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北京冬奧會標誌性建築國家速滑館混凝土主體結構完成,「冰絲帶」已經拔地而起,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露出了偉岸的身軀。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國家速滑館將完成屋頂索網結構工程,明年6月完成幕牆建設。
記者在「冰絲帶」建設現場看到,巨大的環桁架在20多米高的支撐體系拼接,如巨龍一般,未來將滑移到已經完成的鋼筋混凝土結構之上,最終合攏為一個馬鞍形的鋼架環梁。與此同時,一塊塊預製看臺構件,像拼積木一樣被嚴絲合縫地吊裝拼接成圓弧狀的看臺。12000人的室內場館,採用平行施工方法,主體結構、內部看臺和環桁架等工程同步進行,齊頭並進,國家速滑館建設創造出了令人驚嘆的「冬奧速度」。
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處長黃暉介紹說,國家速滑館從今年1月22日開始樁基施工,僅用8個月時間就完成了混凝土主體結構施工。按照計劃,今年年底將完成屋頂索網結構工程;2019年6月完成幕牆建設,22條「冰絲帶」將開始在北京奧林匹克公園飛舞;10月將完成製冰工程,實現「最快的冰」;明年年底項目基本完成。
據了解,國家速滑館已經開始研究推進智慧場館的建設,開始實現打造「最快的冰」方案。亞洲最大的12000平方米的全冰面,賽後也將向公眾開放,成為北京第一座全年不間斷、向大眾提供開放服務的冰上場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