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學生營養不良:10%貧困地區學生只吃兩餐

2020-12-21 搜狐網

  晚報特派記者李徵湖南報導

  營養不良依舊普遍困擾農村學生。昨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活動主辦方安利公益基金宣布,繼在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建成1700餘所春苗營養廚房後,未來兩年還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

  1/10貧困地區學生每天至多吃兩頓飯

  「目前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農村學生!」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研究員馬冠生介紹,貧困地區農村學生的就餐存在四大現狀:首先是「三餐達不到」,這部分學生約佔1/10,他們每天僅吃1-2餐;其次是「主食填飽肚」,主要以米飯、饅頭和鹹菜為主;再次是「蔬菜吃不到」,他們約佔1/10,每天很少吃新鮮蔬菜;最後是「肉蛋成奢望」,超過1/3學生在校每周吃不到1次肉或雞蛋。

  在2012年4月的《科學》雜誌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王宇發表了一篇題為 《關注中國貧困地區兒童營養不良問題》的文章,馬冠生此次強調了該篇文章的結論:如今對中國社會來說,營養不良是比SARS、禽流感等更嚴重的威脅!

  學校普遍缺乏合格食堂工作人員

  貧困地區學校還普遍存在沒有食堂、三餐難保證、營養難全面等問題。 「我曾經問過一名貧困地區學校的校長,你們怎麼照顧到學生的營養均衡問題?你們會請教營養師嗎?他的回答是:『我就是營養師!我讓廚師買什麼,孩子們就吃什麼。』這是普遍存在的現實。」馬冠生說,不少農村學校缺乏合格的食堂工作人員,食物充足也難成飯,此外食堂還存在人員不足、技能低下、無營養師等問題。

  怎樣讓孩子們吃得更營養、安全、實惠和健康?馬冠生建議,一方面,「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還應該更加積極地推廣營養均衡的學生餐;另一方面,政府部門應作為主導,各方面廣泛參與,共同推動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和人員配置,「總之,農村學校食堂建設和營養改善齊頭並進,必將促進我國農村兒童健康成長。 」

  未來兩年將再建1200所營養廚房

  「春苗營養計劃」是由安利公益基金會與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於2011年聯合發起的大型公益行動,旨在通過為中西部農村貧困地區寄宿制學校援建營養廚房,改善當地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營養狀況。該項目是目前國內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受益人數最多的學生廚房類公益項目。組織方介紹,截至2013年10月底,安利公益基金將建成春苗營養廚房1700餘所,覆蓋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培訓2000名廚房管理員,整體受益兒童近百萬。未來兩年,還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

  據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評估發現,春苗廚房落地學校學生的肌肉、骨骼、脂肪、內臟器官、胸廓及充實度的現時性指標 (如BMI、身高胸圍指數、勞雷爾指數)均有所改善。同時,生長遲緩率、消瘦率、兩周患病率都低於對照學校或者地區水平。瑞文智力測試結果顯示,項目校學生智力水平「優秀」和「良好」的比例為50.8%,高於對照校41.7%。另一項評估顯示,春苗營養廚房設備的正常運轉率達到了97.36%;95.73%的學生對飯菜質量表示認可,項目整體滿意度達96%。

  不過相關評估也顯示,項目學校學生的生長遲滯、消瘦等營養問題仍然突出,分別高於全國農村學生水平5和4個百分點;膳食結構還有待改善,優質蛋白及微量營養素的攝入還不能完全滿足生長發育的需要。專家建議,還應加強當地食物資源充分利用和膳食結構優化。

news.sohu.com false 解放網-新聞晚報 http://newspaper.jfdaily.com/xwwb/html/2013-09/13/content_1092678.htm report 1733 晚報特派記者李徵湖南報導營養不良依舊普遍困擾農村學生。昨日,「春苗營養計劃階段性成果發布暨農村貧困兒童營養改善模式國際交流會」在湖南長沙舉行。活動主辦方安利公益

相關焦點

  • 讓每一個學生都吃上營養餐-搜狐評論
    首先,中央政府應在學生營養餐的立法、管理、監督和資金籌措等方面承擔更大責任。應儘快建立學生營養改善的部際協作機制,由教育部門負責,財政、農業、衛生、檢疫等部門配合協作,確保從體制上提供符合標準的營養餐。    其次,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加大投入,在農村寄宿制學校普遍建設食堂,全面推廣學生營養餐,讓孩子們「都能吃上熱飯菜」。
  • 貴州貧困地區一村小提供早餐 學生增加一倍
    3年前他通過招考來到這所學校,進班的第一天發現,班上有超過一半的學生身高還不及標準小學課桌的高度。「很多孩子就只在學校吃一頓營養午餐,早晚都吃烤土豆。吃飽都成問題,更別提營養了。」  「貴州貧困在畢節,畢節貧困在威寧。」記者了解到,我國2011年啟動了營養改善計劃,每個孩子每天有3元的午餐補貼。2014年,財政部進一步將營養餐補助標準提升至每生每天補助4元。
  • 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吃上免費營養餐有多難?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新媒體專電 題:貧困地區學齡前兒童吃上免費營養餐有多難?  新華社記者張玉潔 董璐  近日,「湖南湘西貧困地區部分孩子吃不起4元學校餐」引發社會熱議。記者調查了解到,「學齡前孩子吃不到營養餐」的情況在一些貧困地區普遍存在。
  • 石家莊:40萬農村學生吃上免費營養餐
    新華社石家莊9月25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石家莊市教育局獲悉,今年秋季新學期,石家莊市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新增12個縣(市、區),全市40萬農村學生從中受益,吃上免費營養餐。為改善省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河北省出臺《關於在全省農村小學生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的實施方案》,在原有45個貧困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基礎上,將全省剩餘17個省級貧困縣和86個非貧困縣(區)農村(不含市轄區所屬農村)學生(包括民辦學校學生,不含在縣政府駐地學校就讀學生)納入試點範圍。
  • 2017年海南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原標題:2017年我省實現國定貧困市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全覆蓋 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1月2日上午11點半,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烏石學校的食堂很是熱鬧。  蔥花炒雞蛋、清炒葫蘆瓜、木耳燉雞肉,幾份熱氣騰騰的菜品把九年級學生小林的飯盒堆得冒了尖兒。
  • 陝西營養餐調查:部分學生仍稱吃臭雞蛋喝過期奶
    2011年10月,國務院決定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680個縣(市)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標準提供營養膳食補貼,中央財政還專門為此撥款160億元。然而,這樣一項民心工程啟動後,卻在一些地方接連導致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 學生營養餐不是國家包午餐 3元錢有的地方吃不飽
    11月27日,湖北省秭歸縣郭家壩鎮楊家龍小學學生在學校餐廳快樂分享營養餐。從今年春季學期開始,湖北省秭歸縣42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1.6萬多名農村中小學生吃上了由國家提供的營養餐。王輝富攝(人民圖片) 「中央財政給每個孩子每天補助3元錢,這錢怎麼夠吃?如何監管?」「還有近半的試點學校沒食堂,這不是有米沒鍋嗎?」……關於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社會上疑問不少。 就這些問題,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以下稱「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有關負責人日前作出回應。
  •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督導報告
    有關情況如下:   一、營養改善計劃落實情況  營養改善計劃實施3年多來,在中央有關部門、試點地區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超過1/3的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超過1/4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享受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政策,實施規模位居世界第3。  (一)連片特困地區實現全覆蓋。
  • 阜陽試點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今秋起新增4萬餘名學生樂享營養餐
    不到10分鐘,四年級學生李玉林就吃完面前的飯菜,跑向加餐點又拿了個饅頭。推薦閱讀>>>宿州四縣列入全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 秋季學期供營養餐這是潁州晚報記者日前在臨泉縣迎仙中心小學看到的場景。從2012年起,阜南縣、潁上縣和臨泉縣開始試點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 「營養餐」怎會成「害群馬」?
    原標題:「營養餐」怎會成「害群馬」?  ■第二看臺  據新華社訊 (記者史衛燕)9月10日至12日,湖南省國家級貧困縣新化縣孟公鎮、坐石鄉、奉家鎮多所小學部分學生,在吃了學校分發的企業配送營養餐中的牛奶、餅乾之後出現頭痛、腹痛、嘔吐等症狀。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 該學學日本
    中國一些地區採購包裝加工食品作為營養餐發給學生2016年,中國發布了新版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和《中國學齡兒童膳食指南》。其中,學生的膳食搭配可以這樣形容:一拳頭肉,兩拳頭碳水化合物,三拳頭蔬菜,四拳頭水果。中小學生一天要攝入12種食材,一周至少要攝入25種食材,食材種類越多,營養越均衡。
  • 學生營養餐新增漢堡包、義大利麵(2)
    劉植元認為,這樣一改良,既更加營養,又保留了原有的口味,學生會比較歡迎。  據了解,此次新開設的西餐食譜庫的品種達到一二百種。劉植元表示,目前學生營養餐的價格在10元/份左右,新增西餐後,西餐的價格會比中餐稍微貴一些,達到12元/份。
  • 【新聞資料】郟縣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上學「零支出」
    原標題:郟縣建檔立卡貧困學生上學「零支出」   「老叔,你的孫女今年在我們學校七(2)班,按照規定,她今年應該享受『兩免一補』和『營養餐』,縣裡將在近期向咱家發放700元,這樣小孩上學就等於『零支出』了。」11月12日,郟縣堂街鎮一中教師樊國廷向該鎮小謝莊村民張自乾耐心地講解郟縣教育扶貧政策。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七)——芬蘭、瑞典、法國的營養餐 2013-12-29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全國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12月29日  芬蘭:50年實現營養餐全免費  芬蘭政府十分重視本國學生的營養和健康狀況
  • 廣西藤縣無資質企業中標學生營養餐調查顯示——
    日前有報導稱,廣西藤縣涉及近8萬名小學生的營養餐項目招標單位,存在無相關資質、資料不全、證件造假等問題。這次招標過程是否存在舞弊行為?廣西藤縣通報的調查結果顯示,有兩家中標公司均無相應資質並存在提供虛假材料謀取中標行為。
  • 牛奶+雞蛋吃了1年半 海南農村營養餐樣式少待改善
    在距離瓊中什運中心小學約8至10公裡左右的南流、什共、方新、便文等村莊,孩子上學多是寄宿,帶米上學是他們每周一次必須做的。這一現象,在海南中部地區,在不少農村家庭,至今仍是一種普遍存在。  2013年8月起,我省在五指山、保亭、瓊中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率先開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以下簡稱營養餐工程),採用企業供餐和食堂供餐「雙重推進」的模式,逐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狀況。
  • 勞木:給貧困地區的孩子更多關愛
    這個「冰花男孩」是雲南魯甸縣新街鎮轉山包小學三年級學生王富滿。他家離學校4.5公裡。那天他趕去學校參加期末考試,路上走了近一小時,零下9度的低溫,將他頭上冒出的熱氣凍成冰花,像是滿頭白髮。看了相關照片,相信很多人的第一感覺是心疼這孩子。那麼冷的天氣,只穿兩件裌衣(他說自己只有3件外套,厚的一件冼了未乾),連帽子都設戴,教室裡又沒取暖設備,他該多冷啊。
  • 日本學生餐管得細
    為了擺脫「小日本」之名,早在1946年,日本東京等地區開始向小學生提供脫脂乳粉;1947年,日本全國的學校開始提供包括牛奶在內的輔助午餐;1954年,日本正式頒布《學校供餐法》,並先後配套推出多項規定,營養午餐制度得以確立;1997年,文部科學省對《學校衛生管理基準》進行了修改,加強了食物預防體制和應對措施,包括食品質量檢查、學校供餐衛生管理等條目,保障營養午餐的安全。
  •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三)——日本的中小學校營養午餐計劃
    國外學生營養餐怎麼做?(三)——日本的中小學校營養午餐計劃 2013-06-01 來源:全國學生營養辦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領導小組辦公室  2013年6月1日    日本是世界上推行學校營養午餐最深入、最完善的國家。
  • 蒙牛未來星學生奶:呵護學生營養健康 做中國「學生飲用奶計劃」的...
    2019年2月,河北省教育廳、財政廳、發改委、農業農村廳等四部門聯合印發了《關於在全省農村小學生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的實施方案》,在全省所有農村小學生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自2019年秋季學期開始,每人每天補助2.5元,採取課間加餐的模式,為學生提供免費牛奶和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