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建王朝裡,宋朝是個辭賦風華絕代的時期,商業文化空前繁榮,最早的紙幣交子,最有新意的夜間小吃。可以說,要是沒有外敵的覬覦,中國現在的詞篇可能會多幾個劃時代的大家。偏偏不巧的是,這個空有財富的富家公子被旁邊的金國看上了,女真,一個馬背上的民族,燒殺搶掠是他們的生存基石。
1225年的一天,這個金國終於按捺不住自己的野性了。一個狼文化,一個羊文化,歷史悲劇就這樣上演了。靠著完顏斡離不和完顏粘罕兩員大將,大金攻下燕山府,渡黃河,一度讓開封這座古城毀於一旦。直至在于靖康元年二月抓了趙構和張邦昌,北宋議和。靖康元年二月,金軍再次北上,10萬大軍如秋風掃落葉,一擊即潰,北宋再次議和。
但時代造就英雄,此時,一個名垂史冊的歷史英雄就要橫空出世,無能的大將再也掩蓋不住這位飛將軍的鋒芒。要說他的出身,很是普通,要是現在,估計還會被人用鄉下孩子的標籤數落一生。但是這只是一個假設,人家是大宋的真英雄,古戰場上大金的剋星。 嶽飛和中國歷史上能幹出點功績的人有著差不多的業餘愛好,喜歡讀書,讀史《左氏春秋》,讀兵《孫子兵法》,當然這個可能是巨鹿嶽飛故事的文人的觀念作祟,認為小孩子有了功業,肯定是小時候多喝了點墨水,然而,天降神將,並不會只讓他這樣平凡,他力氣不小,在他那個縣城,幾乎沒有對手,師傅不少。於是得了個在安陽財主韓家當護院的差事,偉人的光芒豈是這財主能擋住的?生逢亂世,遂有嶽飛。
然而,嶽飛投軍的道路,卻也並不順利。
宣和四年,宣撫劉韐招募「敢戰士」,19歲的嶽飛這次從軍就當了小隊長,帶兵首戰滿堂紅,賊首陶俊與賈進和被五花大綁,同年10月,嶽飛跟劉韐參加了燕京戰役。兩年後,嶽飛第二次投奔了河東路平定軍(山西平定),但是在執行任務時被金軍打散,嶽飛只能回到相州。
靖康元年(1126)12月,康王趙構在相州就任了河北兵馬大元帥,此時23歲的嶽飛第三次從軍,在替當家皇帝解圍時,著實又出了一迴風頭。一年後,趙構在南京即位,史稱南宋。
2年後春天,嶽飛轉投開封宗澤,這是他從軍以後遇到繁榮第一個貴人,布陣方面更是對他青睞有加,不過,人終有死的一天,宗澤死後,接任的杜充是個沒有才幹的糊塗蛋。1129年,這個糊塗蛋的手下王善和一個小偷曹成和孔彥舟弄了50萬人就造反了,是嶽飛大展身手的時候了,他這次只用了800甲士,隻身一手大弓,一手大矛,直叫對面手足無措,摸不著頭腦。杜充這個短命的糊塗蛋沒過多久也就因為無能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
誰都沒有料到,一年後,軍中的鐵血戰友與嶽飛在牛頭山一戰成名。開始了驅逐大金的戎馬生涯,而其中大部分成為後來嶽家軍的骨幹力量。
1130年,宋高宗從海上逃回越州,嶽飛平定太湖兵敗的郭吉、戚方,在常州大敗金軍,捉了金軍一個萬戶,四戰四捷,好不痛快。
同年嶽飛在南京宜興清水亭大敗金軍,金兵橫屍遍地,帶領100人在夜間就把這個馬背上的民族打的是摸不著頭腦,3000多人被殺,300多人被俘。5月10號,嶽飛又在靖安鎮靜安用騎兵300、步兵2000大敗阿古朵。捉20多大金高官,300多倒黴蛋。
這場戰役,讓大金第一次開始重新對這個往日的對手有了敬畏之情。後來,趙構在宣化大捷後召見了嶽飛。從此,這個曾經的財主護院,成為了為大宋立下赫赫戰功的抗金名將,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的軍隊軍紀嚴明,賞罰分明,驍勇善戰。在著名的詞作《滿江紅·寫懷》中更是滿懷收復大宋大好河山的雄心抱負。嶽家軍的故事後來也就傳得神乎其神,家喻戶曉!從故事裡的旁觀者成為了書中的主人公!金軍有「撼山易,撼嶽家軍難」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