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虎頭關帝廟,近三百年歷史的清代廟宇,被列入中國名勝詞典

2021-01-20 遼寧文化旅遊磚家

虎頭關帝廟位於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區的正南,地處中蘇邊境,南距兩國界河烏蘇里江左岸50餘米,北部緊靠山丘。廟址依山傍水,隔江與蘇聯境內的伊曼市遙遙相對。虎頭關帝廟建於清朝雍正年間(公元1723—1735),距今已有約三百年歷史。虎頭關帝廟是當時從關內來東北的漢人,為求關帝等神仙保佑其發財及生命安全,而集資修建的。作為黑龍江省較早的清代建築之一,虎頭關帝廟是黑龍江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

黑龍江:虎頭關帝廟

虎頭關帝廟是黑龍江省較早的一處廟宇建築,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是幾度破壞,幾度重修,才保存到了今天。抗日戰爭期間,虎頭關帝廟被戰火破壞,廟門、圍牆和塑像全部被毀,廟頂鐵瓦殘缺不全,彩繪剝落,柱基腐爛,匾額丟失。到了1980年,廟宇僅剩下幾根明柱支持廟脊,瀕臨倒塌。1987年,省、縣集資,對虎頭關帝廟進行了徹底修復,但保持了原建築的結構特點,重建了山門,大門兩側增置了一對青石獅。正殿內重塑了三尊泥像,正中為關公,左配關平,右配周倉,後面及兩側繪有「三顧茅廬」、「單刀赴會」、「刮骨療毒」等三國歷史故事彩繪圖。前殿無兵器、雕刻和圖案。2000年,虎林市文管所再次對關帝廟進行了維修。

黑龍江:虎頭關帝廟

東北的關帝廟多建於清代,是漢滿民族文化與習俗相互融合的結果。據史料記載,清代曾在東北地區大建關帝廟,僅牡丹江市歷史上就曾建有15座關帝廟之多,遺憾的是這些關帝廟早已在戰亂和運動中被毀滅得蕩然無存。虎頭關帝廟在經歷了近300年的歷史後,是黑龍江省為數不多的清代廟宇建築,能幸運地保存下來實在是難能可貴。虎頭關帝廟儘管規模不大,面積較小,但它是我國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開發烏蘇里江流域的歷史見證,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藝術價值,其獨特的建築結構和雕刻藝術風格至今仍閃爍著藝術光芒!

黑龍江:虎頭關帝廟

(圖片源自網絡,感謝分享,如有侵權,刪圖致歉!)

黑龍江這棟百年老建築是當年哈爾濱首富的別墅,毛主席曾下榻於此

黑龍江督軍署舊址:在38年裡曾有12位黑龍江首腦在此叱詫風雲

哈爾濱寶勝寺:傳承八百多年的金代古寺,曾有三百多名教徒

黑龍江漠河胭脂溝「妓女墳」:沉默了一百多年,如今被開發成景區

他曾是哈爾濱四大家族之一,為防祖業被賣,在家宅內為母親建墓塔

相關焦點

  • 模里西斯華人廟宇關帝廟被列入毛國家遺產名錄
    原標題:模里西斯華人廟宇關帝廟被列入毛國家遺產名錄   揭牌儀式  據文化部網站消息,近日,模里西斯國家遺產基金會、毛藝術和文化部、毛關帝廟協會共同舉辦儀式,慶祝關帝廟被列入毛國家遺產名錄。  毛藝術和文化部部長巴布、中國駐模里西斯大使館文化參贊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松雁群、路易港市長高利根、關帝廟會長劉增洪等嘉賓共同為紀念牌匾揭牌。揭牌儀式後進行了傳統的中國舞龍舞獅表演。根據中國曆法,當天恰逢關帝誕辰,關帝廟內人聲鼎沸,香火旺盛,毛當地民眾近千人前來進香。
  • 黑龍江「果士故居」:記錄了三百多年歷史的清代名門世家宅院
    果氏故居又稱「大夫第」,是一座典型的清代四合院建築,坐落在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建華區東二道街,民間俗稱「果家大院」。果氏老宅建於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最初規模較小,後經十一世果松祿翻修、擴建,康熙皇帝親賜「大夫第」,成為卜奎官家族名宅。
  • 黑龍江百年古寺「歷母山寺」:黑龍江南部最大、歷史最悠久的寺院
    歷母山寺廟宇雄偉,莊嚴挺拔,是東北最大的廟宇之一。據史料記載,歷母山寺院始建於清宣統元年(公元1908年),由朱明元居士捐資所建,距今已經有一百多年歷史。寺院初建時並不順利,幸好有李教儒道人全力相助,廟宇才終得以落成,時稱「享安宮」。當時的「享安宮」正殿供奉著威武的關帝,中殿和東西配殿供奉著姿態各異的十八羅漢,後殿供奉莊嚴的觀音坐像。
  • 王汎森:重訪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一、「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領域的形成對於「近三百年學術史」這個領域有過影響的人物很多,章太炎、劉師培等都是,但就錢穆的《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而論,起比較直接影響作用的是梁啓超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以及《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梁啓超的《論中國學術思想變遷之大勢》曾分期刊於《新民叢報》,他認為清儒饒有科學的精神。
  • 虎頭風景區,這裡有塞北的自然風光和戰爭遺址,旅遊資源豐富
    虎頭風景名勝區是國家5A級景區、國家森林公園。風景名勝區總面積250.7平方公裡,擁有大界江、大溼地、大冰雪、大森林等塞北自然風光和戰爭遺址、歷史文物等旅遊資源,被專家稱為黑龍江省唯一一處&34;。虎頭鎮是烏蘇里江的起點,全長905公裡,由虎頭鎮向北流至撫遠島與黑龍江匯合,流入太平洋。烏蘇里江原本是中國的一條內河,清政府與沙俄籤訂了《北京條約》後,才變成了中俄界江。
  • 比解州關帝廟小眾,山西臨汾藏有另一關帝廟,同樣是中國重點文保
    在中國境內關於拜關公的習俗可謂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山西境內更是如此,據說在山西省內共有2萬多個關帝廟,因此當你來到山西旅行的時候一定會繞不過的就是關帝廟。當我行走在臨汾洪洞縣的時候,同樣遇到了一座看起來小眾的關帝廟。
  • 黑龍江旅遊:齊齊哈爾,天然牧場、丹頂鶴之鄉,美食烤肉之都!
    黑龍江旅遊:天然牧場,丹頂鶴之鄉齊齊哈爾!美景美食匯聚之地! 日偽時期,齊齊哈爾是龍江省省城;抗戰結束後,齊齊哈爾為嫩江省省會;1947至1949年間,為黑龍江嫩江聯合省省會;建國後,直到1953年將省會移到哈爾濱前,齊齊哈爾一直作為黑龍江的省會。齊齊哈爾城始建於1125年,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今天,小編為大家簡單介紹幾處齊齊哈爾的美景和美食,希望能讓您認識一下這座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 清代黑龍江火器營和齊齊哈爾炮臺屯
    炮臺屯是一個古老的村屯,曾經有久遠的歷史。據1992年齊齊哈爾《地名志》記載:「炮臺屯,在鐵鋒鄉政府駐地西南2公裡。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聚落與城區相連,呈長方形,面積0.8平方公裡。」建屯的歷史要早於齊齊哈爾清代駐防城的歷史。
  • 比解州關帝廟小眾,山西小縣城藏有另一座關帝廟,同樣是中國重點文保
    在中國境內關於拜關公的習俗可謂是隨處可見,尤其是在山西境內更是如此,據說在山西省內共有2萬多個關帝廟,因此當你來到山西旅行的時候一定會繞不過的就是關帝廟。當我行走在臨汾洪洞縣的時候,同樣遇到了一座看起來小眾的關帝廟。
  • 厲害了大黑龍江!6市1區將被「國家命名」!快看有你家鄉沒?
    黑龍江又上天啦!6市1區將被「國家命名」!「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單,黑龍江有7個市(區)名列其中~列入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名錄有啥好處?虎頭關帝廟虎頭影視城撫遠市撫遠市是佳木斯市代管縣級市 ,地處黑龍江、烏蘇里江交匯的三角地帶,全市邊境線長275公裡。
  • 許昌關帝廟(上) 關公辭曹挑袍灞陵橋(圖)
    夜讀春秋、灞陵挑袍,許昌關帝廟記錄了關羽的歷史片段。  明代書法家、文學家文徵明寫道:「有文無武不威如,有武無文不丈夫。誰似將軍文而武,戰袍不脫夜讀書。」  規格  與一般廟宇不同,許昌關帝廟處處可見帝王才能享受的「九五之尊」規格。  山門前是條石鋪面的御橋,這是帝王殿宇的象徵,橋兩邊望柱雕刻著石獅等動物圖案。
  • 蘇裡江曾是我國的內江,東北地區原來也有出海口,虎林虎頭要知道
    160年前烏蘇里江還是我國的內江,東北地區原來也有出海口,黑龍江虎頭旅遊景區你要知道!黑龍江小夥伴注意啦,雞西虎林市虎頭旅遊景區晉級為5A級旅遊景區境內有七虎林山,虎頭要塞即是由猛虎山、虎北山、虎東山、虎西山、虎嘯山組成。也有虎林鎮、虎頭鎮等地名,最重要的是此地還有野生東北虎的蹤跡。「虎」與「福」同音,民間有諺:「摸摸虎頭,吃穿不愁;摸摸虎尾,十全十美」。黑龍江省虎林市虎頭旅遊風景區,位於黑龍江東南部的雞西市虎林市虎頭鎮,與俄羅斯的達裡涅列欽斯克市(伊曼市)隔烏蘇里江相望,是國家級5A級景區。
  • 走進邳州土山關帝廟
    土山關帝廟雖歷史久遠,但面對地震、兵劫戰亂也未能保全,現有建築也歷經了數次重修。有記載的自明至民國曾進行四次大修。清朝雍正三年(172年)關帝廟重修。土山關帝廟會是蘇北、魯南最大的祭祀關帝的廟會,土山鎮依託關帝廟舉辦的關帝廟會歷史悠久,己舉辦上百屆廟會,2010年「邳州土山關帝廟會」被徐州市政府列入徐州市級第二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名錄。
  • 黑龍江5A景區增至6個!新增的虎頭景區值得一看嗎?
    景區由太陽島與附近諸島和沙洲組成,總面積為88平方公裡,是中國國內的沿江生態區,是一處由冰雪文化、民俗文化等資源構成的多功能風景區。景區內的山、石、湖、橋、亭、廊、園等數十處特色景觀,構成了山湖相映、清泉飛瀑、亭橋映柳、荷香魚躍的美麗景色,主要景點有太陽石、松鼠島、天鵝湖、冰雪藝術館等,是遊覽和避暑的療養勝地。哈爾濱雪雕藝術博覽會每年都在太陽島景區舉辦。
  • 黑龍江的媽祖文化
    黑龍江的女神崇拜歷史悠久,又能保估船舶,又能接濟眾生,這樣的神靈很容易在民眾中生根。黑龍江的娘娘廟香火鼎盛,應始於清代初期,在齊齊哈爾設水師營管制。清初為了加強黑龍江邊防,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始設水師營。清徐宗亮著《黑龍江述略》,記載雅克薩對俄作戰,調吉林,寧古塔兵,並置造船艦於黑龍江、呼馬兒等處駐守。後遂定經制水師,總管一員四品,餘四品,六品。
  • 遼寧凌源近三百年清代古宅被拆,官方:非名人故居無保存價值
    人字形的屋頂,青磚灰瓦,木製門窗,牆角精美的浮雕……隨著轟然一聲巨響,這處有著近300年歷史的清代民宅的屋頂被挑落,遼寧凌源市民及業內人士紛紛感到惋惜,勸阻施工隊暫緩拆遷。人們四處奔走,希望能夠保留下這處遼寧凌源市唯一的清代古民宅。當地文管部門實地考察後結合縣誌等材料得出結論:沒有保存價值。
  • 解州關帝廟距今1431年 天下武廟之冠
    解州關帝廟景區位於山西省運城市解州鎮,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是我國現存始建最早、規模最大、檔次最高、保存最全的關帝廟宇,被譽為「關廟之祖」、「武廟之冠」,目前已初步形成了2010年、2011年「國際關公文化節」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十大人物類節慶活動之一「群星獎」。
  • 山西竟有28196個關帝廟!每一座都「藏」著不一樣的故事……
    >都是他的封號,佛教也將他封為伽藍菩薩,百姓們更是對其尊敬有加,到清朝中葉,整個中國的關帝廟就有,比定襄的關帝廟早了幾十年,正殿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武廟建築。1981年被收入《中國名勝詞典》,1986年被確定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6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從《大俄漢詞典》到《俄漢詳解大詞典》
    將1998年黑龍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俄漢詳解大詞典》與1985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大俄漢詞典》稍作比較,便不難發現,兩書的編寫單位同是黑龍江大學,兩書的編者有一部分不同,但相當大一部分相同。為什麼同一單位、同一批編者在對編詞典來說不算太長的間隔時間內,要編纂兩部看似同樣類型的大詞典?兩部詞典究竟有哪些不同?
  • 山西被忽略的寺廟,是全國重點佛教寺院,最有儀式感的關帝廟
    提起關帝廟,人們首先想到的是運城解州關帝廟,那裡有世界上最大的一個關公銅像,殊不知,不完全統計,全國有三萬多處關帝廟,但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一個奇特的關帝廟,它就位於山西介休張壁古堡內。這座關帝廟的奇特之處在於它完全反風水建築,一般的主殿都是坐北朝南,而張壁古堡內的關帝廟卻反其道而行坐南朝北,這樣建造是有兩個原因,一是廟宇建在南堡門外邊,山門與堡門正對,老百姓想讓關老爺在此保佑一方百姓平安,另一個原因是據老百姓傳說這裡曾是關老爺顯靈的地方,這種說法還記載在康熙五十年碑文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