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紅樓夢》真真假假真亦假,假假真真假亦真。
三毛的撒哈拉確實是個傳奇,每一個故事都動人心弦,因為太過精彩,看過的讀者都略心生懷疑。《撒哈拉的故事》是我「一口氣」看完的,個人認為每個故事看起來都很真實,或許有虛構的部分,但虛構的部分佔比很少,只不過需要畫龍點睛,讓故事更加精彩而加上去的,比如愛情。
她和荷西的荒山之夜說真的,我看這一篇的時候,感覺像在看一場生離死別的悲慘的愛情電影,感覺不像是真的,但又覺得是真的,說假的吧,也無從說起證明不了,說真的吧,好像又有點玄乎。在沙漠裡二人開著車擇一片荒山沙漠,在夜晚這沒什麼懷疑的,畢竟那裡是撒哈拉沙漠,寒冷得他們快要凍死這似乎也沒什麼好懷疑的,因為撒哈拉夜晚的溫度零下至30度。
當故事發展到求助撒哈拉人救荷西時,就感覺像虛構的了。三毛和他們的掙扎,「撒哈拉人抱住她的腰,摸到她的胸口來,那個瘋子鐵一樣的手臂,像野獸一樣地又吼又掙扎……最後三毛用盡全身力氣,舉起腳來往他下腹踢去,對方就被她這麼致命的一踢,蹲下了,她逃了。重要的是整個過程荷西能看見,說荷西哭也似的叫著:「我殺了你們」,還放開了能保命的石頭,要踏著泥淖拼出來來救她。
故事沒玩,下節更精彩,哈哈,逃跑後上了車,可壞人並沒有放過她,開始了和撒哈拉人黑夜裡「瘋狂飆車」,進入了迷宮山,繞過一個山堆又一個山堆,最終她還憑著一己之力成功甩掉了他們。這般電影情節是不是真的呢?半真半假吧!虛構不虛構,讀者都喜歡,再者她若沒有去過沙漠,沒有荷西,也虛構不出那篇動人心弦,精彩絕倫,驚心動魄的荒山之夜。所以有真有假了。
衡量作家,不應該說寫了不真實的,她就虛偽了,不是說虛構了,升華了內容,就不誠實了。生活有時乏味,需要加點料,至於這個料怎麼加,還是個技能。
如果可以,或許讀過的人都想經歷一次三毛撒哈拉的荒山之夜,儘管那麼冷,撒哈拉人那麼瘋,黑夜的迷宮裡飆車那麼危險,如果結局都那麼美好的話,如果身邊也有個愛自己的人。經歷一場,能獲得一場生死情緣的愛也值得。
寫作本身是一個思想創作的過程,而有所思有所想是來源於生活,沒有一定的生活閱歷,光憑埋頭苦思你恐怕真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什麼大作來。也或許誰來寫都會升華真實的生活,添油加醋,畫龍點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然後呈現給讀者,任其評論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