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帝」 原名,竟然叫 「重華」?《史記》第一章,竟是個廣告?

2020-12-14 楚予微茫

作者:苒,原創文章,禁止轉載。

我們自稱炎黃子孫,但是我們對炎帝、黃帝的了解遠不如西方民眾對耶穌那樣熟悉。

由於上古時代時間久遠,又沒有宗教或者其他方式傳播,我們對上古時代的了解非常有限。

很多人都知道三皇五帝,但能將他們名字說出來的人屈指可數。

五帝究竟都有誰?

上古的禪讓制,是我們認為的有才能,就可以做首領嗎?

在《史記·五帝本紀》中,司馬遷講述了五帝的故事。

據司馬遷了解,原來炎帝和黃帝並沒有合作打蚩尤,黃帝應該是在炎帝勢力衰微時候壯大起來的新勢力,而蚩尤並不是妖怪,只是不服從黃帝統領的少數民資部落的首領。

黃帝去世之後,繼任者是帝顓頊。

顓頊是誰呢?

《史記》記載:「帝顓頊高陽者,黃帝之孫而昌意之子也。」

原來,五帝的第二位顓頊是黃帝的親孫子,因為沉靜穩練、鎮定深沉有聖人之德,天下人都願意歸順他。

關於顓頊,司馬遷沒有過多的記載。

只在最後提了一句,顓頊有個兒子,叫窮蟬。

但是窮蟬並沒有做首領。

顓頊死後,接替他首領地位的是帝嚳。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按照今天的說法,他也就是顓頊沒出五服的的子侄輩。

帝嚳「生而神靈,自言其名」,因為有著非凡的天賦,他成為了五帝中的第三位優秀統領。

帝嚳駕崩後,他的兒子摯繼承了天下。

但記載說,「帝摯立,不善(崩)」,這位帝摯並不在五帝之列,可能是因為能力不行,也可能是因為在位時間不長就去世了。

於是他的同父異母的弟弟放勳接手了他的職位。

放勳是誰呢?

換個稱呼大家就熟悉了,史書中習慣性地稱呼他帝堯。

帝堯有著高尚的德行和超凡的智慧,憑藉強大的人格魅力拉起了自己的隊伍,賢才們紛紛響應,各司其職,把天下治理得井井有條。

帝堯在位的第七十年,便開始為自己尋找接班人。

《史記》上說,有人提議讓他的兒子丹朱繼位被他以「頑兇」的理由拒絕了;

有人舉薦了共工,被他以巧言善變但用心險惡否決了

在堯的詢問下,四嶽舉薦了民間風評很好的舜。

《孟子》中說「舜發於畎畝之中」,大概是受這一句話的影響,舜成了草根逆襲的代表人物。

然而,在堯要求屬下們舉薦繼承人的時候,司馬遷的原文是這麼寫:「悉舉貴戚及疏遠隱匿者」。

原來並不是有才的人就可以被舉薦為候選人,只有同姓的人才可以獲得被舉薦的資格。也就是說,繼承者必須是和黃帝有血緣關係的人。

在前面提到過,帝顓頊有個兒子叫窮蟬,窮蟬這一支幾代人都沒什麼大作為,地位卑微,大概就是在民間種田種地過日子的普通人。

堯找不到合適的繼承人,手下的人便為他推舉了窮蟬的後代舜。

舜在通過了堯的考察後,成為了天下人認同的首領。

舜年老後將天下傳給了禹,禹是黃帝的玄孫、顓頊的孫子。開啟了中國有文字記載的第一個朝代夏。

書裡經常說「家天下」就是從夏禹開始的,但事實是……

在《五帝本紀》結尾處,司馬遷總結到:「自黃帝至舜、禹,皆同姓而異其國號,以章明德。故黃帝為有熊,帝顓頊為高陽,帝嚳為高辛,帝堯為陶唐,帝舜為有虞。帝禹為夏後而別氏,姓姒氏。」

古代的姓氏是兩個概念,《說文解字》裡說姓是用來「別婚姻」的,同姓之人就是有相同血脈的人,不可以通婚;而氏是用來「別貴賤」的,只有貴族男子才可以擁有氏。

按照這個理論,結合上面的話,簡單概括一下就是,從黃帝到禹,其實都是有血緣關係的,五帝本來就是一家人。

所以,「家天下」並不是從夏朝才開始的,只不過夏朝是將皇位直接傳給了兒子,而不是在子孫後代裡挑選有才能的人罷了。

一直以來,認為禪讓制就是民主推薦,只要有才能便可以在人群中脫穎而出走向權力的巔峰,其實只是我們一廂情願地想當然而已。

帝舜是憑藉什麼成功地引起了司馬遷的注意呢?

卑微了七代的舜是如何成為堯的接班人的?

《五帝本紀》雖以五帝為題,卻有一半以上的文字都在寫舜,留給其他四位的文字加起來都不如寫舜的多。

從堯問誰可以接替他到正式轉入對舜的描述二千五百餘字,詳細地寫了舜的人生軌跡。

如果說黃帝是由於時代久遠沒有詳細的文字記載,那為什麼和司馬遷時代最接近的帝禹也僅僅只略寫了他過家門而不入,反而把舜的故事寫得那麼詳細呢?

司馬遷說,他寫《史記》的目的是「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為了研究天地間的道義,通曉古今的演變,寫出他自己的想法觀點。

舜是黃帝的八世孫,舜這一支,從窮蟬開始就一直是地位不高的庶人。舜的突然興起,就是司馬遷願意讓他成為《史記》第一集主角的依據。

舜到底是如何興起的呢?

是因為堯找不到合適的候選人繼承天下,只能在同姓的遠房親戚裡面選,而舜恰好因為名聲遠播被舉薦到了堯面前。

四嶽對舜的舉薦詞如下:

"盲者子。父頑,母嚚,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

舜的親生母親早亡,父親瞽叟是個盲人且脾氣不好。

在舜的母親去世後,給他找了個後媽。

這個後媽奸詐狡猾、滿嘴胡話,想來沒有少講舜的壞話。

後媽和親爹給舜生了個親弟弟叫象,小兒子有親爹親媽護著,養成了傲慢無禮的性格。

但是舜卻能夠孝敬父母,寬厚地容忍家裡的極品親人,讓他們只在家裡橫,不出去犯事,甚至在別人眼裡還很是一副和諧家庭的圖景。

於是,大家一邊心疼沒媽的孩子早懂事,一邊覺得親爹後媽不厚道,就在閒聊之中把舜的寬厚孝順的品德撒向了蒼茫的大地。

祖傳的貴族血脈,再加上美好的名聲,是舜邁入成功的第一塊敲門磚,但是堯作為英明的領導,肯定不會只因為傳言,就把天下交給一個摸不清底的年輕人。

證實傳言是必不可少的,剛入了大佬法眼的舜,只有順利通過王者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被認可的接班人。

為了考察舜的真實品德,堯不僅派了九個貼身保鏢,觀察他為人處世的能力,還痛下血本,將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他,以此來考察他私下的德行。

大概是「真金不怕火煉」,在內外雙重監視下的舜,毫無壓力地向堯展示了自己完美無缺的品德。

舜請來了賢才,又流放了「四兇」,在雷雨天氣入深山不僅沒有迷路,還完成了原本的任務。

看到他品行高尚、賞罰有度、沉著冷靜,堯在心中認可了這一位繼承人。

那麼問題來了,司馬遷為什麼要把舜的上位過程寫得這麼詳細呢?

從創作角度講,對於作者來說,材料的詳略安排最能體現他心中的情感傾向或者文章主旨。

太史公司馬遷作為文學大家,對於文章素材的裁剪能力無疑是頂級的水平。

那麼,他將舜大寫特寫究竟是想表達什麼呢?

結合他生活的時代背景,我鬥膽做了大膽的猜測,他是不是想藉助舜的上位史來宣揚某種思想呢?

眾所周知,在漢武帝朝「獨尊儒術」之前,思想界是「百家爭鳴」的。

自董仲舒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儒家才開始了在思想界獨佔鰲頭。

諸子百家各有所長,為什麼漢武帝沒有雨露均沾,而是選擇了獨寵儒家呢?

漢武帝並不是儒者儒家思想的擁躉,從他的治國到處事方式基本看不到儒家的影子,之所以能同意董仲舒的提議,關鍵還在於儒家思想最有利於他的統治。

在我看來,儒家的倫理道德觀就是完美地為統治者服務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論你是什麼人一定要守住自己的本分。

通觀舜坐上第一把交椅之前的經歷,不得不說,簡直是這一思想的完美詮釋者。

父親憎惡謀殺他、繼母言語攻訐他、弟弟無禮欺凌他,他都恪守為人子和為人兄的準則,孝順父母、友愛兄弟;

代替堯攝政之時,將事物安排得妥妥噹噹,做到了為人臣子的忠順;

帝堯死後,服喪三年,甚至還將大位讓給堯的兒子;

最後在大家的一致推舉下,才卻之不恭地接受了帝位。

登上帝位的舜,依然是孝順父親、友愛兄弟的好兒子、好兄長。

漢初是「黃老思想」的天下,要想實行思想改革,難度必然不小,有力的宣傳是推動思想變革行之有效的方法。

於是,我是不是可以認為,太史公在《史記》的第一章裡強行插播了一則宣揚儒家思想的廣告呢?

如果是這樣,那之前的疑問就可以完美地得到解釋了。

【作者簡介】蘅苒,希望用文字,記錄每一個瞬間的美好,有趣的靈魂總會相聚,我在一個有意思的地方,等一個有趣的你!

相關焦點

  • 鄭國茂:三皇五帝之一舜帝的生平
    史料的缺失,我們尚無法給舜帝開出具體的年譜,但是我們可以按照史聖司馬遷的記述,將舜帝畢生分成幾個歷史階段來研究他的生平。第一階段:舜帝二十歲之前。這一階段是舜帝以孝成名天下的階段。我們有必要首先弄清楚虞舜的族系。
  • 「風洲」上的重華書院
    據《曹州府志》記載,重華書院在府治西北,四面有水環之,門外有橋,因有重華祠而得名(傳說舜帝目中有雙瞳仁,姓姚,名重華)。明萬曆二十四年(1596年),曹濮道兵備使李天植(南直隸廣德人),他「法堯舜而宗孔孟」,在曹州奉祀舜帝,於「風洲」興修「舜帝祠」。同時,熱心教育,聚攬文人,又在此倡建「重華書院」,收徒講學。當時建有大廳三間,樓房一座,小亭一個,房舍六間。
  • 孔子讀《易》,韋編三絕,推行忠孝仁義,是因為崇拜舜帝嗎?
    舜是「三皇五帝」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又稱舜帝、帝舜,《山海經》中稱帝、帝俊。舜姓「姚」,名「重華」,傳說舜的眼睛是「重瞳」(兩個瞳孔)。在此,個人有個大膽的猜想,這裡的「重華」的「重」應該發「zhong」的音,是「中華」一詞的由來。因為「重華」之名出自《尚書舜典》,孔穎達解釋為:「此舜能繼堯,重其文德之光華,用此德合於帝堯」。
  • 全州的九疑山與舜帝有沒有關係呢?
    他講這座山有很多奇奇怪怪的名字,有叫九疑山的、有叫皇極山的、有叫九龍山的、有叫九龍脊的、有叫九條脊的……如圖:《全縣誌》記載:全州西北部有九疑山聽聞此山叫九疑山,我很是奇怪,就問吳老師:「九疑山不是舜帝葬地嗎?它是在湖南寧遠,屬萌渚嶺。而這座山是在越城嶺,怎麼也叫九疑山呢?」
  • 揭秘:安平重華如何做到一路領先?
    理念領先:要幫種植戶節省成本Q:首先請簡單介紹下您個人和安平重華。A:我叫劉彥博,是安平重華苗床廠總經理。我從03年從事焊網領域一直到現在,已經有17年了,也就是從21歲開始接觸的。Q:「重華」這個名字對於您來說有什麼含義嗎?A:重華是安平的一個村名。傳說舜帝的名字就叫重華,以前我們村的一個故事,舜帝以前在這裡居住過,所以感覺這個名字也特別好。當然也包含我的個人理想在裡面,「重」,就是再次、重複,「華」,就是華麗、奢華,寓意特別好。
  • 張雨綺原名曝光!因衛生巾廣告被迫改名,網友:原諒我笑出了豬叫
    寧靜,張雨綺,黃聖依,伊能靜這一個個早就已經不紅了的姐姐們在這個舞臺上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她們。然而你們知道這些姐姐們的真名嗎?在娛樂圈,為了讓自己的名字好記,大多數明星都會給自己起一個讓人容易記得的名字,比如爭議最大的那位姐姐伊能靜,其實原名叫吳靜怡,後因母親改嫁日本人伊能祥光,因此改名伊能靜江,出道後為了更符合國內習慣,簡化了名字,才改叫伊能靜。
  • 來過運城舜帝陵,再也不能小覷山西
    如果你非要在世界上找到這麼一個完美的男人: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狗見不咬、驢見不踢,那麼這個人一定就是舜帝。舜帝「孝感天地」、「德播人間」的事跡經過儒家大力的宣導,其為人、持家、做官、治國均以道德為人本,開創了中華道德文化之先河,被後人尊稱為「道德始祖」、「百孝之首」、「文明之元」,成為楷模,被推崇為歷史上道德最完備的帝王,深受海內外華夏子孫的尊崇和敬仰。
  • 明星原名大揭秘,舒淇竟然不是真名,應採兒原名你知道嗎?
    明星原名大揭秘,舒淇竟然不是真名,應採兒原名你知道嗎?,舒淇原名林立慧,早年間舒淇的家境並不是太好,剛出道的時候也是靠著王晶導演的作品才慢慢火起來的,因為原名沒有什麼特色,在一些好友的建議下改成了舒淇,也是為了方便記憶,改名後的舒淇還真的就快速火起來了,也真的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呢?   2、林允
  • 重華茶宴賀新春
    茶宴總是於每年正月初二到初十之間的某個佳日裡舉行,十八到二十八個具有文才的重臣蒙君恩欽召前往重華宮,一邊啜茶,一邊聯句賦詩。《紅樓夢》中,大觀園群芳曾於蘆雪庵賞雪聯句,類似的場景,可是在紫禁城中年年真實的上演哦。當然,宮廷裡的雅集到底不會像大觀園裡那樣輕鬆隨意,每次茶宴,均是由乾隆規定題材與韻腳,他不僅是這一次詩會的參與者,更是最終的評判人——由乾隆來判定各位大臣所詠詩句的高下,分賜獎品。
  • ...宋孝宗、謝皇后…… 曾叫德壽宮、重華宮、慈福宮、壽慈宮、宗...
    德壽宮離太廟、御街等行政機構都不遠,有事叫得動;西湖也不遠,附近還有五柳園、富景園,去玩也方便。最重要的是,想造個德壽宮,整個杭州城裡頭真沒那麼大的地方了。也考慮過留下,宋高宗不是說過「西溪且留下」,不知道是不是嫌遠最終放棄了。宋高宗改建德壽宮,手筆可比秦檜大多了。首先是地方大。
  • 楚南全州,舜帝最早的紀念地「1」|粵頭楚尾話全州
    因為千百年後,才開始有文字記錄,所以關於舜帝說法,歷來都有分歧,甚至時間、地點、姓名都不相符合。爭議最多的,是關於他南巡、駕崩、陵墓等問題,也是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據先秦古籍《山海經·海內經》載:「南方蒼梧之丘,蒼梧之淵,其中有九疑山,舜之所葬,在長沙零陵界中。」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載:舜帝「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
  • 司馬遷不朽名著《史記》,解讀你所不知道的史記!
    1、史記原名並非叫史記。 《史記》,原名《太史公書》,又稱《太史公記》、《太史記》,至東漢末年才百稱為《史記》。司馬遷意在使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師,俟後世聖人君子」。漢宣帝時,司馬遷外孫楊惲把它公之於世。其時已有少量缺篇,為後人褚少孫等補足。 2、《史記》是中國史學上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 湖南自駕遊記:九嶷山舜帝陵之旅
    由於最近工作壓力山大,身體感覺有點吃不消,可能是由於作息時間不正常,最近晚上經常失眠,同事朋友都建議我來一場旅行去緩解生活的壓力,一切都是剛剛好,有個同事是寧遠的,每每談起自己的故鄉,都很自豪的跟我們一一介紹,正好他周末也要回家看望父母,於是我就跟他開車一起踏上了前往寧遠的旅途。
  • 這裡是梧州(5)——舜帝來過梧州?
    原計劃再介紹梧州的3個景區就該把梧州的這個系列完結了,正好這3個景區與三位重要人物有關,一位皇帝一位大總統一位國家副主席!不過後來寫著寫著就東扯西拉導致篇幅過長,不得不拆成兩篇了。即便如此,依然刪掉了1/3的內容,可見我有多囉嗦!今天先說那位皇帝,開篇就曾提到過的三皇五帝之一的舜帝。
  • 舜帝的這首詩唱出了答案
    舜帝的這首詩唱出了答案。舜帝是一個多才多藝的君王,會治理國家,還會彈曲唱詩。《史記》中記錄了這麼一段話:昔者舜做五弦之琴,以歌南風,夔始作樂,以賞諸侯。舜帝每每聽說諸侯有德時,便會做一首詩讓夔來配樂,做好之後就贈送給諸侯。諸侯有德,便是舜帝之德,心情非常愜意的他,作起詩來也是如沐春風。
  • 全州也有與舜帝有關的九疑山,這九疑山在哪裡?
    當時的史志辦主任唐興文先生組織我們史志辦的工作人員去湖南寧遠走了一趟,我才知道寧遠有一個九疑山,與舜帝有關,這裡有國家領導人前往祭祀。不過,雖有舜帝陵,但其實是空陵。不過,當時是相信舜帝是葬在這裡附近的。舜帝陵舜帝死於何處,有多種說法。
  • 李若彤真名原名叫什麼 導演徐克給李若彤改名是什麼情況
    她表示,自己原名叫李惠嫻,當時徐克本來說只要一個「彤」字,但他覺得「彤」太硬了,於是就在中間加了一個「若」字。李若彤在收到這個新名字後,也覺得十分不錯,她稱:「好喜歡這個名字啊。」李若彤名字竟是導演徐克給改的 責任編輯:柯金定
  • 一個懂鳥語的秦始皇的祖先,幫舜帝馴服鳥獸,助大禹治水成功
    在舜帝時代,有一個堪稱奇能異士的人物,他懂鳥語,能馴服鳥獸,大禹治水時,他與大禹並肩奮戰,主要負責焚燒山林,驅逐野獸,佐禹平治水土等。大禹治水成功後,曾說他是出了大力幫了大忙的功臣。據《史記》記載:「大費,與禹平水土。已成,帝錫玄圭。禹受曰:非予能成,亦大費為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