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遭奸人誣陷入獄,主謀裡有9位是他麾下將領,這是怎麼回事?

2020-12-15 趣觀歷史

引言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這是嶽飛的《滿江紅》,壯志豪情,慷慨激烈,一統家國的樂觀主義在這首詩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在寫下這首詞時,他不會想到,自己的一生沒有馬革裹屍,反倒是死在了自己人手中。

01

嶽飛,字鵬舉,生於北宋崇寧二年(公元1103年)。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著名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他生在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天生神力,20歲的時候,就可以拉開三百斤的弓,武藝高強到有以一當百之能。少時有義節,自幼熟讀兵法,胸懷一腔熱血報國之志。

▲嶽飛劇照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金軍侵略大宋,宋欽宗為了求和,被迫籤訂了喪權辱國的條約。嶽飛學藝歸來的途中,看到無數百姓流離失所,遍野,不僅心生憤怒,誓要從軍報國,收復失地。但是又擔心妻兒母親無人照顧,不由得陷入了兩難之地。嶽飛母親知道嶽飛的想法後,她雖為婦人,但是身有節氣,曾經為了更好的教育嶽飛,還曾學過「孟母三遷。」

▲嶽母刺字塑像

為了鼓勵嶽飛參軍報國,嶽飛的母親還在嶽飛背後刻了四個大字—「精忠報國。」後世還將此事傳作一段佳話。之後,嶽飛便背著母親的願望,含淚告別家人,踏上了從軍之路。

02

嶽飛參軍之後,憑藉著勇武和謀略,一路披荊斬棘,立下不少汗馬功勞,朝廷也對他非常重視,並委以重任。北宋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軍南下攻打宋朝首都,擄走徽、欽二帝,和後宮嬪妃,大臣三千餘人,東京城被付之一炬,導致北宋滅亡。史稱「靖康之恥」。這一戰,使得天下為之震動,無數忠義之士或自殺殉國,或報國參軍。宋朝上下第一次空前團結。此時正在軍中徵戰四方的嶽飛得知此消息,目眥盡裂,仰天長嘯,發誓要殺盡金人,報仇雪恨。

▲「靖康之變」油畫

宋高宗趙構繼位之後,時年25歲的嶽飛向他上書北伐,書中數千字,字字慷慨激烈。他懷著一片報國之心,憧憬著北伐的場景,但不料,趙構回答他說:「小臣越職,非所宜言。」並將他革除軍職,驅逐出軍營。然而,嶽飛抗金報國的決心並沒有被動搖,他渡河北上,奔赴抗金前線並得到重用,重新開始了軍旅生涯。

▲宋高宗趙構畫像

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金軍直搗黃龍,進攻皇帝趙構所在的臨安。面對來勢洶洶的金軍,朝廷上下人心惶惶,嶽飛臨危受命,在離城三十裡處的清風亭決戰金軍,此一戰,嶽飛大敗金軍,敵人倉皇逃走,嶽飛率軍追擊,致使敵人橫屍十五裡。同年五月,嶽飛率領嶽家軍駐紮牛頭山,俯窺建安城,並派兵騷擾建安城中的金軍,歷時半個月的戰爭,最終斬敵無數,收復了建安等地,殺得金軍一聽到嶽飛和嶽家軍的名字,便膽戰心驚,後來也流傳出了那句千古名言——撼山易,撼嶽家軍難。

03

紹興四年(公元1134年),嶽飛上書請求收復襄陽六郡,被準許,遂率軍出徵,此戰,嶽飛16歲的兒子嶽雲大放異彩。襄陽六郡,被嶽飛輕易收回。紹興六年(公元1136年),嶽飛進軍襄陽,準備直搗中原。三月,嶽母病逝,嶽飛得知此事以後悲痛不已,自行解職,扶母靈柩至廬山安葬。並上表朝廷,乞守三年終喪之制。

▲嶽飛劇照

然而在朝廷的催促之下,嶽飛忠孝兩難全,再次回到軍中,七月正式北伐。在嶽飛的帶領之下,宋軍勢如破竹,殺的金軍聞風喪膽,一路收復了上津五縣、長水、福昌、靈寶、潁昌、伊陽等地。嶽家軍所到之處,城中百姓無不攜帶簞食瓢漿,歡迎王師,嶽飛之名,響徹天下。

在這樣的情況下,金人見嶽飛無法戰勝,便開始散布嶽飛功高震主的流言,並放走了被俘虜的秦檜。秦檜回到宋朝後,利用手中的權力,時常栽贓誣陷嶽飛,但嶽飛有軍權在身,且支持者頗多,一時無法動他。於是秦檜便將手伸到了他身邊的人身上,如韓世忠等人,但每一次都被嶽飛保了下來。

▲秦檜劇照

紹興十一年八月(公元1141年),嶽飛被陷害,以至於失去軍權,成為了閒職,此時的嶽飛自請回鄉閒賦養老。然而秦檜並沒有放過他,嶽飛遭誣陷謀反因而進入獄中,他的兒子嶽雲,和身邊的親信也都被抓了起來。令人震驚的是,誣陷嶽飛謀反的人,主謀有九個都是他麾下將領。對此專家表示,不要考驗人性。

▲嶽飛墓地照片

這九位主將背叛嶽飛的原因無非兩點。首先,他們中大多並非都是嶽飛的嫡系下屬,大多還是隸屬於朝廷,因此對於嶽飛並沒有多少信服感,其次嶽飛在百姓心中聲望極高,遭致這些人的嫉妒,從而被舉報也不無可能。其次,當時嶽飛已經下獄,嶽家軍群龍無首,秦檜正當手中權力過大,負隅頑抗不但不能解救嶽飛,還有可能害得自己也身陷險境,為自保他們也不得不構陷嶽飛。也正是因為他們的證詞,成為了對嶽飛定罪的關鍵。

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7日),嶽飛被趙構下令處死,其子嶽雲和手下張憲也都被斬首示眾。嶽飛死前,悲憤不已,並在紙上寫下八個大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死時,年僅三十九歲。

結語

嶽飛無愧於民族,無愧於天下,他千古流芳,被後世所銘記,所尊敬。如今的嶽飛墓前,秦檜夫婦被反捆著雙手,低著頭,跪在墓前。人們以這種方式來祭奠嶽飛,為嶽飛所鳴不平,那九位舉報嶽飛的將領們,也永遠和秦檜一起,被釘上了恥辱柱,遺臭萬年。

參考資料:

《宋史·嶽飛傳》

相關焦點

  • 嶽飛被抓,嶽家軍十二軍為何有9位將領證明他謀反?
    嶽飛,中華歷史上的民族英雄!嶽飛精忠報國的精神在中華歷史上留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而他所遭遇的千古奇冤更讓全體中華兒女無比的心痛。值得一提的是,歷史卻在嶽飛的悲劇這裡給後人開了一個玩笑:在嶽飛被秦檜抓進詔獄後,嶽家十二軍的12位將領中竟然有9位將領證明嶽飛謀反?難道歷史寫錯了嗎?
  • 嶽飛精忠報國紋身是奸人所害?到死都不能沉冤得雪?
    說起紋身相信很多人都會想起一代名將,嶽飛。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詩人、民族英雄 ,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他堅主抗金,十餘年間,率領嶽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
  • 嶽飛後代被處死,雍正在「斬」字後面加了兩字,令他免於一死
    之後,他率領「嶽家軍」揮師北伐,在各地義軍的響應下,將金軍打得落花流水。他率領的嶽家軍有多厲害呢?連金軍都號稱「撼山易,撼嶽家軍難!」從這一點,也足以說明嶽飛軍事能力有多強。然而,面對嶽飛的如此振奮人心的英雄事跡,宋高宗趙構非但沒有感恩於此,反而貪生怕死,一意求和,他先以十二道「金字牌」催嶽飛回到京師,再同金議和。
  • 嶽飛墓前本來跪了5位奸臣,為何後來卻只剩下4個?
    眾所周知,嶽飛是南宋的抗金名將。而嶽飛最後卻因為秦檜等人的讒言,最後以「莫須有」罪名,被捕入獄,直到最後慘死。後人為了給民族英雄嶽飛伸冤,於是就在嶽飛的墓前,放上了5個奸臣的跪像,這五個奸臣就是曾經害他身死的奸佞小人。但是,如今,嶽飛的墓前只有了四個跪像,那麼另一個被移走的跪像是誰呢?又是為什麼被世人赦免呢?
  • 黃樸民:嶽飛為什麼不得不死
    嶽飛之遭猜忌,最終沉冤風波亭,其原因之一,是他力主北伐,戰勝金兵,迎接徽、欽兩官回朝,而且他還在公開場合把自己的這個主張宣布出來,這不能不引起趙構的極大忌恨,非殺掉嶽飛不可了。 嶽飛對趙眘的人品能力有所了解,認為他是一位合格的皇位接班人,所以主張維持趙眘的繼承人地位,拒迎趙靖。為了表達自己的這個主張,他決定給趙構上奏章,詳細闡說趙眘應續擔任儲君的種種原因,提醒趙構千萬不要中了金人陰險的離間之計。這時,有位名叫薛弼的大臣建議他放棄這種做法。薛弼向嶽飛指出,朝廷對武將存有戒心,身為武將者應當循規蹈矩,謹守為臣的職分,「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老老實實,恭順聽命。
  • 陷害嶽飛的,除了秦檜,還有万俟卨,你知道這三個字怎麼讀嗎?
    看到跪在墓前的四個銅像,我這才知道,原來當年構陷嶽飛,置他於死地的人足足有4個,分別是:秦檜、王氏、張俊、万俟卨!秦檜和王氏這對夫婦是大家都耳熟能詳的;張俊也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與嶽飛齊名;但這個万俟卨,是何許人也?似乎不怎麼出名啊!而且他的名字也很奇怪,應該怎麼讀?自古忠良多枉死!
  • 精忠報國的嶽飛,為何會被宋高宗猜忌?他遇害的原因有哪些?
    嶽飛為什麼會被誣以莫須有的罪名,慘死風波亭?。今天就將剝開高宗怕篡權,秦檜害忠臣的傳統觀點,看看其中盤根錯雜的種種原因,最終導致了這樣一名英雄,並沒有死在保家衛國的戰場之上,卻死在了奸臣編造的罪名上。北宋崇寧二年,嶽飛出生於相州湯陰縣的一個普通農家,傳說嶽飛出生時,有大禽若鵠,飛鳴室上,故父母給他取名飛,字鵬舉。
  • 嶽飛獄中高呼冤枉無罪,獄卒悄悄對其說了9個字,聽聞後沉默不語
    形象在嶽飛臨死之前曾高呼過他根本就沒有罪,在獄卒聽後,悄悄地對其說了9個字後,嶽飛就沉默不語了,獄卒所說的這9個字,是哪9個字呢?他雖想復仇,但他也深知金國實力之強對南宋的威脅極大。同時他還知道,倘若金國將徽、欽二帝放回來,那麼他的帝位也會遭到威脅,這是趙構絕對不想看到的,於是,趙構對待金國的態度就變主動備戰為求和。
  • 殺死嶽飛的主謀!嶽王廟外跪的只是從犯!
    嶽王廟外,秦檜夫婦、張俊、万俟卨四人跪了數百年,然而,有一個人其實是最應該向嶽飛下跪的,但因為其特殊的身份,使他成功甩鍋秦檜,他就是害死嶽飛的罪魁禍首——宋高宗趙構!假如嶽飛真能收復中原乃至直搗黃龍滅掉金國,那麼作為一國之君的趙構理應高興才是,哪個皇帝不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強盛呢?然而,趙構偏偏就不高興,以至於最終要讓嶽飛死去才肯罷休,這究竟又是什麼呢?自然是因為嶽飛觸動了趙構的逆鱗,還不止一處!
  • 著名將領嶽飛風波亭被害與成語「東窗事發」由來的背後故事
    但他胸無大志,不思進取,卻採取屈膝議和的政策,過著苟且偷安 醉生夢死的腐朽生活。朝廷的種種屈辱行為遭到了廣大百姓的強烈反對,也激起了許多愛國將士的極大不滿。著名的愛國將領嶽飛,率領嶽家軍展開可歌可泣的抗金鬥爭,打的金軍節節敗退。可是,正當嶽家軍士氣高昂打到朱仙鎮,準備繼續揮師北上收復東京時,卻被朝廷連續十二道金牌調回 ,以至於功虧一簣。
  • 盤點嶽家軍各將領的最後結局
    嶽飛是中華民族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他在大宋王朝最艱難的時候挺身而出,其率領的嶽家軍更是令金軍聞風喪膽,然而不幸的是,嶽飛最後受到以秦檜為首的奸臣誣陷,被宋高宗趙構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當時除了嶽家軍外,宋朝主要的軍事力量還有張俊的張家軍,韓世忠的韓家軍,嶽飛的嶽家軍,楊沂中的楊家軍,劉光世的劉家軍等。嶽家軍的創始人正是嶽飛,部隊開始以朝廷撥隸為主,後來陸續收編了各地的抗金力量,實力逐漸壯大。其主要將領包括:張憲、王貴、牛皋、楊再興、嶽雲、傅慶、梁興等人。下面將盤點嶽家軍主要將領的最後結局。
  • 嶽飛遭奸人陷害,他的屍骨是如何保留到今天的,全因一位無名小卒
    眾所周知,嶽飛是一位精忠報國的愛國英雄,其故事一直被人歌頌到今天。但是嶽飛當時被秦檜所害,被殺的時候嶽飛是一名特級罪犯,按理來說他的屍骨應該留不下來了,然而去過杭州西湖的人都知道,在那裡有西湖三傑的墓,其中一個就是嶽飛的墓。所以,嶽飛的墓到底是如何保留下來的?
  • 嶽飛帳下的五大猛將
    1,張憲張憲可以說是嶽飛帳下最忠心的大將,在嶽家軍中的地位僅次嶽飛,二人之間的關係更像是朋友,也是嶽飛最倚重的大將,張憲外表高大帥氣,智勇雙全,手中一把斧頭槍,有萬夫不當之勇。作為嶽飛的生死之交,張憲一直跟隨嶽飛南徵北戰,不離不棄,他在擊敗曹成、收復襄漢、大破宗弼等戰役中表現出色,為南宋的穩定立下了赫赫戰功。後來嶽飛被奸臣秦檜陷害,導致兵權被收回。張憲被捕入獄,秦檜對張憲嚴刑拷打,逼迫張憲編造謊言誣陷嶽飛,張憲在嚴厲的酷刑下,誓死不屈。
  • 嶽飛墓前陪伴他的人,除了秦檜還有四個人,他們分別是誰?
    作為我國南宋時期著名的一位軍事將領,嶽飛以忠貞愛國、驍勇善戰而著稱,一直都是精忠報國。在戰場上,他所率領的軍隊立下了累累戰功。在他的軍旅生涯中,一心想著復興自己的國家,將侵入者趕出自己國家的領土。
  • 此人乃抗金猛將,卻是秦檜殺害嶽飛的幫兇,我們該怎麼評價他?
    嶽飛是南宋著名軍事家,主張以鬥爭方式奪取抗金鬥爭的勝利,在無數次大大小小的戰事中屢立戰功。他的愛國主義精神至今也被人傳頌。這樣一位民族英雄,在一個武藝高強的名將的攪和下,被奸臣秦檜陷害,最後被冠以「莫須有」的罪名,含冤而終。
  • 南宋「中興四將」之首嶽飛,被陷害遭九名嶽家將背叛,這是為何?
    可惜,嶽飛雖有收復河山之願,南宋最高統治集團卻頗有偏居一隅的想法。在嶽飛大敗完顏宗弼所率的金軍,獲得郾城大捷時,嶽家軍軍心極度高漲,他們知道一鼓作氣,收復前朝首都開封的願望即將實現,這不再是痴人說夢。正在全國上下熱情高漲之際,宋高宗卻連發十二道金牌,讓嶽飛停戰回朝,十年抗金之力,就這樣被毀於一旦。
  • 青山有幸埋忠骨,抗金將領嶽飛究竟為華夏奉獻了什麼
    但是即使這樣,金兵也沒有停止踐踏中原的鐵騎,在今後的數十年當中,只要一有機會,就能夠在邊疆看到金兵不斷侵犯的身影。隨後的幾個皇帝都非常的無能,總是在關鍵的時候掉鏈子,其實只要當時能夠出現一位堅持抗金的皇帝,後面的大宋一定是另外一個樣子。時間到了宋高宗的年代,此時出現了抗金將領嶽飛。嶽飛從小就熟讀史書,對兵法特別的感興趣。
  • 嶽飛麾下戰將楊再興有多猛?
    說那嶽飛痛擊金人,讓金兀術發出感慨,自愧不如。有道是:「撼山易,撼嶽家軍難。」這除了嶽飛天才般的指揮才能以外,還有就是嶽飛手下幾員勇將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然要數楊再興最為驍勇。然而楊再興與項羽、趙雲、嶽飛等相比,卻並不是那麼鮮為人知。有道是:
  • 陷害嶽飛的万俟卨,他的名字怎麼讀?為什麼會有這麼奇怪的姓氏?
    公元1142年,南宋著名抗金將領,歷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嶽飛冤死於「風波亭」,而隨著嶽飛的死,宋朝和金人籤訂了喪權辱國的各種條約,至此南宋十餘年的抗金基業毀於一旦。所以後來人們在嶽飛廟前打造了四座銅像,反綁雙臂的跪在嶽王廟前,而這四座銅像的主人分別是秦檜、張俊、王氏以及万俟卨。前面那幾個人咱們暫且不說,咱們就說說這第四個人,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讀這幾個字,甚至小編一開始也以為他姓萬,後來查了字典才知道他叫(mòqíXiè),可是為什麼這個姓氏會這麼的古怪呢?
  • 嶽飛偶遇一道士,道士說的一句話,直到他臨死前才想明白
    我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際之一,在眾多歷史長流中,也沉澱了不少有名的英雄,其中嶽飛就是南宋時期有名的抗金英雄,但是卻不料受到奸人的蒙蔽而被害,而在清代之前「武聖」的稱號一直都是給嶽飛的,由此可見對嶽飛還是非常憑藉還是非常高的,直到清代「武聖」的稱號便易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