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為天,因為飲食習慣不同,每個國家的一日三餐有很大的差別。比如,日本日常飲食以健康清淡為主,小碗小碟,餐餐有味噌湯和海鮮;在韓國,一日三餐中米飯和泡菜則是必不可少的。來到美國,你可能會抱怨怎麼全是漢堡、炸雞、三明治、牛排?
    接下來,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從早到晚,美國普通家庭的日常飲食與我們的差別到底有多大?究竟為何美國胖子這麼「多」?
    
    首先來說說早餐吧,由於美國人居住的地方離上班或者上學的地方比較遠,所以他們都會起得很早,在清晨8點之前,早餐就會吃完了。普通美國家庭的早餐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豐富,但主食、肉類、喝的應有盡有!主食主要有烤麵包、華夫餅,肉類有烤腸、烤培根肉,還會煎一個雞蛋。喝的有果汁、牛奶、咖啡等等。牛奶的話,從冰箱裡拿出來直接就喝。無論是夏季還是冬季,他們都很喜歡喝凍飲,很少喝溫熱的飲品。
    
    美國人的午餐吃得比早餐要簡陋的多,在美國,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黨,都很注重午餐的簡單和便捷,幾乎沒有回家吃飯的。大多數人來到就近的快餐店買一份漢堡、熱狗、披薩等速食食物,然後點一杯飲料,還可以無限續杯。只有少數人會自帶便當,留著中午吃。
    
    對於美國人來說,晚餐是三餐中最重要的一餐,因為和家人相聚,和朋友聚會派對,都會安排在晚上。晚餐主要包括前菜、湯品、主菜和甜品。前菜會選擇開胃的海鮮或番茄濃湯,主菜的肉類多是牛肉,其次是雞肉,烤羊排。主菜吃完後,甜品是少不了的。美國人十分喜歡甜食,飯前或者飯後必須吃一道甜食 ,這頓飯才算完整。蛋糕、家常小餡餅、冰激凌、曲奇餅乾、南瓜派等都是常見的美式甜品。
    在烹調方式方面,國內大多是蒸、燜、炒、煮。在美國,別看食物的種類比較豐富,但美國家庭的常用烹飪方式都是很簡單的。在美國,家家戶戶都有麵包機、烤箱等。在各種各樣的電器幫助下,會省下很多做飯的時間。美國人還非常喜歡各種各樣的醬。不論是早餐,午餐或者是晚餐,都離不開果醬和芝士,就像中國食物離不開蔥、蒜、姜一般。
    但是話說回來,這樣的飲食習慣難道不會發胖嗎?有數據統計,美國人的肥胖率超過40%,每10個成人中就有4人存在肥胖現象。其實,有很多人不知道的是,5月11日的今天,被稱為「世界防治肥胖日」,但可能更少有人發現「世界防治肥胖日」其實不存在,它從未得到官方承認。但是假的「世界防治肥胖日」仍然反映了世界肥胖現狀日趨嚴重的現實。減肥仍是一個永恆的話題。
    五月不減肥,六月徒傷悲,此前因為疫情而宅在家的你們是否放飛自我,不知不覺間吃了很多罪惡美食呢?肥胖是許多疾病的罪魁禍首,體重的管理是保持健康的必要條件。對於肥胖的人群而言,「管住嘴、邁開腿」就能使很多疾病的患病風險下降,從而提高生活質量,延長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