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功堪比嶽飛的中興名將,卻被遺忘在歷史的角落裡……

2020-12-21 青書館兒

靖康之難以後,宋室南逃,金兵屢次窺江。

在兩國反覆的交戰之中,嶽飛、韓世忠、劉光世等一批中興名將於中原地區攻殺戰守,名著海內,逐漸為朝廷所倚重。而堅守在西線的吳氏昆仲,相對而言卻沒有太大的名氣。

吳氏昆仲 塑像

北宋時,吳玠從軍抗擊西夏,後參與平定方臘的起義,屢立戰功。靖康之後,與弟吳璘一起,領軍於陝西一帶抗擊金軍,以勇猛善戰、軍紀嚴明著稱,深孚百姓之望,被稱為「吳家軍」。

金兀朮既得隴、復望蜀,大舉進兵。

吳玠、吳璘弟兄駐軍和尚原多年,扼守入蜀要路。兩軍交鋒,實力懸殊,吳玠指揮若定、吳璘身先士卒,大破金軍。

金兀朮不得已剃了鬍子、翻牆而逃,途中身中流矢、僅以身免,嚇得跑回燕京養病去了。

仙人關大捷

吳家軍在川陝與金軍對抗了十年之久,在仙人關等地屢次擊敗金軍,使金軍始終未能踏入四川,緩解了東南地區的壓力。

宋高宗嘉其勇,將自己的戰袍與鎧甲贈予吳玠,極盡恩榮。

宋孝宗時期,朝廷追封吳玠為涪王、吳璘為信王,與鄂王嶽飛、蘄王韓世忠等五人人並列為南宋的異姓「七王」。

黃曉明 飾 嶽飛

歷史上很多時期都是英雄輩出,而有一些並不是很知名的人,卻同樣對歷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除去吳氏弟兄之外,用兵如神的三國最後一員名將馬隆、創造千裡奔襲奇蹟的南梁名將陳慶之、一箭射雙鵰的北周外交家長孫晟、以一人之力平滅一國的唐朝外交家王玄策、遠徵朝鮮平倭寇的明朝將領李如松、唱響大明朝最後一曲悲歌的寧武關總兵周遇吉、揚威八桂的十八集團軍司令羅卓英等等,都是歷史上並不算知名、卻卓有建樹的英雄。

相關焦點

  •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嶽飛戰功最高,為何排名不如韓世忠
    前言 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嶽飛,被譽為南宋「中興四將」,四大將統領所部兵馬,抵抗金軍南侵,立下不少戰功,為宋室南渡,偏安一隅,延續趙宋王朝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 嶽飛為四大中興大將之首,立下赫赫戰功,為何趙構容不下他?
    1142年1月27日,一代名將——嶽飛最終因「莫須有」的罪名,被殘害於獄中。遍觀宋朝歷史,這幾乎是絕無僅有的事情。宋朝似乎有個不成文的規定:不殺大臣,不可殺士大夫。而在宋朝318年的統治歷史中,也極少有大臣被處死的例子。而嶽飛作為南宋名將、戰功赫赫,卻被趙構一旨處死,這讓人疑惑。
  • 南宋五大將為什麼變成中興四將,出局的名將,僅次於嶽飛和韓世忠
    題跋裡寫著這麼一段話,「中興四將,世稱張韓劉嶽,自王公大人下至牛童馬走、妾婦稗官之口,無不稱道其武勇忠義。」意思是,上到王公貴人,下到平民百姓,無人不知「中興四將」的大名。不用深究歷史就知道,中興四將並不是以抗金功勞排名的,主要以資歷入選,都出自南宋前期被追封王爵的七大將。
  • 淺談南宋中興四將和南宋的中興
    趙構在位期間迫於形勢和民心,任用嶽飛和韓世忠等主戰派名將抗擊金軍。宋朝宗室南遷後,湧現出四個戰功最為卓著的名將,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被稱為中興四將。中興四將雖然趙構復興了宋朝皇室,南宋又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但宋朝的中興難稱榮耀。中興四將都可謂戰功卓著,但又有誰是名副其實,又有誰是名不副實的呢?
  • 「中興四將」排第一的張俊,是怎麼從抗金名將墮落成千古罪人的?
    在我國古代歷史上,能比「靖康恥」更大的慘敗,應該是沒有的。正是這北宋朝廷的這一劫難,將宋朝「積貧積弱」的形象永久地刻在了人們心中。本來這一恥辱都快被嶽飛洗刷乾淨,可惜卻被宋高宗12道召回金牌徹底葬送。嶽飛回朝後,不僅兵權被削,還屈死獄中。除了人盡皆知的秦檜以外,高宗的愛將張俊也罪不可赦。
  • 中興名將之一:韓世忠,救駕有功知進退,得以善終!
    韓世忠和嶽飛兩人都是宋朝時期的抗金名將,尤其是嶽飛,創造了嶽家軍,舉全軍之力抗金,雖然說沒有獲得過很好的下場,但是他卻千古留名。而在功績上,韓世忠肯定比不上嶽飛,但是他與皇帝趙構的關係可是不一般。而在歷史之中,中興四將當屬嶽飛死得最慘,那為什麼同是抗擊名將,韓世忠卻能夠得善終?
  • 嶽飛:古代歷史上頂級名將,四十不到含冤而死,真實原因讓人憤怒
    在諸多民間小說還有電視劇演義裡面,嶽飛的故事往往耳熟能詳。街邊隨便問一個小朋友都知道嶽母在嶽飛背上刺字的故事,可謂是感人肺腑。最後的結局非常悲慘,風波亭慘死讓人感到非常惋惜。他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軍事家,古代頂級名將裡面名列前茅。宋遼金三朝公認最強的軍事家,沒有之一。
  • 宋朝十大名將:兩宋各五人,南宋中興四將有兩人入內
    —986年 ),北宋名將。 北漢建立後,年僅弱冠的楊業即追隨北漢世祖劉崇,任保衛指揮使,以驍勇遠近聞名。宋太宗素聞楊業之名,於北漢滅亡後,遣使召見楊業,授右領軍衛大將軍。980年,楊業在雁門關大破遼軍,威震契丹。986年,隨軍北伐,在狼牙村中伏大敗,孤立無援,於陳家谷力戰被擒,為表白忠心,絕食三日而死。曹瑋(973年—1030年),北宋名將,為昭勳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 南宋中興四將,能力強者先出局,「莫須有」的嶽飛給人哪些啟示
    遺民淚盡胡塵裡,南望王師又一年。這是南宋愛國詩人陸遊晚年的代表作品,此詩名曰「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可以想像,一位忠貞愛國的文人,空懷報國之志,卻無報國之門,上文痛斥滿朝文武偏安一隅,過著樂不思蜀、文恬武嬉的生活,結果遭到宋高宗趙構的罷斥。
  • 廉頗敗給郭開,李牧敗給韓倉,嶽飛敗給秦檜,為何名將鬥不過奸臣
    廉頗、李牧和嶽飛都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將領,戰國七雄中,屬趙國最讓秦國頭疼,原因就在於趙國擁有廉頗和李牧兩大名將,足以匹敵白起和和王翦,因為這兩個人的存在,秦在攻打趙國的過程中屢遭挫折,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嶽飛則是南宋最重要的抗金將領,其戰績在「中興四將」中名列榜首。
  • 一代精忠名將「嶽飛」 精忠報國的故事
    尋夢起步,追夢開始,大家好嶽飛,因其忠肝義膽,抗金報國的英雄事跡而被家喻戶曉,他是中國歷史上著名戰略家、軍事家、民族英雄、抗金名將。他是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下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嶽飛「精忠報國」的故事:話說嶽飛小時候家庭條件並不好,他但他不僅用功讀書,還精修兵法、苦練武藝,這樣也讓他成為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才。當時金兵常常攻打中原,嶽母為了鼓勵兒子報效國家,在其背上刺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那四個字成為嶽飛終生遵奉的信條。
  • 中興名將戎馬一生,韓世忠為何偏愛風塵女,三個妾室全部來自青樓
    歷史上很多名將的經歷都是這樣的,衛青霍去病遇上了漢武帝,一代名將郭子儀遇上了安史之亂,徐達常遇春遇上了朱元璋,這些名將們都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充分展現著自己的能力和實力。但畢竟是皇帝被人抓走了,現任皇帝又被金兵追的到處跑,皇帝再固執,面對這樣的情況,也是不得不重用武將了,而在這場天下巨變中,就誕生了著名的中興四大名將。
  • 打臉南宋,隆興北伐的最大罪臣,也能入選「十三處戰功」?
    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系列8——胥浦橋之戰南宋自我打臉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朝廷就像一個天氣預報,常常會報導出各種奇葩的天氣,當你以為陽光普照的時候,它卻嚴雪冰霜。邵宏淵在「中興十三處戰功」裡邊,第8處,是宋將邵宏淵的胥浦橋之戰。
  • 七大武穆名將:嶽飛排第六,高懷德第三,第一位功蓋郭子儀更蓋主
    元代名將,十六從軍,後隨伯顏攻宋。十四年,拜中書右丞,行省北京(今遼寧寧城西)。後以中書右丞,行省甘肅,累遷南臺大夫,又改河南行省平章、湖廣行省平章,移江浙,卒於任。累贈推忠宣力贊運功臣、太師、開府儀同三司、上柱國,加封泰安王,諡「武穆」。第六位:嶽飛(1103-1142)。南宋抗金名將,「中興四將」之首,南宋之軍魂,威震金國。有嶽飛在,金軍不敢越過雷池。
  • 嶽飛手下十大抗金名將,楊再興屈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嶽飛手下十大抗金名將,楊再興屈居第二,第一實至名歸   嶽飛手下的排名第一的名將是高寵,他可謂是嶽飛手下的名將中的第一猛將了。
  • 盤點歷史上被冤殺的4大名將,李牧是真的冤,而嶽飛冤不冤存疑
    所以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在古代,很多野心家或諸侯為了求得一員名將,那是煞費苦心,這點看看三國時期的曹操對關羽的態度就知道了;但也有些人,手中明明握有名將,卻不懂得珍惜;但這樣的後果也是很嚴重的,有兩個國家就因冤殺了名將,結果沒過多久就被滅了,可見名將,對一個王朝有多重要,現在來看看,歷史上被冤殺的四大名將都有誰吧。
  • 歷史中真實的「郭靖」,多年抵抗蒙古大軍,蒙古人畏他超過嶽飛
    無路可退的宋軍,雖因戰敗城破,被人質疑戰鬥力羸弱,但歷史中真實的宋軍戰果,卻是勝多敗少。提起嶽飛,可謂是家喻戶曉。南宋初年,直搗黃龍的嶽飛,正準備大舉收復失地,但宋高宗為了個人利益,選擇了與奸臣秦檜聯手,以金牌將嶽飛緊急招回。隨後精忠大帥便被莫須有的罪名,害死於風波亭。在南宋還有一位名將,他所立下的赫赫戰功,甚至足可比肩嶽飛。
  • 南宋中興四將,兩個舉世無雙,為國為民;一個膽小如鼠,另一個則是...
    南宋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發達、文化繁榮、科技進步的朝代。歷經九位帝王,一百五十二年。 1127年靖康之變時宋徽宗、宋欽宗被金國所俘,北宋滅亡。趙構在南京應天府(今河南商丘)繼承皇位,後遷都臨安,史稱南宋。
  • 嶽飛手下的4大名將,嶽雲僅排第四,第一比嶽飛都要強很多!
    嶽飛手下的4大名將,嶽雲僅排第四,第一比嶽飛都要強很多! 第四 嶽云:嶽雲是嶽飛的長子,是一位少年將軍,通過勤學苦練,可謂是文武雙全,善於使用雙錘,在戰場上非常勇猛,無人可擋。第三 楊再興:楊再興武功卓絕,自信,勇毅過人,曾與嶽飛一戰再戰,投降嶽飛後,立下了赫赫戰功,曾試圖單槍匹馬衝陣擒獲金兀朮,失敗後仍能單騎而還,後來與金人血戰小商河,慘烈而死。
  • 牛頭山一戰,嶽飛從財主護院,躍居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一個狼文化,一個羊文化,歷史悲劇就這樣上演了。靠著完顏斡離不和完顏粘罕兩員大將,大金攻下燕山府,渡黃河,一度讓開封這座古城毀於一旦。直至在于靖康元年二月抓了趙構和張邦昌,北宋議和。靖康元年二月,金軍再次北上,10萬大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擊即潰,北宋再次議和。但時代造就英雄,此時,一個名垂史冊的歷史英雄就要橫空出世,無能的大將再也掩蓋不住這位飛將軍的鋒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