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雞蛋吃了1年半 海南農村營養餐樣式少待改善

2020-12-16 南海網

點擊南海網「深讀海南」欄目 查看更多相關報導>>

  學校營養餐農村娃吃得好不好?——海南農村中小學校營養餐工程試點調查(上篇)

  -海南日報記者杜穎 郭景水 程範淦 見習記者劉操 實習生陳林 吳坤梅

  核心提示

  1月12日,星期一,又一周的開始。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什運鄉中心小學4年級學生阿蘭背著大書包,懷裡抱著一隻布袋子準備走進校園。布袋子裡裝了5斤米,小姑娘抱得有點吃力,她回頭望向騎摩託車載她來的爸爸,笑眯眯地招招手:「阿爸,回吧!星期五記得來接我!」

  這是瓊中邊遠村莊孩子上學的真實一幕。在距離瓊中什運中心小學約8至10公裡左右的南流、什共、方新、便文等村莊,孩子上學多是寄宿,帶米上學是他們每周一次必須做的。這一現象,在海南中部地區,在不少農村家庭,至今仍是一種普遍存在。

  2013年8月起,我省在五指山、保亭、瓊中3個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率先開展了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以下簡稱營養餐工程),採用企業供餐和食堂供餐「雙重推進」的模式,逐步改善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營養狀況。

  這是在國家沒有將海南列入國家試點範圍的情況下,海南利用本省有限的財力自行開展試點的一項「娃娃餐工程」。

  此前,我省的三亞市和陵水黎族自治縣在沒有省級財力補助的情況下,已率先大膽嘗試推行學生營養餐工程,所做的這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營養與健康。

  營養餐工程實施以來,成效究竟如何?收穫掌聲,遭遇困惑,面臨難題,也帶來了更多企盼,這是海南日報記者利用半個多月時間,兵分多路前往試點市縣進行全面調查後,匯集的來自基層的最為集中的聲音。

  《深讀》版將分上下兩篇為你帶來海南農村中小學校營養餐工程試點調查報告。

  

  一月十五日,瓊中思源學校學生在用午餐,當天的菜有雞翅等,比較豐富可口。海南日報記者蘇建強攝

  孩子們的營養餐:牛奶和雞蛋。海南日報記者蘇建強攝

  「娃娃餐工程」一腳油門向前進

  「對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廣大農村孩子的吃飯問題進行摸底後,我們所有人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再困難,孩子的口糧問題都要儘早解決。」

  「對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廣大農村孩子的吃飯問題進行摸底後,我們所有人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再困難,孩子的口糧問題都要儘早解決。」回顧2013年8月前準備啟動實施農村中小學營養餐工程時,省教育廳有關人員仍十分感慨。

  引發感慨的是農村孩子們當時的營養困境:海南醫學院曾對瓊中黎母山、新偉、縣二小等學校進行抽查,隨機抽取了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生564人,其中因營養不良引起的血紅蛋白偏低的學生有29人,抽樣的中小學生在身高體重與標準值的比較上差距多達20%—30%。

  在「再困難,孩子的口糧問題都要儘早解決」這個共識下,營養餐工程一路「踩油門」向前推進:

  2013年6月,海南省政府出臺《關於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的意見》,明確從2013年秋季學期開始,在五指山、保亭、瓊中3個市縣開展「省級試點」,為試點範圍學校的學生提供營養膳食補助。隨之出臺的《試點工作方案》明確,我省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天4元,按學生每年在校學習時間200天計算,每生每年補助800元。3個試點市縣享受營養膳食補助的學生共5.18萬名。

  經過招標落實供餐企業等環節的準備之後,2013年11月下旬至12月初,五指山、瓊中、保亭陸續開始為學生供應營養餐。測算顯示,3個試點市縣一年共需資金4100多萬元,由省與試點市縣按照7:3的比例進行分擔,其中省財政承擔2800多萬元,其餘部分由試點市縣財政承擔。此前,三亞、陵水也已先後利用市縣財政資金在本市縣內啟動了學生營養改善工程。

  2012年3月,三亞市學生營養工程在全市6個鎮及城鄉結合部的公辦中小學校正式鋪開,按每人每天4元的標準,為中小學生免費配送學生飲用奶和熟雞蛋等營養食品。

  2012年11月,陵水在全縣11個鄉鎮、2個農場的102所學校,按照每生每天3.8元的標準進行試點。2013年3月,陵水19所中學納入營養改善工程。

  至此,在我省未被列入全國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試點的背景下,通過省及市縣財政的支持,三亞、陵水、五指山、瓊中、保亭等5個市縣中小學生每天可以享受到一份「牛奶+雞蛋」的課間餐或一份營養午餐。

  值得關注的,我省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省級試點還覆蓋到了民辦學校。保亭海之南實驗學校是位於保亭縣城附近的一所9年一貫制民辦學校,有在校生735名。海之南實驗學校副校長楊勇說,「沒有實行營養餐之前,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幾乎會帶來整箱牛奶放在學生宿舍,現在這個現象已經沒有了。」

  據了解,在供餐模式上,省學生營養辦要求各試點市縣食堂條件符合有關要求的學校要採用食堂供餐模式;沒有食堂或食堂條件不達標的學校,可選擇「牛奶+X」供餐模式作為過渡。由於受到硬體條件的限制,各試點市縣在結合實際制定實施方案時,瓊中有5所學校選擇食堂供餐模式,縣裡其他64所學校及五指山、保亭採用的是「牛奶+X」供餐模式,此前已先期自行開展試點的三亞、陵水採用的也是較為簡易的「牛奶+雞蛋」的供餐模式。

  分發食品留樣觀察系列制度保營養餐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幾乎是「娃娃餐工程」啟動以來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一把手始終高度關注的問題。

  1月15日上午9時40分,保亭響水鎮金江學校食堂,在食堂外的水池依次洗了小手之後,一年級(3)班的34名同學列好隊,班主任潘曉清開始依次分發學生奶和煮雞蛋。喝著學生奶,吃著煮雞蛋,6歲的苗族女孩盆盈盈怯生生地說,「課間不會覺得肚子餓了,真好。」

  金江學校小學年級有19個班,初中年級7個班,一共有980名學生。

  「在小學低年級,由班主任老師親自發放營養餐,是學校早已做好的制度化規定。」常務副校長陳海標向海南日報記者介紹,從供餐企業的雞蛋牛奶配送,到副校長驗貨,總務處主任入庫,再到食堂管理員負責出庫,在食堂蒸煮雞蛋,並且進行分發,金江學校的營養餐供應已經形成了相對完整的全鏈條服務。

  在金江學校,每天7時40分早讀課後,班主任老師都要到營養餐辦公室登記當天的上課人數。「每天登記學生人數,就是為了在雞蛋的蒸煮環節進行數量控制。」陳海標說,這樣可以有效地避免浪費。

  對蒸煮的雞蛋以及發放的牛奶,每天食品留樣是保證衛生安全的硬要求之一。打開金江學校食堂的冰箱,食堂管理員馬富勇展示了最近4天的雞蛋、牛奶留樣。記者注意到,每天的留樣均為一盒牛奶、一個雞蛋,在每一盒牛奶、每一個雞蛋上,都用藍色的原子筆標註了當天的日期。「留樣食品我們至少保留48小時,如果某一天孩子吃了營養餐之後感到不適,我們就可以立即直接查找到。」

  食品安全問題幾乎是「娃娃餐工程」啟動以來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和各學校一把手始終高度關注的問題。

  在海南日報記者的調查中,瓊中反映壓力最大,因為這個縣有5所學校採取的是食堂供餐,輪換菜譜,相比其他市縣「牛奶+雞蛋」程序複雜多了,因此在安全這根弦上也繃得尤其緊。瓊中民族思源實驗學校校長張興虎說,學校曾經發生過一次事件,住校生因為夏秋季節轉換不適出現集體拉肚子現象,開始他們第一個懷疑的對象就是食堂就餐會不會出問題,後來深入調查才否定了食品問題,當時大家嚇得一身冷汗,學校對食品安全管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在保亭思源實驗學校初中部營養餐辦公室,記者看到,在啟動營養餐之際,學校每天專門登記吃雞蛋過敏的學生。「有的孩子吃煮雞蛋剛開始的時候還不是特別適應,於是學校就做了專門登記,不久之後就沒有學生再出現類似過敏的情況。」總務處副主任簫家仕說。

  保亭教育局副局長辛碧華說,保亭在全縣層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保障制度,先後印發了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食品安全應急預案》、《食品庫房管理制度》、《食品試嘗、食品留樣管理制度》等20多項管理制度、工作職責和規範操作程序要求。

  據了解,保亭2014年支出營養膳食補助1305萬元,其中,縣政府專門核撥338.5萬元,作為改造全縣64所中小學食品存放庫房資金和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經費,裝修改造學校雞蛋、牛奶存放庫房,安裝庫房地板磚、防盜門、防盜網、紗窗,粉刷牆壁,統一製作食品存放貨架,購買製冷冰箱及電風扇,掛設溫度計,保證營養餐食品在整潔、安全、恆溫下儲存。

  與保亭同樣狠下血本的還有瓊中。在啟動學生營養餐工程之前,瓊中先行投入500萬元對5所確定採取食堂供餐方式的學校進行擴建改造,符合標準之後方才進行供餐。在瓊中思源學校,記者看到,原有的學校食堂面積僅有三四百平方米,通過改造,在食堂後面空地上搭建起了近千平方米的鐵皮頂第二食堂,同時增開了4個供餐窗口,滿足了9年一貫制學校的標準食堂就餐要求。

  「條件雖好,但這對於一個國定貧困縣來說是十分不易的,這僅是針對少數學校的探索,如果想以這種標準的食堂模式在全縣有條件進行食堂供餐的34所學校全部推廣改造的話,測算下來起碼還需要1160多萬元,那幾乎是財力不可承受之重了。」瓊中教育局副局長陳嗣懷說。

  「牛奶+雞蛋」吃了一年半

  營養餐樣式太少亟待改善

  從校長、教師到家長、孩子,對營養餐工程的實施都予以了較高的評價,但呼聲建議依然不少,其中尤為強烈的是,「孩子吃的樣式太少了!」

  「問題的出現再簡單不過,如果長時間讓孩子喝同一種牛奶,總是吃雞蛋,不管是什麼口味的,時間長了都會有些膩味。」五指山市第三小學校長蒙忠丹坦言。五指山三小的孩子大部分是走讀生,採取的是企業供餐,已經有不少學生和家長向校長反映:「是否可以換換樣?」可是學校表示,在這一方面目前也只是按照現有方案執行,暫時不能隨意改變。

  陵水嶺門學校小學三年級(1)班全班53名學生。1月14日上午11時許,記者在這間教室注意到,有3名學生的課桌裡還放著雞蛋,還有5名學生的課桌裡放著沒有喝完的牛奶。「沒有吃的雞蛋,我想帶回家給弟弟妹妹吃。」一位女生告訴記者。

  對於出現學生沒有喝完牛奶這一現象,校長潘存志直言,營養餐對於學生的成長有利,雖然孩子喝久了有的不太喜歡了,但是學校從管理角度來看,目前還沒有什麼其他辦法可以解決,現在主要關注的還是讓孩子們吃得安全。

  在瓊中什運中心小學的主教學樓一樓,一側的教室被改為了儲藏室,鋼貨架上儲存著孩子們要喝的學生奶。4年級(1)班的學生王志冰悄悄告訴記者,「其實牛奶早就喝得有點膩了,好想換換口味。」5年級(1)班學生王純德更是喊著向記者發問,「姐姐,什麼時候我們能有三角蛋糕、餅乾,或者巧克力呢?真的不想再吃雞蛋了。」

  負責供餐管理的李運平老師也坦言,孩子的話語天真但往往真實,一年多時間裡,總是「牛奶+雞蛋」的確有些單調,「是不是可以儘快改一改,哪怕增加那麼一兩樣孩子喜歡吃的餅乾呢!」

  早早就注意到這個問題的陳嗣懷說,「從食品安全角度來講,選擇『牛奶+雞蛋』主要是出於對本省能夠生產的東西便於管理的角度來確定的,另外光明學生奶也是國家經過嚴格檢測認證之後才推行的一種產品,安全問題上好管控。如果增加品種,很多問題都難以保證了,比如,要增加餅乾,海南本省就鮮有生產餅乾的大規模有資質的企業,大多數依靠貿易公司從廣東等外省引進,在食品安全把關這一環節上就過不去,何況還有蛋糕等要涉及到保質期特別短的產品時,安全更難管控。」調查中,記者初步計算,由省財政資助的3個「國貧縣」有5.18萬名中小學生在吃營養餐,加上三亞、陵水兩個市縣在內,目前我省總計約有10萬以上的孩子吃上營養餐,但除了瓊中5所學校約4000多名學生能夠吃上食堂供餐之外,其餘95%的學生吃上的是「牛奶+雞蛋」的簡易課間餐,這不僅是樣式太過單一,而且對於絕大多數貧困家庭的孩子來說,解決不了他們最根本的吃飯問題。而如果想要突破「牛奶+雞蛋」,各市縣教育主管部門及各學校在安全質量把關上的能力又有限。

  學生體質健康

  缺乏持續跟蹤

  記者調查發現,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結果尚未發布,對學校實施此項目的管理情況、供餐企業服務質量等考核機制有待建立。

  到2015年1月下旬,國家和省級財政投入了逾1.1億元,其中國家2013年投入797萬元、2014年投入4170萬元;省級2013年投入3044萬元,2014年投入1486萬元,2015年投入2322萬元,著力解決農村孩子們的營養狀況問題。

  一年多時間,娃娃們的體質有沒有變化?記者在調查中發現,這一塊的工作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因為基層中小學校普遍缺乏專業營養師,在實際操作中,根本沒有辦法指導學校食堂解決在膳食營養均衡、膳食搭配等方面的難題,即使定期向學生開展日常飲食衛生安全知識、健康膳食飲食等宣傳教育內容上也十分缺乏。記者在調查中,不少孩子直率地告訴記者,「吃肉才有營養,吃菜吃豆腐可沒營養的!」

  此外,膳食營養搭配緊緊相連的一個環節也亟需得到關注,即政府這麼大的投入之後,孩子們的體質到底有沒有實質上的提升,他們還需要再得到哪些方面的營養?

  記者在調查中發現,儘管在營養餐計劃實施伊始,省教育部門與衛生部門聯合制定了我省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工作方案,委託海南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海南省疾控中心和海南省中小學衛生保健所3個機構聯合地方市縣疾控等部門對學生營養健康狀況進行跟蹤監測,但在調查中,一些市縣紛紛反映,營養改善計劃開展以來,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結果尚未發布,對學校實施此項目的管理情況、供餐企業服務質量等考核機制也有待建立。

  五指山市教育局副局長馬江源告訴記者,海南醫學院對學生營養健康狀況跟蹤監測,採取的是抽樣方式進行的,學生營養健康狀況監測評估結果等待發布,教育主管部門還沒有掌握孩子的營養健康狀況變化情況,但總體感覺學生的營養與健康狀況肯定是比以前有所改善的。 (海南日報海口1月26日訊)

  數說「娃娃餐工程」

  (到2015年1月下旬)

  -國家和省級財政投入逾1.1億元

  -其中國家2013年投入797萬元

  2014年投入4170萬元

  -省級2013年投入3044萬元

  2014年投入1486萬元

  2015年投入2322萬元

  下篇預告

  2015年—2016年,作為政府工程,海南將探索營養餐工程由試點市縣逐步向全省鋪開,並計劃縮窄企業供餐模式,大力推廣食堂供餐,以從根本上解決學生吃飯問題,但所遇阻力仍然很大。到底是何種因素在掣肘著農村娃娃的「口糧」?請明日繼續關注。

責任編輯:郭祖瑩

相關焦點

  • 2017年海南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原標題:2017年我省實現國定貧困市縣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全覆蓋 13.6萬名學生吃上放心營養餐  1月2日上午11點半,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烏石學校的食堂很是熱鬧。  蔥花炒雞蛋、清炒葫蘆瓜、木耳燉雞肉,幾份熱氣騰騰的菜品把九年級學生小林的飯盒堆得冒了尖兒。
  • 石家莊:40萬農村學生吃上免費營養餐
    新華社石家莊9月25日電(記者王昆)記者從石家莊市教育局獲悉,今年秋季新學期,石家莊市營養改善計劃試點地區新增12個縣(市、區),全市40萬農村學生從中受益,吃上免費營養餐。為改善省農村學生營養狀況,河北省出臺《關於在全省農村小學生中實施營養改善計劃地方試點的實施方案》,在原有45個貧困縣和涿鹿縣趙家蓬區基礎上,將全省剩餘17個省級貧困縣和86個非貧困縣(區)農村(不含市轄區所屬農村)學生(包括民辦學校學生,不含在縣政府駐地學校就讀學生)納入試點範圍。
  • 阜陽試點學生營養改善計劃 今秋起新增4萬餘名學生樂享營養餐
    計劃實施以來,營養餐標準從3元調至4元,供餐內容也從最初的麵包、雞蛋、牛奶擴展到熱乎可口的午餐。今年,營養改善計劃實施範圍擴容,潁東區4萬餘名學生也將受益這一計劃。「公司配送營養餐的學校已達12所,共1.2萬名學生。」譚曉輝說,這些學校遍布臨泉縣各個角落,離公司最遠的有42公裡,但基本上一個小時內都能配送到位,專業的保溫用具能確保食品溫度兩小時只降低1℃,即使寒冬季節也能讓學生吃上熱熱的營養餐。「當前阜陽的營養餐供應主要有食堂供餐和企業供餐兩種。企業供餐正從最初的供應牛奶、麵包、雞蛋等課間餐向營養午餐轉變。
  • 陝西營養餐調查:部分學生仍稱吃臭雞蛋喝過期奶
    2011年10月,國務院決定啟動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從2011年秋季學期起,對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680個縣(市)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按照每人每天3元的標準提供營養膳食補貼,中央財政還專門為此撥款160億元。然而,這樣一項民心工程啟動後,卻在一些地方接連導致了意想不到的結果。
  • 一歲半寶寶營養餐吃什麼
    寶寶吃不好容易營養不良,那麼一歲半寶寶營養餐吃什麼好呢?1歲半寶寶多處於智力發育的時期,所以,在添加輔食的時候寶寶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益智元素的食物諸如深海魚等。
  • 農村學生營養不良:10%貧困地區學生只吃兩餐
    活動主辦方安利公益基金宣布,繼在全國13個省區市的106個縣建成1700餘所春苗營養廚房後,未來兩年還將再建1200所春苗營養廚房,覆蓋全國22個省區市。  1/10貧困地區學生每天至多吃兩頓飯  「目前營養不良依舊困擾農村學生!」
  • 睡前喝牛奶好嗎 牛奶和雞蛋能一起吃嗎
    在日常生活中,牛奶是我們常見的一種飲品。牛奶是很有營養的大家應該都知道吧,而且它也有很好的美容的作用,那睡前喝牛奶好嗎?牛奶和雞蛋能一起吃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牛奶中含有兩種過去人們未知的催眠物質,其中一種是能夠促進睡眠的以血清素合成的色氨酸,由於它的作用,往往只需要一杯牛奶就可以使人入睡;另外一種則是具有類似麻醉鎮靜作用的天然嗎啡類的物質。牛奶中含有一種叫α—乳白蛋白的「天然舒睡因子」,它有調節大腦神經和改善睡眠的作用。3、睡前喝牛奶有助於人體對其營養成份的吸收。
  • 春天孩子少吃零食多吃它,雞蛋加牛奶,香甜嫩滑營養多,做法簡單
    春天孩子少吃零食,多吃它,雞蛋加牛奶,香甜嫩滑營養多,做法簡單各位讀者朋友們好,感謝大家閱讀我的美食文章,經驗和大家一起共享,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飯後甜點,孩子最愛它,2顆蛋1盒奶,一攪一蒸,嫩滑Q彈,又香又甜!』
  • 豆漿能和雞蛋一起吃嗎 豆漿的營養價值
    豆漿能和雞蛋一起吃嗎豆漿與雞蛋是能夠一起吃的,這兩種食物並沒有任何數據表明他們不可以一起吃,並且許多人都會一起吃豆漿與雞蛋,也並沒有發生什麼事,很多人說豆漿喝雞蛋不能一起吃,只是以訛傳訛的不可信說法。豆漿是把豆子碾碎了之後的豆汁與水的混合體,豆漿裡面有大量的植物蛋白質,而雞蛋是動物性蛋白的代表,二者的有機結合,只會讓食用者,均衡攝入動物性和植物性蛋白,起到一個很好地補充蛋白質的作用。建議和豆漿一起吃的時候,雞蛋直接做一個白煮蛋、或茶葉蛋,這種比煎蛋、炒蛋要少油膩,吃了以後不容易長胖。
  • 雲南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5年工作總結和2016年工作...
    通過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和寄宿生生活補助兩個「全覆蓋」,我省山區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的飲食由「兩餐變三餐」,為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創造了良好的學習、生活條件,營養改善計劃民生效益得以充分體現。2015年,全省共下達營養改善計劃補助資金40.76億元,其中中央資金30.12億元,省級資金4.41億元,州、市、縣投入資金6.23億元,全部用於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營養膳食補助。各試點學校對營養改善計劃的資金使用情況、原材料採購價格、食堂菜品價格、供餐帶量食譜、受益學生信息及財務收支情況等公示欄、校園廣播信息、監督舉報電話進行公示公開,廣泛接受社會各界監督。
  • 1歲後寶寶的營養餐該如何吃?
    此外,水果含糖比較多會影響寶寶喝奶及吃飯量,所以給寶寶餵水果最好在餵奶或吃飯後。雖說動物肝臟既營養又含豐富的維生素A,但也非越多越好。動物肝臟中所含的維生素A雖然是寶寶生長發育不可缺少且又容易缺乏的營養素,但過量攝入動物肝臟也會影響寶寶的健康。肝臟是解毒的器官,動物肝臟中含有的有毒物質要比肌肉中高出幾倍。因此,對於1歲至1歲半的寶寶,每天吃12克動物肝臟就足夠了。
  • 雞蛋能和牛奶一起吃嗎 吃雞蛋千萬不要吃這些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雞蛋和牛奶是比較常見的食物,大多數人喜歡吧它們當做早餐,那您知道雞蛋能和牛奶一起吃嗎,這兩樣一起吃會有什麼樣的症狀發生呢,平時吃玩雞蛋不能再吃什麼食物了呢,雞蛋的家常做法又有哪些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 農村學校營養餐近半數未達標 該學學日本
    [摘要]2011年秋季起,中國開始為農村義務教育學校裡的2300萬學生提供補助,用於「營養餐」。五年多過去了,6月1日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發布數據,仍有48%的學校營養餐在能量、蛋白質、脂肪以及兩種微量元素方面無法達到國家推薦標準。
  • 重慶市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2015年工作總結和2016年工作...
    14個試點區(縣)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覆蓋2663所學校,惠及學生86.81萬人。其中,覆蓋農村義務教育學校2591所,惠及農村學生81.6萬人,實現了國家試點和市級試點區縣農村義務教育學生全覆蓋。指導其餘26個自主實施區縣,根據本區縣經濟發展狀況,結合財力、人力、物力等實際情況,採取食堂供餐、免費飲用奶和雞蛋等多種形式,穩步推進學生營養改善工作。
  • 小學營養餐僅半碗面 什麼是營養午餐?
    原標題:河南商水回應「小學營養餐半碗面」:多人被免職 將檢查全縣供餐食堂針對「河南一小學營養餐僅半碗素麵」一事,9月13日晚,商水縣譚莊鎮大曹小學營養餐問題調查處理組回復澎湃新聞。9月12日,微博網友@haitaode發布視頻,稱河南某小學營養餐是半碗素麵條,引發網友熱議。視頻顯示,食堂的工作人員戴棉線手套,從一盆素麵條中抓了一把,放在排隊孩子的碗中。食堂牆上的公示欄標註了教育局規定的每日菜品,還明確了每個配菜的克數。有孩子將麵條泡水後吃下。
  • 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專項督導報告
    有關情況如下:   一、營養改善計劃落實情況  營養改善計劃實施3年多來,在中央有關部門、試點地區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顯著成效,全國超過1/3的縣實施營養改善計劃,超過1/4的農村義務教育學生享受營養改善計劃補助政策,實施規模位居世界第3。  (一)連片特困地區實現全覆蓋。
  • 雞蛋換個炒法,加杯牛奶,少油少鹽,又香又嫩,孩子一口氣吃光
    炒雞蛋,不管是西紅柿炒雞蛋還是大蔥炒雞蛋,再或者是韭菜炒雞蛋,我都能吃個盤幹碗淨。對於天天都在吃的雞蛋,對它的態度永遠是喜歡,從來就沒有討厭的時候。所以,為了吃到味道正點的西紅柿炒雞蛋,我每年夏天都會凍兩抽屜的西紅柿留到冬天吃。後來,為了能吃到土雞蛋,我在樓頂建了雞舍,養了幾隻母雞幾隻公雞。咱自家的樓,樓頂可以隨我折騰。
  • 西安:中小學食堂須提前公示「營養餐」食譜
    西安:中小學食堂須提前公示「營養餐」食譜 2015-02-16 15:57:14參與互動()   省教育廳等6部門近日就做好2015年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發出通知
  • 2020年陝西營養改善計劃實現食堂供餐全覆蓋
    2月14日,省教育廳發布了《關於做好2019年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進一步加強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管理工作,全面提升學校食堂管理水平,推動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工作再上新臺階。
  • 2個雞蛋,半杯牛奶,攪一攪煎一煎做成厚蛋燒,早餐吃營養健康
    厚蛋燒可以做原味,也可以配上奶酪、青蔥等做成不同口味,而作為雞蛋的最好配料,番茄當然也不能落下,厚蛋燒中的一份西紅柿,蛋香濃烈,又帶有淡淡的番茄香味,整體口感好無話可說,果然,這兩者都是絕配,厚蛋燒中的做法其實看起來可以學得到,2個雞蛋加半杯牛奶,攪拌一下再煎一下,厚蛋燒中的做法就很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