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湯和雞肉哪個更營養 6個必須知道的吃雞真相

2020-12-13 百家號

在日常生活中,雞湯一直被很多人當做滋補佳品。在大多數消費者的觀念裡,湯是最有營養的,經過那麼長時間的煲燉,營養都濃縮到了湯裡,至於雞肉,早成了肉「渣」子,沒什麼吃頭的,丟了也不可惜。那麼真的是這樣嗎?下面讓我們具體來看看吧!

雞湯和雞肉哪個更營養

在大多數消費者的觀念裡,湯是最有營養的,經過那麼長時間的煲燉,營養都濃縮到了湯裡,至於雞肉,早成了肉「渣」子,沒什麼吃頭的,丟了也不可惜。

人們從雞肉中獲取的主要營養成分就是優質的蛋白質,同時還有維生素、鈣等礦物質。在營養學家看來,如果只喝湯不吃肉,等於「丟了西瓜揀芝麻」,因小失大。在燉雞肉的過程中,脂肪、維生素和骨頭中的鈣比較容易溶解到湯中,只有不超過10%的蛋白質會融到湯裡面。當加入鹽之後,會增加湯中的蛋白質,但是會導致雞肉脫水,失去嫩滑的口感。因此如果想要美味的話大家可以多喝湯,但是想要營養的話,還是得吃雞肉。

因此,我們不僅要喝雞湯也要吃雞肉。

當然並不是說雞湯沒有營養價值,當人生病時,食慾會降低,胃腸道功能會降低,那么喝一點雞湯是開胃的,促進消化液的分泌,從而促進食慾。不過雞湯裡面的的油脂含量是比較高的,吃多了也會對健康不利,所以大家在喝雞湯的時候可以適當將表面上的浮油撇去。

吃雞的6個真相

雞湯營養遠低於雞肉

在很多人眼中,喝雞湯最補,剩下的雞肉營養都已經被燉到湯裡了。軍事醫學科學院食品與營養系博士芮莉莉指出,燉完湯的雞肉營養要遠遠高於雞湯。雞肉為我們提供的主要營養成分是蛋白質,還有脂肪、維生素和鈣等礦物質。在燉雞過程中,大量的鮮味物質會溶解到湯中,因此雞湯會變得好喝,但蛋白質、維生素和鈣等營養成分只有一小部分溶解在湯裡。有數據表明,每100克雞肉和雞湯中蛋白質的含量分別是25.1克和1.37克。

雞心最安全

在崇尚美食的中國,雞身上的各個部位被烹飪成各種美味佳餚。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楊力指出,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首先,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最好少吃。其次,雞脖子是血管和淋巴腺體集中的部位,偶爾吃些解饞沒有問題,吃時最好去掉皮。再次,雞屁股的淋巴中暗藏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因此不建議食用。最後,雞胗負責儲存和磨碎食物,雞肝負責代謝、解毒有害物質,雞腎與有害物質排洩有關,因此,儘管雞胗、雞肝和雞腎營養美味,但應減少食用次數和食用量。而心臟與有害物質代謝無關,所以雞心安全性較高,可適量食用。

母雞燉湯,公雞快炒

人們在選擇雞肉時往往比較注重雞的品種及新鮮程度,對於雞的雌雄卻不太關心。楊力表示,公雞和母雞在吃法上略有不同,母雞一般用來燉湯,而公雞適合快炒。因為母雞脂肪含量較高,肉中的鮮味物質容易溶於湯中,燉出來的雞湯味道鮮美。反之,公雞的肉質較緊緻,很難熬出濃湯。人們吃公雞更喜歡細嫩的「童子雞」,這時更要旺火快炒,保持其鮮嫩美味。另外,公雞和母雞在食療功效上也有所不同,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者食用。

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

雞肉是一種比較百搭的食材,但美國普度大學農業與生物系食品工程專業博士雲無心指出,雞肉與蘑菇和土豆是絕配。這是因為,蘑菇中含有豐富的鳥苷酸鹽(一種呈鮮物質),雞肉中則含有豐富的肌苷酸鹽,在慢燉的過程中它們都會釋放出遊離的穀氨酸鈉。三者協同作用,產生的「鮮味」要遠大於各自單獨使用時產生的「鮮味」之和。土豆含有較多的穀氨酸鹽,和雞肉搭配也會增強美味。

烹飪完再去掉雞皮

為了減少脂肪攝入,很多人在烹飪前就去掉雞皮。芮莉莉指出,在雞皮和雞肉之間有一層薄膜,它在保持肉質水分的同時也防止了脂肪的外溢。因此,應在烹飪後再將雞肉去皮。

柴雞安全風險可能更大

很多人在購買時偏愛柴雞,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副教授朱毅表示,從營養補充來說,柴雞和肉雞的營養差別可忽略不計。從風味和口感來講,柴雞確實口感更好。但從食品安全角度來看,由於柴雞長時間放養,無法溯源,一旦控制不好,安全風險更大。

雞身上容易含毒的三個部位

大連營養學會常務理事、大連市中心醫院營養科主任王興國提醒大家,雞的很多部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應減少食用量,甚至不吃。

雞尖

又稱「雞屁股」、「雞臀尖」,指雞屁股上端長尾羽的部位,肉肥嫩。這個部位是淋巴腺集中的地方,因淋巴腺中的巨噬細胞可吞食病菌和病毒,甚至還有致癌物質,但不能分解,因而毒素都會沉澱在臀尖內。時間一長,雞尖就成了貯存病毒、病菌的大倉庫。

雞皮

雞皮儘管美味,但不利身體健康 。一般來說雞皮中的脂肪較多,膽固醇較高,並且雞皮中的汙染物含量較高。尤其是烤雞,經過烤制後,雞皮中的膽固醇被氧化,形成膽固醇氧化產物,對人體造成較大危害。若溫度控制不當,還有可能產生致癌物。因此,吃雞時最好去掉雞皮,更不要用雞皮來做菜。

雞脖

這個部位肉很少,但血管和淋巴腺體卻相對集中。偶爾吃些解饞是沒有問題的,吃時最好去掉皮,因為淋巴等一些排毒腺體都集中在頸部的皮下脂肪,這些腺體中有動物體內的毒素、飼料中的激素等。

此外,王興國指出雞的某些內臟器官會有有毒物質的殘留,但其量會因為養殖條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別。

相關焦點

  • 雞肉和雞湯哪個更有營養?90%的人都錯了,真相竟是……
    我們感冒或者身體不舒服的時候媽媽們經常就會給我們熬雞湯,說要給我們補補身子。大人們就經常說「這雞湯熬了好半天,營養都熬進了湯裡了,趁熱喝!」by Pretty的幸福美食 大部分人覺得雞湯裡的蛋白含量高,所以有營養。其實,這種想法是錯的,論蛋白含量來說,雞肉的蛋白含量遠高於雞湯。
  • 雞肉和雞湯哪個更有營養?我敢打賭,多數人都喝錯了
    老人們總說「喝湯補身體」,尤其是在大病初癒或者是女人生產完後,總會熬點雞湯補補。那麼雞湯真的這麼有營養嗎?雞湯和雞肉哪個更有營養呢?【雞肉和雞湯哪個更有營養】想要知道雞肉和雞湯哪個更有營養並不難,首先我們先來分析下,雞肉裡面都有哪些營養成分。
  • 公雞和母雞肉哪個更營養 - 中老年 - 衛生頻道 - 魯網
    ,老百姓中也流傳著許多關於吃雞的疑惑,究竟真相如何呢?我們平時吃的多數是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種更營養呢?  吃公雞好還是母雞好  楊力表示,中醫認為,公雞性屬陽,溫補作用較強,適合陽虛氣弱患者食用,而高血壓患者和癌症患者不適合吃;母雞性屬陰,滋補效果平和、緩慢,適合產婦、年老體弱、久病體虛者食用。
  • 雞肉PK雞湯,哪個的營養價值更高呢?
    雞湯是一道傳統的湯菜,製作原料主要有雞、水、調料等。雞湯特別是老母雞湯向來以美味著稱,雞湯還可以起到緩解感冒症狀,提高人體的免疫功能的作用。雞的營養物質大部分為蛋白質和脂肪,吃多了會導致身體肥胖。吃雞進補適宜在秋冬季節,特別是冬季,不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調補機體,還可以抵禦寒冷,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有「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一說。雖然現在是雞湯進補的「高峰期」,但一定要因人而異,否則進補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虛則補之」,並非人人需要進補。冬季人體合成代謝功能增強,很容易吸收營養,是進補的絕佳時期。
  • 燉雞湯時,怎樣選雞肉加材料講究多,雞湯既美味又營養
    燉雞湯時,怎樣選雞肉加材料講究多,雞湯既美味又營養。生來就是四川年紀較大的年輕人,也被稱為「耙耳」,如果你不能燉幾湯,你就不能通過妻子大人的測試。燉雞湯是一種必須學會的湯。為了豐富雞湯的營養,讓雞肉味道更美味,我們四川的耙子耳朵都喜歡用土雞。
  • 雞湯真的比雞肉更有營養嗎?
    常收到家人這般暖心的關愛吧,可是雞湯真的很營養嗎?首先,雞湯喝起來很鮮美,這是蛋白含量高麼?並不是。雞湯裡的蛋白含量只有 1.3 克 / 100 克,雞肉的蛋白含量卻高達 20.9 克 / 100 克,這差距可足足有 16 倍。
  • 燉雞別總放板慄了,雞肉和它一起燉,雞肉更香,雞湯更鮮
    今天告訴你雞塊和胡蘿蔔的燉法,是我吃過最好吃的燉雞。燉雞別總放板慄了,雞肉和它一起燉,雞肉更香,雞湯更鮮!雞肉,比較普遍又經常吃,主要還是因為味道好,好做,營養也比較豐富。雞肉,從中醫來看,屬於溫性,益氣養血,補腎益精。雞肉裡面營養比較豐富,雞肉裡面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維生素C和維生素E,營養種類多,但吸收率比較高,所以備受人們喜愛。
  • 蘆花雞和普通雞有什麼區別?哪個營養價值更高?現在知道還不晚
    哪個營養價值更高?現在知道還不晚  說到雞肉,算是我們餐桌上最常吃的肉類了,雞肉相對於豬肉羊肉牛肉來說,價格實惠不說,營養價值一點也不輸這三種肉類,而且不管是怎麼烹飪都是非常美味的,所以非常受大眾的歡迎。但是經常在菜市場買雞肉的人都知道,雞的品種有很多,常見的普通雞也就是靠吃飼料長大的雞,這種雞一般都是在大型的養殖場飼養的,其實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雞都是這種飼料雞。
  • 小公雞和老母雞,到底哪個營養價值更高?以後別再吃錯雞了
    本文由舌尖上的安全獨家原創,未經允許任何商業不得轉載   中國人有自己延續下來的「養生之道」,肯定有很多人聽過家裡老人念叨「吃什麼補什麼」,在絕大多數中國人眼裡,吃雞是滋補的表現,雞肉含有20%的蛋白質,胺基酸組成與人體更加接近,脂肪含量更少,所以在很多人看來,身體虛弱要吃雞湯,坐月子的時候要吃雞湯
  • 烏雞與普通雞相比,營養價值更高嗎?更補身體?告訴你真相
    雞肉的肉質比較嫩,脂肪較少,營養價值也很高,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但雞的種類也比較多,隨著人們養生意識的增強,要說到哪種雞的營養高,可能許多人都會覺得是烏雞,補身體的效果更好。烏雞與普通雞相比營養更高嗎?兩者之間有什麼差別?吃了那麼多年的雞,你真的吃對了嗎?
  •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
    煲雞湯,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看完漲知識!雞湯是生活中很常喝的一種美食,它不僅僅營養豐富口感好,還有很好的滋補左右,而且老少皆宜。所以很多家庭都經常煲雞湯喝,尤其是在季節更換的時候,多喝雞湯還能增強抵抗力。那麼煲雞湯,應該用公雞還是母雞,到底哪個營養更好?下面給大家詳細說一下,喜歡煲湯的要看看了。先說母雞。母雞分2種,一種是未下過蛋的,這種只能算小雞仔。
  • 如何煲出鮮美又營養的雞湯?鮮雞冰凍排酸
    原標題:如何煲出鮮美又營養的雞湯? 核心提示:在很多菜式的製作中,都會用到高湯,高湯一般分為毛湯、奶湯和清湯三大種,其中清湯是最難熬製的湯,也是質量最好的湯。
  • 小公雞和老母雞,哪個雞的營養價值更高?
    大家基本上都吃過雞肉,而你們知道小公雞和老母雞這兩品種,哪個雞的營養價值更高呢?其實這兩隻雞的營養價值都很高,而且每一隻雞都很有特點。而吃這兩種雞的人群也是不太一樣的,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是有著什麼樣的區別呢?
  • 如何在家燉出好喝的雞湯?這些技巧要知道,照著做雞湯香濃又營養
    雞屁股、雞鼻子、雞指甲這些腥臭部位丟棄不用,然後破肚取出雞雜,將雞肝雞胗等雞雜全部處理清洗乾淨(雞雜也要留著使用),加入碗內用白醋和麵粉搓洗一遍再洗淨裝碗備用,然後將整雞剁成合適小塊,用水衝洗兩遍洗去雞塊表面骨渣血水(必須先衝洗乾淨骨渣和血水),瀝乾水分裝碗備用,同時把山藥去皮切滾刀塊,生薑洗淨切片,同時用熱水壺燒一壺熱水,備用。
  • 雞湯這麼燉比排骨湯更香比魚湯更有營養,很多人都不知道
    現在是秋季了,秋高氣爽,想吃的有營養就要注重每一個季節的節氣,每一個季節要吃適合每一個季節的美食了。現在天氣在慢慢的轉涼,白天是有點冷,中午出太陽就會覺得有點熱,晚上是比較冷的了。秋天是天乾物燥的,多喝點湯在適合不過的了,喝湯對身體好,對腸胃好。
  • 雞燉什麼好吃又有營養 喝雞湯有什麼好處
    我們都知道用雞來燉湯是十分有營養的,很多女性都會燉些雞湯來補身體。燉雞的時候可以和其他的食材一起,那麼,雞燉什麼好吃又有營養呢?喝雞湯有什麼好處呢?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雞燉什麼好吃又有營養香菇燉雞湯材料:土雞1隻,幹香菇10朵,蔥少許。
  • 同為禽類雞鴨鵝哪個營養價值最高?
    雖然在飲食人們常把雞鴨鵝豬牛羊混在一起,但是相比較的話,人們總說,「四隻腿的不如兩隻腿的」,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雞鴨鵝肉的營養有何區別,討論一下雞、鴨、鵝的營養價值哪個更高,換句話說,也就是哪種對人體最補。雞、鴨、鵝肉,不僅總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學結構更接近橄欖油的成分。
  • 燉雞別用涼水和開水了,學會如此做,雞肉更鮮嫩,雞湯更香濃
    不要用冷熱水來燉雞,學著這樣做,雞更嫩,雞湯更香!你好,我是一個愚蠢的姐姐,只有食物和美麗在生活中不要辜負,我們特別喜歡吃雞肉,將一鍋燉肉,這句話是清湯,燉燉雞吃雞湯麵條或米飯來匹配之前,我們已經越來越高的要求食品,嘴巴是越來越多,過去的做法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的味覺,今天,分享一個新的燉雞的做法,簡單的營養和美味,一起來看看吧,喜歡吃雞的朋友先收藏。
  • 燉土雞時不要只加水,多加一步,雞湯更清澈,雞肉更鮮嫩
    雞肉其實也是比較有營養的,如果想要最大程度的保留雞肉的營養的話,就應該採用燉湯這種方式的吃法。不過,生活中很多人可能覺得炒雞肉會更好吃,然而相比於燉湯來說,炒雞肉的做法營養還是要差很多的。雞肉燉湯可以滋養身體,但是在燉雞湯的時候,大家可能並不知道怎麼樣做才能讓雞湯更好喝。
  • 七個方法讓雞湯更鮮美 先把冰鮮雞放冰箱冰凍
    要讓雞湯鮮美清澈,其實很容易,只要掌握幾個竅門就好:  1、鮮雞冰凍後再製作:如果買回來的是冰鮮雞,則要把雞先放進冰箱的冷凍室冰凍3-4個小時排酸。由於動物是剛被宰殺,體內會釋放多種毒素,冷凍的過程也就是殺菌的過程;  2、需要剔除的部位:雞身上的一些部位,直接影響著雞湯的口感和成色,在烹飪之前必須要去除。