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腫瘤掛上鉤的疾病,都是不容忽視的,椎管腫瘤亦是如此。由於椎管內腫瘤發病位置、類型的不同和多樣性,導致椎管內腫瘤很容易和其他的疾病相混淆,也很容易被誤診,對疾病的治癒產生很大阻礙和影響。
《健康鹹寧》節目邀請鹹寧市中心醫院脊椎外科主任彭愛民,帶大家認識椎管內腫瘤。
市民提問 專家解答
馬先生:42歲,從事裝修行業。5年前因腰椎間盤突出做了微創手術,手術恢復良好。今年5月份復發,腰痛、腿痛、行走吃力,6月29日到醫院拍核磁共振,影像表現:腰椎生理曲度正常,椎體邊緣骨質增生,信號正常。T2WI見L4/5、L5/S1椎間盤信號降低,L4/5椎間盤四周膨出。L5/S1椎間盤向左後稍突出,硬膜囊受壓,腰椎椎管內未見佔位。影像診斷:腰椎退行性變。L4/5椎間盤向四周膨出。L5/S1椎間盤輕度突出。請問專家,他這個情況是舊病復發了嗎?需要手術嗎?
李女士:45歲,腰痛,直不起腰來,做CT說是退行性改變,腰椎間盤突出,醫生讓她臥床休息,去康骨科做點按摩,打點脫水的針。想問一下,這樣的治療能治好嗎?
帶你認識椎管內腫瘤
1.脊柱腫瘤按來源及性質分為:
a.原發性脊柱腫瘤直接起源於脊柱骨及其附屬組織,佔全身腫瘤的0.4%;
b.繼發性脊柱腫瘤原發於骨外惡性腫瘤居第三,僅次於肺和肝臟。來源前三位乳腺癌、肺癌 前列腺癌;
c.椎管內腫瘤生長於椎管和脊髓相鄰組織可分為髓內腫瘤、髓外硬膜內腫瘤以及髓外硬膜外腫瘤。硬膜外腫瘤主要原發性和轉移性腫瘤組成,以轉移性為多見。
我們今天主要討論的是硬膜內腫瘤。
2.臨床表現
病史 由於脊髓組織在功能上對生長緩慢的腫瘤所產生的壓迫有很強的適應性,從最初開始出現症狀,到最終確診,其平均持續時間長達約3.5年,生長緩慢的腫瘤的症狀是不易察覺的。
症狀與體徵取決於:
水平
部位
腫瘤大小
生長速度
主要症狀為疼痛及神經功能障礙。
起病一般比較隱匿,但也可突然發病。主要症狀為漸進性的局部疼痛,根部或脊髓性的夜間痛,非疼痛性感覺功能障礙,運動功能減弱,運動失調及括約肌功能障礙。
髓內腫瘤的感覺功能障礙表現趨向於感覺分離的表現型,而運動功能障礙可表現為Brown-Sequard症候群。骶部的功能障礙可能維持在某種程度(骶部殘存)直到髓內腫瘤發展到較晚期的階段。脊柱側彎和斜頸常見。
治療
非手術治療近年來放療和化療技術的發展,使得對這些療法的應用,尤其是化療在治療兒童型髓內神經膠質瘤,及放療治療分級較高的神經膠質瘤成為可能。對於成血管細胞瘤,血管內介入栓塞可為手術切除做好準備,甚至可以將其作為一種治療方法。
手術治療 無論何種硬膜內腫瘤均應視為惡性腫瘤,儘早通過手術治療。此主要由於椎管容積有限,腫瘤發展速度可時快時慢,一旦侵入及脊髓神經即出現明顯之錐體束徵,輕者運動感覺障礙,重者可引起截癱(胸腰段)或四肢癱(頸段),因此一經確診,應及早手術。
對於所有良性的硬膜內腫瘤,外科手術的治療目的為完整切除。而對於惡性神經膠質瘤的治療目標為保留功能的減積手術。椎板切除術是切除硬膜內脊髓腫瘤的標準入路。神經外科和脊柱外科各有優勢。
專家介紹
彭愛民鹹寧市中心醫院同濟鹹寧醫院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醫師、醫學碩士。從事臨床骨科工作20多年,對四肢及骨盆骨折。脊柱脊髓損傷,人工關節置換有著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頸椎骨折併骨髓損傷,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術治療,對頸椎病,腰椎管狹窄,腰椎滑脫,腰椎間盤突出症,脊柱韌帶骨化等脊柱退行性病變及脊柱結核、腫瘤。椎管內腫瘤有著豐富的手術經驗。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20多篇,骨科專著一部。近年來積極開展經皮椎間孔鏡技術,老年骨質疏鬆性骨折椎體成形術及經皮椎弓根釘固定技術等微創治療手術,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來源:鹹寧人民廣播電臺】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