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1-01-08 中國科學院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5-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速度快、貯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近代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傳統鐵電材料中鈣鈦礦結構的鋯鈦酸鉛(簡稱PZT)系列是應用面最廣的鐵電材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實現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的理想材料。但是,隨著新技術對高性能鐵電材料需求的增加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探索新型無鉛鐵電材料體系變得越來越迫切。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王根水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型、高性能、無鉛鐵電材料(Ag0.935K0.065)NbO3(AKN),該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鉛鐵電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儲密度和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可用於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該項工作提供了一種環境友好的鐵電陶瓷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論文第一作者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劉振,王根水和劉芸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上海矽酸鹽所為論文第一單位。

  新材料的設計採用AgNbO3(AN)作為反鐵電相,KNbO3(KN)作為鐵電相構築鐵電——反鐵電相界,通過改變鐵電相KN的含量實現AKN鐵電陶瓷性能和相變壓力的調控。與傳統PZT系列鐵電陶瓷相比,AKN鐵電陶瓷具有更優異的儲能密度和溫度穩定性,使其在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應用中具有更優異的綜合性能。通過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劉芸團隊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陳龍慶團隊合作,結合透射電鏡分析、壓力條件下原位中子衍射分析和唯象理論計算,揭示了AKN鐵電陶瓷爆電換能行為的物理機制為壓力誘導的氧八面體旋轉從a-a-c+型轉變為a-a-c-/a-a-c+型,這與壓力誘導的、不可逆的鐵電-反鐵電相變有關。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儀器研製項目、中科院青促會和上海市揚帆計劃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

  AKN鐵電陶瓷的宏觀性能:(A)AKN壓力下的P-E曲線,(B)等靜壓下原位去極化曲線,(C和D)等靜壓下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E)在6.9GPa衝擊壓力下的動態放電曲線,(F)與其他鐵電材料的儲能密度比較。

  AKN鐵電陶瓷中子衍射:(A)不同狀態的AKN鐵電陶瓷,(B)不同等靜壓下極化AKN鐵電陶瓷的原位中子衍射,(C)不同等靜壓下極化AKN鐵電陶瓷中子衍射譜中1/2(321)和1/2(341)的積分面積,(D)不同等靜壓下未極化AKN鐵電陶瓷原位中子衍射。

  AKN鐵電陶瓷FE和AFE相的唯象模擬:(A)AKN組成-壓力相圖,(B)能量等值線,(C)AKN鐵電陶瓷的能量分布,(D)AKN-0.08在不同等靜壓下的P-E曲線。


  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速度快、貯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近代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傳統鐵電材料中鈣鈦礦結構的鋯鈦酸鉛(簡稱PZT)系列是應用面最廣的鐵電材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實現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的理想材料。但是,隨著新技術對高性能鐵電材料需求的增加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探索新型無鉛鐵電材料體系變得越來越迫切。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王根水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型、高性能、無鉛鐵電材料(Ag0.935K0.065)NbO3(AKN),該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鉛鐵電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儲密度和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可用於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該項工作提供了一種環境友好的鐵電陶瓷材料,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Science Advances上,論文第一作者為中科院上海矽酸鹽所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劉振,王根水和劉芸為文章共同通訊作者,上海矽酸鹽所為論文第一單位。
  新材料的設計採用AgNbO3(AN)作為反鐵電相,KNbO3(KN)作為鐵電相構築鐵電——反鐵電相界,通過改變鐵電相KN的含量實現AKN鐵電陶瓷性能和相變壓力的調控。與傳統PZT系列鐵電陶瓷相比,AKN鐵電陶瓷具有更優異的儲能密度和溫度穩定性,使其在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應用中具有更優異的綜合性能。通過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劉芸團隊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教授陳龍慶團隊合作,結合透射電鏡分析、壓力條件下原位中子衍射分析和唯象理論計算,揭示了AKN鐵電陶瓷爆電換能行為的物理機制為壓力誘導的氧八面體旋轉從a-a-c+型轉變為a-a-c-/a-a-c+型,這與壓力誘導的、不可逆的鐵電-反鐵電相變有關。
  以上研究工作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中科院儀器研製項目、中科院青促會和上海市揚帆計劃等的資助。
  文章連結
  AKN鐵電陶瓷的宏觀性能:(A)AKN壓力下的P-E曲線,(B)等靜壓下原位去極化曲線,(C和D)等靜壓下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E)在6.9GPa衝擊壓力下的動態放電曲線,(F)與其他鐵電材料的儲能密度比較。
  AKN鐵電陶瓷中子衍射:(A)不同狀態的AKN鐵電陶瓷,(B)不同等靜壓下極化AKN鐵電陶瓷的原位中子衍射,(C)不同等靜壓下極化AKN鐵電陶瓷中子衍射譜中1/2(321)和1/2(341)的積分面積,(D)不同等靜壓下未極化AKN鐵電陶瓷原位中子衍射。
  AKN鐵電陶瓷FE和AFE相的唯象模擬:(A)AKN組成-壓力相圖,(B)能量等值線,(C)AKN鐵電陶瓷的能量分布,(D)AKN-0.08在不同等靜壓下的P-E曲線。
  

列印 責任編輯:葉瑞優

相關焦點

  • 上海矽酸鹽所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進展2017-06-23 17:55出處/作者:OFweek中國高科技門戶整合編輯:Evelyn責任編輯:huangshihong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李馳麟帶領的團隊在氟基儲能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他們首次提出立方鈣鈦礦相可用於高倍率儲鈉電極,在不顯著改變配體連結方式的情況下,僅通過操縱通道填充即可實現已知結構原型的開框架化,獲得了具有優異電化學性能的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鐵電光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研究鐵電材料的光電子學性質時發現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物理效應。因與常規的p-n結型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存在根本差別,這種現象常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或者體光伏效應。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
  • 陶瓷新秀——鐵電陶瓷與壓電陶瓷
    陶瓷在人們的印象中總是與杯壺碗碟之類的日用器皿聯繫在起,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達,它已成為發展工農業生產和現代新技術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連兒童玩具裡也用上了陶瓷元件。在古老的陶瓷大家族裡增添了不少新成員,鐵電陶瓷和壓電陶瓷就是這大家族裡的後起之秀。
  • 長春應化所在金屬C-H鍵活化機理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C-H鍵活化是近年來發展最迅速的研究領域之一。C-H的直接官能團化反應由於其具有突出的優點和巨大的挑戰性,一直以來是科學研究的熱點。從分子水平上研究金屬催活化C-H鍵的反應機理,有助於我們了解催化反應歷程,揭示催化劑結構與催化活性
  • 大連化物所在二維材料谷極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金玉奇、李剛等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教授於霆和復旦大學教授叢春曉合作,在二硫化鎢谷極化特性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內封面文章形式在英國皇家化學學會出版社的Nanoscale Horizons雜誌上發表。
  • 微電子所在新型矽基環柵納米線MOS器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集成電路先導工藝研發中心在面向5納米以下技術代的新型矽基環柵納米線(Gate-all-around silicon nanowire,GAA SiNW)MOS器件的結構和製造方法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5納米以下集成電路技術中現有的FinFET器件結構面臨諸多挑戰。
  • 成都山地所在潰決型泥石流形成臨界條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成都山地所在潰決型泥石流形成臨界條件研究中取得進展 2017-10-31 成都山地災害與環境研究所   潰決型泥石流是由於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災害形成的鬆散物質進入溝道,隨溝道內物源空間位置變化堆積形成堰塞體,堵塞溝道,隨著時間的推移,堰塞體在一定條件下潰決,形成的一種新型泥石流
  • 上海矽酸鹽所研製出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因此,如何在不引入外來添加劑的條件下,實現生物活性陶瓷材料本身的組織再生和腫瘤等疾病治療功能一體化尤為重要。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與常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 關注丨陝西科技大學成立矽酸鹽質文化遺產研究院
    ,我校成立矽酸鹽質文化遺產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並與上海大學等單位結成創新聯盟,致力矽酸鹽質文物的鑑識、保護、傳承、創新研究。馬建中代表學校向與會領導、專家致歡迎詞,他介紹了我校發展的歷史沿革以及在「三創兩遷」大學精神指引下,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各方面取得的成就。
  • 記全國先進工作者、中科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董紹明
    即便在深夜,只要路過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抬頭仰望就能「捕捉」到幾間燈火通明的實驗室。在這些實驗室裡夜以繼日、攻堅克難的科研工作者中,有一道身影總是讓人難忘。他,就是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學術委員會主任、研究員董紹明。白手起家:「再苦再累都幸福」2002年,當董紹明從國外留學歸來走進上海矽酸鹽研究所大門時,他的心中閃過想要實現人生價值的念頭:這所我國無機材料領域歷史最悠久、學科門類最齊全的研究機構,恰好能讓他國外所學的陶瓷基複合材料專業發揮所長。
  • 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Dwight Viehland訪問上海矽酸鹽所
    應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羅豪甦邀請,美國維吉尼亞理工大學教授Dwight Viehland於3月3日至3月12日期間訪問上海矽酸鹽所,並作了題為Mesoscale Interfacial Dynamics in Magnetoelectric Nanocomposites的學術報告。
  • 生物陶瓷為什麼越來越受到重視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吳成鐵與常江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研究團隊通過對傳統的白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矽酸鹽和磷酸鹽等)進行熱還原處理,研製出新一代「黑色生物活性陶瓷」,將傳統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應用領域從組織再生拓展到腫瘤等疾病治療。
  • 科研人員研製出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用於修復人體硬組織的歷史悠久,從生物惰性材料(如氧化鋁和氧化鋯等)發展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磷酸鹽和矽酸鹽生物陶瓷、矽基生物玻璃等),其生理功能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組織填充替代物,而是能誘導組織再生
  • 化學所在光催化活化分子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技部和中科院的大力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光化學院重點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光催化活化分子氧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近期的《德國應用化學》(Angew. Chem. Int. Ed.
  •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由於反鐵電單晶生長難度大,目前有關研究報導主要集中在陶瓷體系,關於反鐵電單晶的較少。
  • 昆明動物所在蝴蝶基因組大小進化方面取得新進展
    蝴蝶因其豐富的形態多樣性,自達爾文時代就作為研究物種適應性進化的重要類群之一,近幾年更被認為是研究形態遺傳、進化和發育的理想模型,已成為發育生物學、進化生物學、種群遺傳學、保護生物學和生態學等研究領域的重要模式生物之一。
  • 上海市科技黨委書記吳信寶調研上海矽酸鹽所
    吳信寶一行深入科研和生產一線,先後到工業陶瓷工程研究中心、綠色光電轉換技術研發項目部等了解工作情況,並聽取了鈉硫儲能技術項目進展匯報。在調研過程中,吳信寶詳細詢問項目情況,並與一線科研人員親切交談。  視察期間,宋力昕匯報了上海矽酸鹽所為深度參與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所採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及措施推行以來在工程應用與產業化、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劉巖就所黨委如何響應上海市科創中心建設號召、緊密圍繞科研中心工作,營造具有上海矽酸鹽所自身特色的創新文化氛圍等方面進行了匯報。
  • 南京土壤所在含鐵黏土介導汙染物降解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南京土壤所在含鐵黏土介導汙染物降解機制方面取得進展 2018-09-17 南京土壤研究所 【字體:目前關於天然含鐵黏土介導羥基自由基(·OH)的產生及對汙染物轉化影響的研究報導相對較少。
  • 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所在水稻穗發芽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已有研究發現種皮顏色越深,種子休眠性越強,穗發芽抗性也越強,但目前這種相關性的分子機制仍不明晰。  近日,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方軍課題組在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上發表題為Transcription Factors Rc and OsVP1 Coordinately Regulate Preharvest Sprouting Tolerance in Red Pericarp Rice的研究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