懲罰性賠償的具體含義是什麼?懲罰性賠償的具體性質又是什麼?

2020-12-19 羅永生律師

懲罰性賠償,又稱示範性賠償或報復性賠償,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的損害數額的賠償。關於懲罰性賠償的起源問題,學者間存在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英美法中的懲罰性賠償起源於1763年英國法官LordCamden在HuckleV.money一案中的判決,美國是在1784年的GenayV.Norris一案中最早確認這一制度。現在的懲罰性賠償總額=實際物質損失賠償額+精神損失賠償額+懲罰賠償額。這一差別在現實中的體現之一就是美國懲罰性賠償額的巨額增長。其二,懲罰性賠償的適用範圍得以擴張。如,通常認為,懲罰性賠償制度主要應適用於侵權案件,但在美國法中,這一制度被廣泛地應用於合同糾紛,在許多州甚至主要適用於合同 糾紛。

法妞網友諮詢:如何理解懲罰性賠償

羅永生律師解答:懲罰性賠償,又稱示範性賠償或報復性賠償,是指由法庭所作出的賠償數額超出實際損害數額的賠償。懲罰性賠償是加重賠償的一種原則,目的是在針對被告過去故意的侵權行為造成的損失進行彌補之外,對被告進行處罰以防止將來重犯,同時也達到懲戒他人的目的;如果被告的侵權行為是基於收益大於賠償的精心算計,也可以給予懲罰性賠償,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只同意給予補償性賠償,侵權人只是相當於事後通過賠償補辦手續,但沒有任何風險。

羅永生律師補充:

懲罰性賠償是嚴厲性程度最高的一種民事責任形式。懲罰性賠償是在承 擔補償性民事責任基礎上承擔的增加賠償責任,其用意在於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即國家通過強制性手段對責任人財產施加損失以達到懲罰之功效。而補償性民事責任一般並不有意識地涉及責任人的精神痛苦,它是嚴格按照民事主體平等性的要求來給予相應的救濟,即損害什麼補償什麼,損害多少補償多少,儘管客觀上也會給責任人帶來精神壓力,但這並不是補償的本身目的。因此,懲罰性賠償與補償性民事責任形式相比,其嚴厲性程度要高。

羅律師結語:傳統民法上的「損害賠償之最高指導原則在於賠償被害人所受之損害,俾於賠 償之結果,有如損害事故未曾發生者然」,即損害賠償的目的是使受損害的權利恢復到被侵害以前的狀態。懲罰性賠償除了包括體現傳統民法上損害賠償功能的補償性賠償部分外,還包括體現懲罰性質的懲罰性賠償部分,這就突破了傳統民法上損害賠償的「最高原則」,其結果是,受害人因法律的規定,通過懲罰性賠償,獲得了較受害前更多的「利益」,即賠償的目的是使受損害的權利增值。

相關焦點

  • 祭出懲罰性賠償 新《著作權法》給「洗稿」戴上緊箍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祭出懲罰性賠償,新《著作權法》給「洗稿」戴上緊箍視點對網絡平臺上的「搬運」「洗稿」等亂象,就該施以重罰。從本次修訂的具體內容來看,聚焦的多是司法實踐中亟待解決的現實問題,有很強的針對性。如修訂將作品類型從電影作品、「類電作品」統一為「視聽作品」,既符合「視頻時代」的作品呈現方式的現狀,與民事訴訟法中的「視聽資料」在表述上也保持了銜接,更易為大眾所接受。
  • 最高法民三庭庭長:涉知產懲罰性賠償司法解釋已立項
    同時,針對惡意投訴行為的懲罰性賠償責任,在賠償數額上,應根據具體案情作出判斷。涉知產懲罰賠償制度司法解釋已立項,加強涉疫知產審判澎湃新聞:目前,有關專利、著作權法擬強化侵權懲罰性賠償,以此加大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當前,侵犯智慧財產權的懲罰性賠償制度適用情況如何?
  • 食品安全糾紛典型案公布 懲罰性賠償劍指明知故犯
    對這種經營行為,法律設定了「懲罰性賠償」責任,就是經營者不僅要承擔商品本身造成損失的賠償,還要對其行為付出代價。   食品安全法規定,生產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者或者經營者要求支付價款10倍或者損失3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的金額不足1000元的,為1000元。
  • 惡意侵權被判300萬元懲罰性賠償
    因為構成不正當競爭和商標侵權,廣東高院判令廣東智美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智美公司)向廣州紅日公司賠償經濟損失5000萬元,創下了家電行業智慧財產權侵權糾紛賠償金額的新紀錄。在歐普照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普公司)訴廣州市華升塑料製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升公司)商標侵權糾紛一案中,廣東高院適用懲罰性賠償機制,再審判決華升公司賠償歐普公司經濟損失300萬元。
  • 懲罰性賠償!最新司法解釋來了
    問題食品只要沒吃出毛病,就不用懲罰性賠償?12月9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該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 首例適用《民法典》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案件宣判
    1月4日,浮梁縣人民法院審結一起環境汙染民事公益訴訟案,這是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第1232條(新設法律規範)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的案件。據了解,這是全國首例適用《民法典》汙染環境懲罰性賠償條款的案件。  被告海藍公司被判決賠償生態環境修復費用、環境功能性損失費用、應急處置費用及檢測費、鑑定費共計2853665.56元,承擔環境汙染懲罰性賠償金171406.35元。同時判令被告海藍公司就其汙染環境的行為在國家級新聞媒體上向社會公眾賠禮道歉。
  • 引入「懲罰性賠償」 給文物古蹟多一重保護
    專家建議,可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讓損毀者承擔修復費用,以此來提升違法成本和法律威懾力。(見9月1日《法治日報》)  近年來,文旅部門、景區等針對旅遊文明加強了宣傳教育,也採取不少保護性措施,社會輿論更是達成越來越強的共識,塗畫、踐踏文物等現象雖有所減少,但遠未絕跡。  一些遊客之所以任性而為,主要是違法違規成本太低。
  • 假冒「星巴克」被索賠2100萬元,江蘇首起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
    江蘇省消保委主張2100萬元的懲罰性賠償,這是江蘇省首起懲罰性賠償公益訴訟,也是目前全國消費民事公益訴訟懲罰性賠償最高訴求。銷售假「星巴克」咖啡,公司被處罰金320萬元江蘇省消保委王姓負責人介紹,2018年2月,無錫市市場監管部門接到舉報稱,市場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
  • 馬來西亞沉船8名死者家屬訴國內旅遊公司,懲罰性賠償成焦點
    這起導致9人死亡的沉船事故,原因是什麼?據央視和澎湃新聞事發後的報導,出事船隻設計的用途僅供出海研究,並不適合環灘島附近海域風浪,且限載12人以下——事故發生時載了31人。另外,馬來西亞當地官方也證實,當時遊客們登船的丹容亞路碼頭屬於非法碼頭。
  • 航班隱瞞延誤取消原因應有「懲罰性賠償」
    此前,海南航空公司就曾因未如實告知航班取消原因,被法院認定違反了重要事項的告知義務,構成違約,被判賠償乘客機票差價款。北京市律協航空法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張起淮一針見血地指出,「有很多原因造成的延誤都是緣於航空公司自身利益的驅使和管理問題導致的,但幾乎沒有哪家航空公司敢於說出他們真正的、應該賠償的原因,主動賠償消費者。」
  • 每天車聞:大眾在美或臨懲罰性賠償,佛吉亞完成對SAS的收購
    【懂車之道 每天車聞】我們來盤點一下2020年2月24日,汽車圈都發生了一些什麼大事件。汽車事件一:大眾在美或臨懲罰性賠償據外媒報導,大眾汽車因其柴油門排放醜聞即將在美國面臨首起陪審團審判,舊金山聯邦法院定於2月24日開始審理此案。
  • 文物古蹟上留名塗鴉何時休 專家建議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懲罰性賠償制度
    建議除罰款外,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讓損毀者承擔修復費用,以此來提升違法成本和法律威懾力。」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孫煜華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認為,可以參照民法典關於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理念,對於給文物、名勝古蹟造成嚴重損壞的行為,景區有權提起訴訟主張懲罰性賠償。
  • 醫療過錯是什麼?具體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醫療過錯行為是醫療機構在進行醫療救治的過程中,對於患者造成了相關的人身損失的情形,按照規定是需要醫療機構來承擔對應的賠償標準的。那麼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醫療過錯是什麼?具體賠償標準是怎樣的?的相關知識,歡迎閱讀,希望能幫到你。一、醫療過錯是什麼?具體賠償標準是怎樣的?
  • 610萬美元「搜身賠償」的背後
    在美國,像這種對於人身、精神損害的高額賠償案例並非絕無僅有。1999年4月,美國俄勒岡州的一個法庭審理了一起消費者向大菸草公司「萬寶路」索賠的案件,陪審團最終裁定「萬寶路」和消費者本人都有「疏忽」,對死亡事件各負50%的責任,法官判「萬寶路」支付160萬美元的補償性賠償和7950萬美元的懲罰性賠償,共約8100萬美元。
  • 「又一喜茶」侵權「喜茶」還開了四家連鎖店,被懲罰性判賠76萬
    近期,廣州市白雲區人民法院宣判《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修訂實施後白雲區首例智慧財產權懲罰性賠償案件,「喜茶」一方勝訴獲賠76萬元。 正牌喜茶擁有的註冊商標。 適用「懲罰性賠償」,判賠76萬 白雲區法院審理認為,關於某美公司是否侵權的問題,某美公司在官方網站、微信公眾號使用了含「喜茶」「HEAKCAA」等文字的圖片及「一舉杯喝飲料的側面黑髮人形」圖形標誌,與美西公司註冊商標構成近似標識、實質性相識、相似標識等。
  • 北京高院發布《指導意見》明確智慧財產權案件損害賠償原則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吳倩):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21日發布《關於侵害智慧財產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確定損害賠償的指導意見及法定賠償的裁判標準》(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有關負責人表示,《指導意見》統一全市智慧財產權侵權案件和不正當競爭案件賠償標準,明確損害賠償原則,對於有效提高案件審判質效、切實保護權利人合法權益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 交通事故精神賠償的原則
    下面由找法網交通事故小編為您介紹其具體內容。  精神損害是指公民因其人身權受到侵害而遭受的生理上、心理上的損害。它具有非財產性、存在的獨立性、存在的單一性等特點。精神損害賠償對於侵權行為人而言具有懲罰性,而對受害人而言具有填補性和撫慰性,它本質上是通過金錢賠償,使受害人精神上、心理上得到安撫。
  • 知產審判 | 商標侵權損害賠償之認定與考量
    同仁堂公司請求判令三被告共同賠償經濟損失及維權合理開支共計300萬元;訴訟費用由三被告共同承擔。依法裁判經審理,一審法院參考李亞標等人的相關陳述,並根據三被告侵權行為的性質、侵權持續時間、侵權後果、涉案註冊商標的知名度、涉案註冊商標的許可使用費數額及原告同仁堂公司為制止上述侵權行為的維權合理開支等因素,酌情確定了三被告的賠償數額。
  • 文物古蹟上留名塗鴉何時休 專家建議修改治安管理處罰法明確懲罰性...
    建議除罰款外,引入懲罰性賠償制度,讓損毀者承擔修復費用,以此來提升違法成本和法律威懾力。」華東政法大學副教授孫煜華接受《法治日報》記者採訪時說。全國人大代表、江西財經大學貿易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李秀香認為,可以參照民法典關於懲罰性賠償制度的立法理念,對於給文物、名勝古蹟造成嚴重損壞的行為,景區有權提起訴訟主張懲罰性賠償。
  • 網購「自營」食品出問題誰賠償?最新司法解釋來了→
    電商平臺標註「自營」的食品出問題,誰來賠償?免費餐食出問題,就可以免責?問題食品只要沒吃出毛病,就不用懲罰性賠償?昨天(9日),最高法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對上述問題作出回應。該解釋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來看要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