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關於羅氏沼蝦的營養研究結果綜述

2020-12-26 水產養殖網

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關於羅氏沼蝦的營養研究結果綜述

2009-09-28 11:0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水產前沿        瀏覽量: 4310 次 我要評論

  目前看來,對羅氏沼蝦營養學的研究還很少,多偏重在蛋白、脂類和碳水化合物這些大營養素方面,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還很少,很多研究也不夠系統和完善

  □文/中國海洋大學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研究室&nbsp劉興旺

&nbsp&nbsp&nbsp&nbsp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nbsprosenbergii)屬長臂蝦科,也稱馬來西亞大蝦、金線蝦、淡水長臂蝦等,原產於印度洋、太平洋熱帶地區,生活於淡水或鹹淡水水域。與國內其他養殖蝦類相比,羅氏沼蝦因為具有個體大、食性雜、生長快、易於養殖、肉質好、對飼料營養要求低等優點,是目前我國重要的水產經濟蝦類。本文就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關於羅氏沼蝦的營養研究結果進行綜述,以期能為羅氏沼蝦的營養生理、飼料配製以及今後相關研究提供科學參考。

  1、蛋白質和必需胺基酸

  1.1&nbsp蛋白需求
&nbsp&nbsp&nbsp&nbsp蛋白質是包括蝦類在內的所有有機體結構和功能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在各類營養素中,具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是各組織器官可用於進行生長和修復的構成物質,也是酶、激素和抗體等生物活性物質的組成成分(NRC,1993)。同時,蛋白質也是飼料中最主要和昂貴的營養成分。因此,國內外研究者皆將飼料中最適的蛋白質水平作為動物營養的首要課題進行研究。Hari和Madhusoodana&nbspKurup(2003)的研究認為羅氏沼蝦飼料中的蛋白水平在30%時比較適宜。Mukhopadhyay等(2003)也建議羅氏沼蝦飼料中可消化蛋白水平應高於30%。Chowdhury等(2008)認為當飼料中蛋白含量35%時,羅氏沼蝦的生長和飼料轉化最好。董雲偉等(2001)則發現20.2-51.2%的蛋白水平對羅氏沼蝦生長無顯著影響,但是會顯著影響其蛋白酶活性。這些研究結果都顯示羅氏沼蝦的蛋白需求可能相對較低。但朱雅珠和楊國華(1995)則認為羅氏沼蝦需要高蛋白,當飼料蛋白水平50%時最好,考慮到生產需要,建議早期飼料蛋白水平40%,後期在35%比較適宜。這與李愛傑、鄭述河和吳銳全等的研究結果相似(李愛傑和鄭述河,2005;鄭述河等,1994;吳銳全等,2000)。Pezzato等(1995)認為羅氏沼蝦出苗後10周之內需要較高的蛋白水平(50%左右),10周-20周之間時蛋白水平在41.38%時生長最好,且較高的蛋白水平能夠顯著降低羅氏沼蝦的死亡率。Manush等(2005)也發現飼料中較高的蛋白水平能夠顯著提高羅氏沼蝦的抗應激能力。可見,關於羅氏沼蝦最適蛋白質需要量的研究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於實驗動物對蛋白質的需要量依蛋白質品質、飼料中能量水平、實驗動物規格、水溫及養殖密度等而有所不同。

  1.2&nbsp蛋白能量比
&nbsp&nbsp&nbsp&nbsp飼料中蛋白質和能量應保持平衡,飼料可消化能(DE)不足或過高都會降低蝦的生長。Goda(2008)研究發現在飼料蛋白30%,脂肪水平10%、蛋白能量比為17mg/KJ時存在「蛋白質節約效應」,羅氏沼蝦的飼料利用率最好。而Mohanakumaran&nbspNair和Sherief(1993)認為當蛋白水平38%時,22.7mg&nbsp/KJ的蛋白能量比最為適宜。Clifford(1979)的研究則表明,當飼料中的脂肪與糖的比例為1:4,蛋白能量比為23.26mg/KJ時羅氏沼蝦的生長最好。

  1.3&nbsp必需胺基酸
&nbsp&nbsp&nbsp&nbsp蛋白質是胺基酸的聚合物,因此,蛋白質營養實際上是胺基酸的營養,飼料中胺基酸不平衡容易導致胺基酸分解增加,飼料轉化率和蛋白質效率下降。目前關於羅氏沼蝦胺基酸需要的研究還很少,D'Abramo和Sheen(1994)認為精氨酸、蛋氨酸、賴氨酸是羅氏沼蝦首要的限制性胺基酸。Reed和D'Abramo(1989)的研究發現飼料中胺基酸組成與蝦體或蝦尾肌肉組織中胺基酸的組成有一定的相關性。

  1.4&nbsp替代蛋白源
&nbsp&nbsp&nbsp&nbsp此外,以節約魚粉用量為目標的蛋白源研究也是羅氏沼蝦營養研究的熱點。總體來看,羅氏沼蝦對動物蛋白的利用要比植物蛋白好(Nelson等,1977)。貽貝粉、烏賊粉和蝦粉是羅氏沼蝦較好的蛋白源(Mukhopadhyay等,2003)。Hari和Madhusoodana&nbspKurup(2003)認為當飼料中植物蛋白和動物蛋白的比例為1:1時對羅氏沼蝦的效果較好。董雲偉和牛翠娟(2000)發現豆粕能夠替代飼料中50%的魚粉而不影響羅氏沼蝦的生長,是植物蛋白中相對較好的蛋白源。但全脂豆粉不是羅氏沼蝦適宜的蛋白源,隨著使用量的增加蝦的生長顯著下降(Du等,2003)。此外,國外學者研究了椰肉粉、阿拉伯樹葉粉、黃菠蘿地板料等作為羅氏沼蝦飼料原料的效果(Salvador等,1996;AQUACOP,1976)。

  2、脂類

  2.1&nbsp脂肪需求
&nbsp&nbsp&nbsp&nbsp脂類是蝦類生長發育過程中所必需的能量物質,它可提供蝦類生長所需的必需脂肪酸、膽固醇及磷脂等營養物質。而飼料中脂肪缺乏或含量不足,可導致飼料蛋白質利用率下降,蝦類代謝紊亂,同時還可發生脂溶性維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吳銳全等(2000)的研究表明羅氏沼蝦飼料中的脂肪水平在5.1-9.0%之間時比較適宜。Hari和Kurup(2006)的研究也認為羅氏沼蝦至少需要4.4%的脂肪,6-8%的脂肪水平時生長最好,但過高的脂肪水平(12-15%)時對羅氏沼蝦的生長有負面效應。李愛傑和鄭述河(2005)建議羅氏沼蝦商業飼料中設定8%的脂肪水平比較適宜。

  2.2&nbsp脂肪源和必需脂肪酸
&nbsp&nbsp&nbsp&nbsp李愛傑等(1996)認為魚油是羅氏沼蝦飼料中必需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蝦的成活率和增重率,而添加豆油則對生長無促進效果。Kamarudin和Roustaian(2002)用玉米油替代飼料中的鱈魚肝油,發現33-67%的玉米油不會影響羅氏沼蝦的生長,而單獨使用玉米油作為脂肪源時羅氏沼蝦的生長顯著下降。Hien等(2005)也發現在羅氏沼蝦稚蝦階段烏賊油與豆油相比有更好的營養價值。脂肪源的營養價值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脂肪酸的不飽和程度以及各種脂肪酸的比例,以上研究說明魚油或烏賊油中的高不飽和脂肪酸(PUFA)對羅氏沼蝦具有重要的營養價值。Louis等(1998)發現羅氏沼蝦也缺乏將18碳脂肪酸轉化成20碳PUFA的能力,因此20碳以上的n-3或n-6系列脂肪酸非常重要。而王冬梅等(1998)則認為亞油酸、亞麻酸、EPA和DHA都是羅氏沼蝦的必需脂肪酸。而目前對羅氏沼蝦必需脂肪源需求量的研究還很少,李愛傑等(1996)認為0.5%的魚油就能夠滿足羅氏沼蝦必需脂肪酸的需要,而Louis等(1998)認為當飼料中PUFA含量在0.075%以上時就能夠滿足羅氏沼蝦的增重和存活。Hien等(2005)則建議在羅氏沼蝦稚蝦飼料中添加3%的烏賊油。

  2.3&nbsp磷脂和膽固醇
  國內外很多研究發現羅氏沼蝦飼料中不需要磷脂就能保持較好的生長(唐義武,1996;Cavalli等,2000),但Cavalli等(2000)建議在羅氏沼蝦親蝦中需添加0.8%的磷脂。而Hien等(2005)則建議在羅氏沼蝦稚蝦階段最好添加1.5%的磷脂。此外,研究發現羅氏沼蝦與其他甲殼動物一樣,不能夠合成膽固醇,因此需要在飼料中補充膽固醇以促進其生長(Mukhopadhyay等,2003)。

  3、碳水化合物
&nbsp&nbsp&nbsp&nbsp
  早期的研究顯示羅氏沼蝦能夠較好的利用率結構複雜的碳水化合物(Mukhopadhyay等,2003)。鄭述河等(1994)認為羅氏沼蝦在不同發育階段飼料中碳水化合物的適宜範圍為22-30%。Gomez&nbspDiaz和Nakagawa(1990)比較了幾種糖源的效果,認為在不同糖源中效果最好的是馬鈴薯澱粉或水溶性澱粉,葡萄糖的利用率最差。Gonzalez-Pena等(2002a)發現羅氏沼蝦消化道中具有纖維素酶,能夠消化一定的纖維素。但過高的纖維素水平會降低乾物質和蛋白質的消化率。此外,研究發現飼料中的纖維素水平從0.4%上升到8%時,能夠延長腸道的排空時間,從而提高羅氏沼蝦的飼料效率和蛋白質效率,從而促進生長,因此建議羅氏沼蝦飼料中的纖維素水平應控制在10%以下(Gonzalez-Pena等,2002b)。

  4、維生素
&nbsp&nbsp&nbsp&nbsp
  維生素是維持甲殼動物正常生理功能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不同於胺基酸、脂類和糖類,需要量甚微,而且蝦體自身基本不能合成,主要從飼料中攝入。目前,對羅氏沼蝦維生素需求的研究非常少,且主要集中在維生素C(Vc)需求方面。研究發現飼料中添加高水平的Vc能夠提高羅氏沼蝦的抗應激能力(Pezzato等,1995)。D'Abramo等(1993)認為羅氏沼蝦的Vc需求量為104mg/kg。而劉永堅等(1998)認為羅氏沼蝦的Vc需求量為52.0mg/kg,Vc磷酸酯的適宜添加量為111.9mg/kg。吳銳全(2000)則認為Vc磷酸酯的適宜添加量為200mg/kg,而黃凱和鄭述河等都建議飼料中添加300mg/kg的Vc磷酸酯才能夠滿足羅氏沼蝦的需求(黃凱等,1999;鄭述河等,2000)。而Cavalli等(2003)建議在羅氏沼蝦親蝦飼料中至少應添加60mg/kg的Vc和300mg/kg的Ve。這些結果差異可能是受羅氏沼蝦發育階段、飼料組成和品質、環境因素以及營養素間的相互關係等影響而造成的。此外,王素芬(2004)研究了羅氏沼蝦飼料中維生素A、B1和B5的添加量分別為60mg/kg,60mg/kg,300mg/kg。鄭述河等(1994)則建議羅氏沼蝦飼料中維生素K3、泛酸鈣、煙酸、生物素、葉酸和B12的添加量在20mg/kg、100mg/kg、300mg/kg、1mg/kg、20mg/kg和0.1mg/kg時最好。

  5、微量元素

&nbsp&nbsp&nbsp&nbsp礦物質對蝦類營養也十分重要,雖然蝦能從水環境中通過鰓、體表、腸等直接吸收礦物質,但在集約化養殖模式下遠遠不能滿足需要,許多元素必需從飼料中進一步中得到補充。羅氏沼蝦蝦體的灰分的含量高達體乾重的15.9-21.3%,這說明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對其生命活動的重要性(唐義武,1996)。唐義武(1996)研究認為羅氏沼蝦能夠有效利用飼料中的銅,但需求量還不確切。此外,Rath和Dube(1995)研究認為羅氏沼蝦飼料中最適鋅的添加量為90mg/kg。黃凱等(1998)根據經驗配製礦物質預混料發現該礦物質預混料的添加量在1%時效果最好,預混料中各元素含量分別為鈣0.589&nbsp%、鉀8.79&nbsp%、鈉4.72&nbsp%、鐵0.09&nbsp%、鎂1.50&nbsp%、鋅0.230&nbsp%、錳0.0477&nbsp%、鈷0.000005&nbsp%、硒0.000025&nbsp%、磷27.19&nbsp%。目前,有關羅氏沼蝦對各種礦物質需要量的實驗資料還很少,因此,配制飼料時也可參考其它淡水蝦的飼料添加量。

  6、結語
&nbsp&nbsp&nbsp&nbsp
  目前來看,對羅氏沼蝦營養學的研究還很少,過去的研究多偏重在蛋白、脂類和碳水化合物這些大營養素方面,微量元素方面的研究還很少,且很多研究也不夠系統和完善。今後的研究應重點集中在以下方面:(1)羅氏沼蝦必需胺基酸需要量的研究,在此基礎上開展動植物蛋白源替代魚粉的研究;(2)維生素營養需求量的研究;(3)不同環境條件下礦物鹽特別是微量礦物鹽需求量的研究;(4)新型免疫增強劑的開發、應用研究。此外,應及時將研究成果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從而能夠更快更好的為產業服務。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羅氏沼蝦的營養價值-羅氏沼蝦的做法
    羅氏沼蝦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
  • 江蘇高郵逾千畝羅氏沼蝦開捕 生態養殖「錢」景好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7月28日電 (記者 崔佳明)28日,江蘇高郵龍虯鎮逾千畝生態蝦開捕,此舉標誌著羅氏沼蝦生態養殖在高郵已初見成效。華南師範大學生態與環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王安利教授稱,通過生態養殖技術實施,水體中的「藍藻」治理得到有效控制,全程未發生水體富營養化現象,減排氮磷50%以上。
  • 羅氏沼蝦滴星病症狀及防治措施
    羅氏沼蝦滴星病症狀及防治措施2015-08-10 21:1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北京水世紀生物公司   羅氏沼蝦是一種生長速度快,食譜廣,營養豐富的經濟蝦類,體型大,最大可40釐米,重600克,原產東南亞一帶。
  • 全雄性羅氏沼蝦是一項『綠色』技術
    主要從事無脊椎動物的生殖和發育研究,目前主要研究對象有羅氏沼蝦、紅爪澳洲小龍蝦、紅螯螯蝦、南美白對蝦和各種觀賞蝦,在甲殼動物性腺成熟、卵黃脂蛋白的合成,調節生長相關基因的表達及蛋白質合成、性別可塑性—雄激素分泌在甲殼類動物雌雄性別分化的調節作用等方面研究有突出成就。
  • 「就業創業在荊州」章逃平:「羅氏沼蝦」第一人
    荊州新聞網消息(記者彭軍韓俊康齊楊柳)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回鄉創業,沙崗鎮劉湖村的章逃平就是其中一個,研究生畢業的他一直在外打工,有一份優厚的收入,但他卻回到家鄉,養起了羅氏沼蝦,成為江陵探索養殖「羅氏沼蝦」的第一人。
  • 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推廣羅氏沼蝦養殖 助力脫貧攻堅
    記者張成旭&nbsp明陽&nbsp&nbsp日前,湖北省安陸市洑水鎮召開產業扶貧項目—羅氏沼蝦產品推介會暨產業培訓會,在全鎮範圍內推廣羅氏沼蝦養殖在車站村農祥養殖專業合作社的羅氏沼蝦養殖基地,與會人員了解了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要領、注意事項、養殖成本及市場前景等,並觀摩了捕撈現場。
  • 羅氏沼蝦養殖技術講解
    羅氏沼蝦的養殖技術羅氏沼蝦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之一,又稱馬來西亞大蝦,是一種生長迅速、食性 廣、營養價值高的經濟蝦類。羅氏沼蝦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區域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包括東南亞各國的淡 水和鹹淡水區域的湖泊、河流中。
  • 關於停止從臺灣地區一家養殖場進口羅氏沼蝦苗的警示通報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6月14日,海關總署官網發布關於停止從臺灣地區一家養殖場進口羅氏沼蝦苗的警示通報。標 題 關於停止從臺灣地區一家養殖場進口羅氏沼蝦苗的警示通報預警事由 近日,廈門海關從臺灣屏東縣東方養殖廠引進的2批次種用羅氏沼蝦苗中檢測出白尾病
  • 羅氏沼蝦池塘高效養殖關鍵技術
    羅氏沼蝦體型肥大,生長迅速,肉質好,營養豐富,蝦肉含蛋白質20.6 g/100 g,還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是消費者十分喜愛的蛋白水產品。羅氏沼蝦於20世紀60年代開始人工養殖,大大增加了產量,我國從1976年開始引進羅氏沼蝦,但進口蝦價格昂貴,只有少量消費者消費得起。面對較大的市場需求,我國開始在兩廣、兩湖、東南沿海等淡水豐富的地區開始自主人工養殖,極大地提高了蝦產量,滿足了市場需求。
  • 羅氏沼蝦、基圍蝦,你分得清嗎?別被人蒙了
    說起「好人緣」,羅氏沼蝦是當之無愧的,幾乎沒什麼人不愛它。滋味鮮美,營養豐富,價格又平易近人。爆炒、白灼、燒烤,每一道都是好味道。如何挑到優質新鮮的羅氏沼蝦,聽聽經驗豐富的大廚怎麼說吧。  現代快報記者&nbsp唐蕾  羅氏沼蝦也叫白腳蝦,原產地在厄瓜多,因為它肉質豐厚,加上養殖容易,被世界各國人民喜歡,自然也就在世界各地廣泛安家了。
  • 羅氏沼蝦生態養殖 「肥水不流外人田」
    2019-03-28 15:03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周夢潔近日,風吹得人微微發冷,位於經發區(海昌街道)的羅氏沼蝦苗棚內卻熱氣升騰。「這批蝦苗是在3月11日投放的,總計150萬尾,目前看來長勢還不錯。」
  • 羅氏沼蝦,一種無法讓人拒絕的「椒鹽大蝦」
    有一種蝦,它蛋白質含量是牛奶的7倍,人稱「淡水蝦王」,吃起來味道極鮮,要比小龍蝦營養美味,但是卻少有人吃過,並不被很多人所熟知。這種蝦它就是羅氏沼蝦,也叫白腳蝦,馬來西亞大蝦,金錢蝦,萬氏對蝦等等。很多人一定感到有些陌生,其實和小龍蝦一樣,羅氏沼蝦也是屬於眾多淡水蝦種的一員,但是相比我們常吃的很多淡水蝦來說,羅氏沼蝦的個頭更加的大上一些,幾乎是目前最大的一種淡水蝦,一般可以長到20釐米,半斤重左右,最大可以長到40釐米,一斤多重。
  • 自然筆記 | 淡水蝦王——羅氏沼蝦
    原來是羅氏沼蝦啊!羅氏沼蝦(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又名馬來西亞大蝦、淡水長臂大蝦,是一種大型淡水蝦,原產於東南亞。它具有生長快、食性廣、肉質營養成份好,以及養殖周期短等優點。體肥大,青褐色。
  • 國內外專家對羅氏蝦養殖的概括情況
    羅氏沼蝦又稱馬來西亞長臂大蝦、淡水長腳大蝦,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蝦。淡水蝦包含了長臂蝦科百餘種甲殼類,其中十來種屬於沼蝦屬者較適合於養殖,不過它們在地理分布、體型大小、生物行為及環境條件的需要等方面彼此有很大的差異,其中以羅氏沼蝦最為研究者和養殖者看好。
  • 羅氏沼蝦再不吃,就錯過了沼蝦的黃金時期,鮮嫩入味白灼蝦技巧
    羅氏沼蝦又名臺灣蝦,不知道為啥叫臺灣蝦,但是每年的這個時期是羅氏沼蝦的黃金時期,肉質肥美鮮嫩可口。家中來客人時一定要白灼一盤,用來招待朋友特有面子。這個時期的臺灣蝦處理生養期,大部分都帶蝦籽和蝦黃,不用多講大家也知道為什麼這個周期的臺灣蝦好吃了。
  • SPF羅氏沼蝦親蝦或已突破「鐵蝦」難題
    浙江省淡水水產研究所(以下簡稱「淡水所」)副所長楊國梁說,今年淡水所羅氏沼蝦遺傳育種中心的「南太湖2號」SPF親蝦繁育的蝦苗已經投放市場,羅氏沼蝦「鐵蝦」難題在產業中能否攻克,只待羅氏沼蝦成蝦收穫的第一次拖網來驗證。
  • 繼白蝦、虎蝦後,亞洲淡水蝦養殖新星——羅氏沼蝦
    羅氏沼蝦養殖的第一個重大突破是在1961年,此前在淡水中很難存活大河蝦(羅氏沼蝦)是大多數水產養殖者所熟知的。但是大多數世界性海鮮消費者對此知之甚少。它是沼蝦,分布在熱帶和亞熱帶,居住在除歐洲和南極洲以外的各大洲的眾多河流、池塘、湖泊和溪流中。
  • 養殖羅氏沼蝦變成「鐵殼蝦」怎麼辦
    今年羅氏沼蝦怎麼養?筆者對該症狀的防控進行了初步的探討,現將有關情況介紹如下。  症狀  羅氏沼蝦「生長緩慢」在大棚培育期間未發生明顯的症狀,而5月上中旬養殖近一個月,相繼出現羅氏沼蝦「生長緩慢」症狀,表現為羅氏沼蝦5公分以後蛻殼間隔時間延長,生長明顯變慢,很多塘口雌蝦5公分、雄蝦6公分就性成熟,蝦殼變硬,雌蝦抱卵、雄蝦長出「大而長」的藍色大爪,一般情況下攝食量有所下降,但也會出現「不少吃而不長大」的現象,嚴重影響養殖的產量與效益。
  • 龍虯鎮羅氏沼蝦全面捕撈上市
    記者在龍虯鎮走訪時了解到,自6月10號進入羅氏沼蝦捕撈期以來,全鎮已有70%的養殖戶成功捕撈第一網,上市羅氏沼蝦近800噸。 在龍虯鎮的羅氏沼蝦產業園內,記者看到前來送貨的蝦農劉國武,他告訴記者,今年他承包了48畝蝦塘,今天送來的羅氏沼蝦已經是今年的第二網了,大概有8000斤,加上第一次拉的6400
  • 羅氏沼蝦池塘的水質監控與管理,水質因子對養殖的影響,你了解嗎
    可以這樣說,蝦池水質管理的好壞,直接決定著羅氏沼蝦養殖的成敗。羅氏沼蝦在池塘中的生活、生長情況是通過水環境的變化來反映的,水是養殖蝦的載體,各種養蝦措施也都是通過水環境作用於羅氏沼蝦的。因此,水環境成了養蝦者和羅氏沼蝦之間的「橋梁」,是養殖成敗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