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穀為主要食材熬製臘八粥,印證了《黃帝內經》裡的那句話: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清代營養學家曹燕山所撰《粥譜》,就詳盡地解釋了富含五穀的臘八粥有和胃、補脾、養心、清肺、益腎、利肝、安神的作用,是食療的佳品。
喝臘八粥,聽聽老中醫的順口溜
若要皮膚好,粥裡放紅棗
若要不失眠,粥裡添白蓮
腰酸腎氣虛,煮粥放板慄
心虛氣不足,粥加桂圓肉
頭昏多汗症,粥裡加薏仁
潤肺又止咳,粥裡加百合
烏髮又補腎,粥加核桃仁
若要降血壓,煮粥加荷葉
健脾助消化,煮粥添山楂
夢多又健忘,粥裡加蛋黃
肥胖有油肚,多加厚皮豆
小兒不愛吃,多加果仁幹
脾胃虛寒冷,加龍眼大棗
輾轉難眠者,加蓮子百合
怕冷掉頭髮,核桃不能少
消化不良者,多米少放豆
核桃仁具有補腎納氣、益智健腦、強筋壯骨的作用,還能夠增進食慾、烏鬚生發。花生有「長生果」的美稱,具有潤肺、和胃、止咳、利尿、下乳 等多種功能。百合具有養心安神,潤肺止咳的功效。赤小豆具有健脾燥溼、利水消腫之功,對於脾虛腹瀉以及水腫有一定的輔助治療作用。白豆具有健脾、止消渴、補腎、生精髓、和五臟、調營衛、理中益氣之功效;黃豆具有降低血中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病、抑制多種惡性腫瘤、預防骨質疏鬆等多種保健功能。黑豆有活血、利水、祛風、清熱解毒、滋養健血、補虛烏髮的功能。綠豆有清熱解毒之功。山藥健脾益胃,寧心安神的功效。枸杞生精補髓、滋陰補腎、益氣安神、強身健體。
原料:糯米、黑米、花生、熨鬥、赤小豆、核桃、蓮子、棗、薏米、桂圓肉、銀耳、白糖
做法:
1. 白芸豆、赤豆、白木耳、米仁、紅棗事先用溫水泡30分鐘。
2. 所有材料放電飯煲裡加水,鍋裡煮開後,繼續煮30分鐘,吃前加糖拌勻即可。
原料:大米30克、小米30克、糯米30克、薏米30克、赤小豆30克、綠豆30克、紅芸豆50克、蓮子40克、棗20克、桂圓肉30克、花生仁30克、玉米糝50克
做法:
1. 薏仁、玉米碴、紅小豆、綠豆、紅芸豆、蓮子、花生和紅棗提前用清水浸泡;大米、小米和糯米清洗乾淨。
2. 各種原料混合,添加桂圓肉和適量清水,入高壓鍋,大火煮至上汽,轉小火慢壓20分鐘,關火自然排氣即可。
原料:紅棗、核桃、黑米、香米、玉米、葡萄乾、紅豆、小米
做法:
1. 紅豆、玉米提前泡3-4小時,其他材料混合洗淨。
2. 所有材料混合放入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小火熬成粥即可。原料:黑米100g、黑豆50g、薏米50g、糙米100克
做法:
1. 淘洗乾淨黑米、黑豆、薏米、糙米,加足清水浸泡一天。
2. 加入足量的水一起煮到沸,轉文火再煮30分鐘,煮到黑米軟糯、黑豆酥爛,粥變濃稠時即可。
原料:大米、赤小豆、蓮子、臘腸、蝦米
做法:
1. 大米清水淘洗乾淨;紅豆、蓮子洗淨提前泡2—3小時。
2. 將大米、紅豆、蓮子依次放入砂鍋內,加足量水,燒開後改小火,慢慢文煮。
3. 另取鍋,將香腸臘肉切片,熱水稍煮一下。
4. 待粥煮至7成熟時,將香腸、臘肉片、海米一起放入米粥內,小火煮至米粒開花,肉片熟爛即可。
原料:南瓜100克、大米50克、薏米20克、燕麥米20克、蕎麥20克、花生20克、棗幹6個、南杏仁20克、枸杞子10克
做法:
1. 江豆、花豆浸泡8小時;糯米浸泡8小時;南瓜去皮切片。
2. 花生、大米、薏米、燕麥、蕎麥、杏仁、枸杞洗淨倒入砂鍋中,再將南瓜和泡好的江豆、花豆、糯米、阿膠棗一起倒入鍋中,加清水燒開,轉小火,三小時後就能喝上粥。原料:大米、糯米、蓮子、薏米、杏仁、黑木耳、枸杞、幹扇貝、幹蓮子、胡蘿蔔、黃豆、生薑、鹽、雞精、胡椒粉、蔥絲、香油
做法:
1. 蓮子、薏米、杏仁、黑木耳、枸杞、幹扇貝、幹蓮子、黃豆提前泡發;胡蘿蔔洗淨去皮切丁;生薑洗淨去皮切片。
2. 大米和糯米洗淨放入高壓鍋中,蓮子、薏米、杏仁、幹扇貝、幹蓮子、黃豆、胡蘿蔔丁、薑片也放入高壓鍋內,將泡幹扇貝和海米的水加入鍋內,再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加蓋冒氣以後,轉小火煮15分鐘關火。
3. 到高壓鍋內的氣放盡後開蓋,加入枸杞、黑木耳煮4分鐘,加鹽、胡椒粉、雞精、香油調味,最後撒入蔥絲即可。
原料:大米、山藥、慄子、銀杏、香菇、胡蘿蔔、青豆、火腿、薑絲、料酒、白胡椒
做法:
1. 大米淘洗乾淨;火腿、香菇切丁;胡蘿蔔、山藥去皮切丁;
2. 鍋裡放入大米、慄子、銀杏、開洋、火腿丁、薑絲,加入足量清水;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熬煮30-40分鐘。3. 加入山藥、香菇、胡蘿蔔丁繼續熬煮約20分鐘至粥粘稠,加入青豆,調入少許六月鮮和白胡椒粉即可。
明天就是臘八節,天氣寒冷,送給大家這碗粥,喝了這碗粥,可以補血、養心、降血壓,經常食用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
2、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3、部分文章的圖稿來源為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及時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