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正值暑假出遊高峰期,自國家文旅部宣布重啟跨省遊以來已過去了一個多月,國內旅遊市場大有被重新點燃的跡象。據攜程相關統計數據,暑假期間,國內航班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95%以上,暑期熱門出發地遊客量環比增長最高達1200%,熱門目的地遊客量環比增長最高達273%。同時,以驢跡科技為代表的一批優質文旅企業,也正加速產品的推陳出新,為旅遊服務提供更多便利。
疫情防控下重振旅遊經濟
政企協同推動旅遊市場重啟,是當前旅遊市場的主要特徵。在文旅部下發相關通知後,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有效的補貼幫扶政策,促進當地旅遊市場消費復甦。此外,景區、航空、酒店等旅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也推出了各類優惠,進一步帶動跨省遊重啟後的旅遊市場。比如,廣東某旅行社上架首批過萬款跨省遊團隊線路後,迅速點燃市民遊客的出遊熱情。相關產品的搜索、諮詢、報名熱度,呈現出持續上升的態勢。
(旅遊產品搜索熱度持續攀升,圖文無關)
據攜程大數據顯示,廣東位居「跨省遊出發省市人氣排行榜」第二位,僅次於四川。上述旅行社負責人介紹,跨省團隊遊重啟以來,相關產品的日均搜索、諮詢量超過1萬人次。短短一個月,該社組織團隊遊出遊人數已恢復至去年同期六成,累計輸送遊客量近30000人次。其中,貴州、雲南、廣西、內蒙古、甘肅、青海、湖南、四川等地等成為跨省遊恢復後,廣東遊客最喜愛的旅遊目的地。
另外,當前應季的草原遊、避暑遊、民俗遊是跨省遊重啟後熱度排名前三的出遊主題。有市場人士分析,從9月開始,我國自北向南將陸續迎來賞秋最佳旅遊季,將有望進一步推動旅遊經濟的加速復甦。在旅遊內容層面,生態旅遊、鄉村旅遊、濱海旅遊、康養旅遊等旅遊方式因則有望展現出新的發展機遇。
無接觸旅行服務成出行新風尚
儘管跨省遊恢復後國內旅遊市場復甦跡象明顯,但還遠遠沒有恢復到過往的正常水平。由於有效的旅遊消費需求不足和旅遊出行受到限制,許多消費者仍然不放心出門旅遊,全社會還沒有形成全面支持旅遊業復工復產、支持國人旅遊消費的氛圍。
(遊客傾向小型團隊遊,圖文無關)
受疫情影響,旅遊業也迎來不少新的變化。攜程統計數據顯示,跨省遊恢復開放以來,一單一團、專車專導等定製屬性明顯的小型團隊旅遊產品的恢復程度已經達到去年同期的50%以上。同時,全國旅行社在平臺臺上線了3萬多條私家團、2萬多條精緻小團,佔到線上產品總數的半壁江山。顯然,私密度和自由度更高旅遊產品深受當前遊客的青睞。
同時,疫情也加快了旅遊行業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速度。據上述旅行社的收客數據顯示,通過「在線聯繫廣之旅專屬顧問預訂產品」的遊客超過65%,從了解最新旅遊資訊、籤訂電子合同、線上繳費全流程「無接觸」的報名參團,已成為遊客報名出行新風尚。此外,語音講解、VR實景瀏覽、線上看展等新形式也在當下的旅遊消費場景中廣泛應用。
傳統導遊或被在線電子導覽取代
經此一「疫」,遊客無疑會對對旅行質量有更高的追求。以導遊導覽方式為例,傳統導遊存在在人員接觸及飛沫傳播等方面的風險,顯然與疫情防控措施相悖,其競爭力也大不如前,正加速退出歷史的舞臺。取而代之的,極有可能是融合了諸多創新應用技術,且無接觸服務屬性明顯的電子導覽產品。
根據全球知名企業增長諮詢公司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發布的研究報告,2018年,中國在線電子導覽的市場規模為3.4億元。隨著中國旅遊市場及在線旅遊服務交易規模不斷擴大,預計到2023年,該領域的市場規模將增長至22.8億元,自2018年起的複合年增長率為46.3%。目前,驢跡科技(1745.HK)是在線電子導覽領域的龍頭企業,也是行業內首家上市公司,其研發的在線電子導覽個性化特徵明顯,已成為了遊客最喜愛的智慧旅遊產品之一。
(驢跡科技在線電子導覽)
用戶只需通過APP、微信公眾號和微信小程序,便可獲得驢跡科技在線電子導覽提供的景區手繪地圖、景點文字介紹、多語種語音講解、實時導航、設施查找和遊覽線路推薦等實用功能。無論是實地旅遊還是在線「雲旅遊」,遊客旅途中的吃、住、行、遊、娛、購的需求都能得到滿足。從更深層次來講,以旅遊大數據為基礎的驢跡科技在線電子導覽打破了旅遊信息不對稱的格局,增加了在線旅遊交易頻次,拓寬了旅遊目的地的消費觸點。
今年以來,公司已先後中標四川丹巴、陝西神木、四川瀘定、四川長寧等多地的智慧旅遊相關項目。據驢跡科技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截至今年5月底,驢跡科技已籤約9個G端客戶,參照2019年的13個,完成度達69%。其中,在這些G端合作中,驢跡科技在線電子導覽覆蓋景區數量為15個,參照2019年的36個,完成度也達到了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