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曝光攜程"積分票":積分機票成行業潛規則

2020-12-11 網易新聞

(原標題:央視曝光攜程「積分票」利益鏈背後黑手)


央視曝光攜程"積分票"利益鏈背後黑手


央視曝光攜程"積分票"利益鏈背後黑手


央視曝光攜程"積分票"利益鏈背後黑手

2016年1月9日,一位叫付先生的網友在網絡上發文,投訴攜程銷售「假機票」,導致自己在日本機場遭調查3小時。此事在網絡上曝光之後,「攜程在手,說走就走」的這句廣告詞,被眾多網友調侃成了「攜程在手,機場留守」。一時間,攜程賣」假機票」坑人的話題,成了眾多消費者關注的熱點。

用戶機場遭滯留,攜程「假機票」引發網絡熱議

付先生在自己的微博上爆料稱,他通過攜程網預定了從上海浦東到日本東京,以及從東京到北京的兩張機票,而就在他想要回國時卻遭遇了無法登機的尷尬。航空公司告訴他,他買到的,是一張涉嫌轉賣積分的機票,航空公司認定此票無效。

消費者付先生:兩張機票都是有問題的,分別是用港龍和英國航空的積分兌換的積分票。

付先生此前諮詢過的日本航空上海部門再度給他打來電話,說又發現了一張付先生的機票,這張機票仍然是用別人的積分兌換的。

付先生:我這個電話還沒掛下,我在櫃檯上的日本航空也發現這張票,開始很嚴厲地問我,您確認您購買了機票嗎?您真的買過機票嗎?您認識這個訂購機票的人嗎?我當時是非常非常尷尬的。

按照機票銷售市場的慣例,依靠積分轉讓得來的機票,國內外不同的航空公司都有自己不同的規定。但總體而言,在市場上這類機票是嚴禁進行買賣銷售的。付先生認為,自己在攜程上正規購票被騙,卻買到違規銷售的積分票,讓他在航空公司的信用記錄裡,嚴重受損。

付先生的這番投訴,引發了網絡上的高度關注。而面對消費者的投訴,攜程公司最終給出的回應是:付姓乘客 1月7日從東京飛回北京的機票由供應商出票,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私自以積分兌換機票,攜程公司願退一賠三彌補乘客。

積分機票成行業「潛規則」,買賣裡程積分亂象叢生

1月16日,就在攜程公司網絡銷售平臺上的機票供應商違規銷售「積分票」的風波還在網絡上熱議的時候,上海一位同樣在攜程網上購買到積分票的消費者,也告訴了記者他的遭遇。

消費者王先生:我就上東方網站,一查,一張是沒有問題的,還有一張上面查不出來,上面沒有這張票。

王先生很難相信,網絡上熱議的違規銷售積分票,竟然就這樣被自己撞上了,他一個多月前在攜程網上花了3837元購買的這張1月18日從上海飛往雪梨的國際機票,盡然就是一張航空公司官網上不能公開銷售的積分票。

王先生:然後我就直接打了電話,東航查了一下說有了,這張票的護照編碼不是我的,他說他是用積分幫你買的票。我問這個票有效嗎?他說也有效,也有可能碰到麻煩,因為編號不是你的。

確認了自己購買了一張無效的積分機票之後,王先生嚇出了一身冷汗,此事的時間離1月18日的出發日期只有不到10天的時間了。

王先生:我去雪梨是幫著小孩帶孫子的,我和親家兩個正好是交接。

王先生告訴記者,他計劃1月18日從上海起飛,19日一早到達雪梨,而王先生的親家也早就定好了1月20日從雪梨回國的機票,時間上容不得一點差錯。

王先生緊急撥打了攜程網的客服電話,說明原因之後,攜程網的工作人員為王先生重新購買了同一班航班的機票,在追究機票代理商之前,攜程網還按照協議,給王先生賠償了3倍於票款總計11511元的賠償金。

王先生:應該說呢他處理蠻及時的,當天晚上就給我處理掉了。

既然積分機票不能進入市場銷售,那這些積分票究竟是誰拿到市場上違規進行銷售的呢?經過多方的聯繫,《經濟半小時》記者終於採訪到了之前兩次出售積分票給付先生的票務代理公司負責人。

機票經銷商:公司接到訂單,工作人員在網上找到渠道,他們家可以出積分兌換的免票,然後我們就把客人信息報給他,他就開出來了,我們付款給他。

記者:那走這個流程比平時咱們直接去拿票,不是積分票,利潤上差多少?

機票經銷商:差百八十元錢。

區區百元的利潤,機票經銷商為什麼會冒著違規的風險進行虛假銷售呢?

機票經銷商:採購機票的話還要倒貼一百元錢。就是實際拿的價格比客人付的價格還要虧100多塊錢。因為網上競爭力是比較大的,如果價格高的話就接不了單子。

如此違規銷售本不能在市場上售賣的積分票,銷售公司無非是為了掙個人氣,根本不為了掙錢。

機票經銷商:2011年的時候,賣一張票能掙百八十塊現在一張票掙20元錢左右,返點越來越少。

那麼機票經銷商又是怎樣收集到大量積分並成功兌換成機票的呢?記者找到了一位從事機票代理業務多年的資深人士,他告訴記者,銷售積分機票,歷來是行業裡的一個灰色地帶。

這位業內人士還告訴記者,積分可能是供應商用技術手段盜用的會員積分,也可能是航空公司某些員工洩漏了會員的帳號、密碼,還可能是會員自願將累積積分賣給供應商、雙方串謀套取利益。

事實上,裡程兌換原本是航空公司給會員的一項優惠獎勵計劃,為的是讓會員每次乘坐飛機出行時都儘量選擇固定的航空公司。而對於裡程積分的買賣行為,航空公司的態度十分鮮明,那就是「禁止任何裡程買賣」。

儘管每家航空公司都有著明確的規定,但記者在淘寶網上輸入「裡程兌換」四個字時,搜索頁面上仍然出現了多達8頁近百條的交易信息,明碼標價收購和出售各個航空公司的裡程。記者聯繫了其中一家網店的店主,告訴對方想要買15000公裡國航鳳凰知音卡的裡程,對方給出的報價是2400元,並說一般第二天就可以到帳使用。記者又提出,這種買來的積分和本人真正購票換來的積分是否一樣,網店的店主給出了肯定的答覆。

機票經銷商違規售賣積分票,普通消費者很難識別,但作為國內最大的機票預定平臺的攜程網,為何也沒有堵住眾多機票經銷商違規銷售的漏洞呢?攜程公司機票事業部的總負責人很坦誠地告訴記者,所有消費者都在埋怨指責攜程網銷售「假機票」,但實際上,這些積分票都是匯聚在攜程網絡平臺上的機票經銷商幹出的缺德事,攜程被消費者痛罵,感到很委屈。

攜程高級副總裁兼機票事業部CEO熊星:我們之前到場無票的比例是低於萬分之二,這中間有各種原因,其中包括供應商的錯誤操作,包括供應商的違規出票。我們過去的做法是通過抽查的方式,因為有一部分票我們不能做到100%的自動檢測。

熊星告訴記者,在2013年年底,攜程公司推出了機票銷售的網路開放平臺,眾多機票經銷商雲集在攜程的平臺上,銷售部分旅行社產品或機票產品。截止到目前,經銷商出票量已經佔到了攜程網絡平臺總出票量的50%以上。平臺大了,經銷商多了,攜程網對供應商的監管,也開始出現了漏洞。

攜程網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不同國家和區域使用的全球機票分銷系統並不相同,攜程公司採用的是中航信的全球機票分銷系統,因此對於部分經銷商在其它分銷系統裡購買的機票或者從航空公司獲得的特殊運價機票,中航信系統就不能自動匹配和核對。對於這些機票,攜程之前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採用人工抽驗的方式進行審查。因此給一些經銷商提供了可乘之機。這次事件發生之後,攜程也加大了風控管理,從1月11日起,對於不能錄入中航信全球機票分銷系統的機票,實行100%人工抽查,逐單審核錄入。

事件之後,對於中航信不能匹配的機票,攜程使用百分百的人工檢查,以保證機票的正常使用。

高額退改籤費用賺取違規利潤,小經銷商代理玩「貓膩」

家住上海的陳小姐前不久在一家綜合性旅遊出行服務平臺訂了一張2月16日從北京到青島的機票,一共花了530元,其中480元為機票費,50元為機場建設費,可是沒過幾天,陳小姐上網時卻發現,同樣一趟航班,票價卻大幅下降了。

消費者陳小姐:幾天後,出於好奇心,我就點了一下那個搜索鍵,點了以後發現,其實北京到青島的票有280元的票,那跟我480的票其實差了將近一倍的價格。

陳小姐想著退票,可是她記得當時買票的時候,網頁上特別寫明了,如果退票的話,只能退機場建設費和燃油費。陳小姐又再次聯繫了售票方天泰航空,得到的答案依然是機票費不能退。

但是,讓陳小姐十分不解的是,這張東航官網新推出的280元機票,價格不僅便宜了,而且還可以退改。

更讓陳小姐無法接受的是,隨後她又登陸了一家電子客票驗真網站,把自己的訂單號、名字等信息輸入進去一看,這才發現自己這張票的實際成交價僅僅為280元。

自己明明花了480元買的機票為什麼顯示的成交價是280元呢?而這張高價機票又為何不能退改?在陳小姐疑惑的時候,天津的趙先生也談到了自己在退票這個問題上的困惑。

消費者趙先生:購買一張1月15號從天津到名古屋的日本航空的一張機票,這個機票的價格大概是三千三四百人民幣,是1月15號出發的,那我在訂票的時候,它提示退票和改籤的標準,原話是以航空公司標準為主,但是出票完以後,我再點這個退票和改籤的提示,就變成了不許退票也不許更改。

中國旅遊未來協會副會長劉思敏:跟航空公司的正常的銷售,完全一樣的航班,但是退改籤享受的政策不一樣,這個時候是,就是小的代理商,它在玩貓膩。

劉思敏告訴記者,國內機票銷售的代理制度早在1980年代便開始實行,當時主要靠實體網點售票。2008年,國家取消了機票代理費統一收費標準後,機票代理人的主要收入來源為3%的代理費和完成一定的售票量後航空公司給予的獎勵,就是通常所說的「3+X」。2015年上半年,國資委向國航、南航、東航三大航提出了「雙五十」目標,即在未來三年內,三大航企的機票直銷比例要提升至50%,同時代理費要在2014年的基礎上下降50%。機票經銷商的代理費減少了,一些中小經銷商在規則發生變化之後,開始鋌而走險的選擇另一種賺錢方式,也就是在機票的退改籤上,進行違規的高收費、甚至不予退費。

北京的白昊律師主要從事民事審判工作,曾審理旅遊合同糾紛等民事案件千餘件,他告訴記者,根據《中國民用航空旅客、行李國內運輸規則》第二十二條規定:旅客在航班規定離站時間24小時以內、兩小時以前要求退票,收取客票價10%的退票費;在航班規定離站時間前兩小時以內要求退票,收取客票價20%的退票費;在航班規定離站時間後要求退票,按誤機處理。

北京德恆律師事務所律師白昊:代理商按照一個什麼樣的比例收取,沒有一個統一的規定。但是國家工商總局關於新的規定當中明確指出,網際網路交易平臺對於這個消費者進行收取違約金的這麼一個行為,那麼如果說他的這個比例過高,違反了法定的數額,或者是不合理的數額,那麼它就屬於加重對於消費者的責任。

白昊律師告訴記者,根據國家工商總局2014年出臺的《網絡交易平臺合同格式條款規範指引》第十一條指出,使消費者承擔違約金明顯超過法定數額或者合理數額,屬於加重消費者責任。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條的規定,提供格式條款的一方加重對方責任的,該格式條款無效。

白昊:所以說從這起事例當中,代理商如果它不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答,這個問題那麼在法律上它就屬於是無效條款,那麼多出的這個費用,就應該退還給消費者。針對這樣一個群體性的糾紛,需要國家有關部門儘早制定這麼一個規範性的文件,那麼對於這個代理商它的一個收取的比例劃定一條紅線,總之不能讓這種退票費成為代理商收取牟利的這麼一個途徑。

不僅如此,白昊律師還告訴記者,在2014年最新頒布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第五十六條規定,經營者有生產國家明令淘汰的商品或者銷售失效、變質的商品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或者其他有關行政部門責令改正,可以根據情節單處或者並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處以違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的,處以五十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

白昊:新消法除了對於這個消費者的保護以外,也規定那麼國家工商管理部門(可以)對這個經營者要做進一步的這種處罰。我們也需要工商管理部門來及早的出面,利用法律對於賦予它的武器,來切實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中國消費者協會副秘書長董祝禮:對經營者加強監督的力度,開展一些服務的調查,開展一些意見的搜集,對一些典型侵害消費者權益的情況進行公示,進行消費的提示,讓消費者在消費當中變得更加謹慎,更加有目標,更加心裡有數。

半小時觀察:不能讓違規機票經銷商再成漏網之魚

眼下機票經銷商違規銷售涉嫌轉賣積分的機票,讓攜程網在年關歲末的機票銷售市場上,成了千夫所指的對象,把髒水全潑到一家網際網路公司的身上,確實有點冤枉,但這其中也的確反映出了機票代理銷售市場上存在的亂象。

積分票,高額退票費,這些問題,其實更多暴露了一個長期隱藏在機票市場裡的特殊群體,機票經銷商。以前日子好過,機票代理的差價,就能掙大錢,但如今規則變了,機票經銷商的收入日益減少,於是矇騙消費者的各種花招,開始出現在了市場上。對於積分機票,對於退票費,國家法律,行業監管,都有著明確的條文,但機票銷售市場上的違規違法事件,卻日益增多,我們也了解到,國家主管部門從去年開始,也在大力推進航空公司自己銷售機票的工作,力求在機票銷售機制上,根本性解決一些不守規矩的機票經銷商欺詐消費者的問題。

又到了一年機票銷售最熱鬧的時節了,我們希望主管部門加大對機票經銷商的監管,嚴肅法律法規的執行,讓即將到來的春運,更加順暢,更加安心。

本文來源:央視 責任編輯:曹義_NN5778

相關焦點

  • 攜程網機票事件:賣積分兌換票成行業「潛規則」?
    攜程網繼前日爆出「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事件後,昨日再度爆出負面消息,有網友投訴稱,攜程在收到票款後不給航空公司付款,並偽造電子票號,使乘客到達機場後才發現沒有預訂到票。攜程方面回應稱,投訴事件主要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或供應商員工操作失誤造成,攜程後續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補償標準。  昨日,本報報導了《攜程網上買機票 國外登機遇阻》,這名乘客在日本遭遇航空公司調查,攜程稱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之後引來多位網友發帖子吐槽自己的各種遭遇。最令人吃驚的是,有人支付了1.2萬餘元購買的北京至日本札幌機票,被國航認定為「沒有這張票」。
  • 揭秘攜程機票亂象:代理商買賣積分賺取灰色收入
    原標題:揭秘攜程機票亂象:代理商買賣積分賺取灰色收入 攜程「假機票」事件追蹤? 日前,攜程爆出的「假機票」風波,讓代理商買賣裡程積分的灰色產業鏈隨之浮出水面。據央視曝光,上述事件中,一位名叫李淼的客人因「無效票號」無法登機,另一位付姓旅客投訴稱在攜程上預訂了機票,但因涉嫌轉賣積分票,在國外登機時被認定無效。 在線旅遊網站(OTA)平臺曾多次爆出銷售機票存在「貓膩」,業內認為OTA平臺上代理商監管存在問題,倒賣裡程積分已成潛規則。
  • 賣積分兌換票成行業「潛規則」?
    攜程網繼前日爆出「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事件後,昨日再度爆出負面消息,有網友投訴稱,攜程在收到票款後不給航空公司付款,並偽造電子票號,使乘客到達機場後才發現沒有預訂到票。攜程方面回應稱,投訴事件主要是由於供應商違規操作或供應商員工操作失誤造成,攜程後續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補償標準。  昨日,本報報導了《攜程網上買機票 國外登機遇阻》,這名乘客在日本遭遇航空公司調查,攜程稱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之後引來多位網友發帖子吐槽自己的各種遭遇。最令人吃驚的是,有人支付了1.2萬餘元購買的北京至日本札幌機票,被國航認定為「沒有這張票」。
  • 攜程假機票追蹤:代理商利潤萎縮 裡程積分買賣成風
    監管法規尚未全面落實,消費者權益引關注  日前,攜程爆出的「假機票」風波,讓代理商買賣裡程積分的灰色產業鏈隨之浮出水面。據央視曝光,上述事件中,一位名叫李淼的客人因「無效票號」無法登機,另一位付姓旅客投訴稱在攜程上預訂了機票,但因涉嫌轉賣積分票,在國外登機時被認定無效。
  • 攜程網機票事件:賣積分兌換票成行業「潛規則」?(圖)
    攜程網繼前日爆出「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事件後,昨日再度爆出負面消息,有網友投訴稱,攜程在收到票款後不給航空公司付款,並偽造電子票號,使乘客到達機場後才發現沒有預訂到票。  昨日,本報報導了《攜程網上買機票 國外登機遇阻》,這名乘客在日本遭遇航空公司調查,攜程稱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之後引來多位網友發帖子吐槽自己的各種遭遇。最令人吃驚的是,有人支付了1.2萬餘元購買的北京至日本札幌機票,被國航認定為「沒有這張票」。對此,攜程方面回應稱,將加強對供應商的監管,旅客到場無票將給予「退一賠三」補償。
  • 攜程網機票事件:賣積分兌換票成行業"潛規則"?
    原標題:攜程網機票事件:賣積分兌換票成行業「潛規則」?   攜程網繼前日爆出「供應商違規出售以積分兌換的機票」事件後,昨日再度爆出負面消息,有網友投訴稱,攜程在收到票款後不給航空公司付款,並偽造電子票號,使乘客到達機場後才發現沒有預訂到票。
  • 中消協約談攜程等平臺:「積分機票」或存暗箱運作市場
    央廣網北京1月27日消息(記者潘毅)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今年1月9號,網友傅先生在網絡上發文,投訴攜程票務公司銷售「假機票」。稱自己在東京羽田機場值機時,兩次被質疑盜用他人積分訂購日本航空機票,不僅無法登機,而且還接受了機場及航空公司方面長達3個小時的調查。此事曝光之後,「攜程在手,說走就走」的廣告詞,被眾多網友調侃成了「攜程在手,機場留守」。
  • 機票代理商自曝行業潛規則:不違規就賺不到錢
    套餐捆綁、監管不嚴造就「黑機票」?票代自爆行業潛規則,吐槽「最大利潤被平臺賺走了」,稱不違規就賺不到錢代理商的盈利空間縮水,「只好靠各種不規範行為,從消費者身上賺錢。」
  • 攜程機票竟是積分兌換票 律師稱涉嫌欺詐
    014開頭的票並非新航出票,系統無法接受錯誤的票號,當然無法在新航網上值機。」記者撥打新加坡航空駐北京辦事處電話查詢到,014開頭的機票,並非是直接從新航購買的。新航工作人員表示:「014是加拿大航空公司(以下簡稱加航)的開頭票號。」成都商報記者撥打加航的電話進行諮詢。工作人員查詢後表示,014是加航票號的開頭,但李明購買的票,卻是用積分兌換的免費票。
  • 機票代理自爆行業潛規則:最大利潤被平臺賺走了
    最近頻頻被曝光的不合理退改籤政策、不及時通知旅客航班變動信息、「棄程」,包括積分兌換免費票、虛假票號,都是不良代理的貓膩手段。  「假機票門」事件愈演愈烈,很多旅客都感慨曾有在攜程、去哪兒網等機票預訂平臺被「黑」經歷。攜程辯解,近日數起機票投訴事件均由供應商違規操作。一時間,「不良機票代理商」成為過街老鼠。看起來,航空公司、機票預訂平臺和消費者都在為代理商的投機取巧而買單。
  • 中消協就「積分機票」約談攜程等6大平臺
    1月26日,中國消費者協會就積分機票問題約談了攜程、途牛、去哪兒、藝龍、阿里、同程等6家企業。這是中消協首次公開約談企業,中消協律師團兩位律師全程參與,並向企業提問。約談中,企業承認積分機票客觀存在,是經銷商行為,並表示隨著平臺在監管方面的不斷加壓,此類問題今後將大幅度減少。
  • 攜程買機票竟是積分兌換的免費票 乘客日本機場被查供應商背黑鍋
    1月9日,微博網友「ttdz」怒斥攜程,稱攜程偷了英航的積分兌換無法使用的免費票賣給他,被查處後,其無法值機,然後攜程又偷了一個日本人的積分兌換了一張機票,致使其被航空公司帶走調查3個小時。名譽嚴重受損的「ttdz」怒稱「中國旅行者的臉都被你丟盡了」、「當攜程用戶是tm我的恥辱」。
  • 買國際機票一定要小心,行業老大攜程被爆賣假機票! 攜程假機票事件與行業內幕揭秘
    最近,有網友爆料中國最大的旅行網攜程為了牟取暴利,私自囤票,出售假機票,導致很多人的國際機票無法登機,耽誤行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的旅遊達人「李淼」是攜程的忠實用戶,漸漸的也變成了攜程的鑽石會員。
  • 攜程們的訂票糾葛:高退票費潛規則起底
    7月13日,央視曝光攜程,該旅客在6月27日購買北京飛往青島的旅行套餐全價票,在稍後申請退款時發現總票款為1057元,被收取退票費用高達473元,僅退還584元,退票費用達總票款的40%還要多。  而按照航空公司全價票退款規定則為起飛前退票收取5%,起飛後收取票款的10%。
  • 花6000多元攜程買機票竟是積分兌換的
    ■中新如果不是朋友網上值機(網上辦理登機牌、選座等手續)出現問題,市民李明(化名)可能不會知道,自己花6000多元在攜程上幫朋友訂的兩張機票,竟然是用他人積分免費兌換的。李明在成都開了一家商貿公司。9月7日下午3點,因貿易合作關係,在新加坡的朋友委託李明幫忙訂購兩張9月13日新加坡飛上海的國際機票。
  • 網友攜程買到"假機票"登機受阻上頭條 攜程:退一賠三[圖]
    攜程表示,將進一步切實保障客人權益。目前,旅客到場無票的發生概率低於萬分之二,攜程將努力將此概率進一步降低。同時,大力杜絕違規票等情況的出現,並將對違規票臺絕不姑息,對客人也將執行退一賠三的行業高標準補償。
  • 攜程遭遇「問題機票門」 網上買機票要多留個心眼了
    昨天(11日),攜程回應,兩起皆為小概率事件,因供應商失誤造成,攜程將開展排查,並加大賠償力度。業內人士分析表示,由於機票價格戰愈演愈惡劣,各機票代理商及銷售平臺利潤空間壓縮、競爭激勵,部分機構「積分倒賣」已成為公開的「潛規則」。
  • 攜程機票風波:是樹大招風還是有恃無恐
    在攜程坐擁OTA半壁江山以後,可以說現在的攜程本該是志得意滿的。但是就在剛一開年,攜程就遇到了消費者對其的信任崩塌。 積分換裡程,涉嫌售假票,而對於攜程的回應,消費者顯然並不買帳,攜程到底怎麼了,是樹大招風還是攜程坐大後的有恃無恐!近期,接連發生的兩起機票風波,引起公眾及媒體的注意。
  • 春節出境遊一定要小心,連行業老大攜程都被曝賣假機票!
    最近,有網友爆料中國最大的旅行網攜程為了牟取暴利,私自囤票,出售假機票,導致很多人的國際機票無法登機,耽誤行程。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日本的旅遊達人「李淼」是攜程的忠實用戶,漸漸的也變成了攜程的鑽石會員。
  • 信用卡積分怎麼兌換機票?積分兌換裡程具體怎麼操作?
    積分兌換裡程具體怎麼操作?最近攜程更是退出了積分兌換機票的活動然而1月連續被2位用戶稱機票是無效的,假機票,難道積分兌換無法使用?今天,金投信用卡小編就來跟大家說一說 信用卡積分怎麼兌換機票?積分兌換裡程具體怎麼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