離我們220億公裡,旅行者一號的速度為17公裡每秒,這個速度超過了它所在位置的第三宇宙速度,這意味著它會保持這樣的速度飛出太陽系。
  • 旅行者一號又進入人們的視野,任務很重,期待探索到未知的東西
    今天要說的旅行者一號,就是發射的眾多飛行器中的一個。旅行者一號從一九七七年被發射到太空之後,就開始了它的使命。旅行者一號又進入人們的視野,任務很重,期待探索到未知的東西於是旅行者一號在執行使命的過程中,也沒有發現重大事項,仿佛只是在太空中安插了一個眼線,就靜靜的等待著宇宙發生什麼事情。但是,幾十年過去了,旅行者一號並沒有重大發現。剛開始的時候,科學家一直在觀察著旅行者一號的,哪怕有一些風吹草動就會很興奮。時間一長,宇宙中並沒有發現值得研究的事情,因此旅行者一號仿佛慢慢地淡出了科學家的視線。
  • 飛行43年的旅行者一號,到了什麼位置?科學家的解釋令人驚嘆
    上個世紀中期,人類科技取得了實質性進展,為了探索更為浩瀚的宇宙星空,科學家先後研發並成功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宇宙探測器,其發射目的是為了探測外太陽系的四顆體量較大的氣態行星以及衛星公轉狀態。時至今日,旅行者號宇宙探測器已經完成了最本初的使命,即將逼近太陽系的邊緣。
  • 旅行者一號於180億公裡之外的發現,讓人害怕,宇宙射線激增!
    1977年,NASA在半個月的時間裡,接連發射了兩個探測器,它們是旅行者二號和旅行者一號。再加上2006年發射的新視野號,人類製造的5個探測器都離開了太陽系。不過先鋒10號和先鋒11號,已經和地球失去了聯繫,現在是什麼情況我們也不清楚。
  • 關於旅行者一號的疑問:它為何沒被天體撞擊?速度如何變化?
    於是在1977年,旅行者一號出發了。旅行者一號是一艘無人空間探測器,旅行者一號和它的名字一樣,是我們人類派到宇宙空間的旅行者。它的身上,還帶著地球的信息,比如那張包括多國語言的唱片,中國的古典名曲《高山流水》也在其中。攜帶唱片的原因也很簡單,如果有地外文明遇見了旅行者一號,它們就可以通過這些信息來了解地球。
  • 距離地球217億公裡,「旅行者一號」如何將數據傳回地球?
    截止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已經飛到了距離地球大約217億公裡的位置,而這也讓許多人產生了一個疑惑:旅行者一號距離地球217億公裡,並且通信功率只有23瓦,那它的數據究竟是怎麼樣傳回地球的呢?
  • 人造衛星旅行者一號在太空飛了這麼多年,現在到哪了?願一帆風順
    突然在2012年5月, NASA對外宣稱旅行者一號已遠足到達外太空邊緣。這一現象將旅行者一號再次送回到大眾的視野中,越來越多的航天愛好者開始關注他的一舉一動。雖然後來證明這個發現是錯誤的,本星系的範圍已經遠超了人們預先的想像,但是人們和媒體慢慢開始關注這個獨自漂泊在遠方的太空飛行器。
  • 旅行者一號開始減速,是被誰影響了?
    旅行者一號開始減速,是被誰影響了?自古以來,人類對太空就充滿了好奇,並且人類也始終不相信整個宇宙只有人類一種文明,這樣好像很「孤獨」,基於這種好奇,美國很早就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上面帶有特製的金屬唱片,用以證明地球上有文明生物存在。
  • 飛行了40多年的旅行者一號,科學家如今發現它的速度越來越慢
    引言:為了探索更遙遠的宇宙,美國人早在上個世紀就開始設計一種能夠飛出太陽系的探測器,它就是最終於七十年代發射的旅行者一號和二號。到目前為止旅行者一號已經在宇宙中飛行了四十多年,但它的速度越來越慢,這是為什麼呢?
  • 旅行者一號已經飛行了42年,未來還能和地球保持聯繫嗎?
    旅行者一號是NASA在1977年9月發射的星際探測器,目的是為了探測木星、土星以及它們的衛星,最終朝著太陽系外飛去。旅行者一號目前已經飛行了42年,距離我們大約220億公裡,按照旅行者一號當前的速度和飛行方向,第一個目的地可能就是距離太陽最近的恆星-比鄰星。
  • 旅行者一號多次嘗試仍無法飛出去!
    早在1977年的時候,美國宇航局就已經對這種想法做出了實際行動,相繼發射了「旅行者一號」和「旅行者二號」。讓人們意外的是,旅行者一號很快就完成了任務,於是科學家們委派它向更遠的地方飛去。
  • 揭秘旅行者一號,飛出太陽系要17571年,2025年電池耗盡
    1977年9月5日,美國宇航局發射了人類歷史上最偉大的探測器,它就是旅行者一號。截止到2019年10月23日,旅行者一號處於太陽系211億公裡區域的範圍內。旅行者一號是人類發射過最遠的外太陽系探測器,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旅行者一號至今都還沒有飛出太陽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